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使用后評價的高校圖書館學習空間滿意度研究

2024-03-14 08:48牛常志王夢瑤霍雨佳
甘肅科技 2024年1期
關鍵詞:使用者因子圖書館

牛常志,王夢瑤,霍雨佳

(珠??萍紝W院,廣東 珠海 519040)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國家加快對學習型社會的建設,由此掀起了全民學習的熱潮。當前各行各業對人才需求的要求越來越高,因而,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成為社會主流,自主性、能動性、合作性學習需求越來越大。在信息技術、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的變遷沖擊下,以文獻借閱為重點的圖書館服務和以圖書儲藏為核心的空間布局模式面臨巨大挑戰[1],信息共享空間逐漸向學習共享空間轉變。圖書館在高等教育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承擔著高校信息文化傳播與學習交流的作用,因此當下學術界對高校圖書館轉型發展的研究逐漸增多。如何增強空間的吸引力,提高空間的利用率是高校圖書館建設學習空間的重點。高校師生是高校圖書館學習空間的重點服務對象,從使用者角度出發,了解其對學習空間的滿意度評價,通過量化數據找出影響學習空間滿意度的重要因素并加以改進,為圖書館學習空間的有效利用和服務完善提供實際借鑒。

1 研究基礎

國外對高校圖書館學習空間的研究起步較早,美國愛荷華大學圖書館于1992 年開設的“信息拱廊”,被認為是信息共享空間史上最早的案例[2]。此后,歐美國家的高校掀起了改建或構建圖書館學習空間的研究熱潮。國內圖書館界于2005年引入“信息共享空間”概念,并由此開始了對圖書館原有空間和新空間的改造與轉型,相關研究涉及教育學、管理學、建筑學、圖書館學等多學科領域,研究內容主要集中在3個方面:(1)學習空間構建或再造研究。程倩等[3]通過對2 所雙一流大學的圖書館進行空間擴建與再造后的對比評估,挖掘讀者對學習空間的真實需求。(2)服務模式和內容分析研究。鄭文暉[4]對112 所“211”高校圖書館學習空間建設現狀進行調查分析,總結其建設內容及服務特點等。(3)建設實際案例分析研究。研究者以中山大學圖書館[5]、愛荷華大學圖書館[6]、河北工程大學圖書館[7]等為例,研究這些圖書館的規劃建設現狀與實踐成效。

目前,國內關于圖書館學習空間的相關研究已取得較多的研究成果,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學習空間理論的學習借鑒、基礎構建、空間改造、案例分析等方面,而對于學習空間服務研究還不夠深入,缺少用戶體驗評價相關研究。文章從高校圖書館用戶體驗感受角度出發,采用統計學的相關性分析和回歸分析方法,結合實例對高校圖書館學習空間滿意度進行評價,找出學習空間中影響用戶體驗感的因素,并提出合理的提升建議。

2 研究設計

2.1 研究方法及思路

使用后評價(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POE)是從環境學科延伸而來的,其主要關注的是使用者對已建成的建筑或環境等的評價態度。本研究采用POE法研究高校圖書館學習空間,結合使用者的問卷結果形成評價報告,借助統計學的SPSS軟件處理POE法收集的數據,對通過信度和效度檢驗的數據,進行因子分析提取其中主要成分,最后進行回歸分析確定因素對使用者滿意度影響程度。根據分析結果,以期探究影響滿意度的因素,為高校圖書館建設提供參考建議。

2.2 問卷設計

本次調研問卷目的在于探究高校圖書館學習空間與用戶使用后滿意度影響因素之間的關系,故從圖書館使用者的內在感受出發,采用現場填寫調查問卷和訪客訪談的調研方式。通過對高校圖書館學習空間相關文獻資料的收集與梳理,歸納圖書館學習空間的特點,確定指標因子的選取原則側重于學習空間對使用者的吸引性、黏合度,由此確定了21 個可能會影響圖書館學習空間使用者滿意度的相關因素,并對影響因素做出解釋說明,具體見表1。問卷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用戶的基本情況與行為特征,第二部分是用戶對學習空間各研究項進行評價。調查使用李克特五級量表,選項均設置為“非常滿意(5分)”“滿意(4分)”“一般(3分)”“不滿意(2分)”“非常不滿意(1分)”。

表1 高校圖書館學習空間滿意度影響因素

3 結果與分析

3.1 數據來源及樣本分析

立足于研究的最終目的,線上線下相結合對珠??萍紝W院圖書館用戶進行隨機抽樣問卷調查與訪談。調研共發放350 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324份,有效率92.6%。樣本的基本信息和行為特征見表2。

表2 圖書館學習空間使用者的基本信息與行為特征

由表2 可以看出,被調查的用戶中男生占比為51.85%,女生占比為48.15%,比例基本持平;大二及大三的學生用戶最多,分別占31.79%和41.36%;從使用頻率來看,集中在平均每周使用2~4 次,占55.86%,每次使用時間平均在1~3 h的最多;從使用圖書館學習空間的目的來看,超過七成的用戶用于自習,其次是借助圖書館的設備和資源幫助學習、完成小組作業等。

3.2 信度與效度分析

使用SPSS19.0軟件對調查問卷進行計算,以此來檢驗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結果顯示,本研究總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數為0.914,大于0.7,表明調查問卷數據信度非常好,刪除任意題項,信度系數并不會有明顯的上升,說明量表內部一致性較高。對整體數據進行KMO 和Bartlett 檢驗結果顯示,KMO 值為0.896,當此值高于0.8,則說明效度好,且通過了Bartlett 球形檢驗,即對應的P值小于0.05。數據結構顯示具有較高的可信度與能效性,因此可以繼續進行因子分析。

3.3 因子分析

通過因子分析一共提取出4個因子特征根值均大于1(一般特征根大于1為默認值),然后采用最大方差法(varimax)做因子載荷旋轉,使得主要成分向變量指標中映射。為了更直觀、更清楚地對應因子(即主成分)與研究項的關系,采用社會科學領域認為的對因子荷載系數絕對值小于0.6的忽略不計[9],得到最終旋轉后的因子矩陣(表3)。由表3 可以看出,所有研究項對應的共同度值均高于0.5,意味著研究項和因子之間有著較強的關聯性,因子可以有效提取出信息并命名,因子1為配套設施及服務,因子2 為實體空間,因子3 為信息資源,因子4 為心理環境。

根據李克特量表計算,總體均值為3.95,說明使用者對珠??萍紝W院圖書館學習空間比較滿意,但仍抱有更高的期望。各因子評價得分均值為:配套設施及服務為4.10 分,實體空間為4.00 分,信息資源為3.86 分,心理環境為3.72 分,使用者對圖書館學習空間的配套設施及服務最為滿意,而心理環境方面有待提升。

配套設施及服務因子中圖書館開放時長均值最高,說明使用者認為圖書館開館與閉館時間較為合理,能夠滿足用戶的學習需求,而該因子中空間設施數量評價得分最低,說明使用者認為空間內桌椅、隔間、儲物柜、休閑沙發、引導標識等設施的使用數目不太合理。心理環境因子中得分最高的是領域感,最低的是學習氛圍。根據現場隨機訪談得知,不少使用者喜歡前往圖書館五層自帶隔板單人單桌的學習空間,認為此類座位設置具有領域感可以創造個人空間,能夠使自己更加專注于學習。同時有些使用者反映,圖書館學習空間經常出現占座行為,也存在打游戲、看電影甚至聲音外放等現象,學習氛圍不夠濃厚,浪費了圖書館提供的學習空間。

3.4 回歸分析

逐步回歸是多元回歸分析中的一種方法,經常使用于數據研究建模中,該方法突出的優點是經過若干步直到不能再引入新變量為止,以保證最后所得到的解釋變量集是最優、最簡單的[10]。因此將21個研究項作為自變量,將使用者對圖書館學習空間的整體滿意度作為因變量進行逐步回歸分析,這個過程是從21 個自變量中找出對滿意度影響最顯著的,由此達到研究目的,結果詳見表4。

表4 逐步回歸分析結果(n= 324)

由表4 可以看出:①模型R2為0.421,意味著這些變量可以解釋滿意度的42.1%變化原因;②模型通過F檢驗[F(7,316)=32.817,P=0.000<0.05],說明模型有效;并針對模型的多重共線性進行檢驗發現,模型中VIF 值全部均小于5,不存在共線性問題模型較好;③模型公式為:使用者整體滿意度=0.026 + 0.090*空間設計+ 0.154*空間容量+ 0.114*色彩氛圍+ 0.162*在線預約+ 0.159*數字資源滿意度+0.176*服務專業性+0.116*服務及時性;④空間設計的顯著性P>0.05,說明其對滿意度的影響不顯著,而空間容量、色彩氛圍、在線預約、數字資源滿意度、服務專業性、服務及時性顯著性P<0.05,且回歸系數B 值均為正數,說明這5 個因素對滿意度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關系。

4 基于使用后評價對圖書館學習空間的優化建議

由逐步回歸分析得知,空間容量、色彩氛圍、在線預約、數字資源滿意度、服務專業性和及時性這5個研究項可以解釋使用者整體滿意度的42.1%變化原因,說明這5 個研究項可以作為高校圖書館學習空間滿意度提升的重要方向。

4.1 改善空間布局規劃,提高空間多樣性及供應量

實體空間中的空間容量對滿意度呈顯著正向影響關系,因此通過合理規劃布局,提供空間多樣性和供應量至關重要。圖書館學習空間按照使用者的不同學習行為模式,簡單可以分為個人學習空間、小組學習空間和休閑學習空間,針對各類學習空間分配,提出3點優化建議:①對功能相似的學習空間進行整合,增加個人學習空間的配比,提高整體學習空間的使用率。調查發現多數人喜歡自主學習,傾向具有領域感的空間,因此在大自習室或閱覽室(開放空間)可以多設置單人帶隔板(半開放空間)自習桌,設置帶門簾或加深隔斷的學習室(半私密空間),引入單間學習倉或移動隔音艙(私密空間),形成從絕對私密、半開放到開放的多樣化個人學習空間。②設置靈活的小組學習空間,可以是固定的裝置、家具或特定的房間,也可以結合交通空間設置學習走廊,充分發揮小組研討學習的作用,但一定要注意改進個人學習空間和小組討論區域的隔離措施,如安裝玻璃門、降噪設備等。③合理設置休閑學習空間。休閑學習空間可以為用戶提供休閑舒適的交流氛圍,輕松愉悅的休息能夠提高學習效率,可以設置展覽空間、學習走廊、咖啡廳、茶歇區等。

4.2 注重空間色彩搭配,營造舒適的心理環境

環境心理學研究表明,色彩能夠對空間使用者產生直接的感官沖擊,并且對學習者的心理、情緒、效率等方面產生一定影響[11]。圖書館內的硬裝材質色彩、軟裝設施色彩、燈光照明等都會對人的視覺系統產生影響,可以從以下3 個方面著手來營造舒適的心理環境:①在不同學習空間中,個人學習空間等安靜區域,整體色調應該保持柔和、簡潔,使人能夠平靜心情沉浸于學習中,常見的如白色、木色;而在研討室等交流區域,色調明快的色彩,能夠增加空間活力調動用戶積極情緒,如橙色、黃色、粉色。②通過對桌椅、書架等陳列設備巧妙擺放和藝術性處理,以局部的表現形式和變化進行功能分割,引導用戶進行閱讀、交流等學習行為,體現出高校風格和特色。③增加室內綠植、裝飾小品的種類、數量,針對不同的功能區靈活擺放,豐富圖書館空間色彩,增加用戶的愉悅感以此提升學習空間的滿意度。

4.3 優化數字資源建設,提升便利性及可獲得性

有針對性地增加圖書館各類數字資源建設,這是提升用戶滿意度的關鍵:①多途徑豐富數字館藏資源,實現中外文數據庫的共享,還可以開通試用數據庫、開放數據庫等,并及時擴充數量和更新內容。②在擴充數字資源的同時,要注意明確性、多元化和服務性原則,以確保電子資源有效利用最大化,有條件的地方高??梢耘c省、市圖書館或相關兄弟院校圖書館建設資源共享平臺,提高資源使用率。③為用戶提供檢索、查新、信息化學習等硬件設施(如打印掃描設備、影音設備)以及專業性相關學習軟件(如操作系統、應用性軟件),并且搭建數字圖書館平臺,推出線上服務,提供在線預約功能,以便用戶方便、快捷使用。

4.4 完善服務體系建設,突出服務專業性和及時性

隨著學習空間服務內容的不斷增加以及學科知識的迭代更新,對工作人員的業務知識和技術能力的要求也隨之增加。工作人員服務的專業性和及時性,是用戶互動體驗和情感體驗滿意度評價的關鍵因素,因此可以從這3個方面完善:①針對不同空間或崗位的館員,定期開展各類專業培訓、學習教育等,強化服務理念,將服務效率、質量放在重要位置,還可以聘請其他高校圖書館專業人才或學科專家進行合作交流,提升整體服務質量。②圖書館學習空間普遍缺乏寫作中心、生涯輔導、專題咨詢服務等學習支持服務,因此可以將推薦閱讀、參考咨詢、信息素養教育、學科服務等融入用戶的學習環境中,以滿足用戶的專業性需求[12]。③突破傳統服務方式,探索學生興趣點,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圖書館可以有計劃、有目的地舉辦各類活動,如大咖講座、讀書沙龍、書展、攝影展等,打破學科專業的界限,服務引導學生創新實踐鍛煉。

5 結語

本研究通過問卷與訪談的形式,從使用者的體驗感受出發,對高校圖書館學習空間進行使用后評價研究,發現空間容量、色彩氛圍、在線預約、數字資源滿意度、服務專業性和服務及時性這4 個方面對使用者整體滿意度影響最大,并從實體空間、心理環境、信息資源、配套設施及服務4個角度提出優化建議,以期為同類學習空間的建設提供參考。由于人力和時間限制,本研究仍有不足,后續研究中需要對特定空間進行指標細化以及進一步擴展數據樣本。

猜你喜歡
使用者因子圖書館
“法定許可”情況下使用者是否需要付費
因子von Neumann代數上的非線性ξ-Jordan*-三重可導映射
一些關于無窮多個素因子的問題
影響因子
我的健康和長壽因子
新型拼插休閑椅,讓人與人的距離更近
圖書館
飛躍圖書館
抓拍神器
去圖書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