?

阿拉溝渠首工程除險加固設計

2024-02-26 02:49張藝媛
東北水利水電 2024年2期
關鍵詞:沖砂阿拉消力池

張藝媛

(吐魯番市清源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新疆 吐魯番 838000)

1 項目概況

阿拉溝河發源于天格爾山山脊處的冰川區,流域上游為高山區,流域最高海拔4 km 以上。河流自西向東先后與支流夏爾格溝、艾維爾溝、祖魯木圖溝、烏斯通溝和白楊河匯合,尾閭為位于吐魯番市境內的艾丁湖。阿拉溝出山口處設有阿拉溝水文站,測站以上集水面積1 861 km2,多年平均徑流量為1.34 億m3,出山口以下河段位于堆積平原,河段為基本對稱U 型河谷,土壤以栗鈣土-棕鈣土為主,植被稀疏。

阿拉溝渠首位于托克遜縣西部約60 km 阿拉溝河出山口處,始建于1962 年,為中型工程,設計洪水標準為20 年一遇、校核洪水標準為100 年一遇,設計引水流量為11 m3/s。

工程建設運行60 余年來,對灌區工農業生產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受建設期條件限制,且工程長期帶病運行,經托克遜縣水利局委托鑒定,阿拉溝渠首工程存在過洪能力和引水能力不足,泄洪沖沙閘混凝土結構強度不足,泄洪沖沙閘下游防沖消能不滿足規范要求,渠首淤積嚴重、泄洪沖沙閘和進水閘閘室底板及閘墩混凝土磨損剝蝕嚴重等問題,鑒定結果為四類閘。

2 氣象水文

托克遜縣位于歐亞大陸腹地,北、西、南有高山屏障,地勢低洼,為典型的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酷熱、干燥、多大風、降雨稀少、蒸發強烈,氣溫年際變化不大,而日差較大。多年平均降水量為8.2 mm,6—8 月降水量為5.1 mm,多年平均蒸發量為3 014.9 mm,多年平均氣溫為14.5 ℃,最大凍土深0.6 m。

根據吐魯番地區水文水資源勘測局《新疆托克遜縣阿拉溝渠首除險加固工程水文分析計算》報告成果,計算設計工況下阿拉溝渠首不同保證率設計年徑流量,成果如表1 所示[1]。

表1 阿拉溝引水渠首工況下設計年徑流量成果表

阿拉溝渠首設計洪水標準為20 年一遇,校核洪水標準為50 年一遇,設計洪水的推演需要側重考慮阿拉溝水庫對洪水的調節影響,水庫僅調節遭遇30 年一遇以上規模洪水,因此,此次只需對標準為1.0%,2.0%,3.3%的設計洪水進行計算,其余設計洪水與天然狀況下的設計洪水相同。不同頻率設計洪峰流量成果見表2[2]。

表2 阿拉溝渠首設計洪峰流量成果對比表

3 工程規模與總體設計

3.1 工程規模

工程主要任務是保證渠首正常引水,提高灌區9 200 hm2耕地的灌溉保證率;提高渠首的防洪標準至設計洪水20 年一遇、校核洪水50 年一遇。除險加固工程采用拆除重建形式,主要建筑物由泄洪閘、沖砂閘、溢流堰、引水閘、上下游導流堤組成。工程規模為中型,工程為Ⅲ等,主要建筑物級別為3 級。

3.2 工程總體布置

阿拉溝渠首除險加固選擇臨近原閘址上游約400 m 處修建,上下游河寬穩定寬闊,河道平順,水流情況好,采用閘堰結合方案,樞紐從左岸至右岸依次布置引水閘、沖砂閘、溢流堰、泄洪沖砂閘、溢流堰,其中,引水閘軸線與泄洪沖砂閘軸線夾角為90°,引水角為90°,泄洪沖砂閘軸線和溢流堰軸線均與河道中心線垂直布置。

上下游導流堤總長度為535.80 m,其中上游左岸建導流堤173.30 m,右岸新建導流堤193.80 m;下游左岸新建導流堤100.50 m,右岸新建導流堤68.20 m。導流堤采用梯形斷面,迎水面坡比為1∶1.75,背水面坡比為1∶1.5,堤頂寬4.00 m,堤身高3.50 m,基礎埋深2.00~4.00 m。堤身采用砂礫石填筑,相對密度Dr≥0.75;迎水面采用混凝土面板襯砌,地面以上襯砌厚度為0.15 m,地面以下襯砌厚度為0.20 m,面板順水流方向每4.00 m、垂直水流方向每5.00 m 設伸縮縫[3]。

新建引水閘為1 孔,凈寬5.00 m,鋼筋混凝土結構,采用C25 二級配混凝土澆筑,抗凍等級為F200,防滲等級為W6。引水閘進口底板高程為813.50 m,閘墩頂高程為816.70 m,閘室邊墩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寬1.00 m,閘室總寬7.00 m、全長10.00 m,設置1道平面工作閘門、一道平面檢修閘門。

新建泄洪沖砂閘為3 孔,凈寬5.00 m,由上游防滲鋪蓋、閘室段、斜坡護坦段組成,布置在引水閘右側,軸線與河床軸線平行,與引水閘軸線夾角為90°。閘室段全長12.00 m、總寬19.40 m,為鋼筋混凝土結構,邊墻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邊墩頂寬1.00 m、中墩寬1.20 m。閘底板高程為812.30 m,閘墩頂高程為816.70 m,3 孔工作閘門均采用弧形閘門,設置1 道移動平面檢修鋼閘門。閘室后接消力池,采用陡坡連接,坡度為1∶6,消力池長16.80 m,陡坡與消力池底板邊墻均采用漿砌石結構,消力池后接長20.00 m 的鉛絲石籠。

溢流堰靠泄洪沖砂閘兩側布置,共2段,單段凈寬31.50 m,采用WES 堰,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溢流堰垂直水流方向寬度63.00 m,堰頂高程815.10 m,溢流堰垂直水流方向每隔10.00 m 設置沉降縫,采用橡皮止水。上游鋪蓋位于引水閘、泄洪沖砂閘、溢流堰上游測,順水流方向長度為20.00 m,底板為0.50 m 厚混凝土結構,呈10.00 m×10.00 m 分縫布置,采用橡皮止水。

3.3 過流能力計算

引水閘正常引水時,泄洪沖砂閘關閉,引水閘凈寬5.00 m,加大引水流量為13.75 m3/s;為保證沖砂及閘底板同上游河道合理銜接,考慮到運行期沖砂功能,泄洪沖砂閘閘底板高程為812.30 m;泄洪時溢流堰與泄洪沖砂閘聯合運行。引水閘、泄洪沖砂閘和溢流堰過流能力計算公式[4]:

式中:Q為過閘流量,m3/s;B0為閘孔總凈寬(堰寬),m;δs為堰流淹沒系數;ε為側收縮系數;m為流量系數;H0為計入行進流速水頭的水深,m;g為重力加速度,9.81 m/s2。引水閘、泄洪沖砂閘過流能力計算成果如表3 所示。

表3 引水閘泄洪沖砂閘及溢流堰過流能力計算成果表

3.4 閘頂高程計算

該工程為Ⅲ等中型工程,閘頂高程應根據擋水和泄水兩種運用情況確定,水閘擋水時,閘頂高程應不低于水閘正常蓄水位(或最高擋水位)、波浪高度及相應安全超高值之和,該工程安全超高下限值正常蓄水位下為0.40 m、最高檔水位下為0.30 m;泄水時,閘頂高程應不低于設計洪水位(或校核洪水位)及相應安全超高值之和,該工程安全超高值設計洪水位下為0.70 m、校核洪水位下為0.50 m;工程閘頂交通橋梁底高程高出最高洪水位0.50 m。

波浪平均波高hm(m)、平均波周期Tm(m)采用下式計算:

式中:W為計算風速,m/s;Hm為水域平均水深,m;v0為計算風速,設計洪水位取多年平均最大風速的2 倍,校核洪水位取多年平均最大風速,m/s;D為風區長度,m;H為堰上水深,m;Lm為平均波長,m。泄洪沖沙閘閘頂超高及閘頂高程計算結果如表4 所示,綜合各工況計算成果確定泄洪閘閘頂高程為816.70 m。

表4 泄洪沖砂閘閘頂超高及閘頂高程計算成果表

3.5 消能防沖設計

以迭代法計算收縮水深和共軛水深,判定該工程泄洪沖沙閘、溢流堰下發生遠離式水躍,根據有關規范選取挖深式等寬消力池,消力池各特征值按下式計算:

式中:d為消力池深度,m;σ0為水躍淹沒系數;h″c為躍后水深,m;h′s為出池下游水深,m;△z為出池落差,m;hc為收縮水深,m;α為水流動能校正系數;q為過閘單寬流量,m3/s;b1,b2為消力池首段和末段長度,m;T0為消力池底板頂面算起的總勢能,m;φ為孔流流速系數。

進水閘消力池底板厚度t(m)按下式計算。

根據抗沖要求:

根據抗浮要求:

式中:k1為消力池底板計算系數;k2為消力池底板安全系數;△H為閘孔泄流時上下游水位差,m;U為作用在消力池底板底面的揚壓力,kPa;W為作用在消力池表明底面的揚壓力,kPa;Pm為作用在消力池底板上的脈動壓力,kPa;γb為消力池底板的飽和重度,kN/m3。

海漫長度Lp(m)按下式計算。

式中:KS為海漫計算系數;q為海漫末端單寬流量,m3/s。

經計算可知,泄洪沖沙閘消力池計算深度為1.18 m,設計值取1.20 m;消力池水平段計算長度為14.67~16.77 m,設計值取16.80 m;陡坡段坡度為1∶6;陡坡段水平長度與溢流堰陡坡段銜接長度為13.20 m,故消力池總長度取30.00 m;消力池底板厚度取抗沖和抗浮計算值較大者,由抗沖計算結果控制為0.68 m,設計值取0.80 m;消力池下海漫長度計算值為18.84 m,設計值取20.00 m。溢流堰消力池計算深度為0.69 m,設計值取0.8 m;消力池水平段計算長度為11.83~13.52 m,設計值取14.00 m;陡坡段坡度為1∶6;消力池底板厚度取抗沖和抗浮計算值較大者,由抗沖計算結果控制為0.32 m,設計值取0.50 m;消力池下海漫長度計算值為13.42 m,設計值取15.00 m。

4 結語

阿拉溝渠首是托克遜縣重要引水樞紐,始建于20 世紀60 年代,受建設時條件限制和多年運行影響,渠首工程存在防洪能力不足、主要建筑物結構失穩等嚴重隱患。針對上述情況,此次研究通過對過流能力、消能防沖、閘頂高程等的水力計算,確定了阿拉溝渠首工程的除險加固方案。該方案的實施使區域居民供水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高和完善,有效保障了區域防洪安全。

猜你喜歡
沖砂阿拉消力池
油田沖砂技術的問題與對策
阿拉更愛雪中人
U型鋼板樁在干河子壩二級消力池修復工程中的應用
三個哥哥
某攔河大壩下游消力池結構對消能防沖的影響
無污染防泄漏連續沖砂裝置
沖沙閘滲透穩定計算及消力池防沖設計
心中的阿拉坦汗
底流消力池內懸柵消能工數值模擬研究
錦州油區連續沖砂技術發展與改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