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黑膠發燒友,你必須知道的Direct To Disc

2024-02-29 01:28編輯部
家庭影院技術 2024年1期
關鍵詞:黑膠發燒友古典音樂

文_編輯部

直刻唱片的前世與今生

黑膠唱片是當今HIFI音響發燒友最喜歡談論的話題。只要說到黑膠唱片,發燒友們基本上都張嘴就來:黑膠唱片就是模擬聲,聲音比CD唱片,比流媒體音樂都要好聽!有的發燒友甚至還說,“我以后只聽黑膠唱片了,不會再買CD唱片了”,正因為黑膠唱片的熱潮席卷音響發燒友圈子,唱片公司看到了商機,又重開黑膠唱片生產線了,于是一張又一張的黑膠唱片上市了,畢竟哪有有錢不賺的道理呢?甚至連國內音響展也推出紀念黑膠唱片了。音響發燒友圈子就有了一條完整的鄙視鏈,聽黑膠唱片鄙視聽CD唱片,聽CD唱片鄙視聽數字流媒體音樂/數字音樂文件的。

但漸漸的,又有一些發燒友跑出來說:怎么現在的黑膠唱片的聲音聽起來越來越像CD唱片的聲音呢?言下之意就是兩者區別不大!因為他們都認為,在音樂制作環節基本采用數碼方式制作,只不過在發行音樂所使用的載體采用黑膠唱片而已,這使得黑膠唱片這種模擬音頻載體附加了一種“原罪”。那么問題來了,如果中間環節涉及到數字音頻的處理過程,最終使用黑膠唱片形式發行,這到底是數碼味,還是模擬味呢?奉勸各位極度癡迷黑膠唱片,張嘴就把黑膠唱片吹上天的發燒友們要小心說話了!當然,當你們知道真相之后,我覺得大多數人都采取“我覺得好聽就行了,哪管它那么多!”好!既然這樣就可以了,那就不要張嘴就說黑膠唱片就是模擬聲,模擬味之類的話,你只需要覺得好就行了!

不過,對于資深的黑膠唱片玩家來說,他們為了追求“模擬聲”會查閱大量的資料的輔助下,通過各種途經收集以純模擬方式制作的唱片。在另一方面,有的唱片公司為了滿足音響發燒友對模擬聲音的追求,以純模擬的方式制作音樂,以及發行黑膠唱片,甚至還會以更極端,更直接的方式錄制音樂,采取Direct to Disc(又稱“D2D”)方式錄制音樂。但在當今數字制作作為主流的時代,還有公司愿意采取發燒的方式制作唱片,目的只因追求“發燒”。

專題主要內容包括如下:

第一、黑膠唱片什么時候開始就帶有“原罪”

第二、丟掉萬惡的開盤機

第三、Direct To Disc Recording與Direct Metal Mastering

第四、2001年AES音頻工程大會上為與會者復興

第五、黑膠唱片“復興”,給了Direct To Disc Recording一次重生機會

第六、當今部分采用Direct To Disc Recording制作的黑膠唱片

Steve Marcus“Something”和Sutomu Yamashita“The World of Sutomu Yamashita”是世界上最早采用數字錄音,黑膠唱片載體發行的商業錄音專輯,均在1971年發行

黑膠唱片什么時候開始就帶有“原罪”

什么是黑膠唱片的“原罪”?其實在專題開頭就提過這個事情,所謂黑膠唱片的“原罪”都是因為發燒友的意識里面認為黑膠唱片里面存儲的模擬音頻信息,我聽到的就是最接近真實的模擬聲音。但事實上,黑膠唱片只是載體,在音樂制作環節里面涉及到數碼處理,不是一個純模擬過程,這使得黑膠唱片帶有了“原罪”。到底這些帶有“原罪”的黑膠唱片是什么時候開始的呢?

我們把時間調回到上世紀60年代末,日本NHK電臺開發出2通道數碼錄音機。而DENON公司向NHK電臺租借了一臺數碼錄音機做錄音測試。在錄音測試階段,DENON公司制作了兩個專輯,分別是Steve Marcus的“Something”(唱片編號Nippon Columbia NCB-7003)和Sutomu Yamashita的“The World of Sutomu Yamashita”(唱片編號Nippon Columbia NCC-8004),均為1971年發行,這兩張專輯成為了最早期采用數碼錄音方式,以黑膠唱片載體發行的商業專輯,并在專輯里面注明采用PCM數字錄音。

斯門塔納四重奏團演奏“莫扎特的弦樂四重奏作品K.458和K.421”是采用DN-023R錄制的第一張專輯

在測試過程當中,DENON公司的Takeaki Anazawa博士(穴澤健明)說到“我們從這些經驗中得到了很多關于系統改進的想法”。終于在1972年,DENON公司推出了DN-023R數字錄音機,第一張使用DN-023R制作的商業錄音是由捷克的斯門塔納四重奏團演奏“莫扎特的弦樂四重奏作品K.458和K.421”(唱片編號Nippon Columbia NCC-8501),在1972年發行。之后還采用DN-023R錄制了6張商業專輯。

在1977年,DENON公司開發出DN-034R,不但體積大大縮小,而且數字音頻規格更高。DN-034R問世后,DENON把它帶到美國紐約的Sound Idea錄音室,錄制由Jim McCurdy設計的一系列爵士音樂。直到1982年CD唱片正式推出,DENON公司已經推出了400多個采用數字錄音的商業專輯。

在另一方面,美國T e l a r c 發燒唱片制作公司采購SoundStream的數字錄音機在1978年錄制了“The Cleveland Symphonic Winds”專輯,由于音響效果勁爆,被世界圖書百科全書年鑒形容為“世界都能聽到的低音鼓”,指的就是專輯當中賀爾斯特組曲里面那些響亮的低音鼓。同年,Telarc公司也錄制了Robert Shaw指揮的斯特拉維斯基“火鳥”/鮑羅丁“波羅乃茲舞曲”(唱片編號Telarc 80039)、Loren Maazel指揮莫索爾斯基“圖畫展覽會”/雷姆斯基·高沙科夫“荒山之夜”(唱片編號Telarc 80042)兩張古典音樂專輯,更成為了發燒友津津樂道的發燒唱片。

除了這兩家唱片公司外,我們熟悉的DGG、EMI、DECCA等唱片公司,在上世紀的70年代已經開始使用數字錄音,然后以黑膠唱片形式發行音樂專輯。例如,DGG公司在1979年錄制了克萊默演奏的才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憂傷夜曲/錄音,DECCA錄制了1979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在CD載體推出之前,音樂錄制領域開始推行數字錄音,但因為黑膠唱片是當時主流的音樂載體之一,所以必須要把數字錄音經過D/A轉換之后做成黑膠唱片才能發行。當CD載體推出之后,有很長一段時間里,唱片公司的數字錄音專輯都是同時發行CD唱片和黑膠唱片版本,目的就是滿足兩種消費者群體的需求,畢竟對于唱片公司來說,哪有有錢不掙的道理呢!就因為數字錄音的大行其道,越來越多帶有“原罪”的黑膠唱片就此出現在音像市場上,最終落到消費者手里。對于發燒友來說,這些唱片都聽得津津有味,感嘆著“模擬聲真好聽”。

丟掉萬惡的開盤機

當CD唱片成為主流音樂載體之后,黑膠唱片有很長一段時間進入衰退期,銷量持續走低。但大概在2010年的時候黑膠唱片開始“復興”,如今它的市場全靠音響發燒友在苦苦支撐,而流媒體音樂的便利性被大眾認可成為主流。音響發燒友是什么的一群人?就是對聲音品質有高度追求,熱衷于音響器材搭配,調教,為追求好聲音而在自己能力范圍內不斷折騰的一個小眾群體。

對于鐘情黑膠唱片的發燒友,追求純粹的模擬聲,而且要求極高,那么你們怎么看待這些“原罪”的黑膠唱片呢?在另一方面,唱片公司一邊秉承著掙錢為原則,另一邊唱片公司的音頻工程師,甚至音樂人等也會對錄音方式有追求,堅持從錄音,制作到壓碟過程都采用純模擬方式。當然還有更瘋狂的做法,那就是專題開頭內容里面所提到的Direct To Disc Recording,中文叫“直接刻錄到盤片”。

自從黑膠唱片的標準被定立之后,通過磁帶錄音機(通常是開盤式磁帶錄音機)就成為了音樂節目錄制的行業標準,在當年的好處就是方便編輯剪接。音樂的素材都先保存到磁帶錄音機里面。在錄制完畢之后,音樂人可以把認為錄得不滿意的部分剪下,然后進行重新拼接。在后期制作過程當中,還需要一系列的操作,如:母帶處理(混音、壓縮,EQ等),最終做成母帶,然后再交給刻片機刻出黑膠母盤。在這過程里面,音樂需要經歷幾次的復制。每一次的復制意味著引入噪音,引入失真,音質一步一步劣化,有一部分的音頻工程師認為開盤機就是萬惡之源!于是就提出了麥克風收錄聲音后直接送到調音臺混音,混成兩軌后直接送到刻片機刻成一張黑膠母盤,直接繞開開盤機,避免了后期制作時引入的失真和噪音,這就是Direct To Disc Recording。采用這種錄音方式制作的黑膠唱片就是面向音響發燒友群體。

世界上首次采用Direct To Disc Recording制作的商業錄音專輯是Nippon Columbia(DENON)唱片公司在1969年推出的Columbia 45rpm Direct Cutting Series,這系列的黑膠唱片一共有6款專輯,到了70年代(大約1976年),Columbia 45rpm Direct Cutting Series又增加了一部分專輯。著名的發燒公司Sheffield Lab,就是發燒友俗稱的“喇叭花”也推出Direct To Disc Recording方式的商業黑膠唱片專輯。相對于Nippon Columbia的Columbia 45rpm Direct Cutting Series,Sheffield Lab公司的的直刻錄音黑膠唱片更為國內發燒友熟悉和推崇。Miller & Kiesel Sound的創始人Ken Kiesel早年創立的REAL TIME Recording唱片公司也推出過Direct To Disc Recording方式的黑膠唱片。另外,TELARC、RCA、Nimbus Records等公司也推出過一些Direct To Disc Recording的專輯。由于跳開了開盤機,使得這些黑膠唱片具備更豐富的細節,更大的動態范圍,更真實的音色。

Direct To Disc Recording在音質上的優點很鮮明,但缺點也很鮮明!由于錄音過程需要一次過,中途要是出了問題就報廢,必須整個過程毫無瑕疵,這就給予了樂手、音頻工程師巨大的壓力,需要在錄音前期多次排練和磨合才能得到一個完美的錄音。Direct To Disc Recording不僅難度高,在刻盤過程也可能會因為設備問題導致失敗。為此,有的唱片公司在采取Direct To Disc Recording錄音的同時,還會采用開盤機同時錄音作為安全備份。當需要再次發行唱片時也能使用開盤母帶制作唱片,所以要體驗Direct To Disc Recording的魅力,還是找頭版唱片吧!正因為Direct To Disc Recording方式困難,所以愿意使用的唱片公司并不多,商業專輯更是少之又少,二手價格還不便宜,只有少數懂行的發燒友才會通過各種渠道買回來。

Direct To Disc Recording與Direct Metal Mastering

最近跟一些朋友聊到直刻黑膠唱片,發現他們都會想到Direct Metal Mastering,就是DMM黑膠唱片,目前市面上最常見到黑膠唱片,上面印有DMM字樣。從本質上兩者都是將音頻信息記錄到盤片上,Direct To Disc Recording制造出來的黑膠唱片,從收集、混音到刻盤都是純模擬方式。

Direct Metal Mastering是20世紀末由Teldec和Georg Neumann G mbH兩家公司聯合開發出來(實際上RC A開發SelectaVision音視頻光盤的衍生產品,后賣給Teldec,再經過二次開發后產生)的一種黑膠唱片制作方式,DMM方式是將音頻信息刻到銅盤上,由于銅的剛性比傳統母盤的介質更高,刻片后坑槽不會發生反彈效應,目的是改善瞬態響應、更線性的相位響應,消除預回聲,還具備更高的信噪比。至于音樂源可以是數字音源(需經過D/A轉換),也可以是模擬音源。發燒友對DMM方式制作的黑膠唱片褒貶不一,有人覺得清晰,干凈,解析度高,也有人覺得高音亮,低音發緊,不夠耐聽。順帶一提的是,Direct Metal Mastering這種制造方式還被應用到CD唱片的母盤生產,Georg Neumann GmbH公司還成功的演示了制作設備原型,但卻未投入到商業生產里面。

2001年AES音頻工程大會上為與會者復興Direct To Disc Recording

2001年,在美國紐約舉辦的音頻工程大會上,AES歷史委員會向與會者展示了“黑膠統治時”展覽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在2000年洛杉磯大會上展示,取得了巨大成功)。參觀者會被帶到一個錄音室,里面的錄音設備都是上世紀50~60年代的設備,當中還包括一臺Neumann VMS-70刻片機。展覽會工作委員會聯席主席任命了資深錄音工程師AI Grundy為大家現場演示制作Direct To Disc Recording,并且還邀請了一個流行音樂樂隊在現場演奏并實時錄音。由于事前的精心策劃和準備,錄制過程非常順利,并獲得AES的高度贊揚。這次展覽會一共錄制了5段音樂,然后通過現場回放,大家感受到忠實,而且動態寬廣、以及瞬態干凈的聲音。

黑膠唱片“復興”,給了Direct To Disc Recording一次重生機會

過往一些發燒友聽過采用Direct To Disc Recording方式錄制的黑膠唱片都知道音質很棒,但對音響器材的重播性能要求也高。比如說,我手上就有一張Sheffield Lab在1976年發行的Dave Grusin的《Discovered Again!》,唱片的壓縮比相對小,所以感覺電平不高,但動態范圍大,只要音響系統的動態范圍和解析度足夠好,可以把音量盡可能調大,這時候就能聽到逼真的樂器質感,豐富的細節和龐大的動態。相反你聽到的只是軟弱無力的聲音。

隨著黑膠唱片在發燒友群體“復興”,給了Direct To Disc Recording一次重生的機會。有的唱片公司又采用Direct To Disc Recording方式制作的黑膠唱片專輯。例如,美國著名的音樂人Jack White,被廣泛認為是2000 年代車庫搖滾復興的關鍵藝術家之一,曾獲得 12 項格萊美獎,還曾錄制過James Bond電影《大破量子危機》的主打歌“Another Way to Die”……Jack White也有自己的錄音工作室,名字叫Thrid Man Records。在2016年的時候,Jack White就與Nashville Record Productions建立合作,籌備一個Direct To Disc Recording的錄音室以及所需設備。于是就重建了一臺大概1955~1959年產的Scully車床,然后配上Westrax 3D2 AH和Western Electric 2A兩款切割頭,另外還有一臺Neumann VMS-70車床,調音臺就是全新的定制版Neve 5088。

專注發燒爵士唱片錄制的美國歌手Lyn Stanley,在2019年推出的《London with a Twist: Live at Bernie's》就采用了Direct to Disc Recording方式錄制。在一次采訪當中,Lyn Stanley就說到自己錄制發燒爵士唱片,最主要是因為父親是一名音響發燒友,有獨立的音響室。每當有新器材就會努力調教,而且音響室內還經常堆放了大量的線材、電子工具等等,而且聽音樂也主要使用黑膠唱片。對于采用Direct To Disc Recording錄制專輯,她還說到除了要找經驗豐富的工程師之外,尋找無所畏懼的音樂人也非常難,因為很多音樂人一旦知道不能重錄時會感到膽怯。

德國的Emil Berliner Studio唱片公司也采用推出Direct To Disc Recording方式制作的黑膠唱片,而且還錄制古典音樂。相對于流行音樂,古典音樂單個曲目的時長更大,錄音時間更長,人數更多,難度更大,為了宣傳這些錄音,Emil Berliner Studio還在視頻平臺上介紹制作過程,讓大家可以更好的理解。目前Emil Berliner Studio已經發布了30張采用Direct To Disc Recording方式錄制的黑膠唱片,喜歡古典音樂的發燒友可以關注一下Emil Berliner Studio發布的專輯。除了以上的音樂制作公司和制作人外,其實還有一些小型的唱片公司也投入到Direct To Disc Recording方式的音樂錄制里面,而且每次的錄音都是一次嚴峻的挑戰!

對于Direct To Disc Recording,一位擁有音樂技術榮譽學士學位的音樂家Marc Henshall這么認為。大概意思就是,現代音樂制作已經失去了人為錯誤元素,因為可以通過技術手段來修正一些錯誤,可以錄音作品變得很完美,結果就是對音樂進行了“消毒”,讓聽眾感到冷淡,Direct To Disc Recording可以為藝術家和工程師提供消除完美的機會,利于捕捉瞬間,通常最神奇的時刻往往就是由于瞬間的錯誤而直接導致的。

當今部分采用Direct To Disc Recording制作的黑膠唱片

專輯:德沃夏克第九交響樂“自新世界”/A大調華爾茲

樂隊:Bamberger Symphoniker(班貝格交響樂團)

指揮:Jakub Hr??a(雅庫布·赫魯沙)

轉速:45轉/180g

發行公司:Emil Berliner Studio

類型:古典音樂

專輯:斯們塔納“我的祖國”交響詩

樂隊:Bamberger Symphoniker(班貝格交響樂團)

指揮:Jakub Hr??a(雅庫布·赫魯沙)

規格:45轉/180g

發行公司:Emil Berliner Studio

類型:古典音樂

專輯:布魯克納第7交響樂

樂隊:Berliner Philharmoniker(柏林愛樂樂團)

指揮:Bernard Haitink(伯納德·希丁克)

規格:45轉/180g

發行公司:Emil Berliner Studio

類型:古典音樂

專輯:勃拉姆斯第1~4交響樂

樂隊:Berliner Philharmoniker(柏林愛樂樂團)

指揮:Sir Simon Rattle(西蒙·拉特爵士)

規格:45轉/180g/3碟裝

發行公司:Emil Berliner Studio

類型:古典音樂

專輯:Ruth Palmer - Johann Sebastian Bach(魯思·帕默演奏巴赫)C大調小提琴奏鳴曲/E大調小提琴組曲

演奏:Ruth Palmer(魯思·帕默)

規格:33轉/180g/單碟裝

發行公司:Emil Berliner Studio

類型:古典音樂

專輯:HilaPHHahn - Retrospective

演奏:HilaPHHahn(希拉里·哈恩)

規格:33轉/180g/2碟裝

發行公司:Deutsche Grammophon(DG)

類型:古典音樂

專輯:The Locrian Ensemble of London - Binaural Baroque

演奏:The Locrian Ensemble of London

規格:33轉/180g/單碟裝

發行公司:Chasing The Dragon

類型:古典音樂

專輯:維瓦爾弟小提琴協奏曲“四季”

演奏:Interpreti Veneziani樂團

規格:33轉/180g/單碟裝

發行公司:Chasing The Dragon

類型:古典音樂

專輯:比才“卡門”/夏貝里?!拔靼嘌馈?雷姆斯基·高沙科夫“西班牙隨想曲”

演奏:國際交響樂樂團

規格:33轉/180g/單碟裝

發行公司:Chasing The Dragon

類型:古典音樂

專輯:貝多芬鋼琴奏鳴曲“悲愴”,“月光”

演奏:John Lenehan

規格:33轉/180g/單碟裝

發行公司:Chasing The Dragon

類型:古典音樂

專輯:Clare Teal with the Syd Lawrence Orchestra - A Tribute To Ella Fitzgerald

演奏:Clare Teal

規格:33轉/180g/單碟裝

發行公司:Chasing The Dragon

類型:爵士音樂

專輯:Lyn Stanley — London with a Twist: Live at Bernie's

演唱:Lyn Stanley

規格:45轉/180g/2碟裝

發行公司:A.T.Music LLC

類型:爵士音樂

專輯:Lyn Stanley — The Moonlight Sessions Volume One

演唱:Lyn Stanley

規格:45轉/180g/2碟裝

發行公司:A.T.Music LLC

類型:爵士音樂

專輯:Lyn Stanley — The Moonlight Sessions Volume Two

演唱:Lyn Stanley

規格:45轉/180g/2碟裝

發行公司:A.T.Music LLC

類型:爵士音樂

專輯:Percussion Direct

演奏:Bill Cunliffe,Paulihno Da Costa,LarPHKarush組成打擊樂四重奏

規格:45轉/180克/2碟裝

發行公司:Groove Note

類型:爵士音樂

專輯:DJABE — ART IN TONE套裝(中文名:音調里的藝術)

規格:45轉/3碟裝

制作:荷蘭A(?。﹐ne Studio

類型:爵士音樂

備注:這張專輯為3碟裝發行,第一、二碟為ART IN TONE專輯,采用Direct To Disc Recording + Direct Metal Mastering制作,音樂信息直接送到Neumann VMS 82 DMM刻片機刻成金屬母盤,Studer A80開盤機同時錄制作為安全備份;第三碟是Sound Still Life專輯,非Direct To Disc Recording方式錄音

總結:

在構思專題的時候,曾經想過把專題的名字定為“那些瘋狂的黑膠唱片商業錄音專輯”。目的是于以前做過的“那些瘋狂的音響器材”對應。黑膠唱片從出現至今已經有76年歷史,在音樂載體當中屬于古老的載體,也是一種存儲模擬聲音信息的載體。音樂人,音頻工程師為了提高黑膠唱片的音質而作出了很大的努力。而Direct To Disc Recording簡化音樂的制作流程,是公認音質最好的錄音方式,從上世紀60年代末興起,70年代在一些發燒唱片公司中被普遍采用。但這種錄音方式對音樂人,音頻工程師能力考驗最高。

后來隨著黑膠唱片在音響發燒友圈子中再度“復興”,Direct To Disc Recording方式錄制的黑膠唱片又得到一次重生機會,但由于錄制難度問題,Direct To Disc Recording的黑膠唱片依舊無法被廣泛采用,量少且價格貴,決定了它面向小眾群體的定位。但換一個角度看,發燒友為什么喜歡黑膠唱片?就是因為追求真實自然的模擬聲音,而Direct To Disc Recording的黑膠唱片的目的就是純粹的模擬聲音制作,如果你是一名音響發燒友,喜歡黑膠唱片,那么Direct To Disc Recording方式制作的黑膠唱片必然是最終的選擇!

猜你喜歡
黑膠發燒友古典音樂
影視中的古典音樂
我身邊的發燒友們 音響玩家訪談錄
古典音樂廣播節目的通俗化表達探析
黑膠LP特別推薦
黑膠LP特別推薦
黑膠LP特別推薦
如果你是發燒友,請不要忽略它 Oehlbach NF 214 SUB
黑膠LP特別推薦
90后影音發燒友都在玩什么?怎么玩
集大成的交響樂《英雄》:兼談怎樣聽古典音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