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尋相關對策 助力國企提升內控執行力

2024-03-15 07:58馬利華
大眾投資指南 2024年1期
關鍵詞:執行力考核監督

馬利華

(泰州市泰政能源有限公司,江蘇 泰州 225300)

在國企改革深化的背景下,市場競爭愈發激烈,良好的內部控制管理不僅能夠保證國企規范開展各項業務、防范各類風險,而且能使得國企在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地位,主動適應復雜、多變的環境,幫助國企保值增值。

因此,提升國企內控有效性,既是國企內部發展的需要,又是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必然要求,但是在實踐過程中受諸多因素的影響,仍面臨著一些薄弱點,導致內控實施效果不理想,無法發揮內控約束、監督和控制作用。國企為了適應社會發展,有必要強化內部控制,選取一系列解決方法,多措并舉提高內控有效性,為企業創設良好的發展環境,促使其高質量發展。

一、國有企業加強內控執行力的重要性

國有企業強化內部控制,可以保證各項工作規范實施、保證財務安全、控制經營風險,最終實現發展戰略目標,具體表現如下。

第一,保證企業財產安全。企業財產完整、安全作為企業正常運營的基礎,保證企業財產完整、安全,作為國企內控最核心的目標之一。國企立足于自身實際狀況,建立一套完善、切實可行的內控體系,能夠全方位監督企業物資采購、驗收、銷售等環節,使得整個生產過程的安全、完整,盡可能避免國有資產流失。

第二,控制經營風險。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把控經營中各類風險,以強化風險防范能力,通過實施內部控制,經營者可以從投資、分配等活動中發現控制經營的痛點,分析其主要原因并做好糾正。因此,實施內部控制工作,有利于提高國企經營中各類風險預測能力、控制能力,真正提高企業經營效率,獲得可持續、穩定發展[1]。

第三,實現發展戰略目標。國企通過強有力的方法和措施,積極統籌長短期利益,制定一套滿足企業實際的戰略發展方案,內部控制活動可以約束各部門人員實際操作,保證各部門圍繞企業發展戰略和規劃,相互間做好協調和溝通,深層次進行結合,實現企業發展戰略。

二、當前國企內控執行力的現狀及問題分析

(一)內控環境有待優化

從當前內控執行現狀分析,不能實現預期目標,主要是內控環境有待優化,不符合企業實際需求,具體表現如下。

首先,人員內控認識不到位。不少國企管理層對內控缺少正確的重視,將重點放在了經濟效益方面,忽視了內部管理、控制,不能全面掌握內控實施的重要價值,未能緊跟時代發展潮流,主動轉變自身觀念,不能保持先進的思想觀念為內控執行提供支撐,以至于內控效果不理想。

其次,內控組織架構不完善。組織架構作為國企內控環境的核心構成,也是企業實施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促進信息溝通的基礎設施和平臺載體。當前,國企內控組織架構不完善,不能將主要任務、職責落于實處,無法獲取較佳的內控實施效果,也沒有根據實際組織架構,設置科學、合理的崗位,導致內控執行力薄弱。

(二)缺少科學的內控風險評估機制

國企開展內控活動過程中,為企業帶來較多優勢的同時,也面臨著一些風險,如果沒有及時對這些風險進行評估、應對,可能產生不良影響,無法提升內控執行力,影響國企可持續發展。

但是,國企在具體實踐過程中,內控風險管理不到位,主要體現在人員內控風險意識不到位、內控風險評估機制不完善等,不能準確辨識內控活動實施的各類風險,形成完整的風險清單,制定有效的解決措施和方法,將各類風險實現可控化。另外,部分企業內控風險應對更注重事后防范,忽視了事前預警、事中把控,無法實現全過程風險控制,導致企業產生不必要損失,難以發揮內控效用[2]。

(三)內控信息化建設不到位

在具體實踐過程中,國企內控信息化建設,仍面臨著一些難題,具體表現在:首先,人員內控信息化意識薄弱。國企缺少宣傳和教育,使得人員不能全面掌握內控信息化的價值,片面認為開展這項工作需要耗費較多的成本和資源,短期內獲取的經濟效益不突出,導致內控信息化建設主觀意識薄弱,使得內控信息化建設腳步滯后。

其次,國企未能使用大數據、物聯網等先進技術,搭建功能全面、運行安全的內控信息系統,不能動態追蹤內控實際狀況,難以快速確定內控執行薄弱點,導致內控實施效果不理想;同時無法突破各部門信息壁壘,各類信息傳輸缺少時效性,各部門不能形成通力參與到內控信息化建設中,導致內控效果不理想[3]。

(四)內控執行監督、考核流于形式

從目前實際現狀分析可知,國企內控監督、考核不到位,具體表現在:第一,內控監督流于形式。在實際監督工作中,內部控制監督工作還存在不到位現象:一是內部監督流于形式。部分國企負責人牽頭,雖然設立了相應的監督部門、人員,但監督機構流于形式,未能最大限度發揮自身效用。二是內外部監督約束力薄弱。一些國企內部審計部門形同虛設,內審部門工作人員開展工作缺少客觀性,不能真正發揮內部監督的效用;同時,外部監督約束力薄弱,審計部門注重常規審計監督,對于內控存在的問題不能發揮約束作用,無法將內控執行到位。

第二,內控考核不到位。內控活動開展過程中,缺少完善的考核機制,沒有配置專業考核人員,導致各項考核工作流于形式。

(五)內控管理人員素養有待提升

現如今,國企內控工作人員素質參差不齊,部分人員綜合素養未能達到內控管理的基本標準,綜合業務水平較低,與內控管理活動實施對人員要求仍有一定差距。主要是國企部分工作人員缺少常態化、系統化的培訓,不能通過培訓強化自身綜合實力,難以高質量開展國企內控活動,導致各項工作開展不到位,影響國企內控執行力的提升。

另外,內控管理人員挖掘和引進不到位,在招聘人員過程中,既要系統性評估人員理論知識、實踐技能,又要注重人員信息素養、市場預測能力等,導致引進人員與崗位要求匹配度較低。

三、有效提升國企內控執行力的相關對策研究

(一)優化和改善內部控制環境

國企在實施內控活動時,為了將其落于實處,就必須優化、改善內控環境,真正將各項工作落于實處,實現國企高質量發展。

在實施過程中,建議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第一,內設專項內控組織機構。內控組織機構全面負責內控活動的實施,將各項任務和職責落于實處,保證各項決策更加科學、合理,并且遵循崗位不相容原則,設置相應的崗位,按照相關要求和制度實施,提升內控執行力,幫助國企可持續發展。

第二,強化人員內控意識。國企人員內控意識的強弱,關系著內控活動實施成效,只有加大宣傳和教育力度,保證人員正確認識到內控實施的價值和意義,樹立先進的內控理念,將其融入實踐中,保證內控執行到位,推動國企高質量發展。

(二)建立完善、科學的內控風險評估機制

國企內控活動開展過程中,仍面臨著一些風險,如若未有效、及時把控風險,無法創建良好的發展環境,國企不能高質量地經營。國企在具體實踐過程中,應注重內控風險管理,按照國企當前經營現狀、未來發展前景,建立一套完善、切實可行的內控風險評估、應對機制,真正覆蓋全業務流程,能夠及時辨識各類風險,形成完整的風險清單,逐一制定有效的解決措施和方法,將各類風險遏制于搖籃中,從根本上改變風險管理事后控制的模式,真正實現事前風險預警、事中控制和事后反饋,實現內控風險全流程控制,為國企內控活動順利實施創設良好的環境,保證每項工作順利推進,以便于獲取較佳的內控管理成效[4]。

例如,某企業經營范圍是燃料油、柴油(不含閉杯閃點≤60℃的柴油)、石腦油、潤滑油銷售(以上不含危險化學品、監控化學品、易制毒化學品);燃氣具及相關配套設備的銷售及維修,新能源汽車租賃、銷售、維修。

在實際運營過程中,運營規模持續擴大,面臨多方面的風險,為了保證本企業活動規范實施、防控風險,就應將重點放在提升內控有效性方面,建議著重做好內控風險把控工作,制定一套貼合業務實際的內控風險管理體系,提高抵御風險能力,如對經營環境變化、發展趨勢和預判能力,能夠全方位辨識內控風險,形成完善的風險清單,有針對性制定解決措施,有效做好內控風險隔離,最大限度規避由“點”到“面”,最大限度減少各類風險產生的不良影響。

(三)注重內控信息化建設

大數據時代下,要想提升國企內控有效性,應借助信息化“東風”,實現內控信息化建設,突破各部門壁壘,實現信息互通、共享,為內控體系高質量實施奠定良好的基礎,以提高管理水平。

國企首要應強化人員內控信息化思想,認識到內控信息化建設的價值,以及對企業的促進作用,主動轉變自身觀念,適應復雜、多變的環境,應用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搭建功能全面、運行高效的內控信息系統,突破各部門壁壘,真正實現信息共享,加快各類信息傳輸速度,各部門及其人員形成合力參與到內控活動中。

與此同時,應用內控信息化系統,實時、動態監督內控活動執行現狀,準確內控執行中的痛點和薄弱點,分析其形成主要原因,有針對性制定有效的解決措施,以確保內控執行到位,以便于滿足國企經營、發展的現實需求。

另外,內控信息化平臺運行時,可能面臨著一系列風險,尤其是信息安全,應選取高效的信息安全防護技術,真正保證內控信息系統安全運行,真正實現內控動態監測、自動報警等,實現內控智能化、數字化、信息化[5]。

例如,某企業成立于2015年,在批發和零售業不斷探索中求發展,同時完善內部制度。經過大家的不斷努力,在行業內有著良好的口碑。該企業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優化內控制度體系,逐步推進內控信息化建設,目的在于完善內控運營機制,通過實時監管、智能防護,實現內控智能化、數字化和信息化。

使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搭建內控信息系統,突破各部門壁壘,實現信息互通和共享,獲取一系列優勢:一是簡化程序,最多跑一次。企業內部各項費用申請報銷、采購申請、招標書確認等,基本實現線上全流程管理,僅最終報賬需到財務部門,實現最多跑一次。

二是關聯控制,全過程關聯。將內控信息系統與各部門系統關聯,真正實現“人控”到“機控”,最大限度減少人為操作帶來的誤區,減輕了審核壓力。

三是審核留痕,責任明確??梢詫⒏鲘徫粯藴室詫徍艘氐男问絻惹兜礁鹘洕顒訉徟鞒讨?,業務、財務等責任分別融入具體流程和崗位中,從根本上消除過去“一人得利、大家負責、財務兜底”的風險。

(四)強化內控執行監督、考核

國企為強化內控執行力,應注重內控執行監督、考核,不斷對其進行改進獲取較佳的效果。

從當前實際現狀分析可知,國企應著重做好以下幾方面:一方面,注重內控執行監督。從國企內部來說,要注重內外部監督,設置職責明確、獨立性強的內控組織機構,配備專職審計人員,嚴格按照相關程序、制度實施,對于內控實施全生命周期進行監管,按照各責任部門執行狀況獎懲,為內控執行到位夯實基礎。同時,利用外部監督力量,審查單位經濟業務是否合法、內控制度是否健全、執行是否有效,通過監督發現薄弱點,制定有效的解決措施和方法,有效提升內控執行力。

另一方面,強化內控執行考核。對于內控執行來說,應重視考核工作,配置專項的考核機制和人員,嚴格按照相關程序、制度實施,將最終考核結果與人員薪酬獎金等掛鉤,保證內控考核落到實處,幫助國企可持續發展。

(五)提升內控人員自身綜合素養

國企內控活動順利的開展,需要高素養的人員做以支撐,每個員工都作為內控執行的主體,要想真正將各項活動順利開展,就要根據實際狀況,打造一支高素養的內控人員隊伍,真正挖掘和發揮人員的潛能,對于各環節進行有效把控。

要想實現這一目標,建議做好以下幾方面:首先,強化內控人員培訓。內控人員應進行常態化、全面性的培訓,作為提升內控人員綜合素養的方法,要結合人員薄弱點,制定一套完善的人員培訓計劃、方案,以便于提高人員綜合素養,使得內控活動順利開展。

其次,引進高素養內控人員。國企應積極制定規范、統一的招聘機制,引進高端內控人員,更新人員自身知識結構,為內控人員隊伍注入新鮮活力,篩選和引進內控人員時,既要評估人員理論知識、文化水平,又要分析人員信息素養、實踐技能,篩選優秀的內控人員,打造一支復合型的內控人員隊伍,保證內控管理活動高質量實施。

四、結束語

強化國企內部控制,有助于增強核心競爭力、防范風險、提高經營水平,幫助國企可持續發展,但是在實踐過程中,受諸多因素的影響,仍面臨著一系列的風險,導致內控實施效果不理想,難以發揮內控約束、監督等作用。因此,應根據自身實際狀況,強調內控管理,厘清內控實施中的問題,分析其形成主要原因,制定有效的解決措施和方法,真正提升內控管理水平,主動適應國企發展和改革需求,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猜你喜歡
執行力考核監督
做到三個“必須堅持” 提高地方人大執行力
突出“四個注重” 預算監督顯實效
內部考核
創新完善機制 做實做優考核
監督見成效 舊貌換新顏
夯實監督之基
公立醫院 如何考核?
執行力是『干』出來的
監督宜“補”不宜“比”
兒子,未來需要你的執行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