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響油氣投資項目經濟評價符合度的原因分析及對策建議

2024-03-13 08:35郝春聯郭福軍陳鏑
國際石油經濟 2024年2期
關鍵詞:經濟評價方案設計效益

郝春聯,郭福軍,陳鏑

(中國石油遼河油田經濟技術研究院)

1 經濟評價與項目運營

近年來,在國家審計、企業內部巡察和審計、合規監察和專項檢查中發現,有一部分油氣投資項目未達到前期評價的預期,與前期評價結果存在較大差異。項目跟蹤評價也發現,有的投資項目雖然通過了前期經濟評價,達到了行業要求的基準收益水平,但項目運營過程中仍然出現虧損情況。企業管理層、業務分管部門和項目建設單位,不少人對此提出疑問,認為主要是前期經濟評價過于樂觀、不夠精準。建設項目的效益狀況受多種因素影響,既有前期評價對于未來事項預測的不確定性的影響,也有項目執行、落實不到位的影響,還會受國際政治、經濟大環境形勢的影響。因此,需要從項目的前期設計、評價、執行等環節及國內外大環境去考察一個投資項目的效果,做好項目的后評價工作,全面總結投資項目建設與運營的經驗和教訓,提高油氣投資回報。

中國油氣投資項目經濟評價經過30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比較完善的經濟評價體系和指標體系[1-4],在投資項目的效益管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項目前期論證中,經濟評價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目前主要采用確定性經濟評價模型,依據內部收益率、財務凈現值判斷項目的優劣,作為項目決策的主要標準[5-7]。項目的前期技術、經濟預測指標、稅收政策、價格政策,直接決定了項目的經濟評價結果;只有提升前期評估中技術、經濟指標的預測準確度,降低誤差,并充分論證原油價格走勢,才能提高前期經濟評價結果的符合度。本文基于多年油氣田經濟評價工作實踐積累,從方案設計到方案執行以及經濟評價自身,分析可能影響評價結果符合度的主要因素,提出相應對策及建議,以期提高項目前期評價的質量。

2 影響項目經濟評價符合度的原因分析

經濟評價符合度是指項目建設投產后,實現的經營效果與前期可行性研究時經濟評價結果的符合程度。符合度越高,表明前期可行性研究工作越扎實,預測越貼近實際,結果越精準。符合度的高低并不代表項目自身的效益好壞,也不能代表投資決策正確與否。項目的實際經營效果遠未達到可行性研究時的結果,甚至出現虧損,造成投資決策失誤,是實際經濟評價工作中應該杜絕的。項目實際經營效果遠好于可行性研究結果,偏差較大,雖未造成投資決策失誤,但符合度相對較低,說明前期可行性研究過于保守,也是經濟評價實際工作中不可取的。因此,經濟評價工作中應該追求經濟評價結果的高符合度,客觀、科學、準確反映項目的真實效益。影響項目前期經濟評價符合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技術因素,也有管理因素;既有客觀因素,也有主觀因素。

2.1 方案設計是經濟評價的主要依據,是影響經濟評價符合度的首要因素

方案設計為經濟評價提供開發指標和投資數據,是測算成本、選擇評價方法和參數的主要依據;同時,真實反映方案設計的指標是經濟評價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因此方案設計是決定經濟評價符合度的首要因素。在此過程中,油藏工程、鉆采工程、地面工程設計越科學,開發指標預測和投資估算越準確,經濟評價結果偏離度越小,反之亦然。

以油藏工程設計為例,設計方案為經濟評價提供井數、產油(液)量、注水(氣)量等開發指標,對于化學驅項目還要提供藥劑用量等技術參數。在各項指標中,產量預測最為關鍵,一般采用類比法、經驗公式法或者數值模擬法等方法進行分析和測算,方法體系相對完善;但是,對于一些新區塊或者新的開發方式,由于可對比資料不足、前期地質研究不夠深入等原因,開發指標預測不準確,造成經濟評價結果出現偏差。以某個大平臺產能建設為例,原方案設計32口井,預測2022年產油量為1.37萬噸,預測2023年1—9月產油量為4.43萬噸。項目實際建設和經營情況是:實施30口井,2022年產油量為1.18萬噸,與設計指標相差10%左右;2023年1—9月產油量為1.96萬噸,與設計指標相差50%以上。經濟評價預測的該項目財務內部收益率為8.9%,實際只達到了0.3%。

2.2 方案設計只有得到有效執行,投資收益才有可能達到前期經濟評價預期

事實上,要達到經濟評價指標的預值期,不但需要方案設計具有科學性和可操作性,而且需要方案設計得到有效執行。在近幾年跟蹤評價和后評價時發現,由于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有的項目在實施過程中與方案設計偏差較大,沒有達到方案預期的效果。例如,某油田二元驅開發擴大項目,方案設計114個井組,計劃2013年開始轉驅,預計2018年達到產量高峰,年產油量為48.4萬噸,到2022年底累計產油量為291.2萬噸。實際上,工程建設嚴重拖延,并出現注入管線泄漏事故,開始轉驅時間推遲到2020年,截至2022年底僅實施了78個井組,累計產油量僅為31.7萬噸。方案預測財務內部收益率為9.25%,實際只達到了4.3%。

2.3 評價業務不精、成果審查不嚴,可能導致經濟評價誤差

全面系統了解掌握經濟評價規則規范,采用正確的評價方法,是實現高質量經濟評價結果的前提和基礎。當前,油氣田勘探開發經濟評價技術體系和組織管理體系相對完善,油氣勘探儲量、新老區開發、產能建設、提高采收率、注水系統改造等方案或項目均要分層次進行嚴格的經濟評價審查,為實現符合未來實際運營效果的經濟評價提供了保障。但是,在實際審查時發現,由于沒有準確掌握和應用經濟評價方法,一些項目的經濟評價出現需要糾正的問題。

1)投資和成本的歸屬和處理問題。某老區調整方案中包括較多的措施項目,例如老井壓裂補孔恢復生產能力、三采返層增加生產能力、打注水井。在經濟評價時,進行了傳統的內部收益率測算,將措施的投入資金歸入單井投資,產量剖面按增油量提供,以此測算內部收益率。這類項目實際上是油田的成本預算不足,把需要做的措施工作量安排在投資渠道。按照這種方式處理,投入的資金由當年的成本轉為投資,當年成本有所降低(成本與投資的區別在于,作為成本可以在當年全部費用化,作為投資就通過折舊折耗的方式分攤到未來N年),增加了當年利潤,會使當年多交所得稅;而第二年及以后增加了成本(存在折舊折耗),減少了以后年份的利潤,少交所得稅??傮w看,這樣做影響了年度成本構成、稅前利潤和凈利潤,也增加了資產規模,油田公司財務或資產部門可能不會接受。與之類似的是,有的油田公司在開展化學驅項目時,將化學劑的資金列入投資,也屬于同一類問題。這類問題是把成本費用作為投資的處理不夠合理,影響成本、利潤和資產等。

2)沒有正確體現經濟評價的因果發生制原則問題。例如,一些油田公司對于探井評價井進行經濟評價時,只考慮了探井投資,沒有考慮相關的地面建設投資,或者在評價地面建設投資時忽略了探井投資。問題在于,這樣的經濟評價工作沒有計入所有投資,經濟評價的效益指標會偏于樂觀。因此這種算法不準確,沒有體現因果發生制的原則,計入經濟評價的投資不全,有缺項,正確的是對應產量(產出)的所有投資(如果探井評價井發生了折舊,需要用資產凈值計入投資)。實際上,投資項目經濟評價與財務會計評價有很大差別,財務評價原則是權責發生制,當期發生銷售行為有權取得銷售收入就應該計算銷售收入,即使沒有取得銷售貨款;當期生產的產品有責任承擔相應的耗費就應該計入產品成本,即使不是當期發生的費用。權責發生制的核心是費用與收入相對應。投資項目經濟評價原則是因果發生制,凡是由于投資項目引起的投資主體費用增加額,都是該投資項目的費用;凡是由于投資項目引起的投資主體效益的增加額,都是該投資項目的效益。因果發生制的核心是發生了費用(投資和成本)才會產生收益(收入),費用是“因”,收益是“果”。經濟評價是從因果關系上體現“費用—效益一致”的原則,而不涉及權責的對應。

3)沒有正確理解經濟評價中時間價值理論的問題。以某油田二次采油三次采油結合立體成本數據為例,對于新區塊或新開發方式,缺少歷史數據參考依據,一般采用類比或平移法進行估算。例如,某油田公司新區建設時間短,沒有進行單井效益數據庫建設,操作成本測算主要對標鄰近油田公司,由于成本分攤方式(財務部門主要依據產油量進行分攤,經濟評價主要依據開井時間、產油產液量和開井數進行分攤)和成本構成可能存在差異,容易出現操作成本測算偏差。對于老區塊和成熟的開發方式,可能對生產時間、開發方式、產油量和含水等因素考慮不足、不夠精細,選取樣本對象代表性差,導致成本定額或單位成本分析結果出現偏差。當操作成本測算偏低時,如果按照內部收益率要求進行建設投資安排,就有可能導致建設投資偏大,出現項目虧損。

2.4 較長的評價期意味著較強的不確定性,風險是投資的固有屬性

首先是評價期的影響。評價期越長,前期評價的誤差可能越大。目前油氣產能建設評價期一般為15年,開發方案評價期雖然要求不超過20年,但實際上低滲或頁巖油氣藏評價期有的長達二三十年。在較長的評價期內,政策條件和經濟條件都可能發生較大變化,在前期評價時無法預料。例如,近十年來,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原油增值稅率由17%下調到13%,天然氣稅率由13%下調到9%;石油特別收益金起征點從45美元/桶提高到65美元/桶;資源稅稅率由5%提高到6%,同時取消礦產資源補償費;2023年5月1日起開始征收礦業權出讓收益。另外,對于中間投入產品的購進價格,反映其變化趨勢和變動幅度的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PPI)也是不斷變化的。據統計,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在2016—2018年緩步上升,2019—2020年緩步下降,2021—2022年顯著上升,對于油氣田企業的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費等,即油氣生產基本運行費產生直接影響。

其次是評價參數的影響。企業根據油價變化和企業發展要求,定期發布經濟評價參數?!吨袊吞烊粴饧瘓F有限公司投資項目經濟評價參數》(2020)較上一版對評價參數進行了8項調整。其中,基準原油價格(布倫特原油)2020—2023年為60美元/桶,2024—2025年為65美元/桶,2026年及以后為70美元/桶。而在實際工作中發現,如果按照這一階梯油價進行效益跟蹤評價,對于按照60~70美元/桶油價進行經濟評價的2017—2019年產能建設項目多數效益不達標,反映了不同油價下不同投資管控水平帶來的影響。在2023年中國石油集團開展的重大開發試驗項目跟蹤評價中,對于2005年以來開展的項目,基準收益率、匯率、資本金比例、稅種及稅率等評價參數均發生了較大變化,在同樣的產量、投資和成本數據下,測算的評價結果有很大差異。

2.5 對于效益的重視不夠,導致經濟評價結果失真

重視效益是做好經濟評價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如果效益觀念不強,認為效益評價可有可無,或者認為經濟評價只是輔助資金申報或者應付檢查,就很難發揮經濟評價的作用。在現實工作中,重產量、輕效益,認為經濟評價阻礙生產經營的觀念依然存在。當效益評價不達標時,還存在不進行方案優化而單純調整產量指標的現象。在方案經濟評價審查中發現,工程設計冗余現象普遍存在,造成工程投資估算與項目實際需求偏差較大。為了通過經濟評價,個別項目更改設計方案,但是在后期建設中增加工程建設內容,實際發生投資額超出預期投資額。不遵守“費用—效益一致”經濟評價原則,堅持用部分投資或部分成本進行經濟評價或進行項目管理運作的理念沒有杜絕。當前,在效益發展要求日趨提高的情況下,經濟評價組織管理體系建設沒有實質性的改變和進展。

但省醫院并不滿足于此。在分管領導何斌副院長支持下,醫院維保服務規范化招標采購繼續融入信息化思維,全院采購一體化智能管控系統,即將全鏈條構建完成并上線使用。

2.6 經濟評價與財務評價有較大差別,分析角度不同可能產生認識偏差

經濟評價有其自身的理論基礎,有其獨特的評價方法和指標體系,為其特定的目的服務。所有這些與企業財務效益評價形成很大的差別,因此不能用企業財務效益評價的思路、方法、指標去理解和解決經濟評價問題,而應從理解和把握經濟評價理論基礎出發,去解決決策分析中各種各樣的經濟評價問題。財務評價主要是通過分析過去的收入、成本,評價過去的經營業績,衡量現在的財務狀況,預測企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其重點在于事后核算與評價。經濟評價主要是合理評價未來的投資效益,用以判斷決策的經濟可行性,其重點在于事前分析與判斷(見表1)。

表1 經濟評價與財務評價綜合對比

當我們發現項目虧損時,不能簡單地斷定投資沒有效益。例如一個開發方式轉換項目,轉換后的利潤是-2000萬元,如果單從這項數據判定項目無效,就會出現偏差。這是因為,方式轉換前的預期利潤是-5000萬元,通過方式轉換,實際效果是減虧3000萬元,而且通過“有無對比法”進行經濟評價,增量財務內部收益率為9.2%,增量投資達到了基準收益率8%的要求,并有一定抗風險能力,說明這是一個經濟性達標的方式轉換項目。因此,投資項目是否有效益往往需要綜合分析判斷,否則就會出現以偏概全的問題。

3 提高經濟評價符合度的對策建議

對于油氣田企業而言,實現高符合度經濟評價,是一項涉及勘探開發、生產經營、評價管理的系統工程,需要從源頭方案設計、體系及能力建設、管理創新等多方面開展精細研究工作。

3.1 做精做細前期可行性研究方案設計

國家發展改革委下發的《關于印發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寫大綱及說明的通知》(發改投資規〔2023〕304號)要求,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要圍繞“三大目標(項目建設必要性、方案可行性及風險可控性)、七個維度(需求可靠性、要素保障性、工程可行性、運營有效性、財務合理性、影響可持續性、風險管控方案)”編寫。油氣田投資項目的方案設計是基礎,是經濟效益測算精準的前提,只有方案設計符合實際、科學合理,才能保證經濟效益測算的基礎牢靠,才能從根本上提升經濟評價結果的符合度。大綱提出“可行性研究階段對項目‘投資估算’的準確度要求在±10%以內,以切實提高投資估算的精度,為項目全過程投資控制提供依據”,因此,可行性方案設計的數據準確度應控制在±10%以內。

3.2 加強經濟評價體系的建設

一是建立健全經濟評價管理體系。建立科學、合理、公正的經濟評價管理體系,建立健全相關制度、管理流程,對勘探開發、油氣生產進行全面、客觀、準確的評價,為決策提供科學依據。二是完善經濟評價技術體系。不斷完善油氣田勘探開發、新能源項目的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形成油氣田勘探、開發、生產、經營不同階段的經濟評價技術體系及不同類型新能源項目的技術體系,加快相應的標準制定,規范經濟評價工作制度。三是提升經濟評價學術研究水平。研究探討油氣行業經濟評價前沿理論,引進經濟評價風險技術研究,建立非確定性經濟評價模型[8-9],提升項目的抗風險能力,為項目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3.3 加強經濟評價能力建設

不斷強化經濟評價組織建設和隊伍建設,培養履職盡責和技術過硬的評價隊伍;深化評價技術方法和參數研究,完善和提升評價技術體系;持續加強數據庫建設,提升評價數智化水平;配套完善評價體制機制,提高經濟評價管理水平;不斷推進技術與經濟一體化,促進生產與經營有機結合。通過這些工作,實現經濟評價能力實質性、系統性提升,不斷提升經濟評價精度、廣度和深度。

3.4 提升領導干部的經濟評價知識素養,強化領導干部在經濟評價工作中的作用

領導干部是推動經濟評價的中堅力量,他們的經濟評價素養直接影響到評價質量。因此,要加強領導干部的業務培訓,提高他們的經濟評價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強化經濟責任制度,明確領導干部在經濟評價中的責任,將經濟評價結果與領導干部的考核、獎懲掛鉤,形成激勵和約束相結合的機制。

3.5 加強經濟評價監督,提升全員經濟效益意識

通過各種方式提高全員的經濟效益意識,自上而下積極參與到經濟評價中來,形成全油田共同推動經濟評價的良好氛圍。建立健全經濟評價監督機制,對經濟評價中的重大問題做到及時、有效的監督,防止發生經濟風險。

當前企業自上而下高度重視效益工作,勢必推進經濟評價工作加快發展。只有提高方案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加強方案的有效執行,增強效益意識,深化經濟評價,科學精準決策,才能不斷提高前期經濟評價的質量和項目抗風險能力,更好地為企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猜你喜歡
經濟評價方案設計效益
草粉發酵 喂羊效益高
蓮魚混養 效益提高一倍
100MW光伏車間自動化改造方案設計
一種適用于高軌空間的GNSS矢量跟蹤方案設計
方案設計在建筑設計中的重要性與應用
冬棚養蝦效益顯著,看技術達人如何手到“錢”來
果園有了“鵝幫工” 一舉多得效益好
方案設計我做主
經濟評價在水利工程中的應用
“有無對比法”在經濟評價中的運用及相關概念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