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推動高質量建設國際科創中心

2024-03-15 03:40勒川
中關村 2024年2期
關鍵詞:條例中心科技

勒川

這是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保障法,也是北京促進科技創新的基本法,在北京市科技創新發展歷程和科技創新立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

加快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建設科技強國提供戰略支撐,是黨中央賦予北京的重大戰略任務。2024年1月25日,北京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表決通過《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條例》(簡稱《條例》)。這是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保障法,也是北京促進科技創新的基本法,在北京市科技創新發展歷程和科技創新立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

2014年2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北京要明確城市戰略定位,堅持和強化首都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功能。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支持北京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統籌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建設。2022年1月,新修訂的《科學技術進步法》正式實施,進一步調整和完善科技創新法律制度。近年來,北京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大力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北京在自然集團牽頭發布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指數2023》中位列全球第3,連續7次位居“自然指數—科研城市”榜首,躋身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全球百強科技集群排名前列。

制定《條例》,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提供法制保障,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是落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推進“四個中心”功能建設和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固化改革經驗、解決突出問題、構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法制保障體系的現實需要,對于高質量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具有重要意義。

開門立法,廣開言路

此項立法意義重大,同時立法內容覆蓋面廣、涉及主體多、需要調整的關系比較復雜,立法難度比較大。為高質量做好立法工作,市人大常委會2021年將此項立法列為立法預案研究項目,2022年列為市人大常委會領導重點調研課題,2023年列為重點立法審議項目。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主管領導牽頭組建了立法工作領導小組,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市司法局、市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辦、法制辦等部門和相關專家組成起草專班,共同推進《條例》調研起草工作。

立法需要集思廣益,才能有效保障立法質量。起草專班在充分研究借鑒國內外科技創新立法經驗的基礎上,開門立法、廣開言路,最大限度了解各方立法訴求建議、凝聚共識合力,形成《條例》草案。在此期間,召開50余場座談會、2次公開征求意見,廣泛聽取科研機構、高等學校、企業、社會組織、科研人員等各類創新主體,以及市政府部門、16個區政府、市政府參事室、市科技戰略咨詢委、中關村企業家顧問委、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社會公眾的意見建議。同時,向科技部、中科院等10個國家部委、單位書面征求意見,爭取政策支持。

2023年9月12日,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條例》草案;9月20日,市人大常委會第一次審議;10-11月,市政協開展《條例》草案立法協商;11月22日,市人大常委會第二次審議;12月15日,市委常委會聽取《條例》立法工作情況匯報;12月26日,市人大常委會第三次審議;2024年1月25日,市人民代表大會表決通過。

此項立法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落實新修訂的《科學技術進步法》等法律法規。立法采取兼顧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保障法和本市促進科技創新基本法的綜合立法模式。從保障法的角度,《條例》以“建設什么樣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怎么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為邏輯主線,對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戰略目標和原則、領導與推進機制、建設規劃與戰略布局、創新主體與創新活動、創新人才、創新生態、國際開放合作等“四梁八柱”及核心要素進行規定。從基本法的角度,《條例》以推動科技創新、加強制度創新、有力保障創新為重要使命,遵循科技創新規律,對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高精尖產業發展等創新全鏈條做出了規定,同時與其他相關法律法規等有效銜接。

此項立法著眼于踐行北京在科技強國建設中肩負的重大歷史使命,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堅持以“鼓勵創新、放權賦能、穩定預期”為主基調,大力營造“市場有效、政府有為、社會參與、效率提升”的創新友好型制度環境,突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突出實踐經驗固化提升,突出改革創新引領,突出北京地方特色。

立法亮點和創新點

《條例》共7章76條,包括總則、戰略規劃與建設布局、創新主體與創新活動、創新人才、創新生態、國際開放合作、附則??傮w來看,《條例》體現出“一個堅持、兩個明確、五個聚焦”的立法亮點和創新點。

“一個堅持”:堅持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法規化、制度化。強調落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加快形成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科技強國提供戰略支撐。強調堅持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定位,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強調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進中關村先行先試,建設世界領先的科技園區。強調推進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強化京津冀協同創新和產業協作。強調主動融入全球創新網絡,支持中關村論壇發揮全球科技創新交流合作的國家級平臺作用。

“兩個明確”:一是明確建立完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領導體制,形成強大工作合力。為充分發揮中央在京科技資源優勢,結合首都實際,《條例》明確,按照國家總體部署和要求,會同國家有關部門、單位,完善中央在京科技創新資源參與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制度措施,促進部市區三級聯動?!稐l例》規定,本市加強與中央財政科學技術經費投入聯動,在國家科技計劃、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運行等方面開展央地合作。同時,規定本市服務和保障在京國家實驗室、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構建以國家實驗室、全國重點實驗室、北京重點實驗室等為骨干的實驗室體系。支持和服務保障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

二是明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戰略規劃和建設布局,為未來建設發展提供重要遵循?!稐l例》明確,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以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中關村科學城、懷柔科學城、未來科學城、創新型產業集群示范區為主要平臺;編制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規劃、規劃部署基礎研究、制定高精尖產業發展規劃等。同時規定,堅持“五子”聯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北京國際科創中心建設要與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和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京津冀協同發展相互促進、聯動發展。

“五個聚焦”:一是聚焦保障科技創新關鍵要素和基本需求,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提供有力保障。在科技經費投入方面,《條例》明確規定,市政府要把科技作為財政支出的重點領域,加大財政性資金投入,保持財政科學技術經費的增幅高于財政性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幅度。在人才集聚和發展方面,規定市人民政府和相關部門應當制定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人才支撐保障措施,完善創新人才落戶引進政策,加大對急需緊缺創新人才的引進力度,制定并適時調整急需緊缺創新人才目錄。在用地需求保障方面,規定要合理規劃基礎設施、公共設施建設用地,保障科技創新和高精尖產業發展用地需求,合理控制高精尖產業用地成本,推進產業用地功能混合利用,支持依法利用集體建設用地發展科技創新產業。在釋放數據要素價值方面,加強公共數據開放共享工作,完善公共數據多元主體開發利用機制,加強數字領域國際合作,建立健全數據跨境傳輸監管與服務機制。在基礎設施和科學儀器開放共享方面,利用財政性資金建設或者購置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大型科學儀器設備,應當按照規定向社會開放共享。

二是聚焦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強化基礎研究、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等制度供給。關于基礎研究,《條例》規定完善基礎研究的穩定支持機制,推進戰略導向的體系化基礎研究、前沿導向的探索性基礎研究、市場導向的應用性基礎研究;市自然科學基金可以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人民政府、企業、行業協會等設立聯合基金。關于技術攻關,規定市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根據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核心技術需求,規劃部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任務;支持科技領軍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開展關鍵核心技術、基礎前沿技術等聯合攻關;建立統籌資源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機制,對維護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急需的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可以創新項目管理方式、布局多條技術路線,組織應急攻關。同時規定,促進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成果轉化融通發展,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發展,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高精尖產業集群。

三是聚焦實施最廣泛的放權賦能,充分釋放各類創新主體動力和活力?!稐l例》規定,市人民政府及其相關部門應當擴大高等學校、科研機構相關科研自主權。規定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完善企業科技創新服務體系,支持民營企業參與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重大創新平臺建設,承擔科技計劃項目,探索國有企業研發準備金制度。規定新型研發機構在運行管理、人員聘用、資金投入、經費使用、知識產權激勵等方面可以采取靈活有效的體制機制,可以接受社會捐贈、資助,拓寬經費來源渠道。規定建立戰略科學家負責制,賦予科技領軍人才充分的人財物支配權和技術路線決定權。事業單位科技人員可以按照規定,到企業兼職、掛職,參與項目合作,或者離崗從事科技成果轉化活動,依法取得報酬。同時,《條例》規定,支持創新主體在可控范圍內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新模式應用試驗;采用政府首購、訂購以及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促進新產品、新服務的應用。

四是聚焦營造國際化科研環境,全方位推動加強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凇耙M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民間”推動與“官方”引導相結合的原則,通過立法推進國際開放合作?!稐l例》規定,支持組織和個人開展國際科技交流合作,發起或者參與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支持設立外資研發中心,鼓勵其承擔科技研發、國際科技合作、重點應用場景示范等項目。支持組織和個人在京發起設立國際科技組織或者與科技創新相關的國際產業與標準組織,建設國際科技組織總部集聚區。支持科學技術社會團體吸收外籍科技人才為會員,支持外籍科技人才按照規定在科學技術社會團體中任職。推動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文獻和數據平臺,支持在京創辦國際學術期刊。

五是聚焦實現前瞻性、引領性的制度突破,為未來深化改革探索預留空間。根據國家相關部署和本市先行探索實踐,《條例》規定了約20項首創性制度。在成果轉化方面,規定完善職務科技成果資產在國有資產中單列管理等制度。在創新人才方面,規定鼓勵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與新型研發機構聯合培養研究生;賦予具備條件的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中高級職稱評審權限;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科技領軍企業等單位可以按照規定推薦技術負責人破格申報相應層級職稱。在科技金融方面,規定設立科技領域政府投資基金,合理設置政府資金出資比例,完善政府資金監督考核和退出機制;培育壯大天使投資人群體;建立完善國有創業投資資本的進入和退出機制;引導商業保險資金等長期資本參與創業投資;支持探索開展認股權貸、并購貸、人才貸等信貸創新。在優化創新生態方面,規定不得將職稱、論文、獎勵等作為申報科技項目的限制性條件;健全科研誠信和科技倫理制度,明確相關限制規定;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完善科技創新盡職免責制度;按照包容審慎原則創新監管機制,支持創新主體在可控范圍內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新模式應用試驗;支持依法利用集體建設用地發展科技創新產業。在開放合作方面,規定完善科技項目經費跨境使用和管理機制;建設以研發創新為特色的綜合保稅區。同時,《條例》還為未來改革探索預留了空間,比如,規定本市加強與海關等國家有關部門在京機構的合作協調,提升科研物資通關便利化水平;探索海外高層次人才職稱直接認定制度。

猜你喜歡
條例中心科技
剪掉和中心無關的
在打造“兩個中心”中彰顯統戰擔當作為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
新版黨紀處分條例修訂要點
新修訂的黨紀處分條例干貨全在這里
科技助我來看云
科技在線
別讓托養中心成“死亡中心”
科技在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