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太空修理工”完成天和核心艙太陽翼修復

2024-03-08 05:19
軍事文摘·科學少年 2024年3期
關鍵詞:神舟航天員載人

中國空間站有危險啦?

是這樣的:隨著太空垃圾(空間碎片)的日益增多,中國空間站也隨時可能被周圍繞著地球飛的微小顆粒撞擊呢!在前期檢查中,人們發現中國空間站太陽翼曾多次受到微小顆粒撞擊,已經造成了輕微損傷。

正因為如此,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變身“太空維修工”,打算通過出艙活動對受損的太陽翼進行試驗性維修。

他們什么時候出艙進行太空行走?任務完成得怎么樣?下面就來看看吧!

那一刻終于到來。2023年12月21日,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中的湯洪波和唐勝杰身著厚重的艙外航天服,緩緩走出空間站,來到深邃浩瀚的太空。遠處的太空看起來無邊無際,正如湯洪波所說:“此時此刻,身臨其境,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星空浩瀚無比,探索永無止境這句話的深刻內涵?!?p>

湯洪波是第二次漫步太空了,而唐勝杰則是我國目前為止執行出艙任務年齡最小的航天員。他們二人和艙內的江新林密切協同,在空間站機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員的配合支持下,完成了天和核心艙太陽翼修復試驗等既定任務,安全返回問天實驗艙,出艙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出艙行走是為了檢修太陽翼

湯洪波和唐勝杰此次出艙任務,重點是開展核心艙太陽翼的巡檢維修,并對核心艙太陽翼陣面的外貌細節情況進行觀察和拍照記錄。由于此次作業點位在核心艙艙體和太陽翼之間,對航天員的操作帶來極大挑戰。

正如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董能力所說:這次作業的一個太陽翼,具有一定柔性,也很薄,由于它有一定的空間限制,人到位之后完成這個操作需要20~30個動作,所以說非常緊湊,因為他要在陰影區操作。我們每一個動作要確認到位,不能找錯位置。另外就是各個動作要一致,要連貫,不能出現差錯。還有就是我們是不是作業到位了。

神舟十七號開展的首次艙外試驗性維修任務圓滿完成,標志著空間站艙外活動能力和水平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為后續保障空間站的安全可靠運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航天員為啥太空行走?

簡單地說,太空行走主要有六大用途: 一是在太空組裝、擴建空間站;二是在太空維修、維護航天器;三是回收、維護與釋放衛星;四是完成一些科研任務;五是進行緊急太空救援;六是載人登月和載人登火星等。所以,太空行走很重要。

美國曾通過太空行走修復了剛一發射上天就出現重大故障的“天空實驗室”空間站,使它“起死回生”。蘇聯航天員則多次出艙活動修理“和平號”空間站,使它轉危為安。當前在軌運行的國際空間站更是由航天員通過多次太空行走才完成在軌組裝的。美國還通過太空行走5 次維修哈勃空間望遠鏡,使它延年益壽。

出艙前航天員必須通過載人航天器上裝的一個小艙室——氣閘艙才行,否則不僅會使整個艙內的所有氣體迅速泄光,造成氣體大量浪費,而且航天員也會由于壓差突然變大而得減壓病。

由于人一旦暴露在太空中將面臨失壓、缺氧、低溫和輻射損傷等危險,因此航天員出艙時必須穿艙外服, 從而把身體與太空惡劣環境隔離開來,并向航天員提供一個相當于地面的環境。艙外服其實就是一種微型載人航天器。

有的艙外服裝有飲水袋和食物,供長時間太空行走的航天員飲用。由于穿了艙外服后手伸不到臉部,所以有的艙外服中還有搔癢工具。艙外服內有“尿不濕”,在太空行走期間可以小便,但一般不能大便,所以出艙前一般吃低產氣、低纖維、高能量密度的食品。

猜你喜歡
神舟航天員載人
寫給航天員的一封信
神舟飛船的“變”與“不變”
航天的神舟
著名的載人深潛器
春節前寫給航天員的一封信
神舟十二號的五個“中國首次”
我要當航天員
來吧,少年航天員
“聯盟”MS02載人飛船發射升空
神舟十一號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