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術專項教學對女大學生身體素質促進作用分析

2024-03-08 03:52張平云馬賓賓
長春師范大學學報 2024年2期
關鍵詞:身體素質武術專項

張平云,馬賓賓

(閩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福建 漳州 363005)

隨著社會發展程度越來越高,我們對健康也越來越重視。近年來根據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研究小組公布的相關研究結果顯示,除了身高呈現增長趨勢其他身體素質都呈下降趨勢[1]。每年的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中,體測成績不佳或個別項目測試后沒有分數成為了較為普遍的現象,其中女大學生身體素質下降尤為明顯。生活節奏變快、學業壓力增加、不健康生活作息、電子產品不離手、對運動健身缺乏興趣都是造成女大學生體質下降的原因。我們需要正確引導學生樹立體質健康觀,采取有效的手段與方法干預學生身體素質發展,培養運動興趣、養成終身體育運動習慣,切實提高她們的身體素質。

武術是我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被選作高校體育課程教學內容。武術作為體育運動項目以其易學易練易推廣的特點十分符合現代大學生的身心發展需求。大部分高校都開設有公共體育的武術必修課或選修課,根據武術專項特點合理設置武術教學內容,達到增強學生體質健康的目的。本研究通過在大學體育課程中開展武術專項教學,讓學生接受不同的武術練習內容,探究武術專項教學對女大學生身體素質的促進作用。

1 研究對象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閩南師范大學非體育專業的2018級參加武術選修課的54名女大學生為實驗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查閱文獻資料

根據研究需要,在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等文獻平臺上以“武術鍛煉”“武術專項教學”“大學生身體素質”等為關鍵詞進行檢索,同時,在閩南師范大學圖書館查閱相關書籍。仔細閱讀、研究、分析、歸納和整理相關文獻資料和書籍為本研究奠定理論基礎。

1.2.2 實驗法

(1)干預內容:武術專項身體素質訓練、武術長拳套路。

武術專項身體素質訓練內容見表1。

表1 武術專項身體素質訓練表

武術長拳套路教學內容選取中國武術的入門套路三路長拳的前兩段,共有19個動作。這些動作具有姿勢舒展、動作靈活、快速有力、節奏鮮明等特點,并包含起伏轉折、竄蹦跳躍等動作,簡單易學,適合武術初學者練習。

(2)實驗安排:每周進行兩次練習,每次90分鐘。兩次分別為公共體育課和周末學生課余時間。練習課內容包括一般性準備活動10分鐘、武術專門性準備活動10分鐘、基本功動作練習30分鐘、三路長拳教學練習30分鐘、放松練習與總結講評10分鐘,共計2課時90分鐘。

(3)干預時間:8周,共32課時。第1~2周為適應階段,第3~6周為提高階段,第7~8周為強化階段。

(4)實驗控制:實驗的運動負荷控制采用國際上多數認可的心率控制法。根據卡沃寧法[2]的相關計算方法,實驗擬定50%~60%的最大吸氧量進行練習,則心率負荷控制在130~144次/分鐘。根據前人的研究結果,將每個練習動作的練習時間控制在15秒左右,間歇時間30~60秒。

(5)測試內容:主要研究武術專項教學對女大學生的力量、速度、柔韌、協調素質的影響。實驗選取的測試內容見表2。

表2 武術專項教學實驗測試內容

(6)測試方法:實驗測試數據采集時間為武術專項教學干預前與武術專項教學干預后,兩次測試人員為同一組測試人員。速度、協調測試指標采用人工手記,三人同時計時取中間成績;柔韌素質測試指標、立定跳遠運用相關儀器,測試兩次,取最佳成績;仰臥起坐人工計時、計數,三人同時記錄取中間值。

1.2.3 數理統計法

使用SPSS軟件對實驗前后采集的測試數據進行錄入、統計處理,統計結果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對實驗前后數據進行顯著性檢驗,顯著水平P值定為0.05,P>0.05表示無顯著性差異,0.01

1.2.4 邏輯分析法

本研究通過運用邏輯分析法,綜合運用比較與類比、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實驗統計的結果及其原因進行研究。

2 結果與分析

2.1 測試結果

各測試項目測量前后平均成績顯著性檢驗結果見表3。

表3 各測試項目測量前后平均成績顯著性檢驗

2.2 結果分析

2.2.1 武術專項教學對女大學生力量素質的影響

實驗前后學生的立定跳遠與仰臥起坐項目都產生了顯著性差異,尤其是仰臥起坐項目(P<0.01),具有極顯著差異。統計結果表明,武術專項對女大學生的力量素質提高具有積極影響。

結果分析:在我們所選取的練習動作內容中多數為下肢的步伐練習,且這些動作中伴隨著蹲、起、跳躍以及身體重心在空間上的移動。這些動作能有效改善下肢和部分部位的絕對力量、動作幅度、動力鏈的工作效率。我們所選取的立定跳遠測試指標,其動作與練習內容動作在技巧和動力鏈方面上相似,練習動作中的部分跳躍或連續跳躍動作經過刺激集體募集更多的運動單元參與運動[3],且經過長期練習下肢絕對力量和動作幅度都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因此立定跳遠項目得到了明顯改善。仰臥起坐測試指標主要是核心力量尤其是腰腹力量的表現形式。武術套路具有攻防技擊含義,其招式的發力大多源自“丹田”的核心力量,而武術套路中的閃、轉、騰、挪等行進間的動作練習和踢、打、摔、拿等技擊動作練習,均需要核心軀干肌群的力量支持。在所選取的練習動作均伴有身體重心在空間不同方向上的移動。在移動的過程中,需要調動核心軀干更多肌群做功來保持身體平衡[4]。在這個過程中核心軀干多肌群協調做功的效率得到不斷改善,同時肌肉力量經過長期反復的向心、離心肌肉收縮肌肉的絕對力量和力量耐力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因此核心肌群的穩定性得到了提高。學生軀干多肌群的工作效率提高且練習的動作時間多為15秒一組,這對核心肌群快速工作效率的提高針對性很強。一分鐘的仰臥起坐動作模式與之相似,產生了遷移的效應,對成績的提高具有極大的影響。因此武術專項動作練習通過動力鏈傳遞效率改善、力量素質增加等對女大學生的核心力量穩定性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2.2.2 武術專項教學對女大學生速度素質的影響

武術專項教學后,20米跑和50米跑呈現出了不同的結果。20米跑項目成績在實驗前后有顯著性差異(P<0.05),且實驗后成績得到提升;50米跑項目成績在實驗前后無顯著性差異(P>0.05),且實驗前后學生成績差值較小。

結果分析:20米跑是反映學生從“聽到口令—作出反應—啟動加速”這一過程。由前文可知,經過武術專項動作練習后學生的力量素質有所提升,核心肌群的工作效率也得到提升。神經肌肉系統工作效率提升會改善學生作出反應和啟動的反應時長,使機體作出反應和啟動更加快速敏捷。同時,武術專項動作練習也會使動作的幅度變大,啟動加速的步幅較之前增長。長期進行從靜止到“起勢”這一動作模式的練習也對啟動反應動作產生了遷移效應。反應時長和動作幅度兩者的有效改善,使得學生的20米跑成績得到了提升。反觀50米跑這一項目,力量素質增加、動作幅度變大且啟動反應有所改善本應該對50米跑成績提升產生積極效果,但實驗結果顯示與預期結果相反。分析原因:(1)50米跑屬于周期性單一動作結構,而武術專項動作是多元動作結構,動作模式不同沒有形成很好的遷移效應[5];(2)50米跑的動力主要為下肢周期性的超等長收縮模式,而武術專項動作是伴隨著向心、離心、等長收縮等固定順序的收縮模式,兩者肌肉收縮模式存在差異;(3)肌肉力量的增加和動作幅度的變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跑動中的騰空時間,對動作速度有負影響[6]。這些因素對50米跑成績提升都沒有形成正向遷移效應。力量素質的提升對實驗前后成績差值是有微小提升,但不具備顯著性差異。因此武術專項動作練習對反應速度、啟動加速素質提升有積極的影響,但對50米跑成績提升沒有積極的影響。

2.2.3 武術專項教學對女大學生柔韌素質的影響

經過8周的實驗,坐位體前屈項目成績、前后劈腿項目成績在實驗前后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學生的這兩項成績在實驗后有了改善和提高。統計結果表明:武術專項教學可以有效改善女大學生的身體柔韌素質。

結果分析:坐位體前屈主要體現身體肩、腰和髖關節的活動幅度,前后劈腿體現下肢各關節的活動幅度。長拳類套路作為教學內容有著“放長擊遠”的技術動作特點,演練過程中對身體動作的延展性和流暢性有著較高要求。在武術教學過程中通過武術基本功正踢腿、里合腿、外擺腿等腿法的練習加強對下肢各關節的牽拉,達到了增強關節活動幅度的目的。同時也通過套路動作的學習,注重肩、頸、腕、髖、踝等關節的靈活性和相關肌肉、韌帶的伸展性的發展。武術套路技術動作“難美類”的特點使練習者的全身各關節、肌肉的延展性更強、活動幅度更大,這對坐位體前屈、前后劈腿項目成績的提升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同時武術套路對柔韌素質的改善效果較傳統的體育課教學相比更明顯[7]。因此,武術專項教學改善了女大學生身體各關節的活動幅度,對柔韌素質改善有積極的影響。

2.2.4 武術專項教學對女大學生協調素質的影響

經過8周的實驗,交叉拍腳項目成績、節奏跑跳項目成績在實驗前后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學生的這兩項成績在實驗后有了改善和提高。統計結果表明:武術專項教學可以有效改善女大學生的身體協調素質。

結果分析:協調性是指在運動過程中身體各器官、系統在時間和空間上交互配合完成動作的能力[8]。其主要原理是通過神經系統信號的傳輸讓肌肉完成各式各樣的身體動作,反映了神經肌肉系統的協調工作能力。本研究所選取的測試項目中,交叉拍腳是通過反常、復雜的身體動作反應肢體配合能力,是在學習練習武術套路動作時,按照固定的技術動作順序,不斷強化大腦、神經肌肉系統的興奮和抑制功能,從而完成固定順序的身體動作。神經肌肉系統的控制能力不斷加強,使得身體完成動作的效率提高。在測試實驗數據時發現,在未進行該項目專門訓練的情況下,實驗后第一次完成成功率較實驗前提升了27.3%,也說明了測試對象的肢體配合能力提高了。節奏跑跳反映機體節奏感知能力,反映神經系統對身體動作完成時長的控制能力[9]。通過神經肌肉系統時間長短不同的興奮與抑制,讓技術動作體現出節奏。在本研究所選練習動作中,動作節奏得到了充分體現。例如,練習彈腿推掌時,需同時關注掌與腿的協調發力,推掌力達掌根,彈腿力達腳背,并在一次動作發力結束時定勢兩秒,各個動作完成的時長不一,使機體節奏感知能力得到提升。因此,經過一定時間的武術套路練習,通過提高神經肌肉系統的控制能力使其協調性得到了改善。

實驗和統計分析結果表明,武術專項教學可以有效改善學生的部分身體素質。而這些身體素質的改善主要是通過提高身體控制能力實現的,如核心力量、反應速度、啟動加速、協調性等。通過神經肌肉系統的控制能力的增強,實現肢體工作效率的提高。同時,武術套路中追求的“放長擊遠”使得練習者身體的肌肉、關節的延展性增長,身體各關節活動幅度增大。而50米跑項目若想得到改善,需要進行專門性訓練,以改善途中跑能力[10]。實驗中也對耐力素質進行了測試,根據實驗結果和前人研究成果,武術專項教學對耐力素質的發展未產生積極影響。

3 結論

(1)武術專項教學有效地提高了女大學生的力量素質和協調素質,主要原因是長期的運動使肌肉力量得到增強,神經肌肉系統的工作效率提高改善了身體的控制能力。

(2)武術專項教學具有獨特的文化內涵,改善了身體各關節活動幅度,對身體的柔韌素質的改善具有積極影響。

(3)武術專項教學對速度素質中的反應速度、啟動加速具有積極影響,但對絕對速度的改善無積極影響,若想提高該素質,還需專門性的訓練。

猜你喜歡
身體素質武術專項
中華武術
近十年武術產業的回顧與瞻望
“七選五”閱讀專項訓練
身體素質對籃球技戰術發揮的影響
體育教學與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研究
武術
“專項巡視”,打虎上山再出發
吉林省大學生身體素質調查
如何讓學生掌握好武術中的寸勁
單項選擇專項訓練(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