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圣陸羽的三大謎團

2024-03-11 13:21楊多杰
月讀 2024年2期
關鍵詞:陸羽

楊多杰

生卒年之謎

由于沒有現代意義上的戶籍制度,所以很多古代名人,我們今天都不能清楚地知道他們生于哪年。例如春秋時期的齊桓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都是稱霸一時的大諸侯,但均未留下生年記載。您可能會說,這些都是春秋時期人,茶圣陸羽是唐代人,中間隔著一千多年呢。那咱們就拿唐代歷史名人舉例,大名鼎鼎的開國大將秦瓊、程咬金、侯君集,均不知生年。而這些年熱播熒屏的“神探”狄仁杰,其在《辭?!飞嫌涊d的生年竟也是公元607年或公元603年。很明顯,狄大人的生年也無法確定。這樣再想想看,茶圣陸羽的生年不詳,也就不算新鮮事了。

翻遍史料,關于陸羽生年的唯一記載是《全唐文·陸文學自傳》中的“上元辛丑歲,子陽秋,二十有九”一句。按干支紀年合算,“上元辛丑歲”,那他就應該出生于公元733年。但學界對于《陸文學自傳》的記載,歷來討論較多,這里不過多陳述??偠灾?,如今談及陸羽生年時,一般還是寫作“約733年”或“733?”。

假設陸羽就是生于公元733年,那么茶圣陸羽比詩圣杜甫小二十二歲,比詩仙李白小三十三歲。換言之,茶圣與詩圣、詩仙,是差了一輩人的關系。李白、杜甫恐怕不知道陸羽,而茶圣卻一定讀過李杜的詩篇。

假設陸羽就是生于733年,那么他比大詩人劉禹錫、白居易大整整四十歲,比寫出《七碗茶歌》的盧仝大六十二歲。陸羽是否知道這些晚輩,我們無從考證,但這幾位詩人想必都讀到了陸羽《茶經》并深受此書之影響。白居易一生寫涉茶之詩六十四首,居唐人之首,開后世詩人寫作詠茶詩之風氣。至于盧仝更是靠著一首《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即《七碗茶歌》),被后世尊為茶仙。自陸羽《茶經》問世之后,中國茶開始受到知識階層的密切關系與廣泛青睞。

至于陸羽的卒年,卻有著明確的記載,即唐貞元二十年(804)。這一年,年過古稀的陸羽卒于湖州。也是這一年,日本高僧最澄來到浙江天臺寺(今國清寺)學佛求法。他回國時除去經書,還帶回了若干茶籽,后試種在近江(今日本滋賀縣)?,F如今當地的池上茶園,相傳就是最澄種茶的舊址。茶圣陸羽離世之時,中國茶文化卻又在海外異國發揚光大。冥冥之中,似有安排。

身世之謎

關于陸羽的身世之謎,大致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是棄嬰說。據宋代歐陽修、宋祁《新唐書·隱逸傳》中記載:“(陸羽)不知所生,或言有僧晨起,聞湖畔群雁喧集,以翼覆一嬰兒,收蓄之?!边@段話中明確指出,陸羽“不知所生”,也就是不知道父母是誰。但這人也不能是石頭縫里蹦出來的吧?您別急,這里頭有故事,您聽我慢慢聊。

話說有一天,竟陵(今湖北天門)龍蓋寺智積大和尚,早晨起來在湖邊遛彎,忽然聽見一群大雁聚集在一起,叫聲挺響。智積師傅往那邊瞥了一眼,只見這些大雁都張開翅膀,好像在守護著什么東西。老和尚走近了再仔細一看,嘿,在群雁的翅膀下面,竟然是一個襁褓中的嬰兒。智積師傅想:恐怕是哪個狠心的父母把孩子扔了,天上的大雁都看不下去,這才下來保護孩子??蛇@么小的孩子,暴露在這荒郊野外也不是個長久之計。于是,智積禪師就把孩子抱回寺中撫養。這個江邊棄嬰,就是日后的茶圣陸羽。

這個說法流傳很廣,后來清代人修《天門縣志》時,也基本采用了這則文獻記錄。所以現如今您若到湖北天門去游玩,聽到的陸羽傳說基本都是這個版本。但是近些年也有學者指出,群雁翼覆棄嬰的故事聽著太玄了,似乎杜撰成分較大。其實在中國的文化傳統中,成就不凡的人出生時往往伴有靈異事件。例如隋文帝楊堅,傳說出生時產房內紫氣縈繞,一生下更是頭上有角,身長龍鱗,眼睛金光四射,簡直就是真龍轉世。至于武則天,那就更邪乎了。傳說其母楊氏游船時,天上突然出現一條龍,結果不久就懷了武則天。要是和這兩位比較,那茶圣陸羽的出生事跡簡直就可以用“真實可信”四字來形容了。

其實像茶圣陸羽這樣名垂青史的人物,出場方式有點兒神秘色彩也無可厚非,更不必過分較真。我們大可以透過傳說看本質,陸羽無父無母這事恐怕不會有假。要是人家父母雙全,家族繁盛,也沒人敢編這路故事,您說是不是這個道理呢?

說完了第一種棄嬰說,我們再說第二種孤兒說。據《陸文學自傳》記載,“(陸羽)始三歲,惸露,育于竟陵大師積公之禪”。惸,音同瓊,是沒有兄弟的意思。按這個故事的說法,陸羽三歲那年成了無父無母無兄弟的孤兒。竟陵龍蓋寺的智積大和尚慈悲為懷,將其收養入寺中。

這個版本與上個版本相比,不同之處在于沒有那么玄幻,相同之處在于陸羽的身世都夠凄慘。我有時候在想,如果陸羽真是三歲才被收養入寺院,那他很有可能對于原生家庭已有一些片段的記憶了。但是終其一生,卻也在未在其詩文中提及此事。對于自己的身世,陸羽在自傳中只寫了“不知何許人也”六個字。這看似輕描淡寫的背后,或許就隱藏著茶圣不愿示人的童年創傷吧。

不管怎么說,陸羽的人生都是一段極其勵志的故事。要知道,唐代是典型的門閥社會。詩仙李白才氣大不大?可就因為他是商人之子,終其一生也不能參加科舉考試,更是與封侯拜相無緣。在陸羽生活的年代,血統決定未來,家族決定命運。他無依無靠,最終竟能遍訪中國各大茶區。他無父無母,最終卻能寫出中國乃至世界第一部茶學專著《茶經》。他無親無故,最終卻能被后世尊奉為茶圣。仔細想想,這真是極其了不起的事情。我們復盤了茶圣低開高走的人生,對陸羽的崇敬之情也又多了三分。

職業之謎

陸羽確實擅長茶事,卻從未以茶事謀生;論起陸羽當時的“職業”,并非茶人,而是文人。

長期以來,陸羽依靠自己的學識與能力,充當官員的幕僚與智庫。話說在唐大歷元年(766),三十四歲的陸羽應常州刺史李棲筠之邀,到當地做客考察。據《義興重修茶舍記》所載:“前此故御史大夫李棲筠典是邦,僧有獻佳茗者,會客嘗之。野人陸羽以甚香甘辣,冠于他境,可薦于上。棲筠從之,始進萬兩?!闭堊⒁猓哼@里的野人,可不是神農架深山里的那種,而是對在野名士的稱呼。陸羽作為不在體制內的知名文人,幫助刺史李棲筠出謀劃策,為其指了一條靠貢茶取悅皇帝的明路。

又如唐大歷八年(773),四十一歲的陸羽加入湖州刺史顏真卿帳下,多次參與到探討學術與作詩聯句等文化活動之中?,F存世的顏真卿、陸羽、皇甫曾、李萼、皎然、陸士修《三言喜鋪曾侍卿見過南樓玩月聯句》,顏真卿、皇甫曾、李萼、陸羽、皎然《七言重聯句》等詩,就是陸羽這段生活的佐證與印記。

唐大歷九年(774),顏真卿主持大型文化工程《韻海鏡源》的編修。該書共三百六十卷,體量龐大,需要一個專業的寫作班子。陸羽作為顏氏帳下的文人,也參與了該書的編纂工作。在此期間,陸羽有機會接觸到了大量官府藏書,收集到了許多稀見史料,順手對《茶經》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修改與補充?,F如今我們讀到的《茶經·七之事》,共收文獻四十八條之多,內容涉及醫藥、史料、詩歌、神異、注釋、地理等多個方面。這樣豐富的資料匯總,與陸羽參與編修《韻海鏡源》有很大關系??梢哉f,顏真卿客觀上促進了世界第一部茶書的形成與完善。

唐貞元二年(786),五十四歲的陸羽應洪州御史肖瑜之邀,赴洪州的玉之觀生活了數年。唐貞元五年(789),應嶺南節度使李復(陸羽恩師李齊物之子)之邀,赴廣州小住,又后返回洪州的玉之觀。陸羽輾轉于全國各地的幕僚生活,使其有機會品嘗不同產區的名茶?!恫杞洝ぐ酥觥纺軌蛟敿氂涗浱拼鞔蟛鑵^的具體情況,也與陸羽廣泛的宦游經歷密不可分。

陸羽一生未參加科舉,也從未出仕為官。但他與多位封疆大吏交往甚密,以文人身份或明或暗地充當了官員們的幕僚。應該說,文人才是陸羽的定位,智庫才是陸羽的職業。

作為一位文人,陸羽相當稱職。首先,他在詩歌上確有造詣。他曾寫有《會稽小東山》:

月色寒潮入剡溪,青猿叫斷綠林西。

昔人已逐東流去,空見年年江草齊。

文風清新雋永,猶如佳茗般令人回味。除去創作詩歌之外,陸羽也擅長書法。據唐代陸廣微《吳地記》記載:“陸鴻漸善書,嘗書永定寺額,著《懷素別傳》?!庇纱丝梢?,陸羽曾為寺院題寫匾額,并為大書法家懷素撰寫別傳,闡發自己的書法文藝理論。

陸羽一生著述頗豐,而絕不是只寫了一本《茶經》而已。據他自己在自傳中的羅列,曾寫作《君臣契》三卷、《源解》三十卷、《江表四姓譜》八卷、《南北人物志》十卷、《吳興歷官記》三卷、《湖州刺史》一卷、《茶經》三卷、《占夢》上中下三卷。豐厚的學養,廣博的見識,都使得陸羽在茶學研究上,有高屋建瓴的表述與總結。

現如今的愛茶人,既要多喝茶也不妨多讀書。知識、見識、常識的綜合積累,會有助于我們更好體會一杯茶湯背后的味外之味。

猜你喜歡
陸羽
陸羽品茶
誰的蛋
“茶圣”陸羽:煮茶走天涯
不捧場的好朋友
陸羽棄佛從文
孟愛中雕塑作品
陸羽的一錠銀和百兩金
陸羽的一錠銀和百兩金
陸羽品水
陸羽棄佛從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