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種箱式床身鑄件的工藝改進

2024-02-26 02:26郭新光豆建民
中國鑄造裝備與技術 2024年1期
關鍵詞:床身箱式珠光體

郭新光,豆建民

(共享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寧夏銀川 750021)

臥加床身是大型機床的重要部件,它承載著機床其他部件的載荷,也是機床的核心骨架,其質量對機床的精度、性能及使用壽命有直接的影響[1,2]。箱式床身作為大型鑄件,其油箱部位是此產品的命脈,在薄壁油箱部位容易出現芯撐融合不良、嗆氣孔等缺陷,產品進行試漏后出現漏油情況,缺陷嚴重時可致使鑄件報廢[3]。本文以公司生產的某種床身為研究對象,針對前期出現的質量問題,通過工藝改進,確定出合理的鑄造工藝。

1 箱式床身的結構與質量要求

箱式床身具體結構圖如圖1 所示,材質為HT300,鑄件重量為2989 kg,該產品輪廓尺寸為:3100 mm×1265 mm×785 mm, 鑄件主要壁厚15 mm,最大壁厚90 mm,最小壁厚15 mm。該鑄件要求加工面不得有夾砂、氣孔、夾渣、冷隔等缺陷,油腔部位不能有缺陷,且導軌硬度必須大于183 HBN,不允許出現組織疏松、硬度不合格等質量問題,其他外觀面不得有較明顯的砂眼、粘砂以及鼓包等影響外觀質量的缺陷。

圖1 床身結構圖

2 原工藝及鑄件質量問題分析

2.1 原工藝

針對該鑄件的技術質量要求,工藝上我們采取了導軌面沖下,底面及油箱面朝上的工藝方法,同時鑄件全在上箱面,橫澆道下面放置過濾網,減少渣子等臟物流入型腔,內澆道從導軌面及重要加工齊子面引入,使鐵水平穩、均勻的進入型腔,從而保證內腔砂芯穩定,便于尺寸控制,同時也有利于冒口補縮。

(1)熔煉參數

原材料配比如表1 所示。同時通過原鐵水成分調整,使主要成分的控制范圍達到表2 的要求。鐵水熔化溫度不高于1380 ℃,過熱溫度為1490~1510 ℃,澆注溫度控制在1370~1390 ℃。采用二級孕育槽進行孕育處理,孕育劑為0.5%的SiFe(粒度為3~10 mm)。澆注時在包內加入0.1%的SiFe(粒度為3~10 mm)進行浮硅孕育,保證鑄件的Si 含量控制在1.7%~1.8%,C 含量控制在3.05%~3.15%。

表1 原材料配比

表2 原鐵水成分要求 w/%

(2)澆注系統

采用開放、底返式澆注系統,內澆道由底面引入,具體布置如圖2 所示。澆注系統比例為:ΣF直∶ΣF橫∶ΣF內=1∶1.56∶1.53,直澆道?90 mm、橫澆道(105 mm+84 mm)×105mm、內澆道?35 mm×4/?50 mm×3(?35 橫截面積3848 mm2、?50 橫截面積5890 mm2)。工藝采用8 個S100 mm 和2 個S80 mm 球冒口,不放置冷鐵。

圖2 原工藝澆注系統

2.2 鑄件質量問題

(1)按照上述工藝生產了13 件鑄件,4 件硬度為164~176 HBN,低于顧客要求,檢測金相,發現珠光體含量只有80%~90%,其他硬度合格的產品,硬度也集中在180~185 HBN,風險比較大。

(2)生產的鑄件上箱面夾砂較多,基本每件均要焊修,增加了后續清理難度和返修成本。

(3)按照上述工藝生產,澆注過程中嗆火嚴重,由于嗆火報廢7 件,廢品率達到了53.8%。嗆火后的鑄件照片如圖3 所示,圈出來的地方為具體嗆火及芯撐融合不良位置,焊修后PT 檢測不合格。

圖3 鑄件嗆火及芯撐融合不良的外觀

2.3 原因分析

(1)鑄件材質為HT300,由于壁厚偏差較大,澆注緩慢且澆注溫度比較低,在開放式的澆注系統下鑄件容易出現冷隔、組織疏松、硬度不合等缺陷。由于結構的原因,相同材質的鐵水澆注其他產品質量均較為穩定,但是在此產品上出現了硬度不合格的質量問題。珠光體量不足,很有可能是促進珠光體生成的化學元素含量不夠,同時CE 值過高也促進鐵素體的生成。

(2)上箱面夾砂問題主要是因為:一是由于上箱面均是平面,下芯間隙小,砂芯涂料層控制不好,在下芯過程蹭砂,并且上箱面溢流冒口少,澆注后容易出現夾渣物。二是由于該鑄件結構特殊,上箱面減重孔及穿線孔集中在一端,油箱一側面幾乎無減重孔。實際生產過程中使用芯撐較多,下芯時容易蹭砂,散砂清理不干凈導致鑄件夾砂。

(3)澆注時的嗆火問題傾向性出現在10#、11#芯位置,具體如圖4 所示。10#、11#芯下側有芯頭固定,上側面完全靠芯撐支撐固定,且接觸面較大,無法有效固定,這兩塊砂芯在鐵水的沖擊下,都容易出現晃動導致嗆火問題的發生。

圖4 鑄件嗆火位置與砂芯的對應

(4)使用普通芯撐后,出現融合不良,由于澆注時出現過區域澆注,澆注溫度得不到有效保證,導致出現芯撐融合不良缺陷,具體如圖5 所示。

圖5 鑄件芯撐位置與砂芯融合不良的對應

3 工藝改進措施及結果

3.1 改進措施

(1)熔煉工藝改進

由于提高廢鋼的比例對鑄件的硬度有利,在鐵水熔化配料時適當的提高了廢鋼的比例;為了保證珠光體的含量,把Mn 的控制中值由0.65%提高到0.95%,把C 的控制中值由3.12%降低為3.07%,Si 的控制中值由1.75%降低為1.71%;澆注溫度調整為1380~1400 ℃,其他熔煉參數保持不變。

(2)鑄造工藝改進

由于此鑄件結構的特殊性,原有3D 工藝采用下芯后頂面頂芯撐方式,8#和11#砂芯無法有效固定,12# 芯通過壓芯撐來固定8# 和11# 砂芯,無法徹底解決澆注時砂芯晃動引起的嗆火問題,同時容易蹭砂導致鑄件夾散砂。為了徹底解決嗆火和夾砂芯撐融合不良問題,此產品直接修改為3D 打印標芯方式生產。砂芯采用“標芯方式”生產,將不好固定的8#和11#砂芯芯頭部位設計成預埋螺桿方式,下芯前通過螺桿將6#芯與10#砂芯連接固定在一起,7# 砂芯上首先預埋上?20 mm 長度650 mm 兩根標桿,將11#芯通過7#砂芯螺桿使其固定。通過標芯方式減少芯撐的使用,具體如圖6 所示。對其余砂芯之間的間隙由1 mm調整為1.5 mm。上箱面上增加了溢流冒口由原來10 個增加到16 個,出氣面積多出5850 mm2,具體如圖7 所示。采用3D 打印標芯工藝后,生產成本有了明顯將低,過程操作簡單,鑄件質量得到有效保證,現場生產效率明顯提高。同時由于3D 打印砂芯的精度高,表面質量好,組芯過程間隙適中,鑄件皮縫小,鑄件外觀質量有明顯提升。

圖6 修改后標芯對應工藝圖

圖7 修改后澆注系統

3.2 改進結果

按照上述改進工藝連續生產了40 件該產品,鑄件基體組織中珠光體含量≥95%,抗拉強度315~335 MPa,實體硬度達到了183~192 HBN,滿足了顧客材料對質量的要求。同時澆注過程平穩,澆注溫度在1380~1400 ℃未發生嗆火現象,鑄件未出現夾渣、夾砂,芯撐融合不良等缺陷,改進效果非常明顯,廢品率控制在1.5%以下。

4 結論

箱式床身的生產,有其特殊的地方,經過長時間的摸索,逐步總結出一套關于油箱薄壁箱式鑄件的生產工藝,并應用于生產實踐中。其主要內容有:工藝采用油箱部位不頂芯撐,鑄件全在上箱,橫澆道下放置過濾網;為了保證珠光體的含量,嚴格控制Mn、C、Si 的含量;澆注溫度確保為1380 ℃以上,72 h 后方能吊運打箱。

猜你喜歡
床身箱式珠光體
提升珠光體組織的耐磨性能以及熱穩定性
智能箱式變電站的應用探討
Al元素對高碳珠光體鋼連續緩慢冷卻相變行為的影響
三通管加工數控專用機床床身的優化分析
鋼軌焊縫磨床床身動態特性分析及優化
基于Creo Simulate的冰激凌灌裝機床身有限元分析及優化
箱式分區亭在鐵路供電系統中的應用分析
12Cr1MoVG珠光體耐熱鋼材料及焊接性能分析
鋼筋混凝土箱式涵洞的構造及施工
鋰電池一體化箱式移動電源系統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