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火灸、中醫手法按摩聯合神經肌肉電刺激在治療產后腹直肌分離中的應用

2024-03-10 21:55覃尹黃秋紅廖詩韋小連蒙曉慧

覃尹 黃秋紅 廖詩 韋小連 蒙曉慧

【摘要】目的 分析雷火灸、中醫手法按摩聯合神經肌肉電刺激對產后腹直肌分離(DRAM)患者腹直肌圍度水平、生活質量、腹直肌纖維電位的影響。方法 選取2022年8月至2023年3月期間廣西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診療的81例產后DRAM患者,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40例)患者開展神經肌肉電刺激干預,試驗組(41例)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雷火灸、中醫手法按摩干預,均治療3個療程,并于治療后定期隨訪3個月。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后3個月腹直肌圍度水平、生活質量、腹直肌纖維電位。結果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3個月兩組患者腹直肌分離距離、臍上圍、臍圍、臍下圍均縮短,試驗組短于對照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及Ⅰ類肌纖維電位最大值、Ⅱ類肌纖維電位平均值均升高,試驗組更高(均P<0.05)。結論 雷火灸、中醫手法按摩聯合神經肌肉電刺激聯合治療產后DRAM,可促進腹直肌恢復,改善腹直肌肌肉功能,同時還可提高生活質量。

【關鍵詞】產后腹直肌分離 ; 雷火灸 ; 中醫手法按摩 ; 神經肌肉電刺激 ; 腹直肌

【中圖分類號】R714.4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3718.2024.01.0066.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01.022

腹直肌分離(diastasis of the rectus abdominis muscle, DRAM)作為產后常見疾病,臨床以腹壁松弛、腹白線變薄、臍部異常隆起等為主要癥狀,以壓力性尿失禁、腰背痛、腹肌無力等為伴隨表現,若干預不及時,嚴重者會發生直腸膨出、盆腔器官脫垂、膀胱膨出等現象,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既往臨床多采用神經肌肉電刺激治療,其可通過刺激肌肉組織,促進肌肉收縮和神經再生,從而改善肌肉力量,預防肌肉萎縮。然而,單獨使用神經肌肉電刺激治療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治療時間長、效果不理想、引發疼痛等問題,因此,需要聯合更為有效的治療方法[1]。中醫理論認為,腹直肌分離是由氣血虧虛、經絡不暢所致,應以活血通絡為主要治療原則。雷火灸的灸條由多種藥物粉末及艾絨組成,燃燒時產生的溫熱效應通過脈絡與各穴位循經感傳共同達到溫經通絡、活血化瘀、祛風散寒的作用,再結合配穴的灸療,通過經絡感傳至內臟,可調節各臟腑功能,促進新陳代謝[2];同時聯合手法按摩刺激重要穴位,繼而達到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緊致腹部皮膚和肌肉的效果。但目前臨床關于雷火灸、中醫手法按摩及神經肌肉電刺激聯合干預對產后DRAM的作用調查較少,故設立本研究,旨在探討雷火灸、中醫手法按摩聯合神經肌肉電刺激對產后DRAM患者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年8月至2023年3月期間廣西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診治的81例產后DRAM患者,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40例)患者年齡23~37歲,平均(31.65±5.29)歲;分娩孕周40~42周,平均(40.27±0.45)周。試驗組(41例)患者年齡23~36歲,平均(31.16±6.20)歲;分娩孕周39~42周,平均(40.56±0.41)周。兩組患者年齡、分娩孕周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可進行比較。納入標準:①西醫符合《產后腹直肌分離診斷與治療的專家共識》[3]中關于產后DRAM的相關診斷標準,中醫符合《中醫婦科學》[4]中關于“筋傷”的診斷標準;②認知行為正常;③足月分娩;④產后患者盆底功能篩查顯示盆底肌力>3級,腹直肌分離距離>2 cm。排除標準:①產前存在盆底肌肉脫垂;②既往存在盆腔手術史;③存在雷火灸禁忌證。本研究經廣西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開展神經肌肉電刺激干預,患者以仰臥位,將電極片粘貼于腹直肌、腹外斜肌兩側,然后通過電極線連通4個刺激通道A1、A2、B1、B2,同時連接生物刺激反饋儀(南京麥德瀾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蘇械注準20192090672,型號:MLD B4s),設置治療程序為腹直肌分離,根據患者肌肉收縮感受設置頻率30 Hz,脈寬200 μs,且要確保其無灼痛感,20 min/次,2次/周,10次為1個療程,治療3個療程。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開展雷火灸、中醫手法按摩干預。①雷火灸:患者以仰臥位,充分暴露施灸位置,選取神闕、大橫、天樞、中脘、帶脈為主穴,然后按照患者腹直肌具體表現增加配穴,包括關元、水道、曲骨、氣海等。點燃雷火灸條(重慶市渝中區趙氏雷火灸傳統醫藥研究所,渝械注準20172270086,型號:25 g/支),通過小回旋灸手法施灸,距離穴位2~3 cm,每穴各灸8壯,力度以患者感知溫熱、無灼痛感最佳,完成后間隔20 min實施按摩。②中醫手法按摩:患者以平臥位,將按摩油涂抹于患者腹部。首先從神闕穴開始,順時針方向移動,依次經過左上腹部、右下腹部,最終返回神闕穴,共計10次。然后通過“米”字形手法,對腰骶部進行按摩。然后將雙手放置患側,往返推撫中級、期門、天樞等穴位,共計10次。再將雙手置于腰骶部兩側,自背部中線處將腰腹部肌肉向腹中線提捏,共計20次。最后雙手置于腎區,行擦法及回摩法,共計10次。雷火灸、中醫手法按摩治療時間均為15 min/次,3 d治療1次,5次為1個療程,共治療3個療程。兩組患者均于治療后定期隨訪3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①腹直肌圍度水平。治療前、治療后3個月通過軟尺評測患者腹直肌分離距離(取仰臥位,雙膝彎曲90°后,腹式呼吸時將頭、肩抬離床面,用軟尺測定腹直肌邊緣分離最寬處)、臍上圍(取直立位,自然呼吸時繞臍上5 cm處1周)、臍圍(取直立位,自然呼吸時繞臍1周)、臍下圍(取直立位,自然呼吸時繞臍下最突出的位置1周)。②生活質量。治療前、治療后3個月通過簡明健康狀況量表(SF-36)[5]評測患者生活質量,選取評分中的6個維度(生理功能、軀體功能、情感功能、生命活力、軀體疼痛、精神健康),各維度總分均為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質量越高。③腹直肌纖維電位。治療前、治療后3個月通過無線表面肌電系統(美國Delsys公司,型號:Trigno)評測患者腹直肌纖維電位(Ⅰ類肌纖維電位最大值、Ⅱ類肌纖維電位平均值),分值越高代表患者恢復效果越佳。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圍度水平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3個月兩組患者腹直肌分離距離、臍上圍、臍圍、臍下圍均縮短,試驗組較對照組更短,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3個月兩組患者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均升高,試驗組較對照組更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腹直肌纖維電位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3個月兩組患者Ⅰ類肌纖維電位最大值、Ⅱ類肌纖維電位平均值均上升,試驗組較對照組更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3 討論

現代醫學理論認為,產后DRAM是由于子宮體積逐漸增大,腹直肌過度伸展所致,其屬于當前產后群體多發病,嚴重時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大盆底功能障礙風險,影響患者生活質量[6]。既往臨床常用神經肌肉電刺激干預,有助于增加產后DRAM患者腹肌收縮強度,加快神經細胞的恢復速度,降低腹部脂肪含量,全面提高肌肉的收縮能力,但該干預方案僅能緩解患者部分癥狀,無法根治,干預效果并不理想。

中醫理論認為,產后DRAM歸于“筋傷”范疇,在《靈樞·經筋》中最早出現了“筋傷”病名,并且在《諸病源候論》中還有“夫金瘡愈以后,肌肉充滿,不得屈伸者,此由傷絕經筋”的具體表述,因此應盡早進行康復按摩訓練,最大程度地發揮活血止痛作用。雷火灸選取了神闕、大橫、天樞、中脘、帶脈等主穴,再配合關元、水道、曲骨、氣海等穴位,通過熱效應刺激穴位,促進中藥滲透性,具有宣通腑氣、疏通經絡、行氣活血的功效;而中醫手法按摩,應用揉、按、滾揉等中醫手法,選取神闕、中極、期門、天樞等穴位,也可起到理氣通絡的功效[7]。在現代醫學中,雷火灸的溫熱效應能夠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組織代謝,進而加速腹直肌的修復過程;中醫手法按摩能夠緩解肌肉緊張,有助于腹直肌分離的恢復[8]。此外,聯合神經肌肉電刺激,通過刺激肌肉收縮,增強肌肉力量,促進腹直肌分離的修復可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進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9]。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試驗組患者治療后腹直肌分離距離、臍上圍、臍圍、臍下圍均縮短,生活質量評分均升高,提示產后DRAM患者開展雷火灸、中醫手法按摩聯合神經肌肉電刺激治療可有效糾正腹直肌分離,改善腹直肌圍度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由于妊娠期胎兒生長不斷占位,導致產婦腹部肌肉逐漸受到壓迫,使Ⅰ類肌纖維電位最大值、Ⅱ類肌纖維電位平均值明顯下降?,F代醫學中,雷火灸燃燒時具有熱力作用和獨特的紅外線輻射,刺激相關穴位,可激發經氣,幫助藥物更好滲透,改善患者血液循環,增強患者肌肉收縮能力;中醫手法按摩,能夠在肌肉收縮運動中融入更多的肌纖維,增強肌肉收縮能力,提升了各類肌纖維電位水平,從而改善了患者腹直肌肌肉功能[10]。同時聯合神經肌肉電刺激,能夠通過刺激肌肉收縮,提高肌肉纖維的數量和質量,有效地改善肌肉功能,提高患者生理狀態。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試驗組患者治療后Ⅰ類肌纖維電位最大值、Ⅱ類肌纖維電位平均值均降低,提示雷火灸、中醫手法按摩聯合神經肌肉電刺激聯合治療產后DRAM,可改善腹直肌肌肉功能。

綜上,雷火灸、中醫手法按摩聯合神經肌肉電刺激聯合治療產后DRAM,可促進腹直肌恢復,改善腹直肌肌肉功能,同時還可提高生活質量,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王麗芳, 劉玉環, 李京晶, 等. 神經肌肉電刺激聯合自主訓練對產后腹直肌分離的療效[J].中國性科學, 2022, 31(2): 106-109.

[2]蘭小曼. 神經肌肉電刺激聯合雷火灸在產后腹部體形恢復治療中的應用效果[J]. 廣西醫學, 2020, 42(14): 1905-1908.

[3]中國整形美容協會女性生殖整復分會生殖物理整復學組. 產后腹直肌分離診斷與治療的專家共識[J]. 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 2021, 22(2): 220-221.

[4]付素潔,谷風著. 中醫婦科學[M]. 北京: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010: 141.

[5]王小兵, 駱艷麗, 李春波, 等. SF-36在慢性軟組織疼痛患者中的信度和效度初步評價[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 2009, 31(1): 30-33.

[6]張秋君,李哲. Flexi-bar運動訓練聯合神經肌肉電刺激治療產后腹直肌分離的效果[J].鄭州大學學報( 醫學版 ), 2022, 57(2): 284-288.

[7]朱文婷,陳紅蓮,王曄驊,等. 盆底神經肌肉電刺激聯合中醫手法按摩對產后腹直肌恢復的影響[J]. 海軍醫學雜志, 2021, 42(1): 94-96.

[8]郭麗雙, 姜冬霞. 雷火灸聯合手法按摩對產后腹直肌分離的療效分析[J]. 中外醫療, 2022, 41(29): 180-184.

[9]張莉燕, 陳曄, 項達軍, 等. 早期神經肌肉電刺激治療對產后腹直肌分離患者臨床效果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臨床誤診誤治, 2022, 35(10): 92-95.

[10]張麗明,李秀珍,謝宇娟.低頻神經肌肉電刺激聯合手法按摩對產后腹直肌分離的療效[J]. 現代電生理學雜志, 2021, 28(2): 98-101.

基金項目: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醫藥管理局自籌經費科研課題(編號:GXZYA20220246)。

作者簡介:覃尹,大學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產科助產、產后康復。

通信作者:廖詩,碩士研究生,主治醫師,研究方向:產科。E-mail:602372438@qq.com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