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無為:多措并舉,打造創新型縣(市)“無為樣板”

2024-02-29 09:00文丨無為市科技局
中國農村科技 2024年1期
關鍵詞:電線電纜工作站科技

文丨無為市科技局

無為市舉辦2023 無為紫云英人才日活動

近年來,安徽省無為市一直圍繞創新縣(市)建設工作,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發展的核心支撐, 舉全市之力抓創新謀發展。2022 年無為市順利通過首批省級創新型縣(市)驗收。2023 年11 月18 日,《光明日報》 等公布了2023 年中國中小城市高質量發展指數研究成果,無為市榮獲2023 年度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這也是無為市連續5 年獲此殊榮。

身為皖江明珠, 無為臨江濱湖,產業集聚,發展強勁。 構建起以電線電纜、羽毛羽絨、 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綠色食品等為特色的主導產業體系,以四大抓手打造創新型縣(市)“無為樣板”。

以“人才引培”為抓手,夯實創新根基

人才是創新的源頭活水。 無為市大力實施人才強市戰略, 全力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牢固樹立“一把手抓第一資源”理念,助力人才“鳳還巢”。 出臺了《中共無為市委 無為市人民政府關于實施“智匯無為人才計劃”引領新階段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試行)》等系列文件,完善工作機制,優化人才環境。落實人才公寓、購房補助、家屬落戶、子女就學等政策,積極為高層次人才和創業創新團隊等在無創新創業提供重點服務和保障。 2023 年,共引進高層次人才隊伍6 支、領軍人才6 人、高端人才94人、大學生1019 人,為產業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以“校企合作”為抓手,做強創新產業

產業發展是科技創新的基礎。 無為市緊緊圍繞本地電線電纜、 羽毛羽絨、 綠色食品等優勢產業,建立常態化對接機制,全面走訪,深入開展產學研合作,積極與企業科研團隊交流,開展技術需求征集、 項目需求挖潛等活動。 目前已與浙江大學、安徽工程大學、啟迪國際技術轉移中心、安徽科技大市場等多家單位達成合作意向。 積極開展“百個專家團隊下基層”活動,安徽工業大學專家組深入電纜企業, 實地了解企業生產情況并為企業答疑解惑,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促進了經濟轉型升級,提升了產業水平和競爭力。

以“政策扶持”為抓手,激發創新活力

政策環境是科技創新發展的關鍵因素。 為進一步優化科技創新發展環境,完善創新政策體系,加大激勵力度,無為市結合國家、省、市出臺的各項科技創新政策, 制定并落實符合本地實際的科技創新發展政策措施, 明確從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招引、結合特色產業創新發展、加大科技獎補資金支持3 個方面進一步加強無為市科技創新,充分激發科創活力。目前,無為市共有高新技術企業133 家, 科技型中小企業189 家, 產業研究院3家,院士工作站2 家,國家級學會工作站5 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 家,省級以上技術(研發)中心42 家,建成了國家級電線電纜檢測中心等公共創新服務平臺。

以“科技強農”為抓手,延展創新路徑

加強農業科技創新,才能實現創新縣(市)建設工作行穩致遠。無為市深入實施“兩強一增”行動,在強政策、選人才等一系列的探索和實踐當中,持續推進科技強農工作。 從2017 年開始,共選派科技特派員262 人,實現了全市262 個行政村(社區)科技服務全覆蓋。截至目前,無為市農業企業中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3 家、農業科技型中小企業28 家、省級科技特派員工作站3 家、市級工程技術中心1 家。2022 年,通過科技幫扶的形式,共建成科技示范基地3 個,開展培訓300 余人次,產生專利或農業成果27 項,帶動農戶(脫貧戶)170 余人,有效地提升了農業產業科技創新水平,帶動了鄉村振興的發展。

下一步, 無為市將堅定不移地繼續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 打造具有無為特色的縣域創新驅動發展的示范引領高地, 對縣域創新驅動發展發揮示范帶頭作用, 促進區域創新能力整體提升。

猜你喜歡
電線電纜工作站科技
左權浙理大 共建工作站
電線電纜及端子
《電線電纜》2021 年總目次
戴爾Precision 5750移動工作站
《電線電纜》2018年第1~6期總目次
科技助我來看云
科技在線
科技在線
“廢電線電纜是危險廢物”為誤解
科技在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