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山秋意靜中長

2024-03-18 09:03何振華
東方劍·消防救援 2024年2期
關鍵詞:傅雷電車故居

何振華/文

十年前的春節,我在北京,滬上報社的朋友要我去實地察看了解一下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拆除的情況。當年北總布胡同24 號院梁林故居被拆,輿論嘩然,但據說北京市文物局并不知曉,有關部門給出的說法是,拆也是“維修性拆除”。

差不多也是那個辰光,上海傳出消息說,有關方面計劃用三到四年時間“修舊如舊”,恢復傅雷故居。其時,位于浦東航頭鎮傅家宅的傅雷出生地,36 間房屋的一半早就被拆掉了,剩下的一半也已然破敗不堪,1949 年以后長期由村民居住,后或空置或租與外來務工人員。航頭鎮方面在修復傅雷故居的文件中說:“為激勵后人傳承傅雷品格,學習發揚傅雷精神,同時擴大世界名人故居對外的影響力、輻射力……經研究,擬對傅雷故居進行分期修復保護和開發利用,以緬懷先人,鑒往知來?!边@當然是一件大好事。但我改不了聯想和質疑的習慣,在那時還公開發行的《東方早報》上寫了一篇評論。

1949 年以后,傅雷已遷居浦西,搬到了江蘇路的安定坊。1966 年9 月3 日,傅雷和夫人朱梅馥在自己的寓所內雙雙棄世。傅雷,字怒安,號怒庵,用他的老朋友施蟄存先生的話來概括,傅雷性情剛直,亦如一團干柴烈火,“文革”初期他因不堪凌辱,一怒而死,一代文壇巨匠的撒手歸西,是怒庵的最后一“怒”。施先生生前住在愚園路的寓所,距離傅雷家很近,我雖然時常造訪施老,卻迄未前往安定坊“緬懷”一下傅雷。我怕走近怒庵,更不忍尋思那一段令人傷心也并不久遠的往事。當時獲知傅雷故居將被修復,自然而然,我就聯想到施蟄存先生的故居了。施先生出生的松江老家早已毀于戰火,毗鄰傅雷安定坊故居的愚園路寓所,是一幢坐北朝南的新式里弄住宅。施先生生前的這個家,包括了底層、二層的前樓、三樓的亭子間。當年為方便郵政,施先生慨然讓出了底層住到了樓上,這個地段從此有了郵局?!拔母铩敝?,施蟄存胸襟超脫,泰然應對浩劫,提到住房大小,他笑答“別人家是每況愈下,我倒是每況愈上”。聞者無不會心莞爾。上海有魯迅,有巴金,有傅雷,有施蟄存,這是上海文化的安慰。這樣的大師,僅就其故居的“對外的影響力、輻射力”,不應該止步于“修復保護和開發利用”吧。施先生在世的時候說過,人都要死的,保留故居,死人占了活人的房子很沒意思,這種事情不能過火。

今天再來看看施先生形容的“過火”,我仍然覺著不是什么保留了多少誰的故居的問題,而是已經拆掉了的種種,恰恰是根本不應被毀了的一切。施蟄存在《紀念傅雷》一文中說,傅雷是“具有浩然之氣的儒家之剛者”:“這種剛直的品德,在任何社會中,都是難得見到的,連孔子也說過‘吾未見剛者’,傅雷之死,完成了他的崇高品德,今天不必說‘愿你安息吧’。只愿他的剛勁,永遠彌漫于知識分子中間?!蔽抑刈x施先生這番話,想到梁林故居的“命運”,想到傅雷故居的“幸運”,想到修復這些故居有什么功利,又有多少意義,我想施老說的“過火”也對。

施老去世后,我有好幾年不曾去愚園路了。第一趟見樹棻先生,就在“北山施舍”。那天樹棻先生還開玩笑要我用愚園路上一個名人齋名作下聯對“施舍”,我不假思索答曰“愚樓”。施老哈哈大笑,問我認得“愚樓”的主人否?我說我高中畢業那年夏天隨老太公去愚谷邨見過應野平,老先生送我一張扇面,畫的是螃蟹,那天也要我猜個謎謎子,猜對了就送我扇面?!按鬅ば纷w機”,猜一句上海歇后語,我不假思索,脫口而出:“懸空八只腳”。最近一次走過愚園路,這條網紅的“文藝路”上隨處可見舉著手機自拍的人。經過愚谷邨,我沒有去應野平“愚樓”故居前駐足。愚園路1018號的郵局已是Akimbo Cafe,我想到自己過去彎進岐山村,推開虛掩著的后門,輕步走上彌漫著雪茄香味的樓梯,走進先生房間,能看見先生坐在臨窗的藤椅上,溫暖的黃熾燈光下,拿著放大鏡瀏覽書刊,再輕步走近,先生抬頭揚手示意我坐到他書桌邊,遂從抽屜取出助聽器像話筒一樣伸到我的面前,一邊用他那雙柔暖的手翻閱讓我帶去的書,一邊問我去隔壁同仁醫院看過蘇淵雷嗎……二十年倏忽,樹棻先生從香港回滬后,約晤過兩趟,他病逝時我人在香港?,F在寫愚園路老建筑老洋房人事的文字多如牛毛,極少有人提到孫樹棻。孫氏祖上先后于曾國藩、榮祿、李鴻章門下任事,家族在滬上經營修船業、錢莊等生意,四馬路上置有多處房地產,出名的有惠中旅館。我檢出多種樹棻寫的書,很想有時間“滬語講述”一下。滬上文壇,一個程乃珊,一個孫樹棻,走得太早了。健在的話,聊聊“海派文化”也好,所謂“老克勒”,與當紅的“大咖”像煞不可同日而語。

今天的愚園路350 號,應是靜安消防救援站所在。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 年),公共租界工部局在此設靜安寺消防分處,1922 年建造的大樓即靜安寺救火會,那幢由原為三層經多次擴建加層的老建筑,仍舊醒目。查史料記載,1942 年這里改名為靜安寺消防區隊。市區寸土寸金,加之歷史原因,消防隊緊挨著居民樓,從操場上抬頭就能望見居民晾曬的衣被,居民在自家窗口也能將消防隊操場上的一切看得一清二楚。有附近老鄰居回憶,過去救火會每當夜間至早晨出警是不拉警笛的;居民家中有電器壞了,就直接跑下樓找消防員幫忙修理;獨居老人每天會準時來找值班的消防兵聊家常。之前因為地面沉降,消防車庫大門口明顯低于馬路。老上海人說起來都不會忘記,烏魯木齊路轉彎口上有一個救火會。

說到愚園路,不能不提20 路公交電車。20 路公交電車是滬上1928 年開出的一條無軌電車公交線路,余生也晚,但我曉得,上海第一條無軌電車不是20 路,而是英商公司在1914 年就開通的14 路電車,它其中的一個終點站就在我過去居住的中華路壽祥里弄堂正對面、中華大戲院的門前。20世紀七八十年代,每逢“五一”“十一”這樣的重大節慶日,20 路電車有個最大的亮點,就是節假日期間會開出一輛張燈結彩的漂亮彩車,我喜歡叫它“花車”。小時候,每到國慶節或勞動節去外灘觀燈的時候,父親帶我等候、能擠上這一趟20 路“花車”,巡游在人頭簇擁的南京路上,別提有多開心了!20路電車是1963年與1路電車合并的,走同一條線路。今天的南京東路早已成為步行街,20 路電車行駛經過的南京西路商圈,也成為城市更新、功能提升、靈感閃現的世界級地標之一。我還是那句話,沒有回不去的從前,只有抵達不了的境界?,F在恢復了“鐺鐺”鈴聲的20 路電車之所以成了魔都的特色公交線路,我想,也是因為它迄今一直所行駛的這條頗具人文底蘊的公交線路的特殊性吧。今天,坐在20 路電車上,烏魯木齊北路一個轉彎就是愚園路,車在,路在,而能說“我小辰光就常常坐車經過此地”的人,不多了。

猜你喜歡
傅雷電車故居
傅雷的稱贊
衛立煌故居
基于Baja電車點線面動態仿真轉向設計
楊絳眼中的傅雷:嚴肅不乏幽默
小電車,大問題
傅雷 劉海粟 友情與絕情
最早的電車用馬來牽引
魂兮歸來返故居
辛苦的電車售票員
瞻仰胡適故居 見其未知一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