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敬前輩的“一”

2024-03-19 22:54陳思炳
大江南北 2024年3期
關鍵詞:樟樹下李四光收據

陳思炳

“一”這個數字看起來很簡單,然萬事都從“一”開始。有時 ,平凡的一件物品或一件事能展現一個人的品格,一次獨特的觀察或考量能成就一個人的事業……這些“一”,常常包含著深刻的內容和意蘊。

一雙破舊的拖鞋

毛澤東主席生前有一雙拖鞋,穿了許多年,鞋底磨出了洞,鞋面都開線了。工作人員幾次要丟了它,可主席總是說,修一修還可以穿嘛。工作人員只好送到外面去修,修鞋師傅看了直搖頭,說:“已經破舊成這樣,還咋修呀!”可毛主席堅持不讓扔,工作人員只好自己用針線再縫一縫,然后繼續放在主席床鋪下。

當初愛國華僑陳嘉庚訪問延安時,就是從與領袖人物的交往中,看到了共產黨人的儉樸作風,他意味深長地說:“得天下者,共產黨也!”是以“儉素為美”,還是以“奢靡為榮”,反映了一個人的人生追求與價值觀。一個追求奢靡、斗富擺闊的人,雖常炫耀于眾,卻往往遭人鄙視。

一張改過的收據

1966年7月28日,周恩來總理來到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參加群眾集會。中午,他和同學們吃一樣的飯菜。炊事員過意不去,便做了一碗雞蛋湯送到總理面前。周總理卻直接讓給同學們喝了。飯后,周總理讓秘書找食堂管理員交糧票和現金。秘書交完飯費回來,總理又問:“湯錢交了沒有?”秘書又去補交了五分錢。管理員只得在收據上把兩角五分改為了三角。

一張就餐收據,因為補交一碗雞蛋湯,不得不作了修改。五分錢雖少,但從“小”見“大”,彰顯了周總理嚴于律己、心底無私的崇高人格。

一封補款的信

據四川省涼山州黨史資料載,1966年3月,彭德懷視察中路過西昌螺吉山畜牧場,和隨行人員(共10人)吃了頓飯,付費2元。后彭德懷從經手此事的同志那里得知交費的具體情況后,即親筆給該場黨委書記田興成寫了封信,并補交8元。

田同志:我們今天在你場吃過飯,每人只算貳角錢,實在太少。以六斤肉計每斤七角,即四元貳角,還有其他飯菜,至少十元才公道。除每人已給貳角外,另補八元,請查收。任何企業必須嚴格執行核算制。

彭德懷 三月二十八日

一種嚴格的步幅

地質學家李四光,在一生的科學事業中從來一絲不茍,對待一切都有嚴格的科學態度,連走路也是這樣。他說,地質工作者的腳步就是測量大地的尺子。因而他養成了習慣,走路不快不慢,步子不大不小,邁出每一步距離都相等,正好是0.85米。不論走到哪里,他都能夠用腳步準確地度量距離。

“邁出每一步距離都相等”,是地質學家李四光特有的步伐,但李四光這種嚴格的科學態度是每個人都能學習的。待人處事接物嚴謹認真,走到哪里都會讓人放心。

一片異樣的樹葉

植物學家吳征鎰,1950年參加調查朝鮮戰場上的細菌戰時,一眼看出在無數落葉中有一片與眾不同的樹葉。他立刻斷定,這片樹葉不是朝鮮生長的,而是北美洲的產物。后經檢測,證實了美國人利用投放樹葉進行細菌戰的事實。這個高超的本領完全是吳征鎰平時刻苦研究的結果。

多年以來,吳征鎰十分重視標本的收集和記錄,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能“一眼看出無數落葉中有一片與眾不同的樹葉”,是他歷經數年搜集了4萬多張資料卡片而練成的。

一包樟樹下的泥土

70高齡的土壤學家侯光炯,有一次從上海飛往四川,途經長沙機場休息時,一個奇怪的現象引起了老人的注意:他發現四周的土壤都很濕潤,唯有香樟樹下的泥土又干燥又疏松。于是他毫不猶豫地倒出了旅行袋里的食糖和水果,裝上了一包引起他興趣的泥土。隨行的小外孫女很是奇怪,還是侯教授的女兒能理解老人的心情,說:“外公要把這些泥土帶到四川去研究,因為土壤是你外公研究了一生的寶貝??!”

侯光炯用旅行袋裝泥土,在常人看來似乎有點“傻”,但正因為有這種傻勁,才使他成為土壤學領域里的領軍人物。

從這一個個有關“一”的故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前輩們的情操與境界。正因為他們有這種高尚的人格魅力,才有了凝聚千萬人隨之共同奮斗的力量。

(本欄編輯 盧天琳)

猜你喜歡
樟樹下李四光收據
窗臺上的風景
科學家公益宣傳
——李四光
地質學家李四光
科學家公益宣傳
——李四光
三張捐款收據見證軍民魚水情
“半條被子”與“三張收據”的異曲同工之美
小葉樟樹下的遐思
有幸遇見你
淺析專利收費收據辦理方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