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背景下的數學教學評價創新

2024-03-09 03:52福建省大田縣第三實驗小學柯傳琦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4年3期
關鍵詞:評價數學課堂教學

■福建省大田縣第三實驗小學 柯傳琦

近年來,互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運用越來越廣泛。將大數據技術融入小學數學教學,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效提升教學質量。教師運用大數據技術,可以打造更加符合時代要求和學生需求的教學評價模式,促進教學變革與創新。

一、大數據背景下數學教學的創新評價模式

1.分析評價,調整學生行為

在數學學習中,知識遷移是很重要的,因此在學習新知之前,檢測學生的認知基礎很有必要。一節課的教學設計,如果能基于完整、具體的認知,那么這節課的內容就會安排得恰到好處。大數據平臺的課前檢測功能,除了提供豐富的前測練習,還有許多檢測工具,能幫助教師收集數據,了解學生的認知基礎。

例如,學習《梯形的認識》這一課,教學前為了了解學生對梯形的認識存在哪些誤區,筆者特意設計了兩個課堂活動:一是讓學生閱讀一份學習資料,初步學習回顧關于梯形的數學知識要點;二是提供了一個點子圖,讓每個學生在點子圖中再畫一個小梯形。在此過程中,學生整個畫圖練習過程與結果當場被系統記錄下來。教師平時在集中備課輔導的時候,可以先去了解學生課堂作業完成等情況,再根據學情設計教學。

很明顯,大數據環境下的課堂評價,給教師提供了真實的數據支撐,便于更精準地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調整和改進教學,幫助學生及時調整學習行為。

2.合理評價,發展學生思維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一方面要注重教學設計,另一方面還應合理利用大數據,發現學生的問題所在。

在三年級的《搭配》一課中,第一層次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明確搭配過程要做到“有序”。為了促進“有序”這一認識的完全建立,教師可以將學生的搭配過程進行錄屏,將學生的思維過程直接呈現出來。

每次只能用一頂帽子和一件衣服搭配,一共有幾種搭配方法?

例如,上圖為一道搭配題。教師應依據每個學生錄屏情況,在實際教學情境中首先展示出每個學生的無序的搭配,幫助每個孩子進一步明晰其無序的搭配背后的邏輯問題,之后再進一步展示出有序的配合的邏輯思考過程,繼而對以下的兩個方面進行歸納概括和自我評價:一是排序配合過程中學生是否需要做到符合特定時間的邏輯次序,即有秩序地安排;二是合理的安排又可以看到有哪些不同的邏輯次序。這樣的思維過程的直觀呈現,能使每個孩子對“排列組合”形成新的認知理解,逐步提高數學思維能力。

大數據背景下,學生的學習方式和習慣都在發生變化,學生思維過程的具象化一方面能使評價更全面,另一方面也對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3.互動評價,培養學生興趣

課堂上有效的教與學應該是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來推進的。通過這些互動,學生能夠進一步激發學習興趣,完善認知體系,提升課堂參與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教師據此可以準確及時反饋課堂學生所學,調整改進教學方式、策略。

例如在教學《植樹問題(兩端都栽)》這一課中,讓各個小組開展合作式學習,在分工明確的小組合作展評之后,教師可讓全班學生在一個學習平臺上分別為該小組成員的整體學習情況綜合打分,此舉將進一步激發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讓整個數學課堂充滿樂趣。

4.反饋評價,準確掌握學情

利用網絡信息技術,教師能夠隨時隨地采集所有學生的在線學習數據,精準實時了解到每一個學生的解題情況,使用統計與圖表實時顯示全班信息,促進教學更具專業化,針對性地跟蹤指導答疑和學習交流。

比如在教學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這一課時,筆者精心設計了兩個活動:首先請學生在平板上利用給出的圖形“擺一擺”,比較出兩塊土地的大小,完成后發送到作品庫進行全班交流;接著通過6 道判斷題,考查學生對平面圖形面積的理解程度。筆者預先編輯好試題,使用答題器對學生學習情況測評,然后導出練習結果,記錄保存統計數據。通過直觀的統計圖可以看出,前4 道題的正確率很高,后兩題的正確率偏低,學生對面積的認知存在分歧。為了了解每個學生的判斷情況,教師點擊“生成”,系統立刻生成一張Excel 表,全面地呈現出每個學生的答題情況,教師可有針對性地進行分析與指導。

二、可視化循環跟進式課堂行動研究范式

課堂教學評價是一個循環跟進的過程,以“課例”為載體,以“問題解決”為中心,遵循“共研設計—課堂觀察—協商研討—行為反思—再設計”的路徑開展行動研究。

課堂觀察活動充分利用數字化平臺采集信息,并根據可視化數據分析結果與課堂教學行為標準,診斷優點與偏差性教學行為,探究問題產生的原因,提出矯正的方案與措施,重塑教學行為。

通過分析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技術對重構課堂教學評價的意義,探索將信息技術融于教學評價過程的方法,有望解決以下問題:①建立“數據驅動決策”課堂教學評價理論模型,解決現有教學評價理論不適應現代信息技術支持下師生發展需要的問題;②自主研發的課堂觀察測評大數據平臺,用手機、平板、電腦等全面替代傳統的紙筆和聽課記錄工具,解決傳統測評數據工具功能開發上不足的實際問題;③實現學生、同行、專家等多元主體線上與線下的交互協作,克服評價者與評價對象相對立及時空限制的問題。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評價中,依托大數據技術,開展教學評價的改革和創新,能夠更加高效和準確地判斷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教師調整教學策略、改進教學方式提供切實可靠的依據,有助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和獨立思考,培養創新意識,發展核心素養。

猜你喜歡
評價數學課堂教學
中藥治療室性早搏系統評價再評價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我為什么怕數學
數學到底有什么用?
基于Moodle的學習評價
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導入法
把“三個倡導”融入課堂教學
保加利亞轉軌20年評價
多維度巧設聽課評價表 促進聽評課的務實有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