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明瑞率紅七軍轉戰湘贛

2024-03-04 06:01苗體君
百年潮 2024年1期
關鍵詞:龍州紅七軍全州

苗體君

李明瑞

1929年12月11日和1930年2月1日,鄧小平、李明瑞、張云逸、韋拔群等,在右江和左江地區領導中國共產黨掌握的一部分國民黨軍隊和農民武裝,舉行了百色起義和龍州起義,創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和第八軍,開辟了右江和左江革命根據地,由鄧小平擔任紅七軍、紅八軍的總政委,李明瑞擔任總指揮。1930年3月20日,國民黨新桂系以優勢兵力包圍龍州,紅八軍軍部和第二縱隊突圍后,轉戰在桂南各地,后被軍閥收編。而龍州被圍時,恰逢紅八軍第一縱隊奉命在外執行任務,后第一縱隊與紅七軍會師,被編入紅七軍。因國民黨桂系軍事實力太過強大的緣故,1930年秋,紅七軍離開右江革命根據地北上,計劃經湖南進入國民黨軍事力量薄弱的江西,但國民黨桂系、湘系、粵系軍事實力都非常強大,紅七軍在李明瑞率領下,巧妙地穿行在粵桂湘贛邊界,轉戰7000里,于1931年4月,到達江西永新。從1930年12月19日紅七軍進入湖南通道的坪坦開始,到1931年3月下旬離開湖南進入江西為止,紅七軍先后轉戰湘桂、粵湘桂、湘粵、粵贛及湘贛邊界。為了紅七軍的生存與發展,作為總指揮的李明瑞及時放棄上級原定的攻打柳州、桂林等大城市的冒險計劃。在連攻湖南武岡城六日不克的情況下,他又能果斷決定回師廣西。為成功偷襲廣西全州,他機智地采取了以紅七軍入湘來迷惑國民黨桂軍的做法。他還采取圍而不攻的策略,智取廣東連州城。這些都充分展示出了李明瑞卓越的軍事天賦。特別是紅七軍入湘期間,李明瑞能與廣大戰士同甘共苦,又充分彰顯出了其崇高的人格風范。

紅七軍在江西永新召開全軍第二次黨代會。圖為黨代會會址——禾川小學禮堂

1896年11月9日,李明瑞出生在廣西北流縣清灣鄉朱砂地村李香雨公故宅。青少年時期,先后受到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進步思想的影響。1920年秋,李明瑞從滇軍講武堂韶州分校畢業后,被派到廣東江門鎮守使署任教練。1920年冬,李明瑞又被調任到護國軍第二軍俞作柏連當排長。后升任護國軍連長,桂軍的營長、團長。北伐時期,先后任國民革命軍的第七軍團長、旅長、師長等職。北伐戰爭結束后,李明瑞駐師武漢。

1929年三四月間,蔣介石和國民黨桂系軍閥發生內訌,雙方調兵遣將,準備開戰。時任桂軍前線代理總指揮的李明瑞在前線突然倒戈,使李宗仁措手不及,最后蔣桂戰爭以桂系的土崩瓦解而告終。同年5月,李明瑞率部從武漢回廣西,俞作柏擔任廣西省主席,李明瑞擔任廣西綏靖司令兼軍事特派員。俞作柏、李明瑞主政廣西期間,他們表示愿意與共產黨合作。共產黨先后派鄧小平、張云逸等一批干部來到廣西做二人的思想工作。在中國共產黨的推動下,俞作柏、李明瑞制定和執行了比較進步的政策。譬如,釋放并任用在四一二政變后被捕的共產黨員和進步人士,支持工農運動,實行“二五”減租等。同時也在國民黨的部隊中開展兵運工作,準備武裝起義。經過中共黨組織的努力,很快就建立了共產黨領導的革命軍隊,包括張云逸率領的教導總隊、廣西警備第四大隊和俞作豫率領的廣西警備第五大隊。李明瑞和俞作柏還接受中國共產黨的建議,將300多支槍,2萬多發子彈武裝韋拔群領導的東蘭、鳳山兩縣的農軍,并撥出一部分武器彈藥武裝南寧郊區和左江地區的農軍。此時,左、右江地區農民武裝聲威大振。這些武裝力量成為后來發動百色起義、龍州起義,建立紅七軍、紅八軍的基礎。

李明瑞戎裝照(攝于1929 年)

百色、龍州起義形勢示意圖

1929年10月初,李明瑞、俞作柏倉促出兵反蔣,很快他們所指揮的3個師就被蔣介石收買了,并相繼叛變,導致他們出師反蔣不到10天就失敗了。而這時,共產黨掌握的武裝力量也已開赴左、右江地區。李明瑞、俞作柏從前線回來后,俞作柏出走香港。蔣介石多次派心腹帶著“廣西省主席”“十五軍軍長”的委任狀和巨款向李明瑞及其親屬游說,李明瑞斷然拒絕了蔣介石,并深有感觸地說:“蔣介石對于部下,要用時就捧,不用時一腳踢開,這個滋味我嘗夠了?!倍藭r,共產黨也開始加緊對李明瑞的爭取工作,鄧小平親自找他談話,使迷茫中的李明瑞看清了前進的道路。隨后,李明瑞與俞作豫率領第五大隊到達龍州,并毅然地留在龍州,與俞作豫等一起積極準備龍州起義。

1929年11月,未改造好的舊軍官第五大隊副隊長蒙志仁趁李明瑞、俞作豫不在龍州,率二、四營叛變,并占據龍州。李明瑞、俞作豫得如消息后,立即率隊星夜兼程趕回龍州,并召開了排以上干部參加的緊急軍事會議,會上,李明瑞提出:“蒙志仁叛變革命,不得人心。從表面上看,他的部隊比我們多,實際上除了他的二營,其余都是被迫利誘脅從的,軍心渙散,得不到群眾的支持。我們要乘蒙志

仁立足未穩,一面發動群眾封鎖城池,斷絕糧草來源;一面連夜襲擊,持續進攻,勝利是有把握的?!碑敂橙说弥蠲魅鹩H臨督戰,早已聞風喪膽,攻城不到幾晝夜,蒙志仁便棄城逃竄,龍州城又回到起義軍手里面,可以說,李明瑞為龍州起義的舉行掃除了障礙。

鑒于此,在龍州起義前夕,黨就委任李明瑞為紅七軍、紅八軍總指揮,并在鎮結(今天等縣境內)召開士兵和群眾大會,歡迎和祝賀他接受總指揮的重任。對此,1972年6月20日,鄧小平給龍州的復函中,寫道:“第五大隊由大隊長黨員俞作豫同志帶領到廣西左江龍州地區,李明瑞當時不是黨員,亦隨到龍州,于1930年2月揭起紅旗,成立了紅八軍,我兼任政治委員。其時,李明瑞同志被中央批準加入了我黨,并任命為紅軍第七、八軍總指揮,我兼任政治委員?!标P于李明瑞入黨的具體時間,知情人回憶是1930年1月間,由俞作豫介紹他加入共產黨,并舉行過正式入黨儀式。由此可見,李明瑞入黨的時間,是紅八軍成立前夕,中央批準了前委的起義計劃和頒發建立紅八軍番號的時候。從此,李明瑞便把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無條件地獻給黨的事業。

1930年6月11日,受共產國際“左”傾錯誤理論的影響,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通過了由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秘書長、宣傳部長的李立三起草的《新的革命高潮與一省或幾省的首先勝利》決議案,及依據決議案制定的,展開一場全國規模的大起義,然后把全國的紅軍集中起來,去進攻中心城市的計劃。

1930年9月30日(一說是8月間),中央代表鄧崗(鄧拔奇)和吳西到達紅七軍軍部駐地平馬。10月2日,紅七軍前委召開會議,由鄧崗傳達中共中央6月11日政治局的決議,貫徹李立三“左”傾錯誤,要求紅七軍北上打大城市,具體任務是:“打到柳州去”“打到桂林去”“打到廣州去”,消滅兩廣軍閥,不能讓南方軍閥有一兵一卒向武漢進攻,以完成南方革命。這次會議,改選了前委。由陳豪人任前委書記,鄧小平只任七軍政委職。隨后,紅七軍在河池匯集,這時紅七軍軍部得知在貴州邊界的黃草壩一帶,有紅八軍的一支部隊在行動,隨后,李明瑞帶一個營前往尋找。最后在樂業縣上崗村與紅八軍一縱隊會師。這時紅八軍一縱在袁也烈的領導下只剩下二三百人。紅八軍一縱與紅七軍會師后,因人數較少,被編入了紅七軍。

廣西河池

1930年11月初,在廣西河池舉行了紅七軍第一次黨代會,當時還是候補黨員的李明瑞,以部隊首長的身份列席了會議。會議由中共中央代表鄧崗主持,會議的主要議題就是貫徹執行李立三的“左”傾錯誤,率領紅七軍去攻打柳州、桂林,然后奪取廣州。對于攻打大城市的錯誤決定,李明瑞有自己的看法,但按組織原則,他還是同意了。11月5日,紅七軍集中到河池進行整編,被整編后的紅七軍共有三個師,當日還進行了閱兵式,由鄧崗宣布:任命李明瑞為紅七軍總指揮,張云逸為軍長,鄧小平為政委。11日,紅七軍開始實施攻打桂林等大城市的計劃,紅七軍先東下占領懷遠鎮。此時前委有人主張要進攻有重兵把守的慶遠和融縣,對此,李明瑞堅決反對,最后決定先下天河再作計議。隨后,敵人開始從慶遠調兵,堵截紅七軍。14日,在廣西羅城縣四把,紅七軍與敵軍發生遭遇戰,敵人憑借占據制高點的優勢,用大炮把紅七軍壓在峽谷中。激戰了兩天,這時敵人的增援部隊趕到,紅七軍被圍困,危難之際,李明瑞冒著槍林彈雨,親臨前線陣地,通過仔細觀察后,臨時決定繞道前進。李明瑞從士兵中精心挑選出一些骨干,組成一支精悍的突擊隊,攀過陡峭的大山后,對守在大山側面坳口的敵人,發動突然襲擊,并成功攻下坳口,占領有利地形,掩護部隊撤出四把,抄小道,出龍岸,到三防,從而擺脫了慶遠前來追擊的敵人。11月下旬,在進攻廣西融縣長安鎮時,紅七軍與國民黨桂系白崇禧、韓彩鳳師交戰,敵我激戰四天三夜,長安鎮也無法攻克,為了保存實力,李明瑞率部撤出戰斗。12月上旬,李明瑞率紅七軍向少數民族地區進發,12月19日,紅七軍進入湖南。

紅七軍本來從廣西穿越湖南便可近距離進入江西,但國民黨湘系的軍事實力非常強大,為了保存力量,紅七軍只得穿行在湘桂邊界,時而進入廣西,時而進入湖南。后來,紅七軍又進入湘粵邊界地區,國民黨粵系的軍事力量也十分強大,紅七軍也只得時而進入廣東,時而進入湖南,以此來減少部隊的傷亡。在關鍵時刻,李明瑞展示出了卓越的軍事天賦及崇高的人格風范。

紅七軍在攻打廣西融安縣長安鎮失利后,按照原定的計劃,接下來要攻打大城市柳州、桂林,而當時紅七軍攻打柳州、桂林根本沒有任何成功的希望。在國民黨桂軍逼近的情況下,隊伍從平馬出發時,官兵一律都是單衣短褲,穿著草鞋,而這時已進入了冬季。紅七軍決定進入湖南境內,一是緩解國民黨桂軍的追擊,二是準備在湖南境內補充糧草及冬裝。1930年12月19日,紅七軍翻山越嶺,經少數民族苗瑤居住區進入湘、桂、黔三省交界的湖南通道縣的坪坦、雙江鎮。12月24日,紅七軍順利占領了湘西南邊陲的綏寧縣城。因國民黨反動派的造謠宣傳,綏寧縣城的居民在紅七軍沒有進城前,紛紛外逃,當紅七軍占領綏寧縣城時,才發現綏寧縣城是一座空城,所以紅七軍在綏寧縣城未能籌到錢糧及過冬的棉衣,無奈之下,紅七軍轉向進軍湖南的武岡縣。12月25日,紅七軍到達武岡城外,得知城內只有600人左右的民團把守時,紅七軍決定攻下武岡城。26日,紅七軍開始強渡資水攻城,城內的國民黨反動縣長趙融驅趕全城民眾守城,并對外緊急求援。因敵以10個團增援,連攻6日不克,李明瑞決定回師廣西,攻打全州。此次攻打武岡城,紅七軍傷亡500余人,團長何莽壯烈犧牲,士氣嚴重受挫,部隊先南下撤退到湖南新寧,12月31日,紅七軍從新寧縣的窯市撤退到廣西資源縣的梅溪。

面對國民黨湘系、桂系兩股軍事實力強大的敵人,紅七軍為了謀求生存,只得游離于湘桂邊界地區活動。1931年1月1日,沿湘桂邊界,紅七軍進入湖南新寧縣境內,然后在湖南新寧縣與廣西全州交界的界牌進入廣西。這次短暫進入湖南的目的,是為接下來偷襲廣西全州作掩護。1931年1月2日,紅七軍襲取了國民黨桂軍沒有設防的全州,并攻下全州城。紅七軍前委在全州舉行會議,認真總結討論了幾個月的經驗教訓,決定放棄“立三路線”,取消攻打柳州、桂林的冒險計劃,會議決定恢復鄧小平的前委書記職務。面對國民黨桂系、湘系的強大軍事壓力,李明瑞等認為紅七軍應該到江西去,因為當時的江西為國民黨滇軍掌控之下,但滇軍只占據江西的一些城市,會議最后決定北上江西中央蘇區與中央紅軍匯合,考慮到湘南總有點黨和群眾的組織,決定到湘南及粵北的北江一帶休整部隊,建立根據地。全州會議是紅七軍轉戰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隨后,紅七軍先到湖南的江華休整,然后向廣東北部的小北江謀發展,同時還在廣西全州籌得幾萬元的軍餉。

全州會議舊址

當國民黨桂軍得知紅七軍占領全州的消息后,立即派出部隊奔向全州,1月4日,紅七軍離開全州經廣西的灌陽,6日到達湖南道州,在紅七軍到達道州之前,道州城的敵人早已逃之夭夭,就這樣紅七軍順利占領了道州城。并在道州城召開群眾大會,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政策和主張,并借以發動群眾。當國民黨湘軍得知道州被紅七軍占領后,隨即便派出三路湘軍分兵撲向道州,紅軍未能在道州籌到多少錢糧,僅僅在道州住了一個晚上,便撤出了道州,向湖南江華進軍。時值隆冬時節,且大雪紛飛,天寒地凍,為了御寒,戰士們把過去打土豪時分的衣服,不管男式的、女式的,都穿在身上。盡管如此,仍凍得全身發抖,雙腳紅腫,不少戰士被凍死在征途上。作為紅七軍總指揮的李明瑞同戰士一樣,身著單衣,腳穿草鞋,奮勇前進。李明瑞還帶頭將冬服、被褥讓給戰士用,把馬讓給病號騎,給全軍極大的鼓舞。當紅七軍跋涉到達江華后,國民黨湘軍及地方民團也已追蹤而來,為避免打消耗戰,紅七軍邊打邊走,以驚人的毅力翻過了桂、湘、粵三省交界的老苗山,到達靠近湖南邊界的廣西桂嶺,這時,紅七軍減員嚴重,只剩下3500余人。為此,紅七軍前委決定把部隊縮編為兩個團,其中五十八團由李明瑞兼任團長,五十五團由張云逸兼任團長。

紅七軍在桂湘邊界的英勇行為,震動了南京國民政府,蔣介石電令湘、粵軍閥出兵圍堵紅七軍。國民黨粵系軍閥軍事實力非常強大,粵系軍閥頭子陳濟棠還專門派出粵軍的一個獨立團,尾追在紅七軍后面,企圖隨時消滅紅七軍。1931年1月下旬,李明瑞率領紅七軍,由廣西桂嶺出粵桂交界的鷹揚關,1月17日,紅七軍經過湖南江華縣的大錫等地,然后進入廣東的連縣。1月21日,紅七軍到達廣東連州城下,在吸取攻打湖南武岡教訓的基礎上,采取了圍而不攻的策略,借以保存紅七軍有生力量。紅七軍進入連州城后,1月22日,李明瑞主持召開群眾大會,宣傳紅七軍宗旨和政策,揭露軍閥、豪紳魚肉人民的罪行。

1月28日,紅七軍由廣東連縣進逼鳳頭嶺時,與湖南宜章縣反動地方武裝“挨戶團”交戰,紅七軍前鋒部隊將宜章縣的“挨戶團”擊潰,準備進入宜章。1月31日,紅七軍到達湖南宜章縣的徑口,徑口緊鄰廣東樂昌縣,樂昌地方黨組織得知消息后,便派人到徑口迎接紅七軍,紅七軍也決定在湘粵邊境開辟革命根據地。與此同時,2月2日,國民黨粵軍從廣東樂昌、坪石,國民黨湘軍從湖南宜章,兵分三路尾追紅七軍,也來到了徑口。面對強敵,紅七軍主動撤出徑口,移師廣東樂昌縣的梅花村。

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轉戰千里”錦旗

紅七軍剛到達梅花村,國民黨粵軍的四個團就圍了上來,面對強敵,李明瑞鎮定自若,親率一個營直搗敵指揮部,殺傷1000多敵人,掩護部隊撤出,繼續北上。梅花村戰斗,紅七軍傷亡很大,這也使得紅七軍建立根據地的計劃落空。梅花村戰斗結束后,紅七軍前委增補李明瑞為委員。隨后,紅七軍前委決定向國民黨軍閥勢力相對弱小的江西進發。1931年2月初,紅七軍前委經研究決定,紅七軍下一步的任務是,突破國民黨粵軍設置的樂昌河封鎖線,進入江西境內。當時樂昌河的河水很深,水流湍急,而渡河的工具僅有兩只小船,鄧小平、李明瑞率五十五團及五十八團部分率先渡過樂昌河。正當張云逸率五十八團余部準備渡河時,國民黨粵軍的兩個團從韶關趕來,并很快封鎖了渡口。就這樣紅七軍五十八團余部無法渡河,并與紅七軍總部失去了聯系,紅七軍面臨著巨大的危險,這時李明瑞堅定沉著,鼓勵指戰員說:“我們不要怕,革命是有出路的”,“這次我們一定要突圍出去,找到朱、毛紅軍會師”。在鄧小平和李明瑞的指揮下,部隊與敵展開白刃戰,終于突破了敵人的圍堵合擊。在這次戰斗中,李明瑞身先士卒,不顧個人安危,部隊突圍時,他留在最后掩護、收容隊伍,組織和指揮部隊有秩序地轉移。一路上,李明瑞穿著草鞋同戰士們一起步行,并把自己的馬讓給傷病員騎。在他的關心和鼓舞下,部隊斗志旺盛,越過大庾山脈,經廣東仁化進入江西的崇義縣。

不久,鄧小平前往上海向中共中央匯報工作,指揮部隊的重任由李明瑞擔當。沒有渡過樂昌河的紅七軍第五十八團一部及軍直屬隊,也由軍長張云逸率領,經湖南進入江西蓮花。至此,紅七軍在桂湘粵贛四省轉戰7000里,歷時9個月,并成功進入國民黨軍事實力薄弱的江西境內,實現了與紅一方面軍的勝利會師。

(責任 編輯 楊琳)

猜你喜歡
龍州紅七軍全州
鄧小平對紅七軍“小長征”歷史的記述及其價值
《全州三江口》
歐來榮作品
神秘洞穴 內藏紅軍遺跡
廣西龍州東盟國際商貿城
廣西龍州東盟國際商貿城
廣西龍州東盟國際商貿城
閩北紅軍參加組編紅七軍團
廣西全州小源鉛鋅礦地質特征、成因類型及找礦方向探討
紅七軍北上的方針并非始自李立三的左傾冒險計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