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健康中國建設理念的體育下鄉路徑優化現狀研究

2024-03-11 16:20申再林
當代體育科技 2024年2期
關鍵詞:行政村指導員監測數據

申再林

婁底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婁底 417000

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基礎。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農村居民為5.097 9 億人,占總人口的36.11%,農村人口的健康指數直接影響“健康中國2030”的實現,因此,體育下鄉路徑優化顯得尤為重要。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為52 個不同地域的行政村的264 名農民。

1.2 研究方法

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問卷的效度與信度檢驗)、實地調查法、數理統計法、邏輯分析法等方法。

2 研究結果及分析

2.1 特點

2.1.1 區域性啟動階段

對52 個行政村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城市群的建設帶動了周邊農村的體育下鄉,此區域的農民體質健康監測、數據利用、健身指導以及體育設施整體情況好于其他地區。精準扶貧、中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快了經濟欠發達地區的體育下鄉的步伐。以成為全國10 個中國鄉村人才振興經典案例之一的全國文明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全國最美休閑鄉村——油溪橋村為例,該村共9個村民組,228戶,868人,擁有村文化體育廣場,曾受到中國體育彩票公益金、婁底市文化旅游廣電體育局2020年9月的捐贈,有標準塑膠籃球場1個,健身路徑1 條,有文化產業,但沒有體育產業,農民體質健康監測、數據利用與健身指導還未實質性開展。根據抽樣調查結果,其他行政村的該項工作也處在啟動階段并且配套設施、體育路徑等運動場地不足。

2.1.2 基于政策支持和健康中國建設理念的體育下鄉路徑優化存在偏差

各級政府提供了一定的政策、財政支持,國家層面尤為明顯,陸續出臺了系列文件并下發了相關經費?!蛾P于推進“十四五”農民體育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由農業農村部、國家體育總局、國家鄉村振興局于2022年6 月20 日下發,但縣(市)、鎮(鄉)、村在實施上進程緩慢,缺乏體質測試、監測數據利用與健身指導。通過對農村是否有專門的全民健身政策文件或地方配套的政策文件調查得知,選擇有的有60 人,占22.7%,內容主要涉及完善健身路徑、健身器材等公共場所的運動設施;行政村有全民健身領導小組的占比很少,即使有,也很少實質性地開展相關工作;在農村是否有專門的全民健身配套專項資金支持的一項調查顯示,選擇有的有144人,占54.5%,選擇無的有120人,占45.5%,其中選擇主要是通過上級政府財政撥款的占50%、鄉(鎮)財政等撥款占8.3%、??顚S谜?3.3%。此外,因村村合并,重組后也沒有專設體育組織機構和專職的村干部,體育工作在農村難以找到著力點,導致農民體質健康測試、監測數據的利用與健身指導等在農村成為盲點。

2.1.3 稀缺性

第一,基于健康中國建設理念的體育下鄉路徑優化中的硬件資源日益增多,軟件資源較為稀缺。Fang和Liao[1]指出,我國農村體育發展的主要問題在于農村體育基礎設施薄弱、體育方面專業人才缺乏和農村居民體育意識淡薄。但農村體育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正日益得到學者的重視,研究熱度逐漸上升[2]。圍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建設體育強國、健康中國的奮斗目標,著眼農民全面發展、農村全面進步,健全完善農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創新農民體育發展方式,促進農體文體智體融合,不斷滿足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推動農民體育健身事業高質量發展,極大地改善了農村體育設施與健身環境,加快了農村體育事業的發展。但體質測試室(站)以及農村體質測試員、農民體質健康監測數據利用、健身指導人員等軟件資源較為稀缺,有相當比例的行政村不具備農民體質測試條件,基本上沒有進行農民體質測試,幾乎不存在農民體質健康監測數據利用與健身指導[3]。

據了解,我國僅一半的鄉鎮有社會體育指導員,中西部66.7%的鄉鎮沒有。部分鄉鎮體育工作由其他部門兼管,甚至無人管、無處靠。由此可以看出,鄉鎮體育人才相當匱乏,更何況行政村,這就導致目前體育工作,尤其農民體質健康監測數據利用與健身指導在農村舉步維艱的尷尬局面。沒有專業性的體育人才指導農民進行科學體育健身、傳授體育健身知識技能,農民強身健體的觀念轉變不過來[4]。據了解,農村體育健身工程目前主要是建設場地和健身路徑;舉辦一些體育相關培訓、賽事、送器械等成為體育下鄉的主要內容。此外,體育健身指導和咨詢也有限。是否派有相關專業體育社會指導員下鄉對村民進行培訓,實現民族傳統健身生態傳承的一項調查顯示:48人選擇是,占18.2%;216 人選擇否,占81.8%。因此,農村很少有體質測試員、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資格證書的專兼職社會體育指導員等專業性的體育人才。沒有技術指導,農村體質測試員、農民體質健康監測數據利用、健身指導人員等軟件資源缺失嚴重阻礙了農村農民體質健康監測數據利用與健身指導。

第二,在基于健康中國建設理念的體育下鄉路徑優化中,農民獲取的體育相關政策、文件精神較為稀缺。由于長期以來受到政府導向的影響,重城市輕農村的體育失衡現象突出,加之農村農民對體育運動具有認識偏差,忽略了其功能,缺乏體育價值的理解,農民獲取體育相關政策、文件精神較為稀缺,同時這也反映出體育部門在有關體育方面的宣傳很不夠,制約了農村體育的發展。關于農民了解國家正在實施大眾健身計劃的相關情況調查顯示:選擇什么都不知道的有108人,占40.9%;在選擇知道的156人中,27.3%的農民了解《全民健身計劃綱要》,18.2%的農民了解《全民健身條例》,45.5%的農民了解《全民健身計劃》,9.1%的農民了解《體育強國建設綱要》,4.5%的農民了解《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4.5%的農民了解《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發展群眾體育的意見》,4.5%的農民了解“十四五”時期全民健身設施補短板工程實施方案[5]。從了解相關內容的途徑排序統計:通過手機、電視新聞了解的占100%,通過張貼的宣傳海報了解的占38.5%,通過政府宣傳了解的占30.8%,從別人那里聽說的占15.4%,通過聽收音機了解的占7.7%。

第三,在健康中國建設理念的體育下鄉路徑優化中,農村體育設施的使用較為稀缺。為數不多的場地器材等硬件設施基本成為擺設,主要體現在不完善、不適用等方面。目前,農村體育設施的效能未較好發揮,村民不知道或很少使用這些設施,更多將其當作農用器械或場所。調查得知,擁有村級體質測試室的幾乎為零,上級政府設有流動的體質測試站。因此,盡管農村體育路徑、場地器材日益增多,但使用的缺失,農村體質監測室(站)的匱乏是阻礙農村農民體質監測數據利用、健身指導和體育服務的重要因素,以致農村農民體質測試未能有效推廣和普及,甚至還未啟動。

2.2 農民體質健康監測現狀

2.2.1 農村體育人口與農民體質健康狀況

由于受到城鎮化進程和市場經濟運行機制的影響,許多農村勞動力尤其是青壯年流動頻繁,不斷涌入城市。調查得知,村民常年外出務工的占村總人數的比例為47.0%,盡管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回農村發展的農民逐漸增多,但基數總體偏低,且基本是一些老人、孩子留守家中。因體質差異和繁重的家務,體力勞動人數逐漸減少,嚴重影響了農村體育人口與鍛煉。調查顯示:認為村組從事體力勞動人數多的有120人,占45.5%,認為少的有144 人,占54.5%,僅占農民所在生產組的25.7%;在農民主要從事的體力勞動類型中,農耕占63.6%,飼養等一般性的家庭勞作占18.2%,木工等職業性勞務占31.8%。因此,農民僅有極少時間進行體育運動,以致參與體育活動的人很少,甚至沒有人來。調查得知,有90.9%農民認為本村組健身運動的人數少,村組健身人數也只占所在組人口比例的24.4%。此外,調查得知大部分農民體質健康狀況一般,有些農民因在勞動中過度勞累,沒有及時休息而損傷或嚴重損傷了體質健康。調查顯示:農民出現過度勞累現象的比例高達66.7%,由于沒有專業的體質健身指導員及時處理,沒有監測勞動量以防過度的設備儀器,當出現過度勞累時,他們只會通過簡短休息或飲食稍作調整,嚴重時只能選擇就醫。

2.2.2 農民體質測試的設施和機構人員情況

從實地考察得知,村里有閱覽室的占38.9%,村里有文化體育宣傳欄的占57.1%,提供相關體育文化知識,而擁有村級體質測試室的幾乎為零,上級政府設有流動的體質測試站。一般情況下,地級市(州)會設立相應的機構,如衡陽市國民體質監測中心、衡陽市全民健身服務中心運動干預與全民健康評價博士工作站等。調查得知,農村很少有專業性的體育人才,如體質測試員、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資格證書的專兼職社會體育指導員等。對52個行政村調查顯示:有30.8%(16個)的行政村有專兼職社會體育指導員;有23.1%(12個)的行政村有具備社會體育指導員資格證書并擔任兼職的社會體育指導員[6]。

2.2.3 農民體質測試及數據利用

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政策的不斷出臺及資金投入的逐年加大,農民體質測試在有效推進,但相關監測數據還未建立臺賬,建檔立卡還停留在開始階段,監測數據還未有效應用于農民體質健康和健身指導。調查得知,行政村進行了農民體質測試的僅占27.8%。對于農民體質健康監測與健身指導現狀滿意度的一項調查顯示:很滿意的占16.6%,滿意的占27.8%,不滿意的占55.6%,可見,大部分農民對當前的體質健康監測與健身指導是不滿意的。另僅有30%的農民認為,要在體質健康監測數據有效指導下科學合理安排健身與體力活動負荷、強度及時間以促進健康。

2.3 農民體質健康健身指導的現狀

2.3.1 農村健身場地、器械等現狀

體育場地基礎設施系統是農民參與體育健身活動的最基本空間條件和物質條件[7]。在調查的52個行政村中,有體育活動點或體育路徑的行政村占84.6%,有田徑場或足球場的村(含村內的中小學)占30.8%,有籃球場的村占46.2%,有排球場的村占30.8%,有乒乓球場的村占84.6%,有羽毛球場的村占69.2%,有單、雙杠的村占23.1%,其他相關的運動場地設施較為缺乏。調查得知,有些剛脫貧的行政村,村里沒有任何運動場地設施及體育路徑,如新禾村。村內有室內文體活動場所的情況為:有棋牌活動室的占69.2%,有臺球室的占46.2%,有乒乓球室的占76.9%,有舞廳占15.4%。少數村民對自建的棋、牌活動室、臺球室、乒乓球室等文體娛樂場所進行有償收費。另有55.6%的行政村對村內體育場地設施等進行維修保養和良好利用。此外,部分行政村內還有小學、中學,這些學校擁有田徑場、足球場、籃球場、乒乓球場、單、雙杠等器材,但少數的學校對外開放,大多數呈半關閉或全關閉狀態??梢?,農村對農民體育健身設施的利用呈現良好態勢,但室內場館建設、運動場地設施的維修、保養與利用滯后。

2.3.2 農民健身活動的開展情況

對農民是否滿意村委會、上級部門提供的體育服務內容、農村體育硬件設施等現狀的一項調查顯示:5.6%(15人)的選擇滿意,16.7%(44人)的選擇較滿意,55.6%(147 人)的選擇一般,22.2%(58 人)的選擇不滿意。在是否有村代表隊在近兩年參加上級的單項或綜合性農民運動會的調查中,有88.9%(235人)的選擇沒有參加,參加過也僅僅是1~2 次。關于村里在近兩年是否舉行過體育比賽、健身活動(如趣味性運動、民間項目等),選擇沒有的有205 人,占77.8%,其中44.4%的農民認為農村將體育建設與當地傳統鍛煉方式(如武術、廣場舞、燈會、踩高蹺、潑水節、民族舞蹈等)相結合。近兩年上級政府或部門送體育下鄉活動的情況顯示,選擇沒有的有235人,占88.9%,送也僅停留在體育器材、運動路徑、體育圖書等方面,很少送賽事下鄉,且極少為村民進行體質測試、體育指導和咨詢等??梢?,農村農民健身體育活動的開展以及上級部門的體育下鄉是不盡如人意的。受到“村BA”“村超”等體育賽事的影響,農村體育活動呈現良好態勢。

2.3.3 農村健身指導員及其實施健身計劃、方法和手段的狀況

統計顯示,農村很少有專業性的體育健身指導員,而極少數專兼職健身指導員的健身計劃內容也不完整,對健身過程的基本規律認識不夠全面,在健身過程的整體設計上存在缺陷。采用的方法普遍比較簡單,對健身過程和信息的傳遞方式注重得很少。體育健身指導員運用的手段也比較單一,多集中在外部指標上,而對其他內部指標的運用卻很少。應加強對內部反饋指標的運用,提高健身的科學性和監測性,進一步提升健身質量。

2.3.4 農民健身等相關資金來源渠道的狀況

健康中國建設與區域體育產業發展之間存在明顯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關系,耦合協調發展特征顯著;體育產業發展對健康中國建設的驅動作用較弱,而健康中國建設對體育產業發展促進作用較大[8]。目前,農村體育產業幾乎沒有,也不存在相關資金支持。農村農民健身、體質監測等經費的來源渠道單一,建設農村體育主要由政府投資,缺乏自籌經費能力,企業投資贊助得很少。調查得知,認為有企業為農村體育硬件設施作出過1~2次貢獻的占16.7%(44人)。

3 結論

基于健康中國建設理念的體育下鄉路徑優化有其區域性、地域性、稀缺性等特點。城市群周邊的農村體育下鄉路徑優化優勢較明顯,農民體質健康測試、監測數據利用、健身指導以及體育設施整體情況好于其他地區,經濟等欠發達地區的農民體質健康監測數據利用與健身指導的步伐正在加快。國家、省政府和地方財政提供了一定條件,基于健康中國建設理念的體育下鄉路徑優化存在偏差。農村的體育路徑、相關運動場地設施等硬件日益增多,但體質測試室(站)以及農村體質測試員、農民體質健康監測數據利用、健身指導人員等軟件資源較為稀缺。農村農民獲取體育相關政策、文件精神也較為稀缺。

目前,農村體育人口總體偏低,農民體質健康狀況一般。農村對農民健身體育設施的利用呈現良好態勢,但室內場館建設、運動場地設施的維修、保養與利用滯后。農村開展的農民體育健身活動以及上級部門實施的體育下鄉活動效果不盡如人意。極少數農村健身指導員實施健身計劃在整體設計上有缺陷,內容不完整,方法和手段比較簡單?;诮】抵袊ㄔO理念的體育下鄉路徑優化中,農民健身、體質監測等經費的來源渠道單一,主要由政府投資,缺乏自籌經費能力,企業投資贊助得很少。

全民健身計劃的有效實施,一定程度發展了農村體育,而體育法制和管理監督體制在農村不健全,農民體質健康測試實施和監測機構的承啟作用未能充分發揮,缺少宣傳體育知識等各種制約因子,束縛了健康中國建設理念的體育下鄉路徑優化的正常開展和有效實施。農村應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為最高目標,以農業農村部、體育總局、鄉村振興局印發的《關于推進“十四五”農民體育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為行動指南,加強政策制訂及保障,拓寬資金來源并加大經費投入,建立建好村級農民體質測試室(站),擴大農民體質測試覆蓋面,做好體質測試數據的統計、建檔立卡以及農民體質健康監測大數據系統建設,加大政府體育下鄉力度,開展好“村村有體質測試員、健身指導員工程”,確保健康中國建設理念的體育下鄉路徑優化全面實施。

猜你喜歡
行政村指導員監測數據
舉辦兩新黨建指導員履職能力提升培訓班
更正說明
我國行政村、脫貧村通寬帶率達100%
“用工指導員+”激活集體協商
GSM-R接口監測數據精確地理化方法及應用
同江市 嚴把三關 促“兩新”組織黨建指導員作用發揮
好伙食頂半個指導員
并村重在并心
GPS異常監測數據的關聯負選擇分步識別算法
基于小波函數對GNSS監測數據降噪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