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性能無機注漿材料在“孤島”工作面巷道加固中的應用

2024-03-20 07:33趙建陽
山西化工 2024年2期
關鍵詞:鋁酸鹽孤島煤柱

趙建陽

(煤炭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13)

0 引言

隨著我國煤礦采深的增加,開采煤層時受到的地應力作用增大,尤其是遇到“孤島”式工作面時,采動動壓對于巷幫煤柱具有較強的破壞作用,當回采臨近地質構造和斷層帶附近時,由于應力集中,會導致頂板出現破碎,降低工作面及兩巷的支護強度,造成補強加固困難[1-2]。因此,為提高頂板和煤柱的結構穩定性,降低動壓對其影響破壞強度,采取預注漿的措施進行補強。通過實驗室條件下改善注漿材料的力學性能,投入工作面進行實踐,取得較好的加固效果。

1 工作面概況

12003 工作面位于糯東煤礦井田一采區西翼,北鄰井田邊界線,南鄰1#回風巷和1#進風大巷,西翼為12001 工作面采空區,東翼為12005 工作面采空區,按照工作面布置設計采用跳采工藝,因此,12003工作面回采時已為“孤島”工作面。糯東煤礦為多煤層開采,主采煤層有17#、19#、20# 和26# 四組煤層,12003 工作面主采20#煤層,采面地表標高+15 25~+1 850 m,井下標高+1 336~+1 359 m,20#煤全層厚度2.2~4.1 m,平均煤厚2.8 m,煤層總體層位穩定,含夾矸2~3 層,結構復雜,夾矸厚度0.1~0.8 m,平均厚度為0.5 m,多以泥巖為主,局部含有粉砂質泥巖,煤層傾角平均3°。工作面回風順槽設計長度1 117.5 m,運輸順槽設計長度987.5 m,切眼長度141 m,設計可采長度為885 m,工作面呈傾向布置。采面內在掘進期間共揭露8 條正斷層,落差為1.5~3 m,傾角40°~70°。采面順槽與相鄰工作面留設煤柱寬度達21 m。12003 工作面巷道布置,如圖1 所示。

由于12003 工作面在回采前經過回風底抽巷、運輸底抽巷和切眼底抽巷施工大量的穿層鉆孔,采取對煤體進行水力沖孔連管抽采瓦斯的防突措施,造成煤體結構裂隙發育,穩定性下降,在回采期間受到采面兩翼采空區工作面的動壓影響,造成壓力疊加,在回采過140 m 左右時,回風和運輸順槽超前支護段巷道受到擠壓嚴重變形,兩幫出現鼓包憋幫現象,最大移近量達到470 mm,導致回采側煤壁及采空區側煤柱松軟開裂,支撐強度嚴重下降,為加強頂板支護,將巷道兩幫部單體柱抬棚各向內偏移400 mm 重新打設,但巷道可操作空間嚴重受限,影響行人運輸,尤其是更換電機、溜子槽等大型設備時無法清理出轉運空間,制約安全生產。在應力疊加區域,巷道超前40~70 m 段底鼓嚴重,頂板存在不同程度的下沉,造成支護困難,最大頂底垂直移近量達到560 mm,需要安排專門巷修隊伍隨工作面向外推進不斷臥底清道,進行巷道維護,無形中增加施工工程量和勞動強度,降低工作面的產出效率。因此,為提高巷道支護強度和煤體穩定性,減少回采煤壁和保護煤柱被破壞,采取向煤體和頂板注漿的方法,輔助提高自身結構強度。

2 注漿材料力學特性改良方案

目前適用于礦井井下生產用的注漿材料主要有無機材料類的水泥、粉煤灰等,以及有機材料類的聚氨酯、水玻璃等。雖然有機注漿材料具有流動性好、凝固時間段、注漿效果強度高以及方便制配、操作簡單等優點,但有機注漿材料在反應過程中伴隨著大量放熱,對煤體進行注漿加固時,容易引發煤層燃燒等事故,具有一定的風險性[3],且價格昂貴。因此,為更好地適用于井下生產條件和作業環境,針對無機注漿材料黏稠度大,流動性低,凝固時間長,擴散范圍有限等缺點,選用硫鋁酸鹽水泥熟料、生石灰和石膏等材料按照一定量配比進行混合,并搭配早強劑、速凝劑等輔助材料。在實驗室條件下進行配比試驗,對注漿材料進行力學性能改良。

2.1 硫鋁酸鹽水泥熟料

SAC.42.5 標號的硫鋁酸鹽水泥熟料(SAC),主要包括CaO、Al2O3、Fe2O3、MgO 等材料成分,在實驗室條件下按照表1 中成分質量占比進行配置。

表1 硫鋁酸鹽水泥熟料成分質量占比

2.2 石膏材料

石膏選用礦用天然石膏(SG),主要成分包括SO3、CaO、SiO2、Al2O3等,在實驗室條件下按照表2 中成分質量占比進行配置。

表2 石膏材料成分質量占比

2.3 石灰材料

選用常規生石灰(SH),主要成分包括CaO、Al2O3、Fe2O3、MgO、Na2O、K2O、TiO2等材料成分。在實驗室條件下按照表3 中成分質量占比進行配置。

表3 石灰材料成分質量占比

此外,通過向混合注漿材料中添加萘系減水劑、早強劑、速凝劑和緩凝劑等輔助催化劑材料,有效控制攪拌后漿液的凝固時間和結塊強度,以期達到提高煤巖體黏結完整性的目的[4]。

3 改良注漿材料的效果應用分析

3.1 注漿鉆孔布置方案

根據初期工作面回采期間的頂幫巷道變形規律分析,設計注漿鉆孔從切眼向外30 m 處開始施工,隨工作面推進逐步向外擴展注漿范圍。由于兩巷留設有近20 m 厚保護煤柱,設計在12003 回風順槽和運輸順槽內分別向保護煤柱和回采煤壁內施工注漿鉆孔,下排鉆孔距底板高度1 m,上排鉆孔距底板高度2.5 m,均垂直煤壁打設,在頂板破碎段,在距頂板0.5 m 處以10°~15°傾角開孔,鉆孔直徑選用Φ42m m,孔深設計12 m,封孔管里段2 m 采用花管連接,便于漿液釋放擴散,充填破碎帶裂隙,鉆孔間距5 m,上下排呈“三花眼”方式布置,能夠最大限度確保注漿范圍相互影響滲透,有效治理裂隙[5]。注漿鉆孔設計斷面如圖2 所示。

圖2 注漿鉆孔設計斷面

3.2 注漿后巷道移近量

由于煤巖體注漿隨著工作面推進向外連續施工,在應力疊加區域和超前區段提前進行注漿加固,充填裂隙,有效提高煤巖體的可塑性和支撐強度,限制巷道頂幫的變形速度。加固后煤墻成型情況,如圖3 所示。

為進一步觀察注漿加固后的控制效果,在回采140 m 后的運輸順槽和回風順槽外段每隔40 m 設置一組頂底移近量和兩幫移近量的觀測點,做好連續觀測記錄,實時掌握巷道變形量及變形速度,以及與工作面推進度快慢之間的相互影響關系。由于在初期回采的140 m 范圍內發現工作面超前40~70 m 段底鼓嚴重,以12003 回風順槽為例觀察,在1 個月的時間內,采面外推距離切眼40、80、120 m 處的1#、2#、3#三個測站的移近量數據,將觀測結果繪制成數據曲線,如圖4 所示。

圖4 兩幫移近量頂底板移近量觀測曲線

由圖4 分析可知,當切眼臨近觀測點附近時,頂底板之間與兩幫之間都會產生移近變形,這與受到向外傳遞的動壓有關,但經過注漿改造加固后,1#觀測點兩幫移近量達到241.3 mm,2#觀測點兩幫移近量為252.6 mm,3#觀測點兩幫移近量達到217.5 mm,相較于未采取注漿加固措施前的兩幫移近量達到470 mm,具有明顯加固效果。在頂底板移近量變化中,1#測點觀測最大值239.4 mm,2#測點觀測最大值212.3 mm,3#測點觀測最大值235.8 mm,相較于里段未加固回采的140 m 范圍最大頂底移近量560 mm,取得顯著控制效果。

4 結論

1)在實驗室條件下以硫鋁酸鹽水泥熟料與生石灰、石膏等材料作為主要注漿原材料進行合理配比,并搭配早強劑、速凝劑等輔助材料制配出可調節注漿材料力學性能、抗壓強度和可塑性的改良型材料。

2)在井下工作面實踐應用后,經過對距離切眼最近的3 個測站連續數據觀察,發現巷道兩幫最大移近量為217.5~252.6 mm,頂底最大移近量為212.3~239.4 mm,相較于注漿加固前兩幫最大移近量470 mm,頂底最大移近量560 mm,具有顯著加固效果,有效控制巷道變形。

猜你喜歡
鋁酸鹽孤島煤柱
不再是孤島
稀土鋁酸鹽(RE4Al2O9)的研究現狀與應用
采動影響下雙巷掘進煤柱承載特征研究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硅灰對硫鋁酸鹽水泥砂漿物理力學性能的影響
孤島求生記
幾種外加劑組分對硫鋁酸鹽水泥性能的影響
互聯互通破“孤島”
建筑物下煤柱巷道穿采分析
保護煤柱寬度的理論值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