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PRISMA的國內外城市公園質量評價工具研究進展

2024-03-14 12:22陳碩蕾黃宬熹王崇驍
園林 2024年3期
關鍵詞:城市公園工具公園

陳碩蕾 黃宬熹 王崇驍 邱 冰

(南京林業大學風景園林學院,南京 210037)

作為提升人居環境品質的重要公共空間類型,公園質量評價研究在城市更新的發展模式下愈發受到關注,相關研究在國際上也持續保持熱度?;赑RISMA法,系統研究6 512篇中英文獻,分析國內外城市公園質量評價工具的研究進展。目前國外該領域研究發展已較成熟,并形成一定范式的系列評價工具;國內雖未形成系統性評價工具,但近年來相關研究發展迅速且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研究經驗。然而,現行國外公園質量評價工具的范式特征一定程度上固化了該領域研究的內容和方法,在城市公共空間研究基礎上,國內公園質量評價研究的視角和方法較國外更多元和先進。因此,建議在汲取國外研究經驗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國內豐富的實踐成果和跨學科方法創新,發展符合國內需求的公園質量智能評價工具,推動人居環境質量的精細化科學升級。

風景園林;城市公園質量;評價工具;PRISMA;城市更新

中國城鎮化進程已進入存量空間更新和品質提升階段,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公園城市”理念展現了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建設新標準,引發了各界對提升城市人居環境質量的重視和反思[1]。公園綠地作為人居環境品質提升型服務要素,是服務大眾活動需求、提高生活品質、協調人與自然矛盾的重要綠色資源,更是落實公園城市的關鍵空間載體[2]。吳志強、吳承照等[2]從生命共同體高度探討公園城市下城市公園的形態類型和規劃特征;鄭宇等[3]基于倫敦的實踐經驗,提出中國城市綠地的規劃建議;孫楠和孫國瑜[4]從指標體系上討論了公園設計的可持續性問題。目前城市更新的發展模式,量化評價既有城市公園要素配置和規劃特征,是在實現城市存量基礎上,公園優化更新的基礎和保障,對提升公園服務效能及環境品質具有重要意義。

基于對空間環境的綜合考量,公園質量這一概念既包含了公園自身客觀存在的要素(如公園內的設施、景觀)和特征(面積、可達性等),又包括對其要素、特征的主觀反饋(設施狀態、美景度等)[5]。在公園數量、布局等宏觀研究基礎上,大批學者開始深入探究微觀視角下公園質量的評價研究,并據此制定針對性的提升策略[6]。隨著城市公園質量研究重要性的不斷突顯,為規范研究標準、提高研究效率,目前國內已提出多種公園質量評價方法,國外已發展出多樣化的評價工具并應用于實踐和研究中。文章通過系統梳理并對比分析國內外城市公園質量評價研究的發展,分析其理論依據、評價指標及方法,為中國城市公園質量評價研究以及如何進一步科學、高效提升城市公園質量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應用提出建議。

1 研究方法

1.1 PRISMA

PRISMA(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系統綜述法,是由渥太華醫院研究所、哈佛大學、莫納什大學領銜,通過在文獻數據庫進行檢索、篩選、囊括,對相關領域研究文獻進行處理和闡釋,以提升系統綜述的科學性與可比性而設立的一種研究范式[7]。該方法初期應用于醫學和生物學綜述研究,近年不斷推動國際城市規劃、風景園林領域的綜述研究質量[8]。2020年版“PRISMA摘要清單”介紹的主要技術流程概括如下:(1)明確綜述研究的目的;(2)明確PRISMA過程的文獻納入和排除標準;(3)明確文獻來源(數據庫名稱)和每一項檢索的截止日期;(4)明確最終納入研究的樣本,總結其特征和結果;(5)闡釋綜述成果、意義并討論其局限性[8]。

1.2 數據來源

根據PRISMA系統綜述法流程,本研究在國內外的核心文獻數據庫(中國知網(CNKI)、Web of Science、Google Scholar、Scopus、PubMed)中對“城市公園綠地質量評價”的文獻進行檢索和篩選。在英文數據庫中,以關鍵詞“park”或“green space”或“open space”和“quality”或“feature”或“character”和“measure”或“assess”或“evaluate”或“exam”或“tool”或“approach”或“method”進行檢索;中文數據庫中,以關鍵詞“城市公園”或“城市綠地”或“城市空間”和“質量”或“品質”或“要素”或“特征”和“評價”或“評價工具”或“測評”或“體驗”或“工具”或“方法”進行檢索。具體過程見圖1。

圖1 國內外文獻數據PRISMA技術流程圖Fig.1 Technical flowchart of PRISMA among documents all over the world

1.3 數據篩選

文章重點研究高質量的中英文同行評審期刊文獻,將摘要、書籍章節、項目報告和會議記錄被排除在搜索之外。在此基礎上根據PRSIMA技術流程,明確中英文文獻的納入標準如下:

(1)本研究衡量的是以城市綠地(尤其是城市公園)為對象的環境空間質量評價工具,因此將研究對象為城市空間的文獻排除。

(2)本研究的納入標準是那些制定了新協議的中英文同行評審期刊文獻,未具體說明開發新工具來評估城市公園質量的文獻被排除在研究之外。針對英文文獻,使用現有質量評價工具測評公園質量以及其他任何現有工具應用的文獻不包括在本研究中。

(3)最后一輪全文閱讀篩選中,發現目前中文研究雖然尚未發展出系統性城市公園質量評價工具,但針對城市公園質量評價提出新方法、新技術的文獻被納入文章研究范圍。

2 結果分析

2.1 總體發文趨勢概況

根據PRISMA系統綜述法,縱觀國內外20余年的相關研究歷程,共檢索出與城市公園綠地質量評價主題相關的6 512篇中英文獻。利用CiteSpace知識圖譜工具對以上文獻數據進行時間切片分析,選擇時間跨度為21年(2002-2023年),分析得出中英文學術界的發文量趨勢變化如圖2所示(2023年尚不納入發文趨勢分析)。中文和英文學術界在相關領域的研究均起步于2000年后,中文學術界的發文量在2017年后增速變快,英文學術界早在2010年后發文量開始激增,并均呈現持續上升趨勢。

圖2 國內外城市公園綠地質量定量評價研究歷年發文量對比折線圖Fig.2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n the quality of urban parks studied before all over the world

2.2 國外研究進展分析

2.2.1 國外研究成果概況

經過外文文獻數據庫的三輪檢索和篩選,最終確定16個城市公園綠地質量評價工具(表1)。其中北美地區7個,澳大利亞5個,歐洲3個,亞洲(韓國)1個。城市公園質量評價研究的學術影響力也在逐步提升,其中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發表5篇;Urban Forestry and Urban Greening、Health & Place、Applied Geography等期刊均有發表。據Google Scholar的不完全統計,該類評價工具研究的累計引用量已經超過3 500次,其中被引用率最高的為PARA(442次),其次為C-POST(360次)和EAPRS(353次)。對于這類評價系統發展的思考和總結也在不同地區引起共鳴[7,9]。部分如CPAT已廣泛應用于美國多個州的公園規劃及管理工作中。

表1 國際景觀學界已發表的城市公園綠地質量定量評價研究統計Tab.1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n the quality of urban parks published by international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ircle

2.2.2 已形成一定范式的系列定量評價工具

根據PRISMA篩選后的確定文獻量進行再次運算分析,結果表明,73.3%的國外公園質量評價工具采用實地調研或(系統)觀察法,并強調公園質量評價應依據受訓者的專業判斷。國外城市公園質量評價工具已逐漸向科學化、精細化方向發展,例如EAPRS建立起超過600個指標的綜合4個維度的精細化評價工具。隨著科技的進步,POSDAT、QUINPY和Google Earth Pro等工具運用新型技術收集公園圖像數據,但其評價標準并未脫離依賴專家對公園的評判,實證表明,通過照片間接評價公園質量的方法與直接實地評價的結果仍有差距。此外,在現行工具中,只有QUGSAT不是依靠專家判斷,而是由游客評價公園質量[13],但從文章引用數據和后續影響力來看,這種方式不被國外主流研究所認同。

國外城市公園綠地評價研究整體呈現高度的連續性范式特征,具體表現在后續評價工具基本遵循前者的研究成果,在評價方法和指標選取方面呈現明顯的連續性。其中表現尤為突出的是澳大利亞的POST系列工具:自2004年POST開發之后,另一學者在此基礎上,于2006年開發出針對兒童的C-POST。該評價方法延續了前者的系統性實地觀察法,在既有指標基礎上,加入一些兒童相關的公園設施和特征類指標。2018年,POST手機應用程序在澳洲開發成功,該程序沿用了2004年版的指標,在方法上運用手機程序增設了一些輔助數據記錄和分析功能。

綜上所述,從時間維度上看,國外各種景觀質量評價工具中設施、舒適度、安全、環境等幾類高頻指標往往被繼承(圖3)。同時,這些高頻指標也在不斷精細化,例如為兒童增設相關的公園設施和特征類指標。另出現一些頻率相對較低的指標,比如不文明現象、寵物狗也有POST、POSDAT、POST-App等高影響力工具將其作為一級指標單獨列出。一些認可度高的工具如CPAT和PARA,雖未把寵物狗列為一級指標,但其下設的二級指標均涉及到寵物狗。在這一過程中,公園圖像獲取、APP數據記錄等智能化技術不斷發展。新一代分析工具的運用,也對原有系統觀察法等人工識別方法進行了有益補充,保證工具本身科學性與準確性的同時,也促進了工具使用的便利化。

圖3 國內外城市公園綠地質量定量評價研究評價指標使用頻次直方圖Fig.3 Frequency of utilization on evaluation index among the quality of urban parks studied before all over the world

2.2.3 研究目標以促進體力活動為主

體力活動被西方學界公認是改善居民身心健康的關鍵路徑,公園正是居民獲得體力活動的關鍵場所?,F有6個工具的評價標準直接設定為公園能否促進使用者的體力活動;另有6個工具明確體力活動為其評價城市公園質量的重要標準之一。截至RECITAL開發之前,近80%的工具將能否促進體力活動作為公園質量的重要評價標準。2021年,RECITAL工具的開發者提出:此前的公園質量評價標準比較狹隘,公園對于健康的促進路徑遠不止體力活動。此外,公園還是提供城市生態系統服務的重要資源,其所提供的生態系統服務是促進城市居民健康的關鍵因素,比如以植物水體凈化空氣、減輕噪音來改善居民健康等[22]。因此,RECITAL的評價指標中除了促進體力活動的公園設施和場地外,也包括能提供生態系統服務的指標(植被、水體覆蓋面積和生物多樣性)[23]。此外,絕大多數城市公園評價工具并未指明其針對的特殊人群。部分明確人群范圍的工具均指向或部分指向了兒童,其相關評價指標也更加偏向“游憩設施”“游戲場地”等兒童友好型公園設施理念。

2.3 國內研究進展分析

2.3.1 國內研究成果概況

通過在CNKI的檢索和篩選發現,國內雖未形成公園質量評價工具,但在公園環境質量定量研究方面積累了豐富研究基礎,并依據PRISMA最終篩選出24篇定量評價城市公園質量的研究進行精讀(表2),其中單篇被引數最高42次[24]。國內城市公園綠地質量評價類研究在基于城市空間品質評價類研究的基礎上,已擁有相對成熟和完善的研究思路與技術方法。在城市高質量發展模式驅動下,自2020年起,相關研究數量急劇攀升,其中有關景觀(視覺)質量評價的研究成果積累頗豐,研究對象包括城市濱水公園、道路綠地、綜合公園和社區公園等。

表2 國內景觀學界已發表的城市公園綠地質量定量評價研究統計Tab.2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n the quality of urban parks published by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ircle

2.3.2 重視使用者的主體作用,依托實踐案例評價公園質量

研究數據顯示77.8%的國內城市公園質量研究主要根據實地觀察并伴有對游客的隨機問卷或訪談,提煉使用者的需求和滿意度后對公園進行評價。部分研究從使用者視角評價公園的“視覺景觀”[25,36-37,42];25%的評價標準對“景觀質量”設定了一級評價指標。國內公園質量評價研究大多重視游客、居民等公園使用者在評價中的主體作用,這體現了從使用者視角出發的公園設計思路,并響應了國家“以人為核心”的城市規劃理念。

現有相關研究多以實踐應用為導向,相比國外構建城市公園綠地“綜合評價工具”的科研目標,國內學者常以實際項目(具體的城市公園或城市綠地)為例,橫向研究某類型的公園或者選取公園的特定要素,例如植被覆蓋率、服務設施或游憩體驗等,并為此單獨設立評價指標,因此催生出更多評價維度層面的創新。例如劉亞楠等[29]針對城市濱水公園公共設施服務功能的專題評價研究,齊星等[32]在2021年針對城市公園康復性景觀的專題評價研究。此類研究對象精準,應用價值較高,對于該公園本身或公園某一專項內容的提升改造而言作用明顯。

2.3.3 基于城市空間研究,視角和方法更為多元

跨學科研究的理論思想對風景園林學領域的公園質量評價研究影響深遠。2000-2010年,國內公園質量評價研究多關注城市公共空間的品質評價,而非針對城市公園綠地。這一時期的研究側重城市公共空間在城市中的整體質量,注重其文化傳承與后期管理維護等情況。有29.1%的研究將歷史文化(文化感/鄉土性)列入了一級或二級指標進行評價,但在公園景觀的“歷史文化”保留與更新方面,國內還未有與之相關的全文主題研究。此外,目前僅有一項研究關注了“自然與人工協調性”的生態發展指標[42],與環境生態修復與再生相關的內容較少[48]。

在研究方法的使用上,國內研究大多將新技術與傳統分析方式相結合,另有部分追求技術創新的研究,嘗試利用大數據進行人工智能篩選。與國外襲承既有的評價工具與方法并進行“修補”不同,國內近年熱衷于直接引入先進的評價技術進行數據分析,再根據研究目標的不同提出新的評價工具,研究方法更為多元。數據表明,有25%的研究采用了美景度評價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SBE)、語義差異法(Semantic Differential,SD)[28,36-37,42]。另有模糊綜合評價[31-32,34,43]、重要-表現程度分析法(Important-Performance Analysis,IPA)[26,31]也被運用至國內研究(圖4)。

圖4 國內外城市公園綠地質量定量評價研究技術方法分布示意Fig.4 Technique or methods the quality of urban parks studied before all over the world

3 討論

3.1 既有國外工具范式局限,應加強多元主體聯動

西方學界公認城市公園是服務居民戶外健康活動的重要場所,通過調節公園規定要素干預使用者的體力活動影響人群健康,已經成為國際風景園林、城市規劃等學科在環境、行為與健康交叉領域的主流研究方向[49-50]。然而,體力活動并不是唯一有效的健康路徑,健康效益也不是城市公園質量評價的唯一標準,該理論范式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研究思路。盡管有學者將公園評價標準擴展到生態系統服務所提供的健康效益,但目前的理論范式依然未擺脫單一的“健康導向性”局限。此外,現行研究指標的選取主要依靠先前的理論基礎,但這些理論的構建主要依靠研究者的經驗,往往缺乏實際案例和科學驗證的支撐。多數指標效度的確立僅依靠單一學科背景的專家評判,后續的相關研究也大多只有學者參與,缺少實踐經驗和理論研究的融會貫通。因此,未來應加強多元主體視角下的公園質量評價研究,既要注重專家學者自上而下的規劃和研究,也要重視使用者自下而上的認知與反饋,以保證研究和實效的并重。

3.2 響應城市更新需求,強化理論結合實踐的循證研究

目前新型城鎮化正處于存量更新階段,如何在建成區公園綠地增“量”有限的現狀下,提升公園的“質”以更符合當下的發展需求。在此驅動下,國內研究提出了豐富的評價指標和方法,并在此基礎上展開規劃探索,但當前的成果更偏重實踐,因此尚未形成如國外一般的系列評價工具。目前的實踐個案主要關注一定區域內的典例公園,缺乏不同案例間的橫向對比。地域與指標的局限性,使得獨立個案無法形成有效的整體質量評價鏈,這導致目前大部分成果對特定的對象實用性較強,但缺少與學術成果的深入互動,學術普適性有待提高。通過理論結合實踐的循證研究,一是可從實踐效果上檢驗此類評價研究工具的有效性;二是可運用科學工具,對城市公園進行實效性、智能化診斷,對未來存量基礎上城市公園的優化更新具有重要的針對性參考價值。

3.3 基于現有國內外成果,構建適用于國內公園的評價工具

在目前國內外成果基礎上,構建普適不同城市公園的評價工具是輔助管理者和設計師高效的決策參考、指導公園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國內學者已意識到構建科學評價工具的重要性,并對國外公園質量評價工具研究現狀與成果進行探討[51]、總結[52]和借鑒[53]。近年來,風景園林跨學科的研究視角和依托城市空間開展的智能化評價方法設計,均為國內城市公園質量評價理論體系的完善和工具開發奠定了基礎。未來中國的相關研究應在國外的系列評價工具基礎上,吸取其范式特征限制等經驗,構建兼具科學性和實踐性的城市公園質量評價工具,實現對城市不同類型的公園質量評價的定量化與可視化。此外,還應加強依托大數據和計算機技術的智能評價方法革新,從而增強評價工具的效率,快速統一評價標準,以期在中國建設科學高效的城市公園質量評價與管理數據庫,為下一步城市公園的優化更新和品質提升提供高效的科學指導。

4 結論

存量更新的新型城鎮化發展模式下,相關領域研究正向精準化的空間品質提升方向邁進,城市公園質量評價研究是貫徹落實高質量城市更新的重要體現和先決保障。國外該領域研究起步較早,20余年來已形成具有特定范式特征的系列工具,但這也形成一把雙刃劍,在加深學術傳承性的同時,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其多元發展。未來,中國公園質量評價研究應汲取國外相關研究歷程中的問題,基于現有豐碩的實踐成果與跨學科方法創新,積極開展基于國內公園特征的質量評價循證研究,在公園城市等建設理念指導下,構建適用于國內公園環境的智能化質量評價工具,完善公園健康效益的同時,加大投入生態文明等多樣價值導向下的品質提升研究,推動中國城市公園在存量時代的集約型優化更新與高質量發展,打造美麗宜居的公園城市以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注:文中圖表均由作者繪制。

猜你喜歡
城市公園工具公園
我家門前的小公園
我將打掃城市公園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在公園里玩
淺析城市公園中的景觀設計
論城市公園設計
淺析城市公園種植設計
“巧用”工具
一見如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