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做民醫

2024-03-04 13:08賈倩穎王新偉
大學生 2024年2期
關鍵詞:家庭醫生基層醫院慢性病

賈倩穎 王新偉

鄭致成,南京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2018級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全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從大二開始的3年中,鄭致成組建了以肥胖人群為主要對象的慢性病管理團隊,發起校園“享瘦食堂”健康飲食活動;針對“看病貴、看病難”的呼聲,他又帶領本科生調研組深入江蘇各地,查找分級診療制度的“短板”,向南京市高淳區衛健委、醫保局遞交了關于“醫聯體建設”“上下轉診制度”“家庭醫生模式”等建議

2018年9月剛入校,鄭致成和所有醫學生一樣,把未來的人生目標定為當一個“名醫”??缮狭艘欢螘r間課程后,他感到自己與目標之間存在一個很大的溝壑,不是用多少課程和書本能填上的。

醫生和患者之間的橋梁

不久,鄭致成參加學校組織的醫學知識宣講和校外實地調研,從聽眾的熱烈掌聲和對基層醫療事業的渴求中,他嘗到自己“被需要”的滿足、充實和幸福,感到要填平自己和“名醫”之間的溝壑,先要做一個與人民群眾緊密聯結的“民醫”,懷有醫者父母心,把最好的醫療技術和知識帶到病人身邊,幫他們科學養生,減少病痛,提高生命質量。

2018年12月,鄭致成在著名的醫學期刊《柳葉刀》上看到一篇關于流行病學的調查報告。報告中提到,中國有身體肥胖超重者3億人,他們中因肥胖、超重引起高血壓、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占88%。

鄭致成吃了一驚,立即請教任課的馬老師:“為什么會出現這么多慢性病患者?”馬老師也是學校附屬醫院內分泌科室營養專業的醫生,他告訴鄭致成:“這些慢性病都耽誤在‘要病沒病’萌芽時。這期間醫生一般不開處方藥,而是告訴肥胖超重人群要控制飲食、多運動??扇绾慰茖W飲食和運動?有的患者懂一些科學知識卻堅持不下去,而更多的是不怎么懂,卻相互在微信群里轉發一些不科學的養生知識,甚至去聽醫療偽科普講座,亂買一些保健食品。時間長了,這些患者不僅沒控制住體重,還加重了病情,最后戴上慢性病患者的帽子,不得不終身吃藥?!?/p>

“能不能和同學一起成立一個公益組織,利用自己作為醫學生學到的科學知識,幫助肥胖超重人群科學減肥,一是防止萌芽期患者轉成慢性病,二是延緩慢性病病程?”鄭致成把這個想法跟馬老師一說,馬老師又驚又喜:“我們醫生可以決定患者吃什么藥,但決定不了他們健康的生活方式。你們成立公益組織,成為患者科學生活方式的引導者和監督者,也是醫生和患者之間的一座橋梁!”

鄭致成來到學校所在的南京市江寧區政府有關部門,打聽到成立公益組織不僅需要10萬元認證資金,還要有主管單位。鄭致成找到江蘇省一家慢性病管理協會,看到協會負責人一臉驚訝:“你一個剛讀完大一的小孩子,能干成這么大的事兒?”隨后又說,“我們可以做你的主管單位,但10萬元認證金你得自己想辦法?!编嵵鲁捎终业今R老師,聽到斬釘截鐵的聲音:“我給你們出這10萬元!”

2019年11月,南京醫科大學“幫人減肥”慢性病管理志愿者服務隊開張。這支隊伍有30名本科生,都是鄭致成通過校園網招募的。馬老師也從自己帶的研究生中派了5位碩博生,負責服務隊的專業指導和培訓。征得學校附屬醫院同意,鄭致成和隊員們在醫院就診記錄中,篩選了200多位病情輕重不同的慢性病患者,分頭給他們打電話,把“幫人減肥”解釋為來醫院就診后的附加服務:除了醫生的處方藥和飲食、運動建議之外,再由醫學生提供減肥的日常監督管理?;颊咭宦犞苯泻茫骸澳銈冞@是‘買一送一’送福利!”

控糖術與技

鄭致成讓30位志愿者每人建一個微信群,群里拉進8至10位患者,要求他們每天做兩件事:一是告知自己的營養情況,把一日三餐通過拍照上傳到群里;二是告知自己的運動數據,把微信計步器或運動手環上的數據,也通過拍照發到群里。

每位志愿者每周也做兩件事:一是給每位患者建立檔案。根據每天接收的照片、身體數據等信息,計算他們每天、每周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的攝入量和消耗量;二是每周給每位患者出具個性化健康報告。志愿者在碩博生的指導下,分析本周營養物的攝入量及搭配、運動量的強弱,提出下一周飲食和運動的調整方案。

鄭致成還建立疑難問題的會診機制。遇到病情和健康數據復雜的患者,志愿者和碩博生集體研判,實在不行就請教老師。有一位血糖較高的患者反映:“我按時吃降糖藥,主食也按醫生要求每餐吃50克米飯,但血糖卻一直降不下來?!编嵵鲁山M織同學重點觀察這位患者一周,發現對方說得沒錯。他又讓對方把一周飲食包括零食在內,全部記錄在案發過來,發現零食中有土豆、山芋、煮玉米,都是含糖量較高的食品,便大聲發問:“土豆、山芋、玉米、紅薯這些東西,哪是零食??!”對方恍然大悟。

有一次,鄭致成刷手機時看到一款針對年輕人的減脂APP,心想我們也可以使用APP來處理數據??!通過老師介紹,他聯系到南京一家數字化開發研究所,談妥以成本價開發APP,并很快在200多位患者中推廣:患者把每天的飲食和運動等數據,直接發給APP處理,不再通過微信群發給志愿者,大大減輕了志愿者的工作量。

鄭致成把志愿者騰出的時間和精力,又用到學校的“享瘦食堂”開發上。他經過調查發現,很多學生喜歡點的“減脂”外賣餐中,有40%左右名不副實,營養搭配并不科學,還賣20到30元一份。鄭致成與學生食堂管理部門談妥:每天中餐和晚餐,在食堂開設一個專門的減脂餐售賣窗口,標注“享瘦食堂”字樣和說明,并在校園網絡媒體上宣傳。減脂餐菜譜由志愿者和營養專業的老師提供,食堂制作,每份賣15元,每天能賣200多份。為了讓減脂餐持續熱賣,鄭致成和志愿者又調研同學們的口味,請廚師變著花樣做。

登門280戶,寫一份報告

大一結束時,鄭致成到南京一家三甲醫院跟診實習,看見來門診看病的人天天爆滿,不僅把醫生忙得連吃飯、喝水、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還擠占重病人的問診時間。病患把大量的時間花在排隊繳費、取藥上。

鄭致成估算自己接待的病人:至少有20%患的是頭痛、嗓子痛等感冒發燒常見病,至少10%患的是已確診的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他們只是來進行抽血化驗、測體溫、量血壓和開藥等日常復查。也就是說,三甲醫院每天接待的病人中,有超過30%的患者完全可以去家門口的基層醫院看病,為自己和別人節省更多時間。鄭致成又向在醫院工作多年的醫生請教了這件事,得到的看法基本相同。

聯想到社會上呼吁多年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鄭致成產生一個想法:走出校門搞一次調研,找出產生這個問題的成因和對策,寫一份調研報告供決策部門參考。這個想法又得到了老師的贊成,老師說,10年前國家頒發《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后,各級醫療部門都在推進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做法。比如為了落實“基層首診”,一些基層醫院醫生與病人簽約,被稱為“家庭醫生”。

一放暑假,鄭致成就帶著6位剛讀完大一的本科生同學組成調研組,冒著高溫跑了江蘇省各個地方,在城鎮居民、各級醫院和政府主管部門中發放調查問卷、召開訪談會。調研組問居民:“得了感冒發燒等小病和慢性病復查,為什么不去家門口的社區或鄉鎮醫院,卻偏要花半天、一天去擠城里的大醫院?”“聽說你們和家庭醫生簽約,他們常來嗎?”

居民回答:“基層醫院比以前確有進步,比如政府投資買了不少先進的醫療設備,醫藥費報銷比例比大醫院高一些。但與大醫院比,有很多不足。比如藥品不全,對病人療效好的藥品,在這里經常短缺?!薄凹彝メt生跟病人簽約倒是很多,但來一兩趟就不怎么來了?!?/p>

調研組去基層醫院訪談:“家庭醫生為什么簽約多,聯系卻少?”醫生回答:“病人太多,我們忙不過來,確實有心無力?!?/p>

鄭致成和調研組同學跑了20多天,共登門拜訪居民280多戶。8月初,他們回到學校寫調研報告。調研報告中,他們提出幾個重要建議,包括:讓身邊守護神意識入腦入心,強化基層首診制,基層醫院也是聯系、溝通大醫院專家的橋梁和紐帶;收入分配向家庭醫生傾斜,建立健全一線醫務人員的業績考核制度。家庭醫生直接面對居民,他們的積極性一旦被調動起來,就會成為實現分級診療的銳器;大手牽小手,建立緊密型的大醫院和基層醫院醫療聯合體,將基層醫院的業績與大醫院的考核掛鉤,既可以解決兩級醫院上下轉診不通暢、醫療診斷報告互不承認的問題,又可以解決基層醫院醫療水平不高、人才短缺的問題。

近2萬字的調研報告《慢性病管理分級診療的建議》,被送到南京市高淳區衛健委、醫保局,其中三個建議,成了區里推進醫療體制改革的重要參考之一。這份調研報告被江蘇省教委評為省級優秀調研報告,鄭致成帶領的調研組也被教育部評為“全國大學生優秀實踐團隊”。

鄭致成走在“民醫”路上,這是通向“名醫”的堅實之路。

責任編輯:賈倩穎

猜你喜歡
家庭醫生基層醫院慢性病
家庭醫生
肥胖是種慢性病,得治!
微生物檢驗在基層醫院感染控制中的應用
健康體檢常見慢性病及指標異常流行病學分析
“有個頭疼腦熱先想到家庭醫生”帶來啟示
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十年增一倍
家庭醫生 中國式簽約
逆轉慢性病每個人都可能是潛在的慢性病候選人!
基層醫院腹腔鏡肝切除術后并發癥的預防與治療(附52例報告)
循序漸進式健康教育在基層醫院卒中病患者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