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慣性反問,為何如此令人討厭

2024-03-06 08:13張楠
戀愛婚姻家庭 2024年3期
關鍵詞:發言者觀點心理學

◎文/張楠

“飲料你喝冰的,還是喝常溫的?”“這么熱的天,誰還喝常溫飲料!”

“你看見我假牙了嗎?”“你自己沒有長著眼嗎?你自己不會找嗎?”

“你作業寫完了嗎?”“你當我是愛因斯坦,這么快就寫完了?”

最近,熱門視頻盤點的“令人討厭的說話方式”——習慣性反問,引發許多網友的共鳴。以上這些對話讓人氣到想拔劍,但在生活中隨時就會發生。本來可以好好說話的,為什么非要帶著輕視去反問?

遇到愛用反問句的人,心情瞬間變得不好

作為一種令人討厭的說話方式,反問簡直是“杠精”標配。許多網友表示身邊就有這樣的人,讓人很不舒服,所以也提醒自己千萬別這樣?!巴炅?,我經常這么對我女兒說話?!边@個視頻之所以登上熱搜,就在于網友認為,它可以提醒自己好好說話,提醒得好,提醒得妙。

“這種反問,其實就是反駁?!北緛砭褪恰笆腔虿皇恰薄靶谢虿恍小本湍芙鉀Q的回答,非得反問一句,真想抽他。比如有網友說,“我老公就是這樣的。出門我多嘴了一句:帶手機了嗎?本來兩個字可以解決的事,他卻是:你以為我和你一樣?丟三落四,今天怎么,昨天怎么,吧拉吧拉個不停,把我氣個半死?!倍粏栒邉t認為,“總是問一些明知故問的問題,忍不住要懟?!?/p>

“生活中,遇到愛用反問句的人,我們可能會心情瞬間變得不好?!庇芯W友提及,比如明明可以說,“你把地掃一下吧”,結果說出來卻是“你不能把地掃一下嗎?”聽到這話的人可能就不會答應對方的要求?!拔覌屜矚g用反問的語氣跟我說,你不能把碗洗一下嗎?聽著就兇巴巴的,很不舒服?!?/p>

“你難道不知道?”“這你都不知道?”“你居然不知道?你真是夠了?!庇芯W友吐槽說,提問后遇到這種回答,語氣中大有別人都是腦殘的傲慢心理,顯示自身優越感,感覺非常不禮貌。

反問句可以突出觀點和情感

人們為什么喜歡使用反問?在心理學上,反問句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多種心理因素。反問句也有其用處,比如可以引起注意和強調。反問句的突出特點之一是它會打破人們的預期,產生認知上的不協調。在心理學中,這種現象被稱為“新奇效應”。當反問句用于強調某個觀點或情感時,它們可以有效地吸引聽眾的注意力,并使該觀點或情感顯得更為突出和重要。

反問句還可以用來引導對話伙伴的思維或引導他們思考特定的問題,而不是直接提供答案。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引導性思維”?!巴ㄟ^使用反問句,發言者可以巧妙地引導對話的方向,使對話伙伴更容易接受自己的觀點或建議?!?/p>

反問句也可以被用于表達情感。當人們感到憤怒、驚訝、喜悅等情感時,他們可能會使用反問句來強調自己的情感狀態。這在心理學中被稱為“情緒的表達和調節”。通過反問句,人們可以更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憤怒、驚訝、喜悅等情感,并使這些情感更具影響力。正是因為如此,反問句在表達強烈情感時特別有效,因為它們可以使情感得到放大和強調。

此外,反問句在諷刺和幽默中常常被使用。這可以在心理學上解釋為“社會諷刺”和“幽默心理”。通過反問的方式,發言者可以含蓄地表達不滿或諷刺,同時也可以產生幽默感,這種幽默感可以有效地緩解緊張氣氛,增加交流的趣味性。

同時,反問句也常被用于引發反思。通過提出反問,發言者可以促使對話伙伴反思自己的觀點或行為,從而促進自我意識的提高和行為的調整。這在心理學咨詢中也是常用的手段之一,因為這涉及“自我意識”和“自我監控”的概念。

反問使用不當,會導致不快的感覺

然而,人們之所以把反問視為“開懟”,就在于如果反問句使用不當,也可能導致不快的感覺,甚至會產生負面反應的情況。這也是反問成為令人討厭的說話方式的原因。如果一個人頻繁使用反問句,可能會讓對話變得單調乏味,甚至讓聽眾感到被操縱或欺騙。這在心理學中稱為“過度效應”,即過度使用某種手段或行為模式可能導致其效用減弱甚至產生反感。

更為常見的情況是,人們使用反問句是為了展示自己的優越感或挑釁對方,這可能引發對方的負面情緒。這種行為就是心理學中所說的“權力控制”和“攻擊行為”。挑釁和優越感的表現可能被視為對對方權力的侵犯,從而引發不滿或沖突。

此外,過度使用反問句可能會阻礙有效溝通。如果一方只是想得到一個簡單的“是”或“否”答案,而另一方卻不斷使用反問句來加以追問,這可能會讓前者感到對話缺乏效率或被阻礙。會出現“交流阻抗”或“認知失調”,即一方可能覺得對話中涉及的問題過于復雜或令人不安,從而阻礙了有效溝通。這就是一方渴望得到簡單答案,另一方卻認為,“問題答案這么顯而易見,何必要來問我”。

如果人們使用反問句來掩蓋自己真正的情感或觀點,這可能會讓人感到不真誠或不舒服。這種情況可能與“心理防御機制”有關,即個體可能使用反問句來逃避直接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或情感,這可能引發對方的疑慮和不信任。

不適當的語境也可能導致反問句的使用不恰當。在某些正式或緊張的場合下,使用反問句可能會被視為不合適或不得體。這也是心理學中所提及的“情境認知”和“社會規范”概念。在這種場合下,人們可能更傾向于使用直接的語言或表達方式,而反問句可能會被視為過于隨性或不尊重。

總體而言,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們喜歡使用反問句的原因可以從認知不協調、引導性思維、情緒表達、社會諷刺和幽默心理等多個方面來解釋。同時,使用不當的反問句可能會導致對方的負面反應,這與過度使用、權力控制、交流阻抗、心理防御機制以及情境認知等多個因素有關。

猜你喜歡
發言者觀點心理學
爆笑心理學
爆笑心理學
爆笑心理學
觀點
爆笑心理學
末(外一首)
業內觀點
Keynote Speakers
新銳觀點
發言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