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 年交通運輸工作回顧

2024-03-20 20:23李小鵬
中國水運 2024年1期
關鍵詞:交通建設

2023 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后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交通運輸行業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埋頭苦干、擔當奉獻,努力完成各項年度目標任務。

一 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深入開展

一是理論學習更加深入。二是調查研究全面開展。部黨組確定重大調研選題18 項,召開3 次調研成果交流會,部系統確定調研選題550 余項,累計開展調研2800 余次,推動研究破解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物流保通保暢和降本增效、海運發展等一批重點難點問題。三是行業發展扎實推動。12 件更貼近民生實事全部完成。四是檢視整改有序推進。五是干部隊伍教育整頓有力實施。

二 安全應急保障水平持續提升

一是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未發生鐵路交通重大及以上事故,公路水路安全生產事故起數同比下降2%。民航實現運輸航空安全飛行1117 萬小時、起降452 萬架次。郵政快遞領域未發生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二是防汛救災工作全面加強。三是安全防控能力持續提升。四是應急保障能力不斷提高。1—11 月,組織協調水上搜救行動1467 次,成功救助遇險船舶815 艘、遇險人員8975 人,成功率達96.9%。五是行業穩定有效維護。

三 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加快完善

一是基礎設施網絡建設穩步推進。1—11 月,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3.6 萬億元,其中鐵路6407 億元、公路水路2.8 萬億元(預計全年超過3 萬億元)、民航1058.9 億元。新建高速鐵路1700 公里、新改(擴)建高速公路超7000 公里、新增及改善高等級航道1000 公里、新頒證民用運輸機場2 個,新增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超過360 公里,全國3461 個抵邊自然村全部實現通郵。二是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加快建設。組織開展“十四五”規劃中期評估。統籌推進102 項國家重大工程涉交通項目,推動實施11 項“十四五”重大工程項目包、第一批16 項交通強國重點項目。川藏鐵路及其配套公路、西部陸海新通道(平陸)運河工程、小洋山北作業區集裝箱碼頭等重大項目加快建設。三峽水運新通道前期工作有序推進。4 個世界級機場群加快構建,鄂州花湖機場全面投入運營。郵政國際寄遞中心建設加快落地。三是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有力推進。建立補鏈強鏈部省協調機制,累計下達187 億元支持兩批25個樞紐城市,共296 個貨運樞紐項目和125 個集疏運項目。有序推進綜合客運樞紐項目建設,加快推進港口碼頭改擴建。四是資金保障力度持續增強。累計下達車購稅資金3300 多億元、燃油稅資金2200 多億元支持地方交通發展,交通運輸領域發行使用專項債券超過6000億元。

四 綜合運輸服務水平持續提升

一是運輸服務保障能力不斷加強。1—11 月,完成跨區域人員流動量555.9 億人次,同比上升34.8%。1—11 月,完成貨運量500.2 億噸,同比增長8.1%;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155.1 億噸,同比增長8.4%,完成港口集裝箱吞吐量2.8 億標準箱,同比增長4.9%;郵政寄遞業務量完成1463.1 億件,同比增長15.8%。二是出行服務品質有效提升。開展首批旅客聯程運輸服務品牌培育工作。持續推進公交都市建設,336 個城市實現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主要網約車平臺累計提供“一鍵叫車”服務超過1億單,29個省份開通4800余條定制客運線路,組織開展水路客運便民行動,適老化無障礙出行加快推進。高速公路服務區累計建成充電樁2 萬個,實施“陽光救援”和充電樁“隨手查”行動。全面恢復境內國際郵輪運輸。三是交通運輸結構調整加快推進。聯合出臺推進多式聯運“一單制”“一箱制”發展的意見,公布第三批19 個示范工程。加快推進集疏港鐵路線建設,1—11 月,完成港口集裝箱鐵水聯運量935 萬標箱、港口“散改集”作業850 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15.7%和19.6%。預計全年高速公路優惠減免車輛通行費1461 億元。

五 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具體工作扎實推進

一是實施機制加快完善。印發《加快建設交通強國五年行動計劃(2023—2027 年)》及分工方案,編制新時代新征程譜寫交通強國民航新篇章行動綱要、加快建設交通強國郵政篇實施方案。正式簽署新一輪16 個部省合作協議,全國30 個?。▍^、市)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建立交通強國建設領導機制,27 個省份印發實施意見或建設方案,21 個省份出臺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二是評價指標體系加快建立。制定交通強國評價指標及各行業評價指標。指導地方研究制定省域評價指標,鼓勵研究建立市級評價指標。三是試點工作深入推進。累計組織76 個單位開展412 項試點,召開試點工作推進會,統籌開展督導評估驗收、支持政策研究、成果宣傳推廣。四是理論創新持續強化。深化綜合交通運輸理論、規劃創新理論等研究,發布《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報告(2022)》。

六 交通物流保通保暢有力推進

一是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推動交通物流保通保暢機制長效化、制度化、規范化、實體化運行。二是監測調度持續強化。堅持7×24 小時值班值守,持續監測、跟蹤調度交通物流行業、重點交通樞紐和運輸通道等運行狀況,有效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社會熱點問題。三是重點物資運輸順暢高效。加強部門協作和部省聯動,強化重點物資產銷供運對接,“一企一策”保障糧食、能源、礦石、民生以及醫療物資、農資農機、外貿等重點物資運輸需求,“一事一協調”解決物流不通不暢問題38 萬余項。四是重點時段出行服務平穩有序。全力做好全國兩會、“五一”端午、中秋國慶、杭州亞運會、成都大運會等重點時段、重大活動期間交通運輸服務保障工作。有力保障了疫情轉段后春運47.3 億人次、中秋國慶22 億人次的人員流動。五是國際物流供應鏈體系建設不斷推進。完善國際物流供應鏈服務保障系統,推進首批17 個國際物流創新發展先行先試項目。有效提升陸路口岸通關效率和過貨能力,持續增強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水聯運班列等國際物流服務,完善全球航運服務網絡。六是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及時優化調整。落實“乙類乙管”防控措施,全力做好疫情轉段交通運輸防疫相關工作,因時因勢做好系統內部疫情防控工作。

七 切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一是“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1—11 月,新改建農村公路里程超過16 萬公里,新增通三級及以上公路鄉鎮327 個,新增通硬化路較大人口規模自然村(組)22414 個。二是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深入推進。持續開行“慢火車”。繼續推進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縣創建和農村物流服務品牌建設。不斷暢通脫貧地區水運通道。進一步提高脫貧地區航空運輸通達性、便捷性。建成1000 余個縣級寄遞配送中心和30.3 萬個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三是服務鄉村振興戰略。1—11 月,完成農村公路投資超過4555 億元,實施以工代賑項目3146 個,提供養護就業崗位81.8 萬個。

八 有效服務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實施

一是京津冀交通一體化暨雄安新區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持續推進。津興城際鐵路正式開通運營。京秦高速全線貫通,京雄高速、密涿高速三河至平谷段完成建設目標任務,北京東六環改造盾構隧道貫通。天津港、唐山港相關疏浚工程竣工驗收。二是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建設有序實施。滬渝蓉高鐵加快建設。滬武國家高速公路聯絡線全線貫通。長江上游九龍坡至朝天門河段等航道整治工程竣工驗收。三是粵港澳大灣區交通基礎設施加快完善。港珠澳大橋正式運營,日均通行量增長近1 倍。深中通道主線貫通。廣州南沙港區四期工程(一階段)竣工驗收。支持香港建設國際航運中心、航空中心和物流中心。四是長三角交通運輸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不斷深化。加快建設世界級港口群,推進軌道互聯互通。常泰過江通道、張靖皋長江大橋等項目加快建設。支持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和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五是黃河流域交通運輸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加快實施。濟鄭高鐵全線通車,呼北高速朔城至神池段建成通車。六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交通運輸發展持續推進。成渝中線鐵路加快建設,成樂、成綿、成渝等高速公路實施擴容改造。七是服務區域協調發展有力有效。加快補齊西部地區交通基礎設施短板,推動服務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內蒙古落實“五大任務”,推進出疆入藏、沿邊沿海等通道建設。積極推進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境地區、脫貧地區等基礎設施聯通水平提升、寄遞服務持續優化。支持海南自貿港建設和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

九 交通運輸創新驅動發展深入推進

一是科技創新不斷提高。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中部署45 個交通領域項目,完成10 個科技示范工程驗收。持續推進智能交通先導應用試點。制修訂重點領域國家和行業標準149 項。二是數字化水平持續提升。加快推動國家綜合交通運輸信息平臺建設,印發“一部三局”第一批數據共享清單。推進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升級,加快建設智慧公路、智慧航道、智慧港口。推動全國電子航道圖發布里程超過5700 公里。三是新技術應用有效拓展。CR450 動車組研制取得階段性成果。已建成和在建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均居世界首位,國產首艘大型郵輪正式交付。ARJ21 實現規?;\營,C919正式投入商業運行。船舶交通管理系統國產化樣機完成研制并通過外場測試。深遠海救撈、大深度飽和潛水等系列技術研發取得階段性成果。

十 交通運輸清潔低碳轉型加快推動

一是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推進。開展公路水路行業綠色低碳發展評估,推進典型運輸和設施零碳試點。二是新能源和清潔能源運輸裝備加快應用。全國鐵路電氣化率達到75%、電力機車占比達到66.5%。城市公交、出租車、新能源物流配送車等領域推廣應用新能源車輛約360 萬輛。沿海主要港口煤炭、鐵礦石綠色疏運比例分別達到91.6%和78.1%。長江經濟帶船舶岸電使用量、渤海灣客(貨)滾裝船舶岸電使用量同比增長64%和200%。三是深入打好污染治理攻堅戰取得實效。完成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等100 余萬輛高排放柴油貨車淘汰工作。推進長江經濟帶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常態化運行,深化船舶大氣污染物排放監測監管試驗區建設。

十一 全面深化交通運輸改革不斷推進

一是重點領域改革縱深推進。深化交通運輸大部門制改革。制定深化交通運輸體系改革、形成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的意見。完成部機關編制精簡任務。持續推進公路養護、水運降本增效、信息化和大數據管理體制、全要素水上“大交管”等改革。加強網約車聚合平臺監管,推動新業態平臺降低過高抽成。推動國內首個集裝箱航運運價指數期貨上市。二是法治建設持續推進?!督煌ㄟ\輸法》等5 部法律列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4 部法規修訂出臺,21 件部門規章完成制修訂。推動印發部權責清單。組織開展區域執法協作試點示范。穩步推進海事隊伍“革命化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三是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全面優化跨省大件運輸并聯許可“掌上辦”,實現普貨駕駛員從業資格證直接申領,加快實現水運許可事項電子證照及共享互認。實施優化公路水運建設領域營商環境行動。四是交通助企紓困持續發力。通過交通物流專項再貸款政策,推動累計發放交通物流貸款1600億元,直接支持經營主體8.2萬戶,帶動330 億元的貨車司機貸款實現延期還本付息。

十二 對外開放合作進一步深化

一是“一帶一路”交通互聯互通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積極參與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籌備工作。中巴、中緬、中老經濟走廊項下交通互聯互通項目進展順利。雅萬高鐵、特拉維夫輕軌紅線、拉各斯輕軌藍線一期項目正式開通運營。中巴喀喇昆侖公路二期(雷科特一塔科特)改線項目、中吉烏鐵路項目等加快推進。希臘比雷埃夫斯港等海外投資港口取得新發展。雅加達國際轉運樞紐落成投產。二是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2023)成功舉辦。發布《2022 年中國可持續交通發展報告》,發起設立全球可持續交通創新聯盟。提出《北京倡議》。舉辦第十五屆國際交通技術與設備展覽會,召開中國一中亞交通部長第一次會議。進一步設計好、建設好、運營好、發展好中國國際可持續交通創新和知識中心。三是國際交通合作持續深化。印發《深化中非交通運輸領域務實合作的工作方案》。推進可持續交通、鐵路建設、道路運輸、海運、未來出行、郵政快遞等領域國際合作。成功舉辦2023 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2023 年中國航海日主論壇及活動周活動。四是深度參與全球交通治理。啟動加入國際鐵路運輸政府間組織相關工作,推動國際鐵路聯運規則制修訂和標準國際化。累計與22 個國家簽署雙多邊國際道路運輸協定。累計與68 個國家簽署雙多邊海運協定。連續第18 次當選國際海事組織A 類理事國,推動出臺《2023 年國際船舶溫室氣體減排戰略》。累計與104 個國家簽署雙邊航空運輸協定、與28 個國家建立雙邊適航關系,推動北斗系統正式獲準加入國際民航組織標準。與亞太郵聯、韓國等簽訂郵政領域合作備忘錄。

十三 交通運輸黨的建設工作不斷加強

一是黨的政治建設持續增強。二是全面從嚴治黨持續深化。深化中央巡視反饋問題整改和政治巡視工作,集中整改任務全部完成銷號,長期整改任務持續深化。持續推進貨車司機、快遞員等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試點。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以釘釘子精神糾治“四風”,持續為基層減負。三是人才隊伍和機關建設不斷加強。出臺新時代交通運輸人才工作和干部隊伍建設文件,激勵干部擔當作為。部系統4 人入選國家級重大人才工程,2 人獲第三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狀。交通運輸新型智庫建設進展積極。大連海事大學“雙一流”建設有力推進。四是行業軟實力建設取得積極成效。

猜你喜歡
交通建設
繁忙的交通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新交通 心溝通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小小交通勸導員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交通拯救人、關注人、愛護人
努力建設統一戰線學
“五老”說和團促進和諧社區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