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反饋電刺激聯合延續護理對全子宮切除術后患者預后的影響

2024-03-25 12:33丁芳蘭汪仕敏劉蕓
中國醫藥指南 2024年8期
關鍵詞:生物反饋盆底出院

丁芳蘭,汪仕敏,劉蕓

1贛州市于都縣婦幼保健院手術室,贛州 342300;2贛州市于都縣婦幼保健院婦產科,贛州 342300;3贛州市于都縣婦幼保健院保健科,贛州 342300

全子宮切除術是臨床治療子宮腺肌病、頑固性宮內出血及婦科惡性腫瘤的常用術式。臨床研究表明,該術式創傷較大,對盆腔解剖結構和相關臟器有明顯影響,容易造成盆腔生物動力學改變而引發盆底功能減退[1]。生物反饋電刺激是一種能夠通過刺激盆底神經和肌肉改善盆底功能的物理干預方法,在促進子宮切除術后盆底功能恢復中效果明確[2]。但臨床實踐表明,部分家庭可能因對全子宮切除術的錯誤認知而影響夫妻感情和家庭和諧,傷害女性的身心健康[3]。因此,近幾年臨床上逐漸重視全子宮切除患者出院后的護理干預。我院在傳統生物反饋電刺激干預下,聯合實施延續護理對術后預后影響進行探析。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篩選在2022 年2—11 月期間,就診于贛州市于都縣婦幼保健院婦產科并實施全子宮切除術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符合全子宮切除術適應證;無生物反饋電刺激禁忌證;無認知交流或讀寫障礙;對本研究內容了解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其他嚴重創傷;合并肝腎功能障礙疾??;合并嚴重感染患者。本研究經贛州市于都縣婦幼保健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依據術后干預措施不同將所納入的實施全子宮切除術患者均等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接受生物反饋電刺激干預聯合常規出院指導:①生物反饋電刺激。取仰臥位,將神經肌肉刺激儀陰式探頭消毒后置于陰道中,選擇8~80 Hz 頻率、20~500 s脈寬和0~4 mA 電流強度,以患者能夠感受到肌肉跳動但無疼痛感為宜。每周2~3 次,電流強度可隨術后康復訓練而以1%~5%的幅度逐步增加,共干預3 個月。②常規出院指導。講解術后康復訓練知識,叮囑患者合理控制飲食,保持身心健康。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延續護理:①建立延續護理小組。由護士長與數名護師及??谱o士組成,針對患者出院后的常見心理問題、康復需求等擬定延續護理計劃,并針對性地開展組員培訓并進行考核。②個體化健康宣教。調查患者及家屬的健康知識了解度,了解患者需求,出院后通過微信等方法定期向其推送術后康復知識、注意事項、對性生活的影響等知識。醫護人員及時為患者提供健康指導,糾正其思想誤區。③心理護理。通過微信交流、電話隨訪等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和術后生活情況,通過語言予以正性疏導,多開導和鼓勵患者,糾正患者配偶對手術的錯誤認知,指導其多對患者進行關懷,減輕患者壓力。④康復指導。通過微信實時了解患者的康復狀況,根據不同康復階段為患者發送相應的康復訓練視頻,監督和指導患者按時完成。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干預前及出院后3 個月盆底功能情況(盆底肌收縮壓力、盆底肌收縮持續時間)、心理狀態、自我效能感、自護能力、生活質量的變化情況進行比較。①心理狀態應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4]展開情緒評估,兩者評估分值越高,則表明焦慮、抑郁等情緒狀況越嚴重。②自我效能感使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5]評估,由10 個條目組成,每個條目1~4 分,評分越高表示自我效能感越好。③自護能力使用自我護理能力測定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ESCA)[6]評估,包括43 個自我護理條目,每個條目0~4 分,評分越高表示自我護理能力越強。④生活質量借鑒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7]分 析,主要內容涉及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指標,其中以上維度中共包含5 個因子,總分評估范圍在20~100 分之間,另外一個物質生活狀態指標,共包含4 個因子,總評分范圍為16~80 分,評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所用數據的統計和分析使用SPSS 軟件處理,計量數據按照的形式,數據之間的比較為t檢驗,計數數據按照百分比的形式,數據之間的比較為χ2檢驗,P值低于0.05 時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一般資料 共納入實施全子宮切除術患者60 例,兩組各30 例。觀察組平均年齡(54.02±4.67)歲,平均BMI 為(22.54±2.02)kg/m2;對照組平均年齡(54.17±4.71)歲,BMI 平均為(22.48±2.17)kg/m2。以上基本資料數據間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

2.2 兩組盆底功能情況 干預前,兩組盆底肌收縮壓力、收縮持續時間對比無統計學差異(均P>0.05);出院后3 個月調查評估患者盆底肌恢復情況,觀察組在盆底肌收縮壓力、收縮持續時間等方面與對照組比較更優(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盆底功能情況比較

2.3 兩組心理狀態分析 干預前,兩組SAS、SDS 量表評分對比無統計學差異(均P>0.05);出院后3個月,觀察組在SAS、SDS 評分等情緒方面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心理狀態評分比較(分)

2.4 兩組自我效能、自護能力分析 干預前,兩組GSES、ESCA 評分對比無統計學差異(均P>0.05);出院后3 個月,兩組GSES、ESCA 評分均高于同組干預前(均P<0.05);觀察組GSES、ESCA 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兩組自我效能、自護能力評分比較(分)

2.5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 干預前,兩組GQOLI-74 量表各項評分對比均無統計學差異(均P>0.05);出院后3 個月兩組軀體功能評分、心理功能評分、社會功能評分、物質生活狀態評分均高于同組干預前(均P<0.05);觀察組各項指標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3 討論

全子宮切除術是一種創傷較大的手術,需要將子宮體和子宮頸切除,保留卵巢與輸卵管,對患者盆底解剖結構產生不可逆損傷,且術后易發生盆底功能障礙相關并發癥。有專家指出全子宮切除術后采取科學有效的干預措施改善盆底功能有利于保障預后[8]。部分研究報道顯示,采取生物反饋電刺激干預能夠通過對盆底神經和肌肉的刺激,使神經興奮性得以提升,從而增強盆底肌的收縮力、增加收縮頻率,逐步提高盆底肌力,達到改善盆底功能的作用,應用于全子宮切除術患者能夠加速盆底功能修復速度[9]。

近年來有研究報道指出,多數患者對于全子宮切除術后康復知識了解度不足,存在主觀能動性差、自護能力不足等問題,還容易出現多種負性情緒,導致盆底功能恢復較慢,預后不理想[10]。有專家指出為患者提供持續的心理指導和健康支持對提升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11]。延續護理是一種院外延伸性和開放性較好的護理模式,能夠滿足患者出院后的身心護理需求,在改善患者對相關知識的認知、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念、提高自我效能感和自護能力等方面均有積極意義。本研究即在生物反饋電刺激干預和常規出院指導的基礎上開展了延續護理,通過個體化健康宣教提高了患者對健康知識的了解度;通過心理護理幫助患者緩解心理壓力,提高康復信念;通過康復指導改善其健康行為,幫助其正確進行康復訓練,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研究結果顯示,在出院后3 個月,觀察組患者在SAS、SDS 評分等情緒方面評估下降程度較對照組更明顯,證實延續干預可以緩解患者消極的心理狀態,增加其康復信心。同時觀察組盆底肌收縮壓力、盆底肌收縮持續時間等盆底肌恢復更優,觀察組患者GSES、ESCA 評分以及GQOLI-74 評分等指標均高于對照組,進一步證實在全子宮切除術后實施延續護理干預模式,可以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感和自護能力,確?;颊呖祻托Ч?,提升整體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針對全子宮切除手術患者,在術后采取生物反饋電刺激聯合延續護理措施,在改善盆底肌功能、提高自我效能和自護能力等方面取得理想療效,同時緩解患者消極情緒,提升術后生存質量。

猜你喜歡
生物反饋盆底出院
更正啟事
基于生物反饋的非遺表演沉浸式體驗與交互研究
盆底肌生物電刺激在產婦盆底肌松弛護理中的應用
盆底儀在陰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療中的應用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個月后復診結果分析
兩種盆底修復系統在盆底重建手術治療中的效果比較
中西醫結合治療一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療效觀察
老年焦慮癥應用生物反饋治療的效果觀察
第五回 痊愈出院
盆底三維超聲在盆底器官脫垂女性中的應用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