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傳染病學》課程思政教學探索*

2024-03-13 13:22楊江華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24年5期
關鍵詞:專業知識傳染病思政

段 純 全 斌 王 妮 楊江華

皖南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安徽省蕪湖市 241000

當今世界,多元文化沖撞激蕩,精致的利己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意識形態逐漸入侵和腐蝕整個社會甚至教育界[1]。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高校教育要堅持立德樹人,把思想教育工作貫穿整個教育教學過程,達到專業課與思政課協同育人的目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則為高校課程思政建設進行了整體設計[1-3]?;诖吮尘跋?高校的人才培養需與時俱進,專業課程的教學亟須創新,在培養學生學習專業課知識的同時必須加強課程思政教育。

《傳染病學》是醫學生重要的必修專業課程。既往傳染病學教學多以教師為中心,采用課堂講授式教學,形式單一、枯燥,導致學生不感興趣不重視,而淪為“冷門課程”[4]。隨著互聯網和在線教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高校傳染病學教學引入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該教學方式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借助網絡資源和現代化信息技術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增強了線下課堂的趣味性,并能實現專業學習與智慧教學的互聯互通,使課堂內外、線上線下有機融合,真正實現立德樹人的合力[5-6]。然而,目前高校教學過分注重專業知識傳授,而忽視了對學生思想、價值觀等方面教育與引導,同時課程思政實施過程中存在對其內涵把握不準和學時壓縮等問題[1,3]。因此,本研究深入剖析傳染病學課程思政教學的重要性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優勢,依托信息化教學技術貫穿傳染病學教學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環節,保障專業課學習的同時進行課程思政教學,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豐富教學活動,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線上線下相結合、專業與思政相融合”,旨在為傳染病學及同類醫學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提供一定的參考。

1 在《傳染病學》中開展課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傳染病學是一門綜合性學科,集各類傳染病的起源、發展、預防、治療和保健等相關知識的研究于一體,是內科學的重要分支,與流行病學、病原微生物學、生理學、免疫學等學科具有密切的聯系[7]。在傳染病學課程中引入思政教學,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體現。首先,專業知識的學習與個人、社會和國家發展緊密相連,專業知識是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和國家發展的契合點,專業知識蘊含的人生觀、價值觀更容易被學生理解和認同[1];其次,隨著時間推移,傳染病疾病譜不斷變化與更新,在我國,雖然天花、脊髓灰質炎等傳染病已被消滅,寄生蟲病得到有效控制,結核病和肝炎亦得到一定控制,但隨著時代發展與技術進步,新發傳染病不斷發生,新的傳染病防治技術也隨之涌現,而傳染病學教材更新速度較緩慢,有些新發傳染病未出現在教材中,使得學生學習的傳染病知識既來源于教材,但又不局限于教材,要求學生不僅需要保持較強的創新精神,更要培養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8];再次,傳染病一般具有流行性、地方性、季節性等獨特的流行病學特征,傳染途徑有空氣、飛沫、糞口、接觸、血液等,疾病可涉及多學科、多領域、多專業,要求學生備較強的臨床思維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最后,學生大多數今后從事臨床醫生工作,不僅需要救死扶傷,更要給病人更多的安慰和鼓勵,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同時要求加強醫學生針對傳染病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提升法治意識,明確社會責任,加強職業道德修養的培養[8-9]。

因此,鑒于傳染病的自身特殊性,傳染病學課程蘊含著豐富的思政元素,在傳染病專業教學中融入思政教育,通過思政元素與專業知識有機融合,學習傳染病專業知識的同時潛移默化進行思政教育,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價值觀、創新精神、團隊協作和職業道德修養等能力,達到培養全方位復合型醫學人才的目的[5,9]。

2 在《傳染病學》中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優點

混合式教學模式是一種將線上教學與線下課堂教學相融合的創新型教學方式,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自學及分析問題能力具有優越性,通過課前的學習讓學生提前了解知識點,并通過網絡資源加深對重難點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課堂的深度,課堂教學中不再是教師滿堂灌或簡單提問交流,而是師生、生生當面互動交流的場所,不僅提高知識的掌握,而且通過交流增強知識的運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提升其自主學習能力,便于碎片化和個性化學習,打破傳統課堂在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更好地緩解高校專業課程課時壓縮等問題,同時翻轉課堂還可以增強學生實踐操作能力[10]。

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高校教師結合傳染病專業知識,通過充分文獻閱讀及社會調查,依托現代化教學工具,從傳染病疾病發展、領域帶頭人、社會時事等各個維度挖掘思政素材,不斷拓展課堂的深度和廣度,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對思政元素進行深入思考和學習,真正做到全方面、全方位的無聲潤心育人,最終實現專業課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1],因此,傳染病學課程思政教學需結合混合式教學模式進行思政教學改革。

3 《傳染病學》 課程思政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的實施措施

3.1 提升教師政治素養,豐富知識底蘊 思政教學的關鍵是教師隊伍的建設。首先要提升傳染病學教師團隊的政治素養,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扎實思想建設,教師應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確的價值觀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思政學習,甚至教師應牢牢把握思政教育的內涵才能更好地與專業知識相融合,進而提升教學效果;其次要扎實專業知識和豐富教學手段,教師應提升自身理論水平,積極參加課程思政培訓,學習運用優秀思政案例,才能更深層次地進行思政教學,避免照本宣科,與此同時混合式教學模式下要求教師更好地掌握現代化教學手段,巧妙地將思政元素潛移默化滲透到合理的教學方式中,才能使得學生更好地接受思政教育,達到思政教學目標,真正實現立德樹人。

3.2 深入挖掘思政元素,設計思政實施方案 思政教育中思政元素的挖掘及教學設計至關重要,如果對課程思政內涵把握不準或對案例挖掘不深,會導致刻意、生硬地進行思政教學,可能會引起學生的反感,最終達不到預期目標。因此,一方面要及時調整教學大綱和教學目標,圍繞高校醫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醫生職業要求,明確思政育人方向,充分挖掘課程思政元素,結合混合式教學合理設置思政實施方案,圍繞學生為中心,以提升專業課思政育人為目標,構建傳染病學課程思政案例庫,線上線下教學有機融合,充分尊重學生需求,不斷調整新的教學模式下本課程教學大綱和目標,積極探索更合理的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旌鲜浇虒W通過對課前植入、課中討論和課后升華三個環節,利用現代化教學工具和互聯網資源,對思政素材進行整合和發布,讓學生在學習專業課知識的同時,通過對思政相關素材的學習和討論,深化思政教育。如以傳染病學中第4章《細菌性傳染病》第四節《霍亂》為例,以臨床醫學專業大三本科生為對象,使用教材為《傳染病學(第9版)》。學生課前完成教師在教學平臺布置的相關學習任務,并對引出的問題進行思考與討論,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潛移默化植入思政元素,具體見表1。

表1 《傳染病學》課程思政教學內容及設計——以《霍亂》為例

課前學習任務主要包括相關視頻及專業知識(如病原學、發病機制)、傳染病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學習方法主要包括自學和分組討論的形式。該環節主要目的:一方面為上課前做好充足準備,提前了解專業知識以便課程中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對專業及思政知識的學習和教師對課堂教學的掌控;另一方面通過對學生在線上平臺的自學并提出問題,引發學生思考討論所提出的問題,對愛國情懷、職業道德、創新精神、法規意識等相關價值觀思政元素進行構思和植入,在潛移默化的同時進行思政教學。課中教學主要依托線上教學平臺,通過設置微課、課堂分組討論、翻轉課堂等教學活動,使學生成為課堂主角,引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專業課知識的同時,啟發其對思政元素進行主動學習和積極討論,實現對思政元素學習的強化。課后,教師利用線上教學平臺發布思政教學任務,通過相關學習及實踐活動對課程所蘊含的思政元素進行運用和升華,然后教師通過線上教學平臺進行統計,線上及線下指導,讓學生在實踐中踐行思政元素,如通過臨床帶教和身邊案例等見習活動,讓學生真實接觸到臨床病人,切身體會去接診患者,并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以國醫大師李濟仁“立德樹人、仁心濟世、無私奉獻”等光榮事跡作為榜樣,熟知作為一名醫生的職業道德和人文素養,同時通過相關法律法規運用和宣傳,培養學生尊重生命、醫者仁心、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和良好的職業道德,為今后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組織醫學生進行社區服務調研及健康宣傳日等多種社會服務活動,鼓勵學生在加強自身專業知識的同時,廣泛調研居民對傳染病相關知識的了解和防控,積極宣傳醫學相關科普和法律法規,明確自身社會責任,加強對國家熱愛,深化對我國“人民至上”執政理念的認識。

3.3 構建科學的課程思政質量評價機制 既往的教學通過期末考試來評價學生學習效果,但新模式下不僅涉及線上和線下兩部分教學,還涉及思政教學,因此,必須構建課程思政科學的評價機制。首先,合理設置平時成績與考試成績,合理分配線上及線下學習在成績中占比,依托智慧教學平臺,通過對各環節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打分,合理設置權重,綜合考評學生專業素養;其次,在期末考試中,通過設計一些開放性題目,考查學生學習專業課同時評價課程思政教學效果;最后,教師團隊應不斷適時對在校生、畢業生及實習單位多方面進行走訪調研,及時調整和改進思政教學評價體制,構建科學的傳染病學課程思政質量評價機制。本研究采用不記名調查問卷收集了本校醫學生對《傳染病學》課程思政教育效果的評價,共回收有效問卷100份。問卷內容包括:是否支持《傳染病學》課程思政教學、《傳染病學》課程思政教學是否有意義、《傳染病學》課程思政教學是否激發了課堂熱情和學習興趣、是否加深了對傳染病學知識的理解、是否加強了對傳染病的管理和防護意識、是否增強了對傳染病法律法規的認識、是否消除了對傳染病的恐懼感、是否增強了傳染病防控的決心,獲得了90%以上的學生認可,結果見表2。

表2 《傳染病學》課程思政教學調查問卷(%)

總之,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下實施傳染病學課程思政,依托在線教育平臺,可更靈活地運用多種教學形式對思政元素進行深入探討和加強,并通過相關任務學習及實踐活動,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中心,專業與思政相融合,傳統與智慧教學有機結合,線上線下有機融合”,提高傳染病學課程的思政教學質量,使得課程思政做到全程、全方位育人,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協同育人,達到培養高傳染病專業素質復合型人才的目的。然而,在混合式教學模式與思政教學融合下,專業教師及團隊的思政教育和教學能力仍有待加強,對醫學生綜合素養的考評機制尚有一定欠缺,只有在全社會、全校及全員的共同努力下,切實構建傳染病學課程思政教學持續改進體系,才能更好地實現高校全方位及全面育人的目標。

猜你喜歡
專業知識傳染病思政
《傳染病信息》簡介
傳染病的預防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3種傳染病出沒 春天要格外提防
呼吸道傳染病為何冬春多發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傳播專業知識,啟迪成長智慧
軟件技術專業知識地圖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