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苜蓿

2024-03-18 10:42李若濤
莫愁·時代人物 2024年3期
關鍵詞:馬匹野菜苜蓿

李若濤

苜蓿是南京初春最早萌出的野菜,也是早春時節最早應市的時蔬。隆冬時節,東郊博愛園、體育公園的大草坪上,枯黃的草地上出現的一小塊一小塊的綠色斑塊就是苜蓿。

清末民初文人龔乃保撰寫的《冶城蔬譜》中,苜蓿赫然在列??途幽习驳凝徬壬b憶金陵蔬菜之美,不覺垂涎,于是帶著深深的眷戀書寫家鄉的野菜,一邊寫,一邊回味舌尖上的味道?!妒酚洝份d:“大宛國馬嗜苜蓿,漢使得之,種于離宮?!贝笸饑侨缃駷跗潉e克斯坦費爾干那盆地一帶,史書說是張騫把苜蓿帶回中原的。

那苜蓿和著名的汗血寶馬有沒有關系呢?還真有關系。當年張騫出使西域,雖沒有完成聯合大月氏與匈奴作戰的使命,卻了解了西域各國風物,比如大宛國盛產葡萄和戰馬,尤其是汗血寶馬。當時中原的戰馬遠不及匈奴,漢武帝便派出使臣,帶著金銀財寶去買馬。大宛不但沒有賣馬,還殺了使臣,搶走金銀財寶。漢武帝哪受得了這般羞辱,于是派出大將軍李廣利率三千鐵騎、六萬精兵遠征大宛。李廣利在途中與匈奴軍隊相遇,大戰一場,損兵折將,空手而歸。雖說兩次求馬而不得,但漢武帝志在必得。經過幾年的充分備戰,李廣利第二次遠征。這次大勝而歸,帶回了一千匹寶馬。自此,通過交易的優質馬匹源源不斷地進入漢地。

從西域進口馬匹的交易一直延續下來,唐朝“絲綢之路”最大宗的交易就是用絲綢換馬匹。一位叫白桂思的外國學者推算,公元839年,有28.5萬匹絲綢用于交換馬匹,相當于唐朝國庫資金的5%。戰爭時期則會動用更多的銀兩購買馬匹。有人建議把“絲綢之路”改成“駿馬之路”,也有道理。

苜蓿大約在大宛馬進入之前就入住中原,這種牧草非常適應中原、西北的土壤和氣候,它耐鹽堿,抗逆性強,多年生或一年生,種子又小又輕,傳播能力很強,很快就遍及我國各地的草原牧場。當然,它們也會野逸,跑到了田間地頭,扎下根來,成為野草。苜蓿僅僅是牧草和野草嗎?許倬云先生在《漢代農業》中說,漢代農業主要以谷類、桑麻等經濟植物為主,食用的蔬菜大多來自采集的野菜,其中口味較佳的才逐漸在住家附近種植。當時種植的蔬菜種類比較少,有瓜、瓠、葵、苜蓿、芋、蔥、蒜等,苜蓿位列其中,每年農歷正月和七八月播種,春秋季皆可食用。也就是說,自漢代起,人們就發現了苜蓿的美味,不僅給馬吃,人也吃,而且是重要的時蔬。

有個詞叫作“苜蓿生涯”,典出五代王保定《唐摭言》卷十五:“朝旭上團團,照見先生盤。盤中何所有?苜蓿長闌干?!北P中只有苜蓿佐餐,可見飲食的寡素,是小官吏清貧度日的寫照。這首詩的調調,有種固守清貧的安適,也有點自嘲的味道。這種苜蓿叫作紫苜蓿,就是開紫色花的苜蓿。

南京初春見到的苜蓿則是南苜蓿,開黃花,又稱黃花苜蓿,還叫秧草、草頭、金花菜。南京人稱母雞頭(木杞頭)。南苜蓿更適應南方潮濕多雨的天氣。南苜蓿與紫苜蓿同屬豆科苜蓿屬,分類上的區別主要是南苜蓿的果實帶刺,而紫苜蓿無刺。南京自元代起便在東郊一帶的草地上種苜蓿,養馬、駱駝和牛羊。明朝建都后,朝陽門(中山門)外就叫作苜蓿園,還有馬群、青馬、黃馬這些地名,都是曾經的馬場。

如今的苜蓿園已經變成了城區,高樓林立,道路縱橫,北面與明孝陵毗鄰,往東的大片草坪要數博愛園和體育公園。在博愛園的大草坪上看見新發的苜蓿,自然會想到這些草會不會是明代牧草的后代。想從地方志上查找,沒找到相關的記錄。從這一帶的環境來說,六百年來沒有大變,即便有戰亂和自然災害,對野草的影響并不是很大,因此說是明代牧草的后代也有可能。

在饑荒和戰亂年代,苜蓿這一類的野菜是救命的食物,更不要說它蔥蘢的綠意帶給歷經戰亂的老百姓精神上的撫慰。

“闌干新綠,秀色照人眉宇?!弊诙盏拇蟛萜荷蠒裉?,忍不住挖了一棵苜蓿,很難挖,主根和側根呈倒傘形扎在土壤中,貼地慢慢拔出,三棵莖葉交疊的苜蓿一并拔出。倒過來看它的根上形態,只見十多支平臥莖呈蓮座狀叢生,每一莖枝,葉互生,葉柄的尖端頂著三葉草,葉腋處都有芽——可以預見,這一棵草就能生發出一小片草甸。

苜蓿和同在這一片草地上的白花車軸草及紅花酢漿草的葉子很相像。不過也好區分,白花車軸草的葉片上有一道“白眉毛”,而紅花酢漿草的小葉片是心形的。

作為牧草,馬兒啃食幼嫩的莖葉,然后給小草時間,讓它長出第二撥,而后是第三撥,人們采集也是這樣,嫩葉可以采集數輪。

苜??梢郧宄?,也可以與河豚、五花肉、大腸一起紅燒成出名的菜肴。南京人的吃法大多用油炒,放點鹽,放點糖,有的還放點酒,吃起來清香撲鼻帶一點點澀。我家三嫂是老南京人,她喜歡用葷油炒野菜,她說野菜都很寡,唯有用葷油炒才顯得潤亮。南苜蓿開黃色的蝶形花,一看就是豆科植物,不過它開花的時候,莖葉就老了。種子也可食,饑荒年代,別說種子,就是木渣渣的根,也會被人刨出來吃掉。

苜蓿根須上有比芝麻小的根瘤菌,能固氮肥田,所以有地方把它當綠肥種植?,F在南方和北方都有人種植苜蓿,南京市場上售賣的大葉苜蓿比博愛園的葉片大,綠油油的,挺鮮嫩,不過人們更喜歡在野外采摘。

很多年前,有一次我們去南山,經過一片農田時停車看景,大嫂發現了田埂上的母雞頭,然后我們便采集起來。陽光溫煦,空氣清透,帶著冬日的凜凜寒意,我們笑著,互相招呼著,手捧著青青的苜蓿頭,那一幕,多年后都能清晰地記得。苜蓿對人、對環境都百利而無一害,是野菜中的善良天使。

編輯 王冬艷 437408345@qq.com

猜你喜歡
馬匹野菜苜蓿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長真不賴
苜蓿的種植及田間管理技術
苜蓿的種植技術
挖野菜
盛裝舞步競賽馬匹的設施和管理
馬匹喝水
真正的動物保護:馬匹專用“跑鞋”
苜蓿:天馬的食糧
野菜的盤中藝術
要造就一片草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