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蘭花開·海風徐來”當代建筑與環境共生創作演繹研究*

2024-03-16 09:01曹輝鞠瑞馨張龍巍CAOHuiJURuixinZHANGLongwei
城市建筑空間 2024年1期
關鍵詞:徐來玉蘭花流線

曹輝 鞠瑞馨 張龍巍 CAO Hui JU Ruixin ZHANG Longwei

在可持續視角下,隨著地域性文化的積淀與演進,建筑共生理念以獨特的創作形式表達自身文化屬性。以葉蓉金灘驛站為例,思考建筑、人與環境間的關系?!坝裉m花開·海風徐來”的愿景呈現城市地域性建筑空間的文化精神與內涵,解析建筑文化系統的物質性、社會性和精神性3 個層次,從而實現數字化營建的創作演繹。

地域性文化;城市公共空間;建筑創作;數字化設計

0 引言

建筑文化作為地域性文化積淀的產物,在一定程度上呈現地域自身屬性的表達。不同地域文化主體意識凸顯,建筑文化層次性由此形成。在物質層面具有“共生”關系的不同事物作為特殊形式在建筑形態上得到創新和發展。在建筑可持續設計創作中,建筑共生思想作為建筑與城市設計哲學理念的主體,試圖將多種對立元素以共生思想為媒介,充分體現其對建筑、人與環境三者關系的思考。

“意在筆前,而后設計”,葉蓉金灘驛站的建筑創作與自然共生。人不再是主體,建筑不再是載體,一切仿佛只是宇宙一粟間的微影,但又無窮無限。驛站作為復合型功能建筑,將成為海南環島旅游帶中充滿活力、親民的公共空間。

1 項目概況

葉蓉金灘驛站位于海南省儋州市,是環島旅游公路驛站中的重要節點。項目定位為文化商業類休閑綜合體,總用地面積132066.33m2,總建筑面積160725.19m2,其中地上建筑面積54174.20m2(含加油站761.57m2),地下建筑面積106550.99m2,建筑設計致力于打造海南“珍珠項鏈”濱海驛站上以智慧旅游服務和無人駕駛體驗為主題的“珍珠”項目。

2 “玉蘭花開·海風徐來”設計愿景

葉蓉海灘基本上是原生態狀態,當地草木以白玉蘭為主,花形雅致高潔、美麗大方。在海防林的護佑下,此處陽光溫和、波浪平緩,海水隨著陽光照射不斷變化。玉蘭花瓣隱于靈動的建筑曲線中,輕柔如云朵,變幻如天空。到訪者可沿起伏的線條行走于場地及屋面之上,縱覽濱海迷人風景,既可在此休憩、娛樂、看海,又可進行戶外露營及音樂節演出,彰顯儋州乃至海南的人文色彩。

建筑設計以地域文化為根基,延續文化生命力,打造獨具魅力的文化休閑商業綜合體,包含商場、酒店、休閑娛樂中心、智慧數據展廳、文旅露營地、地下停車等,可提供輕松的游覽路徑、美好的休憩環境及場地內的露營空間。圍繞驛站建筑獨特的造型與功能進行規劃布局,并提出設計愿景(見圖1)。

1 方案構思

1)生態文化性 將生態引入驛站,融景于建筑,呈現驛站的獨特性,同時進行生態節能策略的嘗試。

2)故事性 沿海棧道將水源以“故事”形態引入,綠地、下沉廣場、屋頂坡道將“故事”從室內延伸至更廣闊的室外空間,彼此交互共生,以支撐周邊生態系統。

3)場所情景化 營造服務于所有人的綠色共享空間,智慧沉浸式文化商業體驗使人感受情景化的互動連接。

3 數字化建筑演繹設計

3.1 “玉蘭花開”建筑方案

建筑創作以“玉蘭花開”為基本概念,使玉蘭花獨特的抽象性與符號性融入建筑語言,將整個建筑形體視作綻放的花朵,利用連續弧線形成有張力感的平面形態,并在北、西、南、東側劃分4塊景觀區。

建筑主體由4枚“花瓣”圍繞內部中庭組成,即新倉購超市、展示中心、酒店及配套設施,中央廣場與建筑產生強烈的空間聚集體驗,多樣化的獨特節點使空間更為具象化?;ò陣现行男纬傻闹醒霃V場可容納多種功能,如宴會、商業、小型演出、時裝秀、音樂會等;零售區與餐飲區之間的公共通道位于開放的下沉庭院,使游客便捷到達地下層,地下空間更具商業吸引力(見圖2)。

2 鳥瞰效果

建筑營造復合旅游樞紐及濱海步道驛站功能的城市綠色共享空間,富有生機靈性的建筑組合與周圍環境形成強有力的聯系,使建筑整體具有地標價值。建筑功能體量被分散布置,并具備各自獨特特點,其與周邊環境融合,為場地注入城市活力。建筑通向外部的平臺設計為人們提供廣闊的視野,一體成型的白色建筑如同多維時空隧道,連接城市與海岸、現實與想象。

3.2 “海風徐來”建筑文化空間

風從海面徐徐吹來,建筑功能體量被分散布置,與周邊環境融合,呈現掛毯排列似的空間氛圍。

驛站建筑由白色混凝土澆筑,內外合一,形成多個半室外空間與平臺(見圖3)。微微卷曲的混凝土墻體既是建筑結構的有機形態,又是連接不同空間的紐帶,建筑立面、樓板、屋面渾然一體。

3 建筑局部

3.3 建筑與環境地域性分析

建筑自身與人文環境存在潛在的相互影響,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共生系統。在場域精神、空間協調、建筑體量與環境、流線、功能方面進行設計,打造地域性文化空間,于外具有城市公共環境的共享性,于內具有綜合商業功能空間的協調性。

1)場域精神與環境 建筑用地北側鄰近城市道路,是人流主要來向。道路北側緊鄰松林,棧道從松林內部延伸至大海,在尊重環境基礎上延續場所精神,與周邊環境形成共生關系。同時,利用變化與動感的建筑體形并結合場地路徑承載各項活動,組織復雜的流線,激活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促進人與環境的對話。游客經過城市道路進入驛站,清晰的人車分流動線區分露營、參觀、住宿等流線,場地內設置下沉空間,增加行為活動的隨機性。參觀者可走出建筑,移步至屋面共享空間,在完全開闊的平臺上活動休憩,遠眺海景棧道,將遠處的自然景觀盡收眼底。

2)空間協調與流線 建筑整體布局為4個建筑體塊,1~2層通過廣場外環廊相連。室內分為4個主題空間,向心式圍合中心廣場。建筑流線圍繞中心展開,環廊流線可模塊式串聯。人們從不同主題空間中走出,穿過走廊行至演繹廣場,聚集于此,相互交流。清晰的室內流線與開闊的景觀視野使分區功能一目了然,同時模糊了室內外空間界限。

3)建筑體量與功能 建筑綜合體由4處體量不一的體塊構成,為海南度假游客提供配套服務,如科技展廳、休閑娛樂中心、酒店、新倉購超市。建筑中心環繞演藝廣場,東側為加油站,西南側為太陽能板構筑物群形成的房車營地。

3.4 數字化演繹

數字建構延續“玉蘭花”設計理念,建筑曲線自然流暢,立面玻璃幕墻形成連續窗帶。整體建筑形態在錯動與統一、擾動與連續性中達到平衡。

設計運用BIM平臺鏈接方案草圖進行建構,專注于花形在建筑形體中的雅致塑造和推敲(見圖4)。同時,在對混凝土和玻璃幕墻的創作優化中,不斷增強并細化非線性建筑造型的體積感和力量感,最終形成建筑整體形態。將“玉蘭花開”的靈感融入建筑,場地內規劃的靜水景觀以建筑為背景,由花形流線演繹與建筑的呼應。西側綠地設置房車營地,多條蜿蜒步道將營地內的綠地空間串聯,為人們提供更豐富的城市文化共享場所。

4 設計分析4a建筑基底4b場地功能布局4c流線分析4d功能分析

4 結語

以“玉蘭花開·海風徐來”為創作理念的葉蓉金灘驛站在建筑共生的可持續設計中,通過數字化演繹延續地域文脈,并綜合考慮場域精神、空間協調、景觀規劃、建筑體量與功能流線的相互關系,打造具有濱海特色的城市文化休閑類公共建筑,使其成為海南濱?!罢渲轫楁湣鄙厦利惙欠驳摹罢渲椤斌A站。

猜你喜歡
徐來玉蘭花流線
玉蘭花
春天到
師徒賽技
幾何映射
“青峰”徐來
徐來繪畫作品
任意夾角交叉封閉邊界內平面流線計算及應用
我愛玉蘭花
徐來蛋湯
對視玉蘭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