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景觀視角下的歷史公園風貌演化研究進展及趨勢

2024-03-14 12:22李旭芳周向頻吳怡婧翁飛帆
園林 2024年3期
關鍵詞:層積文化景觀風貌

李旭芳 周向頻* 吳怡婧 翁飛帆

(1.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上海 200092;2.福建農林大學風景園林學院,福州 351125)

風景園林;歷史公園;文化景觀;風貌演化;遺產價值

歷史公園承載著城市文脈和集體記憶,是人地關系長期互動的結果[1],是中國近現代城鄉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遺產價值關系城市的時空演變、社會集體記憶遺存以及公共生活的發展。城市發展從快速城鎮化建設時期向物質空間生產動力減弱、信息技術興起的后城市化存量更新時期轉變,價值延續與城市更新的矛盾加深,歷史公園的文化景觀風貌及文化遺產價值受到嚴重沖擊,面臨風貌破碎、文脈斷裂的現狀。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加大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加強城鄉建設中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堅持保護第一、挖掘價值、有效利用、活態傳承[2]。而風貌演化機制及遺產價值認知作為歷史公園保護更新的前提,此前國際對于歷史公園的文化景觀風貌演化與遺產價值認知的關注主要針對“古跡”進行管理憲章及法則的制定[3-4],重點聚焦在基于物質層面的風貌特征識別保護。隨著價值導向保護原則的提出[5],遺產價值層積認知、數字化遺產檔案、遺產價值評估等方式的引入將歷史公園從單體的靜態物質保護轉向置于更廣闊的城市背景和地理環境中進行整體風貌及文化記憶的活態保護[6],為其數字化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契機。但已有研究仍然存在風貌演化機制挖掘不夠深入、遺產價值評估賦值主觀、指標因子雷同等問題,歷史公園的遺產保護與城市更新的二元對立局面仍然存在,亟需辨析已有研究的脈絡,以探索進一步的研究路徑。鑒于此,本研究從文化景觀視角切入,從歷史公園的風貌特征識別、演化機制,以及基于風貌所沉積的遺產價值等層面剖析其風貌演化的研究進展。以CiteSpace知識圖譜分析工具對Web of Science核心數據集和中國知網CNKI中2000-2023年的相關研究進行可視化呈現,系統梳理與回顧等,探討未來可能的研究方向。亟須將歷史公園置于城鄉遺產活態更新的背景中,從多維時空視角認知其風貌演化內在規律及遺產價值,建立完善的遺產價值評估體系,歸納城園作用模式,探尋協同發展的路徑,為歷史公園的文化景觀風貌科學管控及遺產價值認知和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及實踐參考。

1 歷史公園的概念及內涵界定

歷史公園(historic park)的概念衍生于2017年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ICOMOS)《關于城市歷史公園的文件》(Documenton Historic Urban Public Parks)[7],是對1982年《佛羅倫薩憲章》(The Florence Charter)作為古跡認定的歷史園林(historic garden)的延續[8],但更強調其在城市場域中的公共屬性,即城市公園的屬性。近年來學者對于“歷史公園”的界定主要為近代公園,時間段一般指1840-1949年,但實際上在1840年之前中國已出現了城市公園,另一方面,新中國成立后的1950-1960年、改革開放后以及1980-2000年建立的公園按照“當代遺產”“二十世紀遺產”,概念也不斷被列入歷史公園,并因其歷史性沉積而具有遺產屬性。因此本研究中的歷史公園包括自近代建造起就具有公共屬性的公園、留存更早但在近代時期被改造為公園的歷史園林[9],以及2000年前建造的城市公園。國外的歷史公園研究在歐洲主要針對歐洲工業革命之后建設的早期現代公園,也涉及新藝術運動、現代主義等思潮下或侵略殖民影響下建設的城市公園,早期的研究聚焦于公園的產生背景、建造風格[10],而后擴展到生態價值評估、集體記憶、風格修復等方面并不斷延伸[11]。

“風貌”是源于文化學的用語,主要用于描繪人物的風采和體貌特征,其用于描述歷史遺存和景觀的獨特風格,其文化美學意涵則是出現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62年發表的《關于保護景觀和遺址的風貌與特征的建議》中[12]。伴隨國際社會遺產保護觀念不斷深入,文化景觀遺產的概念也被引入世界遺產保護領域,為歷史公園的研究提供新的視角。當前歷史公園文化景觀面臨著歷史風貌破碎、價值認知不清等嚴峻挑戰[13-14],亟需厘清其風貌的演化機制及生成規律,并對其遺產價值進行多元認知與識別。將其風貌的形成、演化融入城市特色肌理,與城市社會環境關聯互動,以推進遺產保護理論研究與活態更新的實踐(圖1)。

圖1 歷史公園風貌演化與文化景觀遺產研究概況Fig.1 Overview of historical park style and feature evolution and cultural landscape heritage research

2 數據來源與方法

2.1 數據來源

為使數據全面、可信,本研究的中文數據以中國知網CNKI為數據來源,英文數據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數據集為數據來源。在閱讀相關文獻及搜索測試后,中文文獻的高級檢索方式設置為“主題=歷史公園OR主題=歷史園林/歷史園林保護/歷史園林遺產OR主題=近代公園OR主題=城市公園OR主題=歷史景觀AND主題=遺產/遺產保護/遺產價值/文化和自然遺產/城市遺產”,英文文獻的高級檢索式設置為“TS=historic park OR TS=historic garden OR TS=morden park AND TS=heritage”,時間設定為2000-2023年,通過剔除相關性較弱的文獻,最后篩選出中文有效文獻519篇,英文有效文獻446篇。

2.2 研究方法

采用文獻計量軟件CiteSpace對相關研究的文獻進行可視化分析,繪制出研究領域在一定時期內的發文量、關鍵詞及研究機構共現圖譜、時間線圖譜,其中圖譜節點的大小反映出詞頻的大小,節點顏色的深淺表示該節點出現的時間先后,結合大量的文獻閱讀,明晰研究熱點與方向。根據相關研究的年發文量(圖2),將歷史公園文化景觀風貌演化與遺產價值認知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初期以介紹和溯源為主的初步探索階段(2000-2010年)、中期多元豐富的平穩積淀階段(2011-2016年)、近期構成多維視角構建的極速發展階段(2017-2023年)[15]??梢园l現,階段的轉折與相關法規的頒布休戚相關,1982年憲章中對歷史園林的認定引發國際對其開始關注探索,2011年頒布《關于城市歷史景觀建議書》[16],將城市中的歷史景觀作為遺產納入城鄉規劃體系中,闡明歷史景觀是文化和自然屬性在歷史上層層積淀所產生的歷史區域,強調遺產資源及價值在城市可持續發展中的動態作用,引發學者對其研究的轉向,涌現大量學者對其進行多維視角的探索。

圖2 2000-2023年中英文獻發表量Fig.2 Number of publication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2020-2023)

3 文化景觀視角下的歷史公園風貌演化研究進展及趨勢

3.1 歷史公園風貌演化

3.1.1 文化景觀視角引入

根據CiteSpace關鍵詞共現可視化結果(圖3,圖4),文化景觀是中外學者重點關注的切入點之一,文化遺產、保護、價值、城市歷史景觀是國內外學者共同關注的議題,但國內重點關注其保護更新及價值認知,國外研究重點聚焦于氣候變化的影響以及管理、規劃層面。研究尺度方面國內涉及歷史園林、公共空間、歷史城鎮及古典園林等多個研究對象,國外更多針對城市層面的遺產、公園。國內外共同關注的文化景觀的概念最早由美國地理學家蘇爾(Sauer)在地理學領域引入,而后為彌合文化景觀與自然景觀的二元分類,在1992年召開的第16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大會中首次將文化景觀的概念納入世界遺產保護體系中[17],由此引發了國際上對其理解偏差引起的討論。隨著文化景觀的認知、實踐的不斷更新,世界遺產體系中的文化景觀與文化地理學中的文化景觀概念逐漸區別開來,強調以動態、文化的視角來剖析人與自然之間的演進與互動。國內研究學者主要包括同濟大學的韓鋒、周向頻,重慶大學的肖競、李和平、曹珂,以及清華大學、天津大學等高校、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ICOMOS)、國際風景園林師聯合會文化景觀科學委員會(ISCCL)等相關合作機構(圖5)。英文文獻的發文機構以美國、英國、西班牙、意大利、澳大利亞為主的教育高校為核心輻射不同國家對此開展研究(圖6)。世界范圍內對文化景觀遺產的研究包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遺產委員會、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ICOMOS)、美國文化景觀基金會(TCLF)、澳大利亞國家文化遺產委員會(Na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Committee)及國家文化遺產賬戶(Na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Account)、國際文化財產保護與修復研究中心(ICCROM)等,這些組織聯合國內外的高校、科研院所針對文化景觀遺產展開跨地域的國際合作、培訓、研究,致力于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資源及信息共享。在國內外不同院所展開國際學術會議研討的基礎之上,通過共同策劃和實施研究項目、合作計劃,關注文化景觀遺產的保護、數字化研究和可持續發展,促進文化景觀遺產的獨特性及多樣性并推動其跨國界跨文化的交流。

圖3 中文文獻關鍵詞共現圖譜Fig.3 Keywords co-occurrence map in Chinese

圖4 英文關鍵詞共現圖譜Fig.4 Keywords co-occurrence map in English

圖5 中文文獻發文機構分析Fig.5 Research institutions co-occurrence map in Chinese

圖6 英文文獻發文機構分析Fig.6 Research institutions co-occurrence map in English

3.1.2 基于文化景觀的歷史公園風貌特征識別

文化景觀概念的引入擴大了歷史公園的遺產視野[18],將其置于持續演進的時空范疇中,更加關注動態演化過程中的文化景觀特質[19]。歐洲諸國將景觀保護政策與文化遺產政策、領土規劃政策相聯系,將文化景觀視作文化資產,在地理、考古、遺產層面進行管理。英國歷史景觀特征描述應運而生,利用谷歌地圖和遙感衛星,通過描述和繪制不同時期的景觀特質地圖分析景觀的歷史演化特征和變化[20],傳統的以遺址為導向的歷史景觀撤回到廣闊的歷史環境中,增添連續性,避免歷史文脈的斷裂。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以及相關組織在1992年世界遺產文化景觀類設立以來對于文化景觀的定義、分類、標準進行了激烈討論,從CiteSpace關鍵詞共現時序圖中“文化遺產”“景觀”“非物質遺產”“保護”等足以體現對文化景觀的關注(圖7,圖8)。但在國際上對文化景觀進行激烈探討之時,國內的文化景觀研究于2005年才剛剛起步,此時的研究側重于理論層面及研究,主要參考國外相關理論并針對國內現狀展開保護與利用研究,而后由韓鋒[21]較早引入到遺產保護領域。歷史園林作為城市文化景觀遺產最早被關注是基于對古典園林的探討,學界及城鄉規劃者意識到歷史公園不能被孤立地視作物質遺產,需要納入到非物質的政治、社會環境中。隨后諸如周向頻、肖競等學者逐漸開始關注具有公共屬性的歷史公園,展開對近代出現的城市公園的研究[22-23]。在理論研究層面,從園林美學、史學角度識別、挖掘城市歷史公園的文化景觀特征及遺產價值[24]。但相對于動態的演化分析,目前的研究依舊囿于傳統的思維模式,更偏重于單個時間切片的分析,少有研究能夠建立遺產時空模型,對其文化景觀遺產資源進行動態的全面梳理[25]。

圖8 英文文獻關鍵詞時間線Fig.8 Keywords timeline chart in English

3.1.3 文化景觀視角下的歷史公園風貌演化機制探討

伴隨《關于城市歷史景觀建議書》中“層積”概念的提出,歷史公園作為文化遺產特質在特定的范圍內隨時間不斷疊加、沉淀的動態遺產,需要關注其整體風貌的動態演變[26]。針對城市及鄉村風貌演化已有學者開始展開相關研究,有針對少數民族鄉村文化景觀風貌演化特征及內在驅動的探索[27],有借助ArcGIS等空間分析工具對時空風貌演變機制的梳理[28-29],提出歷史文化景觀遺產的風貌變遷及重心偏移與軍事活動、宗教發展、社會文化活動關系密切。此外有學者針對城市活態遺產保護面臨的新挑戰和新問題,探討歷史風貌保護與城鄉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機制[30]。但以上城市或園林景觀風貌感知與評估的研究大多以風貌保護為目的,針對城市風貌生成機制的研究,對歷史公園的研究還較為少見。歷史公園與近現代城市社會共同發展變遷,參與城市風貌的塑造,其自身長期演化的風貌要素積淀成遺產特征,代表了時代與地域的造園特色與精神內涵。探究其文化景觀風貌演化機制必須充分考慮內生動力、外源動力及自然驅動力等各種因素,各因素間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相互制約,但由于缺乏對公園風貌特征形成和演變機制的內在研究,導致無法把握風貌發展方向,許多風貌保護措施因缺乏針對性而導致特色的弱化。

3.2 歷史公園遺產價值

3.2.1 歷史公園文化景觀遺產價值評估體系構建

歷史公園的文化景觀遺產價值認知及評估是保護的基礎和前提,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將文化景觀遺產納入《實施〈世界遺產公約〉操作指南》[31]、《佛羅倫薩憲章》和《公約》等國際準則指導下,英國、美國、蘇格蘭、澳大利亞等國家相繼展開對文化景觀遺產的價值評價體系及標準。而后國際權威話語體系下對遺產突出普遍價值、完整性、原真性的建構樹立了半個世紀的遺產價值理念[32]。在遺產認知方面,基于價值導向的遺產保護已經開始主導歷史公園文化景觀遺產的研究,其價值認知涉及考古學、人類學、建筑學、藝術學等多元學科[33],有助于全面理解文化景觀的多層次性質。在價值闡釋及體系構建方面,由于中國的文化特質與國外存在差異,因此進一步的體系構建尚無統一的標準,但都致力于建立涵蓋歷史、社會、人文、藝術以及公眾參與在內的更完善的體系框架。此前普遍認同的有《公約》中闡述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科學價值,但此分類過于籠統,并不能體現歷史公園的特殊性及地域性,還需針對性地提出更契合其二十世紀遺產獨特價值的標準。

國內對于遺產價值認知方面的探討主要基于國家政策及學術研究。國家政策方面,《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保護法》《中國文物古跡保護準則》《關于實施中華傳統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等立法體系都推動了歷史公園文化景觀遺產保護的價值轉向。學術研究方面,目前大部分的研究將歷史公園文化景觀遺產的價值要素主要解析為: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科學價值、生態價值、文化價值、社會價值、經濟價值,評價的標準涉及景觀遺產要素的完整性、延續性、原真性等[34-36](表1),根據遺產價值特性將其遺產價值構成分為本底價值、直接應用價值和衍生間接價值[37],但此種分類認知與現代城市公園的評價體系并無相差,忽略了歷史公園與古典園林、現代公園的迥異,因此迄今為止并沒有一個可供廣泛參考和使用的價值認知體系。

表1 歷史公園文化景觀遺產價值構成體系Tab.1 Heritage value component system for historic parks and cultural landscapes

此外,已有的價值認知更多基于對現狀層面的研究,但歷史公園作為動態演變的活態遺產,不同層積的歷史價值也不盡相同。有學者開始關注歷史公園的層積遺產價值,劉祎緋[38]根據城市研究中的“地標—基質”提出了“層積—錨固”理論,應用于歷史公園的研究,即將不同層積切片的公園基底風貌視為“固”,衍生出的歷史文化景觀遺產視作“錨”,基于不同層積的持續演進分析其價值關聯?;诖?,有學者按照朝代更迭對其進行分層[39],也有按照遺產本體的發展脈絡進行解譯[40],為歷史公園文化景觀遺產演化中的歷時性層積價值研究提供了思路,但受限于史料及歷史地圖的稀缺,更微觀層面的研究有待挖掘。

3.2.2 歷史公園文化景觀遺產活態更新利用

對歷史公園文化景觀遺產風貌演化及遺產價值認知研究的目的是針對性保護及更新,以緩解城市更新對遺產價值延續帶來的沖擊,反之,歷史公園的活態遺產更新是存量時代背景下對其文化景觀風貌及遺產價值研究的實踐性銜接。國內外對歷史公園的遺產保護與更新經歷了從靜態的單體保護到達成整體活態保護的共識,區別于建筑及古典園林遺產,歷史公園遺產具有更高的公共屬性,是城市公共生活變遷的見證,需要統籌兼顧城市、公園、市民三者的關系進行保護更新。目前主要分為以下幾種研究模式:其一,采用先進的數字技術在對遺產價值評估的基礎上記錄、保護和恢復景觀遺產,包括激光掃描、三維建模、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等技術的應用,能夠精準識別歷史公園動態演進中文化景觀風貌的要素特征,以提高遺產保護的效率和精度[41],楊晨、韓鋒等學者利用三維點云、激光點云等技術對遺產信息及空間特征進行可視化分析,以確立歷史公園保護和更新中監測、管控、建設等環節的分級實施強度,從而確定決策者、管理方、設計方、建造方等治理主體的參與方式、介入程度和合作模式,在制度層面結合自然基底、歷史層積和當代需求提出制度層面的措施[42]。其二,將歷史公園遺產的研究范疇延伸到周邊環境、遺產旅游、城鄉規劃的范疇中[43],基于當代的情感、功能認知需求,將歷史公園的遺產資源與時代精神接軌,轉化為遺產活化再生的路徑。周向頻等[44]以近代公園為載體,從公眾視角提出修復更新原有歷史風貌時需要保證景觀的可逆性等。

3.3 文化景觀視角下的歷史公園風貌演化研究方法轉向

3.3.1 定性向定量轉變

對于歷史公園的研究,早期以歷史文獻為主的定性描述為主,隨著數字時代的發展,計量史學、空間句法、譜系學等地理信息系統(GIS)、虛擬現實(VR)等數字技術的介入體現了定量研究的趨勢。在遺產價值評估方面,在對歷史公園遺產價值評估中,針對公園的現狀評估常采用AHP層次分析法、結合模糊綜合評價法。首先構建歷史公園的文化景觀遺產評估體系,確定各評估因子,然后利用層次分析法對其進行賦值,也有學者在此基礎上采用模糊綜合評價法計算評估結果,為遺產保護提供基礎。但是研究發現,層次分析法通過指標之間的相互比較,然后用特征向量計算綜合權重,容易存在前后的誤差,而且現有的對歷史公園的文化景觀遺產評估體系存在指標因子雷同、賦值主觀性過強的問題。因此在后續的研究中需要結合歷史公園的特殊性討論出更適宜的評估體系。

3.3.2 靜態向層積轉變

在歷史公園的文化景觀風貌演化研究中,時空分層的動態模式成為新的研究趨勢,層積性的方法為時空維度下的風貌演化特征識別及遺產價值評估提供參考。200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歷史性城鎮景觀(HUL)的概念與方法,主張建立一種整體、動態的歷史景觀保護觀念,應用于包括歷史公園在內的不同尺度城市景觀遺產的認知與保護實踐中[45]。強調文化景觀遺產在歷史層積中的演進過程,將其與價值內涵一并置入更宏觀的歷史背景中,在景觀表征與價值內涵中尋求動態關聯。HUL方法包含6個關鍵步驟及4個實施工具,為歷史公園的文化景觀風貌演變提供了從資源勘測—公眾參與—價值認知—建立框架的研究機制[46-47],成為歷史公園文化景觀風貌演化研究的新方法,正在被關注。

在層積遺產價值評估中,目前國際上認可的景觀特征評估方法(LCA)和歷史景觀特征評估體系(HLC)對于歷史公園的遺產價值評估有重要借鑒意義,國內對LCA、HLC等體系已有較充足的認識和一定的應用。此外,借鑒英格蘭對土地利用模式、歷史景觀特征進行描述和評價方法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層積遺產價值(HLA)也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48],以歷史層積深度和歷史景觀豐富度為核心建立遺產評價體系,以時間的縱向維度結合全域歷史風貌解譯每個歷史時期的風景特質。其旨在建立一種具有時間深度的評價體系,運用ArcGIS將不同時期的歷史地圖進行空間解譯,得出區域面積及遺產要素面積,計算不同層積切片的歷史遺產價值,進而對多重歷史層進行加權處理,得出層積遺產價值。已有學者運用此方法對歷史古城的層積遺產價值進行了評估,但在歷史公園中的研究幾乎未有。另外,此方法需要不同時期的詳細地圖,但目前針對歷史地圖的數據庫有限,對于了解近代公園歷史地圖的詳細程度不足,造成研究的阻礙。

4 研究結論與展望

4.1 研究結論

通過對2000-2023年中英文文獻的可視化梳理及重點文獻剖析發現,對于文化景觀視角下的歷史公園風貌演化研究存在以下趨勢:(1)相關法規政策的頒發引導研究動向。從發文量及相關研究關注度來看,相關重要法規的頒布對研究階段的轉折起決定性的作用,在政策的驅使及城市存量更新的背景下,國內外的相關研究正處于急速發展階段,研究方向存在以文化景觀、遺產價值、城市文化為切入點的共性。但由于中外文化背景及面臨社會問題的不同,研究側重點也存在差異,國外建立了相對更完善的篩查、保護、評估體系,更注重自下而上的公眾社區參與來對其進行保護更新,國內更關注傳統文化基地與本土文化的延續,注重自上而下的政策引導和制約。(2)研究內容從靜態的物質層面轉向動態的價值層面。研究內容上呈現多元化交叉,主要的研究內容包括歷史公園文化景觀風貌的演化機制、文化景觀遺產價值評估,以及基于此的歷史公園遺產活態更新利用。研究內容呈現從關注單體遺產本體到關注動態的層積演變過程并將價值評估作為認知和后續研究的基礎,從“物質性”層面向“基于價值”層面轉變,研究范圍隨之擴展到更廣泛的周邊環境及城鄉背景。(3)研究方法由定性轉向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多元層積性研究。由傳統的考古文獻等主觀定性分析向景觀數字技術、地理信息空間解譯、三維空間復原等更具可視化、定量化的多元學科發展。城市歷史景觀(HUL)、層次分析法(AHP)、層積遺產價值評估(HLA)是近年來逐漸興起的方法,但是對于歷史公園持續演進中的價值認知和風貌演化機制的深層探索尚淺。

4.2 研究局限

綜合國內外研究現狀,尚存在一些局限性:(1)研究內容的偏向性,由于歷史公園與歷史園林的概念及范圍有相互交叉的地方,導致學者的實證研究更關注對于傳統古典園林的研究,對于近代興起、承載一個世紀城市集體記憶的歷史公園關注度較低。(2)歷史公園風貌和遺產特征的形成過程更為復雜,構成更為多樣,需要結合多種內外部影響因素來進行遺產價值的判斷。目前雖然已有研究在探討歷史公園文化景觀風貌的演化,但大部分研究重點在于對動態“層積”視角下的風貌特征,而對其動態的演化模式及演變機制的探討不足。(3)遺產價值認知及評價體系不夠完善,已有研究對遺產價值的認知多停留在對傳統遺跡的評估框架之下,對歷史公園的適配度難以掌握,存在指標因子及價值分類過于雷同僵化,缺乏針對歷史公園特殊遺產價值挖掘的評估體系。

4.3 研究展望

歷史公園是城鄉文化和自然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文化景觀的風貌演化及遺產價值認知對于城鄉歷史文脈的賡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基于城鄉統籌發展提出以下研究展望:(1)多重視角認知歷史公園的文化景觀遺產價值,從建成遺產、二十世紀遺產、城市遺產等多維視角對歷史公園的遺產價值進行認知,建立具有普適性和特殊性的遺產價值分類評估體系,為動態發展中的歷史公園提供更新利用的參考。(2)在研究方法上與數字技術、地理空間信息技術聯動,建立更完善的歷史公園文化景觀遺產數據信息庫,完善古地圖的空間解譯程序,為歷史公園的風貌演化機制研究提供更詳實的資料。(3)未來可通過對重要城市的歷史公園風貌普查,采用空間圖景解譯等方法對其進行分層,繼而從內外因素作用力分析、作用力模式歸納、作用規律,探討歷史公園文化景觀風貌的演化模式以及導致風貌形成和演化的各個作用力具有的關聯性和規律。(4)將歷史公園的學術研究與更新實踐有效銜接,置于城鄉活態遺產的保護更新范疇中,彌合保護與發展的矛盾,實現歷史公園從風貌演化—規律探索—價值認知—活化更新的保護體系,為其當代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借鑒。

注:文內圖表均由作者繪制。

猜你喜歡
層積文化景觀風貌
低溫層積對3種椴樹屬植物種子活性氧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響
包裹的一切
基于層積的文冠果種子破除休眠研究
小城鎮風貌控制研究——以中廟風貌控制規劃為例
低溫及赤霉素處理對絲綿木種子萌發的影響
現代道路交通文化景觀探究與實踐
品質提升 讓城鄉風貌各具特色
庫車城市風貌
對首爾梨泰院伊斯蘭街道的文化景觀解釋
景德鎮陶瓷文化景觀變遷中的人地關系和文化認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