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山市2022年旱情分析

2024-03-09 08:49范吉鵬
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 2024年1期
關鍵詞:屯溪黃山市旱情

范吉鵬

(黃山水文水資源局,安徽 黃山 245000)

1 引言

2022年黃山市發生了季節性連旱,此次旱情持續時間長,范圍廣。當年黃山市平均降雨量1 546.90 mm,比上年同期偏少15.50%,比常年同期偏少13.50%。汛期黃山市平均降雨量為640.90 mm,比常年同期偏少4成。汛期降雨主要在5月至7月上旬,7月11日出梅后至9月底持續高溫少雨天氣,出現明顯旱情。黃山市旱象從9月中旬開始顯現,至11月中旬發展至最甚,持續少雨天氣致使部分地區出現人飲困難和作物缺墑現象。

2 流域概況

黃山山脈橫貫全市,將黃山市分為南、北兩坡,北坡有流入長江的青弋江、秋蒲河兩大水系,主要支流有麻川河、浦溪河、秧溪河、佘溪河、清溪河、漳溪、梅溪與赤嶺河,還有流向西南鄱陽湖的閶江水系和樂安水系,其支流主要有大北水、大洪水、文閃河與西溪河等。南坡有流向東面錢塘江流域的新安江水系,主要支流有橫江、練江、昌源河、街源等。境內新安江流域面積為5 615 km2,占全市總面積的57.30%;長江流域面積為4 192 km2,占全市總面積的42.70%。

3 干旱原因分析

3.1 雨情分析

拉尼娜和厄爾尼諾現象交替周期性出現是大氣環流周期異常的重要原因。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與中國東部季風區的降雨和高溫干旱直接相關,臺風進入內陸極少,副熱帶高壓長時間大范圍控制在長江流域一帶是導致這次干旱的原因。今年中國近海附近形成的臺風強度較弱,影響位置偏南,主要在南海及華南一帶。登陸臺風明顯偏少,不利于副熱帶高壓的撤退和斷裂,難以形成降溫天氣,進一步助推了流域出現持續性晴熱高溫天氣。

2022 年黃山市平均降雨量1 546.90 mm,比上年同期偏少15.50%,比常年同期偏少13.50%。年降水量高值區在黃山風景區和休寧南部陽臺至四門一帶,休寧縣陽臺站最大,年降水量2 306 mm,黃山區光明頂站2 171 mm次之,休寧縣大連站年降水量2 139 mm,黃山區北部雨量較小,僅1 300 mm 左右,歙縣中北部地區降水量也均在1 400 mm以下。

全市2022年降水量年內分配不均,1—4月份降水量占全年的46.90%,5—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的41.90%,10—12月份降水量占全年的11.20%,其中全年6月份降水量最大,雨量326.20 mm;9 月份降水量最小,僅為6.40 mm。全年降水主要集中于上半年,其中1—6月降水量1221 mm,與常年同期降水量幾乎持平,但降水量全年占比高達78.90%;7—12月降水量325.90 mm,降水量僅為常年同期的一半。汛期每月降雨量均比常年偏少。月雨量與常年同期相比,5月偏少2成,6月偏少1成,7月偏少近6成,8月偏少7成,9月偏少9成。

今年黃山市入梅晚、出梅接近常年,梅雨量偏少。6月19日入梅,較常年偏晚4 d;7月11日出梅,接近常年;梅雨期22 d。梅雨期全市平均雨量216.10 mm,比常年同期偏少2 成半。出梅后黃山市持續高溫少雨天氣,連續無有效降雨日數大,局部地區無有效降水日數達70 d。7 月11 日至9 月30 日全市平均雨量122.20 mm,僅為常年同期雨量的1/3,黃山市出現嚴重干旱。黃山市代表站點7月11日以來雨量統計見表1。

表1 代表站點7月11日以來雨量統計表

今年影響黃山市臺風少。今年僅有1 個臺風“梅花”對黃山市產生影響,且強度偏弱,黃山風景區周邊及歙縣東北部降中雨,其他地區基本無雨。經過對比分析各代表站9月月降水量之少是建站以來至今都少有出現的,休寧站、太平站均為歷史第一,除屯溪站位于歷史第三外,其他區縣各代表站均位列歷史第二。2022 年7—12 月總降水量在各區縣代表站自有監測資料以來,僅次于1978 年的有休寧站、祁門站、潛口站和漁梁站,其余各代表站也位于歷史前茅。

3.2 水情分析

2022年黃山市各河道均未發生超警洪水。漁梁站2022年最低水位110 m(9月30日),為2006年以來最低水位。新安江屯溪站2022 年徑流量25.45 億m3,比常年同期偏少2 成;1—6月徑流量22.48 億m3,與常年同期基本持平;7—9 月徑流量2.31億m3,比常年同期偏少7成;10—12月徑流量0.66億m3,比常年同期偏少7成半。練江漁梁站2022年徑流量10.41億m3,比常年同期偏少3 成;1—6 月徑流量8.95 億m3,比常年同期偏少1 成;7—9 月徑流量1.08 億m3,比常年同期偏少7 成,9 月徑流量位列歷史第三(由小到大);10—12月徑流量0.38億m3,比常年同期偏少6成。率水月潭站9月徑流量位列歷史第二(由小到大);大洪水祁門站和梅溪三陽坑(梅溪)站自建站以來9月徑流量和7—12 月徑流量均位列歷史第一;峽溪新亭站9 月徑流量之少僅次于1978年。

2022年全市共統計大中型水庫5座,年末全市水庫蓄水總量為12.73億m2;全市兩座大型水庫蓄水總量為11.48億m2,比年初少2.34億m2;全市三座中型水庫蓄水總量為0.49億m2,比年初少0.10億m2;全市小型水庫年末蓄水總量0.76億m3,比年初少0.06億m2。全市主要大中型水庫調度隨著干旱的不同而發生改變:在較輕的旱情時,水庫按日常調度運行,在旱情嚴重時,結合實際需求增加下泄流量來保障下游用水。

3.3 蒸發量分析

2022 年屯溪站蒸發量共827.20 mm,較常年同期偏多1 成。1—6 月屯溪站蒸發量共293.60 mm,與常年同期基本持平;7—9 月屯溪站蒸發量共396.00 mm,較常年同期偏多3 成;其中最大日蒸發量7 mm(8 月6 日)。10—12 月屯溪站蒸發量共137.60 mm,較常年同期偏少1成。

3.4 墑情分析

7月11日出梅后該市持續高溫少雨天氣,土壤墑情偏低,8月1日后,開始持續高溫少雨,氣象相繼發布高溫黃色、橙色預警,局部地區發布紅色預警,高溫少雨天氣導致土壤快速失墑;各站土壤墑情明顯下降,桂林站嚴重缺墑,其他站中度缺墑。9—10 月持續晴熱少雨天氣,旱情持續。11 月末受冷空氣影響,該市有明顯降雨過程,土壤增墑明顯,旱情解除。

根據《旱情等級標準》,按照土壤相對濕度劃分等級標準,輕度干旱50%

4 結語

從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2022 年黃山市的干旱主要是在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受持續拉尼娜事件影響等極端天氣下的自然因素導致的。干旱的發展是長期水分缺失累積過程,受時間、降水量多少和氣候影響。隨著干旱事件的頻繁發生,根據2022年黃山旱情的特點,提出如下建議:一是完善旱情監測預報預警。加強雨水墑情信息的監測,優化升級旱情監測方法和分析測報能力。關注重點易旱區域的旱情發展,全方位了解旱情,及時發布預警信息。準確地掌握各類水利工程布局、設置等是水文干旱預警的必要條件,要以數字孿生為技術支撐,加快“四預”能力建設,推進天空地一體化監測,構建雨水情監測“三道防線”,延長雨水情預見期、深入評估中長期旱情分析預報。二是充分發揮水利工程的作用。利用豐水期水源條件相對較好把水留住,加上有效的水資源調度和有力的應急措施,盡可能將干旱影響降至最低。三是加強多部門聯合抗旱機制??购禍p災是一項系統而復雜的工程,涉及氣象、水文和應急等多個部門。雨情、水情和旱情等是做好抗旱保供水的基礎數據信息,實時數據的融合與共享是抗旱決策工作的技術支撐,建立科學有效的干旱災害風險應對體系,可以有效避免、減少干旱災害帶來的不利影響。

猜你喜歡
屯溪黃山市旱情
晚清民國屯溪河街興衰史
媽媽的愛
基于不同旱情指數的石羊河流域春旱監測研究
黃山市屯溪區城市道路系統的空間布局
民國時期皖南屯溪鎮茶業概況
黃山市養老旅游發展對策研究
“智能制造和產業互聯網”研討會在安徽黃山市召開
屯溪老街石板路
云南省旱情信息系統升級及完善
廣西:首個水文地方標準《旱情評價指標》實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