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減肥十幾年,我決定跟身體和解

2024-03-05 01:27小山村
人生與伴侶·共同關注 2024年1期
關鍵詞:體型身體基因

小山村

春節將至,與回家的喜悅伴生的是隱隱的焦慮?!胺昴赀^節胖三斤”,今年的減肥成果是負十一斤,明年的減肥計劃又成效幾何呢?

肥胖是我靈魂深處的夢魘。無數次從噩夢中醒來,夢里我試圖抓住肚子上層層疊疊的肉,但兩手根本抓不過來。

夢醒了,我告訴自己:你的BMI處于正常區間,你是一個健康的人。但在我24年的自我認同里,我一直是個胖子。這個信念已經融入我的骨肉之間。

自有記憶開始,我就與三層脂肪相伴而生:以肚臍為分界,每當我坐下時,上腹的贅肉耷拉在小腹上,乳房又垂落在下兩層肉上,像過年蒸的大屜棗饅頭。

贅肉是我身體的一部分,無論我是否喜歡它。2021年,當我終于減掉46斤時,我躺在床上摸到自己外翻的肋骨,那一瞬間我開始懷疑:現在的這具身體還是我嗎?

我的減肥經歷是殘酷的。倒不是說某一天的運動和節食有多殘酷,而是十幾年“決心減肥—開始減肥—跑步、節食—毫無效果”的挫敗經驗,使我幾乎相信減肥對我來說是件不可能的事。

慢慢地,我決定把肥胖歸因于我的基因。在我的父系家族中,所有家庭成員都是胖子,無一例外;而在我的母系家庭中,幾乎都是瘦子。顯然,我爸的基因獲得了壓倒性的勝利。

我一度接受了這個事實,直到大三那年,我的體測報告顯示:168cm,83kg,肥胖(共有正?!亍逝秩齻€等級)。這是我目前人生的體重巔峰。那個暑假我去西安體驗完碳水盛宴,回家后,我決定孤注一擲地減肥。

這一次,我成功了,一減就是46斤。起初,一種厭食的情緒籠罩著我,因為我對這具臃腫的身體感到極度厭惡,這種情感投射到一切昔日愛吃的食物上。我下載了一個熱量計算的APP,每天精確地把總熱量攝入控制在700-900kcal。那段時間,我不吃炸雞、奶茶、甚至米飯,只吃一些魔芋之類的碳水代餐、清淡的蔬菜和瘦肉,幾乎不吃晚飯。一個月下來,我瘦了8斤。

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感受到減肥的正向激勵。盡管在體型上還沒有太大改變,我已經對自己有了信心。遵循著這套飲食方案的邏輯,加上每天散步一個小時,幾個月下來,我瘦了20斤。

這時,我已經逐漸感受到世界對瘦子的善意和美好之處。親朋好友開始夸我“瘦了好多”,帶著一種艷羨的神情和語氣。我把頭發染成紅色,開始研究化妝,第一次主動買短褲和短裙,對著鏡子自拍,甚至擺出一些做作的姿勢。21歲,世界第一次準許我做一個愛美的女孩。

自小以來,因為長期買不到尺碼合適的女裝,我習慣于穿我爸穿剩下的“大褲衩”和“沙灘褲”,幾乎從沒有穿過裙子。每次試圖打扮自己,照片里的我卻看起來像個滑稽的諧星。逐漸地,我發覺自己處于性別氣質的中間——穿男裝、剪短發、拒絕粉色和刻板印象中的女生愛好。身材給我的童年遮上一塊暗淡的濾鏡,也讓我愛上探索深邃的宇宙,以及在靜謐中觀賞自己的精神。

客觀來說,肥胖對不同性別兒童的性格影響是有差異的。在我的觀察中,胖男孩更多外向、自信和幽默,容易受到身邊人的喜愛。大人會說:“嗬,這大胖小子,長得真好!”相反,胖女孩多數文靜和內向,她們有一個穩定的小圈子(多為身高、體型相近的同性),不喜歡成為人群的焦點。大人會說:“胖閨女,減減肥吧,瘦下來更好看!”

即使在電影《陽光小美女》中,奧利芙在充滿愛的環境中長大,她聰明可愛、活潑開朗,但同樣經歷著家人的“節食勸說”。父母當然希望孩子健康快樂地長大,但面臨現代社會對女性苛刻的身材要求和“嫁不出去”的恐慌,他們不得不從幼年開始干預,好讓自己的女兒從小養成順應社會期待的良好習慣。

身材對女性交往心理的影響尤其深遠。在中小學階段,胖女孩和異性同學的距離是微妙的,而胖男孩似乎不會產生自我隔離的傾向。在青春期性萌芽和旺盛的階段,胖女孩對自己的性吸引力感到自卑,對小說中的浪漫情節既向往又排斥??偸且詫徟械哪抗馀杂^陷入愛情的男男女女,自己卻始終無法邁出一步。

這種狀況真實地發生在我身上,一直持續到我的大學。即使期間曾有人真誠地追求我——據說基于我的性格、才華、審美和品行——我仍會覺得,這種事是不可能發生的。我是不值得被愛的,他一定是在騙我,或者一時被我的言語所蒙蔽。如果他目睹我的身體,一定會像我一樣厭惡它。我甚至認為,我今生都不可能戀愛,浪漫的事不會發生在我身上。

我不愿說減肥改變了我的人生,這是不負責的——好像在鼓吹社會對女性身體的規訓,放大這種身材焦慮。但我又不得不承認,事實就是這樣。瘦下來后,一切都在變好:無論是我的健康狀況、我對自己的認可,還是他人對我的評價、家人對我的態度等。

隨后,我又不得不反思,以上這些后果是否真的是由減肥這件事導致的?問題就出現在這里。在發生的所有積極影響中,至關重要的是“自我認同”,當我變得自信時,我開始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在認知轉變后,我允許了別人來愛我,我向世界和他人敞開自己、展露自己。我對身體進行美的創造,與同性有了更多的話題(諸如美妝、服飾、染發等),開始主動追求喜歡的人……

但瘦的盡頭到底在哪兒?沒人知道。有無數明明體型正常甚至偏瘦的女性仍在減肥,她們長期保持節食的習慣。減肥的誘惑就像驢鼻子前的胡蘿卜,讓人沒日沒夜地跑著?!笆菹聛怼本拖褚粋€魔咒,回蕩在每次進食之前:瘦吧,只要你足夠瘦,一切都會變好!愛情將會到來!

有太多人成功后復胖,又有太多人患上了更嚴重的心理疾?。阂钟舭Y、焦慮癥,甚至致命的厭食癥。神經性厭食癥(Anorexia Nervosa,AN)是死亡率最高的一類進食障礙,約有10%的患者死于營養不良、電解質失衡、器官衰竭等并發癥。女性患者的數量多出男性患者10倍,在西方取樣的研究中,青春期、年輕女性的發病率甚至高達10%。

復胖、焦慮,這些減肥的并發癥一個不落地發生在我身上。我花了幾年說服自己接受別人的愛。后來,我戀愛了,我跟現在的男朋友在讀研時相識,寒暑假一起旅游,周末出去吃喝玩樂。漸漸地,健身和飲食計劃變得難以執行。兩斤、四斤、六斤……胖到十斤的時候,我感到無能為力,幾度放棄計劃,徹底開擺。

我無數次在想,瘦這件事是多么反自然??!我的身體熱愛儲存熱量,當炸雞、芝士、奶茶擺在我面前時,AgRP神經元高度活躍,我情不自禁地想吃它們。這項人體機能有助于我們的祖先在狩獵采集的惡劣食物環境中生存下來。研究表明,脂肪和肥胖相關基因(Fat mass andobesity-associated)位于人體的第十六號染色體上,那些天生的瘦子不過是FTO基因未變異的幸運兒罷了。為了一個小小的基因片段,我要終其一生與肥胖作斗爭。

再后來,我與更多的朋友探討減肥,逐漸認識到任何對體型的苛責都是不公正的。對于“怎么也吃不胖”的人來說,除開基因的先天原因,他們更有可能成長于具有健康、均衡飲食習慣的家庭中。影響飲食習慣的因子有很多,諸如本地物產、飲食文化、經濟情況等。我開始覺得,父系基因對我體型的塑造或許不是決定性的——而是早上吃的每一頓泡面和油條,正餐取之不盡的精致碳水,以及節約糧食的光盤美德。

可以說,肥胖的罪魁禍首是食物,尤其是食品工業化生產出的超加工食品。超加工食品通常含有更多的糖分和脂肪,并且極易使人上癮和過量攝入。而對于父母雙職工的我家來說,在吃飯方面容易追求省時簡單,缺少科學飲食觀念的指導,頻繁購買超加工食品。

另一方面,運動的情況同樣令人擔憂。對于從小偏胖的孩子來說,他們在體育課上的運動表現多數較差。每次跑圈,我總被落在隊伍的最后。慢慢地,運動對我而言猶如洪水猛獸,唯恐避之不及。但減肥成功后,我驚訝地發現,跑步時我的身體竟如此輕盈:我的胸部不會甩來甩去、肩帶不會滑落,只要堅持規律的呼吸,我可以跑三五公里。要知道,對于中學的我來說,只200米就足以讓我咽喉充血,落寞地跟在人群后面。

無論如何,我至今還是沒有愛上運動。男朋友總會邀我跟他一起打球、滑冰、游泳,對他這種運動基礎較好的人來說,運動無疑意味著快樂和游戲。但對我而言,每次運動前都要做一段時間的心理建設,克服刻在肌肉中的無助和恐懼。盡管如此,我還是越來越多地在運動中感到快樂,用嶄新的體驗洗刷著過去的失敗記憶。

在此,我要向和我一樣長期與身體作斗爭的女生們說句肺腑之言:身體是我們一生的朋友,從來不是敵人。不管喜不喜歡,它都會永遠忠誠地陪伴我們。免疫系統幫助我們殺死入侵的微生物,脂肪幫助我們在冬天抵御寒冷,保護重要和脆弱的臟器。究竟什么樣的身體是美的?每個人有自己的回答。而更重要的問題是:什么樣的生活是幸福的?身體的健康和心靈的快樂都可以被我們實實在在地體驗到。

2024年,我的飲食和運動計劃還在進行著。不過這次不再是為了減肥,而是為了健康和美,為了從事多樣的活動、吃世界各地美食??偠灾?,為了去愛我的身體。

猜你喜歡
體型身體基因
體型增大,同樣靈巧
Frog whisperer
人為什么會打哈欠
體型消瘦,如何科學變強壯
體型特別的勇士
修改基因吉兇未卜
體型最小的貓,竟然是個恐怖的大胃王
我de身體
我們的身體
基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