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鉤鋼板內固定與帶線錨釘彈性治療對肩鎖關節脫位的效果分析

2024-03-10 21:24竇冠軍陳國霞
關鍵詞:關節功能

竇冠軍 陳國霞

【摘要】目的 分析鉤鋼板內固定療法與帶線錨釘彈性治療對肩鎖關節脫位患者臨床療效、術后并發癥及Constant-Murley評分的影響。方法 選取北京市順義區醫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肩鎖關節脫位患者62例,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31例,鉤鋼板內固定)與試驗組(31例,帶線錨釘彈性治療),術后兩組患者均隨訪6個月。比較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術后并發癥、住院時間,術前與術后6個月肩關節活動度、Constant-Murley肩關節功能評分。結果 與對照組比,試驗組患者住院、手術時間均縮短,術中出血量減少;試驗組患者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與術前比,術后6個月兩組患者前屈活動度、后伸活動度均升高,且試驗組高于對照組;與術前比,術后6個月兩組患者肩關節活動度、肩關節功能、肩關節肌力、疼痛及Constant-Murley總分均升高,且試驗組高于對照組(均P<0.05)。結論 肩鎖關節脫位患者應用帶線錨釘彈性治療可有效緩解肩關節疼痛,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促進肩關節功能的恢復。

【關鍵詞】鉤鋼板內固定 ; 帶線錨釘彈性治療 ; 肩鎖關節脫位 ; 關節功能

【中圖分類號】R68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3718.2024.01.0041.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01.014

肩鎖關節脫位患者臨床治療的目的是重新穩定關節,恢復肩關節功能,其復位方式包括手法復位以及手術切開復位,結合Tossy分類可將肩鎖關節脫位劃分為Ⅰ型單純扭傷、Ⅱ型半脫位,包括關節囊和肩鎖韌帶撕裂以及喙鎖韌帶的部分撕裂、Ⅲ型全脫位,喙鎖韌帶、關節囊和肩鎖韌帶完全撕裂,其中Tossy分類Ⅲ型患者病情最嚴重,保守治療效果不甚理想,需采取手術切開復位內固定[1]。肩鎖關節脫位患者行切開復位內固定術中,對肩鎖關節韌帶重建與修復后妥善內固定是手術治療的要點,常用治療方式為鉤鋼板內固定,但是在術后肩關節活動時,鉤鋼板可隨之發生位置移動,對接觸面的肩峰產生切割效應,從而加劇患者術后疼痛感,不利于肩關節功能的恢復;帶線錨釘彈性治療相較于鉤鋼板內固定更符合生物力學,在固定時鉤鋼板鉤部無需穿過肩鎖關節面,以降低對肩關節造成的損傷[2-3]。鑒于此,本次研究旨在探討鉤鋼板內固定療法與帶線錨釘彈性治療對肩鎖關節脫位患者的臨床效果、治療后的肩關節功能及并發癥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北京市順義區醫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肩鎖關節脫位患者62例,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對照組(31例)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4例;年齡24~65歲,平均(43.56±1.43)歲;病程4.61~28.56 h,平均(13.58±1.68) h。試驗組(31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5例;年齡22~63歲,平均(43.52±1.41)歲;病程4.65~28.51 h,平均(13.54±1.65) h。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可比。納入標準:①符合《肩鎖關節脫位的診斷與治療》[4]中有關肩鎖關節脫位的診斷標準;②符合Tossy分類Ⅲ型肩鎖關節脫位診斷標準[5];③既往有肩部打擊或跌倒損傷史;④肩關節疼痛、腫脹、活動受限;⑤X線提示鎖骨端已完全離開肩峰相對關節面或肩鎖關節移位普遍超過2 cm。排除標準:①既往接受過其他治療;②合并嚴重心腦血管疾??;③合并切開復位內固定禁忌證。本研究經北京市順義區醫院醫學倫理委員審核批準,患者知曉研究情況,且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術中患側上肢均保持中立位,均在全身麻醉或經臂叢麻醉起效后沿患側肩部鎖骨外側至肩峰作一弧形手術切口,逐層分離皮下肌群以暴露肩鎖關節,術中清除碎骨塊與血凝塊。對照組患者采取鎖骨鉤鋼板內固定治療,使用S型鎖定接骨板(常州華森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國械準字20193131831,型號:YSD43、YSD44),對肩鎖關節實施內固定,將鋼板插入患側肩峰后下方,鋼板需貼緊肩峰下緣皮質,結合患者肩關節X線檢查結果于合適部位鉆孔,并用螺釘對鎖骨近端固定。試驗組患者采取長度、型號合適的帶線錨釘彈性內固定治療,自喙突上緣韌帶根部植入兩枚帶線可吸收HEALIX ADVANCE BR 縫線錨釘(強生上海醫療器材有限公司,國械注進20163131454,型號:222295、222297),于喙突正上方約2.5 mm鎖骨中心偏后處鉆一骨孔,帶線錨釘的一束編織線均穿過骨孔,在預留重組約束線長度的情況下,將另外兩束約束線分別置于鎖骨前并剪除多余縫線。實施鎖骨肩峰端復位,于鎖骨遠端鉆兩個骨孔,于患側肩關節下放置一軟枕將上臂抬高,同時患側及上肢保持外展狀態以實現鎖骨肩峰端暫時解剖復位,帶線錨釘編織線穿過兩個骨孔,同時帶線錨釘編織線均在骨孔前后打結固定,然后在平行于打結肩峰于鎖骨遠端鉆兩個骨孔,帶線錨釘兩束編織線均穿過骨孔并交叉打結。兩組患者在完成肩鎖關節內固定后沖洗術腔、止血,逐層縫合手術切口。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預防感染治療,術后隨訪6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①臨床指標。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②并發癥。比較兩組患者術后6個月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肩袖斷裂、切口感染、肩袖腫脹。③肩關節活動度。統計并記錄兩組患者術前及術后6個月的肩關節活動度,患者取仰臥位,量角器軸心位于肩峰下方,前屈活動度測量如下:術肩向前舉至最大高度后,量角器測量活動度。后伸活動度測量方法如下:前臂緊貼體側,用力后抬至最高位置后,量角器測量活動度。④肩關節功能。術前及術后6個月應用Constant-Murley肩關節功能評分[6]以評估肩關節功能,其包括肩關節活動度(40分)、肩關節肌力(25分)、肩關節功能(20分)以及疼痛(15分)4項維度,總評分為100分,評分越高,肩關節功能恢復越好。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圍術期臨床指標比較 與對照組比,試驗組患者手術、住院時間均縮短,術中出血量減少,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比較 試驗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比對照組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肩關節活動度比較 與術前比,術后6個月兩組患者前屈、后伸活動度均升高,試驗組更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肩關節功能比較 與術前比,術后6個月兩組患者肩關節功能、肩關節活動度、疼痛、肩關節肌力及總分均升高,試驗組更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

3 討論

肩鎖關節脫位的發生多因肩峰受到直接外力打擊,肩峰及肩胛骨在外力作用下偏離正常生理解剖位置,同時帶動關節囊及周圍韌帶,導致關節囊與周圍韌帶斷裂;此外,患者跌倒時,肩部意外著地,間接暴力傳導至肩鎖關節亦可引起肩關節脫位[7-8]。鉤鋼板內固定技術屬于剛性固定,但其操作簡單,有利于患者術后盡早行功能鍛煉。同時該內固定方式符合鎖骨生理解剖形態,鉤鋼板強度與可塑性高,可適當保留肩鎖關節生理活動能力,鋼板斷裂發生風險較低[9]。但是,該內固定技術創傷大,術中出血量較多,且該鉤鋼板內固定后需二次手術將其取出,極大加劇了患者診療中的疼痛感。肩鎖關節脫位是應用帶線錨釘以鎖骨遠端、錨釘尾線固定治療,作用于喙鎖韌帶間隙,代替喙鎖韌帶功能,使肩鎖關節起到穩定作用。帶線錨釘體積小,完全埋入喙突骨質后無需行二次手術取出,從而降低了此內固定方式對機體造成的創傷[10-11]。

本研究中,與對照組比,試驗組患者手術、住院時間均縮短,術中出血量減少;試驗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提示使用帶線錨釘彈性治療能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極大減輕患者痛苦,顯著提高臨床療效,并縮短患者住院時間。帶線錨釘的編織線強度接近于喙鎖韌帶,術后患者行肩關節活動時,帶線錨釘及其編織線不會對肩鎖關節軟骨造成刺激,可很大程度降低手術風險與并發癥。帶線錨定彈性內固定手術無需大面積剝離鎖骨上的肌肉組織,降低了喙突下方神經及血管損傷的風險,可降低金屬線纜的鋼絲效應,降低鎖骨切割骨折發生風險,有利于患者術后肩關節功能的恢復[12]。本研究中,與術前比,術后6個月兩組患者肩部前屈活動度、后伸活動度、肩關節功能、肩關節肌力、疼痛分均升高,且試驗組高于對照組,提示肩鎖關節脫位患者應用帶線錨釘內固定可有效固定脫位關節,更快恢復肩關節功能、肌力,且因手術傷口較小,可更快恢復手術創傷部位,減少疼痛度,達到有效治療目的。但是本次研究試驗組仍有患者出現肩袖撕裂與肩袖腫脹,因此,肩鎖關節脫位患者帶線錨釘內固定時應準確選擇帶線錨釘植入部位,將帶線錨釘植入喙突較為光滑處,防止帶線錨釘植入后骨表面凹凸不平,增加尾線磨損程度,致使尾線斷裂,喪失對肩鎖關節囊、韌帶固定作用,同時帶線錨釘應完全埋入骨中[13]。

綜上,采用帶線錨釘內固定技術治療肩鎖關節脫位患者可有效促進骨折愈合、減少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盡早恢復肩關節功能,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減輕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秦順利, 劉建濤, 王玉臣, 等. 帶線錨釘與鉤鋼板內固定治療 TossyⅢ型肩鎖關節脫位比較[J]. 現代儀器與醫療, 2018, 24(2): 56-58.

[2]賀地震, 劉謙性. 帶線錨釘彈性內固定技術對比鎖骨鉤鋼板內固定技術對Tossy Ⅲ型肩鎖關節脫位患者影響研究[J]. 山西醫藥雜志, 2020, 49(11): 1420-1423.

[3]段連鴻, 韓珩, 陳潔, 等. 帶線錨釘與鎖骨鉤鋼板治療急性Tossy Ⅲ型肩鎖關節脫位療效對比[J]. 湖北醫藥學院學報, 2022, 41(5): 458-461, 466.

[4]龔曉峰, 姜春巖, 王滿宜. 肩鎖關節脫位的診斷與治療[J]. 中華骨科雜志, 2005, 25(4): 240-244.

[5]李雪霞, 曾仲剛, 麥春華, 等. MR影像診斷技術在肩鎖關節脫位診斷中的應用[J]. 影響研究與醫學應用, 2021, 5(9): 85-86.

[6]趙洪斌, 宋洋, 黃明光, 等. 鎖定鋼板治療不同Neer分型肱骨近端骨折的療效及生物力學恢復情況的評價[J]. 中國全科醫學, 2019, 22(32): 3985-3989.

[7]張文杰, 徐晶晶, 魏新程, 等. ETButton-AC系統與鎖骨鉤鋼板在治療TossyⅢ型肩鎖關節脫位中應用效果比較[J]. 生物骨科材料與臨床研究, 2023, 20(5): 59-62, 68.

[8]王琳, 尚文強, 李艷蔚. 肩關節鏡不同入路方式在創傷性肩關節脫位中的應用效果及安全性[J]. 臨床誤診誤治, 2023, 36(1): 90-94.

[9]李家德, 鐘永翔, 林斌, 等. 帶線金屬錨釘結合鎖骨鉤鋼板治療肩鎖關節脫位[J]. 臨床骨科雜志, 2019, 22(3): 378.

[10]丁浩, 胡前芹, 熊青媛. 肩關節鏡下帶線錨釘縫合技術聯合術后中藥熏洗治療Bankart損傷的療效分析[J]. 現代診斷與治療, 2023, 34(7): 966-968.

[11]田野. 肩關節鏡下帶線錨釘內固定治療復發性肩關節錢脫位的臨床評價[J]. 中國傷殘醫學, 2021, 29(9): 44-45.

[12]李廣峰, 曹烈虎, 王思成, 等. 帶線錨釘彈性內固定與鎖骨鉤鋼板內固定治療肩鎖關節脫位的Mata分析[J]. 中華肩肘外科電子雜志, 2017, 5(3): 199-206.

[13]孔祥喆,謝慶云,黃鵬.三明治式帶線錨釘修復喙鎖韌帶聯合鎖骨鉤鋼板治療肩鎖關節脫位[J]. 西部醫學, 2020, 32(8): 1166-1169.

作者簡介:竇冠軍,大學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創傷骨科。

猜你喜歡
關節功能
椎間孔鏡技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效果觀察
運動干預對女性骨質疏松性股骨頸骨折患者關節功能、心理彈性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
激進康復訓練聯合神經肌肉電刺激對關節鏡下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后關節功能恢復的影響
早期鎮痛聯合階梯康復訓練對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后患者關節功能的影響評價
THA術后埋針療法對改善患髖疼痛及關節功能的臨床觀察
股骨頸骨折患者術后采用循證護理干預的成效以及對患者自護能力及關節功能恢復的影響
四妙消痹湯治療類風濕關節炎活動期臨床觀察
膝關節功能評分量表評述
階段式康復護理對髖關節置換術患者術后關節功能恢復的影響
關節鏡手術與非手術治療踝關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