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能融合新機遇、新理念與新方法

2024-03-12 02:12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院長劉昕
中國公路 2024年2期
關鍵詞:基礎設施高速公路交通

■ 文|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院長 劉昕

2023年11月23日,2023中國交通產業經濟年會暨兩江交通產業創新發展論壇在重慶舉行,論壇以“構建交通產業經濟發展新范式”為主題,圍繞交通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開展交流。論壇上,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院長劉昕就交能融合新機遇、新理念與新方法發表了主旨演講。其中,涉及光伏方面的內容與本期專題十分契合,相信能夠為讀者帶來不少啟發。

交通運輸和能源行業同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產業。推動交通運輸和能源深度融合發展,是兩大行業發展方式的重大革命。在當前國家深入實施雙碳戰略,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大背景下,推動交通基礎設施沿線能源開發利用,創新商業模式,探索新的經濟增長點,是新形勢下深入挖掘路域開發經濟潛力,激發交通產業新動能的重要舉措,同時也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助力建設交通強國、美麗中國,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必然要求。

交能融合發展面臨新的歷史機遇

交能融合發展已經成為落實國家戰略的重要舉措

交能融合發展是踐行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的必由之路。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加快推進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積極發展非化石能源,要求“堅持集中式與分布式并舉,優先推動風能、太陽能就地就近開發利用”。深入推進交能融合發展,因地制宜依托交通基礎設施開發風、光等可再生能源,加快運輸裝備新能源與清潔能源替代,對于推動交通運輸和能源行業低碳轉型升級,助力交通運輸行業由能源“消費者”向“產銷者”轉變,支撐國家“雙碳”戰略目標實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交能融合發展已成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高質量構建綜合立體交通網的務實舉措?!督煌◤妵ㄔO綱要》(以下簡稱《建設綱要》)和《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作為我國交通運輸領域發展的戰略性、綱領性文件,從不同的切入點,對交能融合發展提出了具體要求?!督ㄔO綱要》提出,要加速交通基礎設施網、運輸服務網、能源網與信息網絡的融合發展,優化交通能源結構?!兑巹澗V要》強調“推進交通基礎設施與能源設施統籌布局規劃建設,強化交通與能源基礎設施共建共享”“促進交通基礎設施網與智能電網融合,適應新能源發展要求”。深入挖掘交能融合發展蘊含的減污降碳綜合效益,是可持續發展愿景下交通運輸發展的新方向,對于推動交通產業經濟發展,加快建設交通強國,高質量構建現代化綜合立體交通體系意義重大。

交能融合領域開展了各具特色的探索實踐

交通基礎設施新能源開發方面,各地百花齊放,各放異彩。如山東棗莊至菏澤高速公路金鄉段交能融合工程,通過建立綜合能源管控模式,將車棚光伏、建筑光伏、邊坡光伏、儲能設施、超級充電樁、智能微網等進行有機組合,有效打通“源網荷儲”數據信息,使服務區范圍內的用電需求和光伏發電水平達到動態平衡,實現了服務區內的“用能自洽”和碳排放的“自我中和”。這項工程也是中國能建集團和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以及中國公路學會共同提出的交能融合一體化解決方案的具體實踐;甘肅省布局了河西走廊綠色能源與公路運輸融合大通道示范項目,打造集中式光伏和風力發電基地的同時,依托連霍高速公路沿線土地資源建設分布光伏發電項目,系統構建交能融合產業體系,全面推動區域交能融合發展;天津港北疆港區C段智能化集裝箱碼頭通過建設9.5兆瓦風力發電和1.4兆瓦光伏發電裝置,成為全球首個100%使用綠電,綠電100%自產自足的“零碳”碼頭。

在技術標準規范方面,交能融合發展也具備了一定基礎。目前交通運輸部正在開展相關研究,在現行標準體系中增設交通能源融合相關標準。在部分技術成熟度高、應用范圍廣的領域,先行開展工程技術規范和產品裝備標準的制修訂工作。部分地方也出臺了交能融合領域標準規范,如山東省發布了《高速公路邊坡光伏發電工程技術規范》,中國航海學會發布了《近“零碳”港區建設技術要求》。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也于近期開展了兩項團體標準的研究工作,包括:《高速公路邊坡光伏光環境影響評價方法》,探索提出了高速公路邊坡光伏組件反射光對周邊光環境敏感目標影響的評價方法;《高速公路邊坡光伏交通安全性評價技術規程》,力求科學評價邊坡光伏工程對司乘人員的眩光影響、對邊坡穩定性的影響和事故發生后光伏組件對司乘人員的二次傷害影響等。這兩項標準立足工程前期,科學評價高速公路邊坡光伏工程可能造成的安全和環境影響,將為交能融合工程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有力支撐。

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院長 劉昕

交能融合發展初步形成了明確的政策導向

國務院《“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鼓勵在樞紐場站、公路等沿線合理布局光伏。交通運輸部發布了系列文件,鼓勵因地制宜推進公路沿線、服務區等合理布局光伏,同時鼓勵在高速公路、港口碼頭等建成一批分布式“新能源+儲能+微電網”項目。部分地方政府也出臺了交能融合發展的支持政策,如上海市提出“到2025年,全市交通領域新增光伏裝機容量確保達到120兆瓦,力爭達到180兆瓦”的建設目標;江蘇省提出要加大光伏發電在高速公路沿線、各類加油加氣站、車棚、路燈桿等交通領域的應用。山東、浙江、四川、寧夏、內蒙古等地也積極出臺政策文件,支持鼓勵交能融合發展。

總體來看,當前中國交能融合發展的政策導向逐步清晰,實踐經驗不斷豐富,發展環境日趨完善。伴隨著美麗中國、交通強國建設的不斷深化,交能融合必將迎來大發展。但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對標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和新型能源體系的目標要求,交能融合發展領域目前仍存在許多問題與不足,融合工作還處于單個領域、單一環節、獨立項目自發探索的階段,粗放發展和碎片化融合的現象比較明顯,交能融合的系統效率和規?;б嬗写M一步提升,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頂層設計缺少協同。交通與能源設施布局、要素配置、運營協同等方面缺少系統化、全方位的統籌謀劃,推進路徑仍不清晰;其次,技術體系尚不完善。交通能源融合工程、技術、產品等領域,特別是交通基礎設施沿線清潔能源開發利用、清潔能源發電并網等領域的技術標準相對匱乏;最后,保障機制有待強化。交能融合項目立項、設計、建設等方面的機制尚不健全,項目審批、建設管理、市場交易、運營監管等方面仍存在壁壘。

好的理念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引,有力的技術支撐則是理念落地并取得實效的必備基礎。為了進一步推動交通與能源基礎設施系統集成,發揮兩個體系的綜合效能,實現“1+1>2”的效果,推動交通與能源的全方位、多領域、深層次融合,應當不斷豐富完善交能融合的發展理念和技術體系。

交能融合發展需要融入新理念

根據國家相關政策要求,結合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開展的研究成果,可將交能融合發展新理念概括為“圍繞一個核心、著眼兩個視角、統籌三個關系、遵循四個導向、做好五個協同”。

圍繞一個核心

圍繞一個核心,就是要在雙碳戰略目標下,充分釋放交通運輸領域新能源與清潔能源開發潛力,不斷優化基礎設施布局、結構、功能和系統集成,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推動交通運輸用能的清潔化替代與低碳化轉型,助力交通運輸與能源行業綠色低碳發展。

著眼兩個視角

著眼兩個視角,可概括為小融合和大融合。小融合是立足交通基礎設施紅線范圍內,通過風、光等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最大程度實現交通終端用電和電力去碳,將綠色經濟的電力轉化為綠色經濟的運力;大融合則是從交通基礎設施紅線內放眼至交通廊道區域范圍,系統開發、科學利用交通廊道區域范圍可再生能源資源,優化交通廊道內交通運輸及其他關聯產業用能,營造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良好產業生態。

統籌三個關系

統籌三個關系,首先,統籌安全與發展的關系,要合理確定交能融合建設的規模和強度,樹牢交通安全底線,有效保護生態環境安全;其次,統籌投入與產出的關系,以長期、穩定的收益推動交能融合的可持續發展;最后,統籌時間和空間的關系,重點解決用電需求和發電出力時空不匹配等問題。

遵循四個導向

四個導向包括:構建交通能源自洽系統,優先保障交通能源供應穩定及時;推進行業綠色轉型,重點是交通運輸風、光等可再生能源的深度開發和廣泛應用;實現能源高效利用,重點是推動交通網與能源網智慧一體化運營,逐步提高綠電自發自用的比例;力求開放共享,綠電在滿足交通運輸行業自身需求的基礎上,其余電能可通過匯入電網等途徑消納使用。

做好五個協同

推動交通與能源的全方位、多領域、深層次融合,應當不斷豐富完善交能融合的發展理念和技術體系。

做好五個協同包括:做好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和現代能源體系規劃的實施協同;做好交通運輸供給與能源運輸需求的動態協同;推動交通基礎設施與能源基礎設施的布局協同;做好能源調配與交通能源應用的協同;做好交通與能源的對外開放協同。

從規劃工作角度簡要分享交能融合新方法

加強頂層設計,強化資源整合,創新技術手段,對于促進交通與能源深度融合發展,構建新型基礎設施體系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合理的融合方案離不開科學方法的支撐。結合交通運輸規劃研究院的工作實踐,以高速公路光伏開發相關研究為例,有一些新方法值得分享。

概括起來,即“從大處著眼,做好銜接統籌;從基礎著手,做好評估預測”。

從大處著眼,首先,要落實國家戰略要求。交能融合發展應當符合國家重大戰略方向,有利于落實國家雙碳戰略要求,有利于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有利于生態環境保護與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其次,要注重與相關規劃要求協調銜接。交能融合發展方案、路徑等應當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要求相銜接,與交通、能源等專項規劃相協調,符合國土空間規劃、“三區三線”、生態環境保護等相關規劃的管控要求;最后,要加強設施資源整合統籌。通過交能融合發展,切實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行業在基礎設施和通道資源方面實現統籌與共建共享,提高基礎設施與通道資源的利用效率,同時提升交通運輸與能源網絡的韌性和安全性。

具體工作中,需要夯實基礎、突出重點、因地制宜,著力解決以下三方面的基礎性、前置性問題。

解決高速公路光伏開發條件的評估問題

解決高速公路光伏開發條件的評估問題,需要重點做好三方面工作。首先,要做好高速公路可開發土地資源評估,綜合考慮高速公路里程、技術等級、線位走向、邊坡的坡向坡度、橋隧比等因素;其次,要做好光伏組件布設適宜性評估,系統分析高速公路沿線的土地性質、地形地貌、氣象災害、地質災害、環境保護目標等因素;最后,要做好電力接網條件評估,全面考慮高速公路所在區域的電源結構、負荷特性、網架結構、調控方式等因素。

解決高速公路光伏開發潛力的評估問題

開發潛力評估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首先,區域太陽能資源評估,主要考慮太陽能輻射總量和時空變化特征等因素;其次,高速公路光伏可開發規模預測,主要考慮光伏組件的尺寸、安裝方式等因素;最后,氣象條件影響下的太陽能開發規模預測,需綜合考慮輻照度、穩定度、溫度、濕度、云量等因素的復合影響。目前,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依托山東棗莊至菏澤高速、連霍高速甘肅河西走廊段等工程開展了多場景、多維度理論測算和工程驗證,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成果。

解決高速公路能源需求預測問題

高速公路的能源需求主要包括基礎設施用能和運輸工具用能兩方面,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在實踐工作中積累了一些方法,如基于觀測數據的公路基礎設施能耗預測法和運輸工具用能需求預測法等。

做好了以上工作,交能融合發展的定位會更加清晰,布局將更為合理,更有助于發揮交能融合的社會、經濟、環境效益。

交能融合發展意義深遠、潛力巨大、前景廣闊,對于推動交通產業經濟健康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但現階段,交能融合的實踐探索才剛剛起步,需要我們在開局之時加強頂層設計,注重新理念指導與新方法創新,做好工作協同,以高質量的交通能源融合發展,貫徹落實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和能源強國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猜你喜歡
基礎設施高速公路交通
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有望加速
公募基礎設施REITs與股票的比較
繁忙的交通
小小交通勸導員
振動攪拌,基礎設施耐久性的保障
充分挖掘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潛力
高速公路與PPP
高速公路上的狗
GPS在高速公路中的應用
閱讀理解三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