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賦能理論的改良護理模式對產婦產后出血的預防影響

2024-03-25 12:33藍淑明
中國醫藥指南 2024年8期
關鍵詞:負性孕產婦產后

藍淑明

廈門市第三醫院婦產科,廈門 361000

孕產婦在孕產期,其自身的生理狀態會發生改變,且容易受到自身分娩知識匱乏的影響,導致其在分娩期出現明顯的負性情緒,增加產婦產后出血的風險[1],因此護理人員要為孕產婦提供積極的護理干預,對孕產婦的心理狀態予以密切評估,使孕產婦的心理健康度得到提升,保障母嬰健康。但傳統的護理干預主要為產婦提供檢查輔助以及基礎的健康教育與保健指導工作,主動性較差,形式較單一,難以取得確切的應用效果。有研究報道稱,對產婦的分娩期望予以掌握,并開展相應的護理干預,可使產婦知情決策得到促進,將醫護人員和產婦之間的溝通交流加強,對產婦的分娩決策起到積極的影響作用[2]。賦能理論的原則是促進研究對象的健康度,依靠開發研究對象自身的內在動力以及信念,從而實現疾病預防與健康促進的行為改變理論[3]。但目前對于基于賦能理論的改良護理模式在產婦群體中的應用效果的研究并不多。本研究就回顧性分析2022 年1 月至2023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120 例產婦的臨床資料,探討基于賦能理論的改良護理模式對產婦產后出血的預防作用。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回顧性分析2022 年1 月至2023 年12 月廈門市第三醫院收治的120 例產婦的臨床資料。研究經廈門市第三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納入標準:單胎妊娠;具備自然分娩指征;知情同意研究內容。排除標準:合并妊娠期并發癥;精神異常者;表達障礙者。

1.2 方法 依據入院時間不同,將所納入產婦分為對照組(2022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與觀察組(2023 年1 月至2023 年12 月),兩組分別施行常規護理與基于賦能理論的改良護理模式。

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為產婦發放健康手冊,指導產婦定期接受產前檢查,為其開展有效的孕產婦飲食指導,指導產婦注意休息,做好個人衛生工作,并借助微信公眾號、微信群等,為產婦開展分娩知識普及,為產婦做好產前準備工作,指導其進行呼吸訓練,放松心情,并指導其進行母乳喂養護理等。

觀察組接受基于賦能理論的改良護理模式干預,包括:①建立干預團隊:團隊成員包括心理咨詢師、助產士、護士、產科醫師、營養師,做好團隊成員關于基于賦能理論的改良護理模式培訓,使其掌握該護理模式的應用方法,保障護理干預順利實施;②自孕28 周開始,為孕產婦實施系列助產服務,孕28~35 周的開展頻率為每2 周1 次,孕36~40 周每周1 次,每次時間為45 min,共進行9 次干預。在干預過程中,護士根據賦能理論的核心要素,記錄孕產婦的顯性需求,挖掘其潛在的隱性期望,實現各周的目標,具體包括:a.孕28 周目標為建立良好護患信任關系;b.孕30 周的目標為孕期飲食、運動和產婦心理狀態調整;c.孕32 周目標為使孕產婦學會自我監測胎動,對自然分娩信心予以建立;d.孕34 周目標為使孕產婦對產痛有理性認識,使其對分娩時的配合技巧及體位予以掌握;e.孕36 周圍繞導樂、分娩陪伴和會陰側切問題,目標為使孕產婦能夠自行對分娩方式進行合理選擇,通過采用導樂、陪伴分娩視頻,指導孕產婦學習縮肛運動,增強會陰肌肉彈性;f.孕37 周目標為使孕產婦明白肌膚接觸與純母乳喂養的優點;g.孕38 周通過圖片、視頻等方式指導孕產婦在分娩期間合理飲食、活動,指導孕產婦掌握呼吸、冥想等放松方式;h.孕39 周圍繞孕產婦入院待產相關問題,通過介紹臨產征兆,使孕產婦將入院可能用到的物品準備完善,選擇合適的時機入院;i.孕40 周主要是對前期各階段的重點內容進行回顧總結。

1.3 觀察指標 ①兩組護理前后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與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臨界分值分別為7 分和8 分,超過臨界分值則提示存在焦慮、抑郁情緒,評分越高則提示該患者焦慮、抑郁等心理狀態越差,量表Cronbach'sα 系數為0.898、0.895[4];②兩組干預前后醫學應對問卷(MCMQ)評分,共包括3 個維度,分別為回避(7 個條目)、面對(7 個條目)與屈服(3 個條目),各條目為1~4 分,量表Cronbach's α 系數為0.910[5];③兩組妊娠結局,包括自然分娩率、產后出血率、產程延長、新生兒窒息率。

1.4 統計學處理 軟件為SPSS 25.0,計量數據行t檢驗;計數資料n(%)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共納入120 例產婦,兩組各60 例。對照組平均年齡(28.58±5.85)歲,平均孕周(37.80±2.96)周,平均孕次(2.30±0.55)次,平均產次(1.60±0.40)次;觀察組平均年齡(28.80±5.45)歲,平均孕周(37.60±2.10)周,平均孕次(2.30±0.68)次,平均產次(1.60±0.45)次。兩組基線資料具可比性(P>0.05)。

2.2 兩組負性情緒評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的HAMA 與HAMD 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干預后,觀察組患者HAMA 與HAMD評分均較對照組更低(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負性情緒評分比較(分)

2.3 兩組應對方式評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的面對評分、回避評分、屈服評分等MCMQ 評分對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干預后,相比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面對評分更高,回避與屈服評分均更低(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應對方式評分比較(分)

2.4 兩組妊娠結局比較 相比于對照組,觀察組自然分娩率更高,產程延長率與產后出血率均更低(均P<0.05),兩組新生兒窒息率方面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妊娠結局比較 [例(%)]

3 討論

孕產婦在妊娠與分娩過程中,容易出現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會影響到孕產婦產后并發癥的發生,影響孕產婦最終的妊娠結局[6]。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干預后的HAMA 與HAMD 評分均較對照組更低(P<0.05),表明基于賦能理論的改良護理模式可緩解產婦負性情緒。與相關研究報道中賦能護理干預后孕產婦的HAMA 評分為(8.35±1.06)分,HAMD評分為(8.80±1.15)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的結果基本相符[7]。分析原因,賦能理論是將個體問題的探究作為中心內容,達到重新構建孕產婦自身的認知結構的目的,有助于孕產婦掌握應對疾病困擾的技巧,從而有效解決其出現的認知、情緒以及行為障礙,有利于產婦得到情緒疏導[8]。根據賦能理論在孕產婦的圍生期為其開展多階段的產科服務,逐漸增強孕產婦的自我分娩控制能力,護理人員積極協助產婦確定自身出現的分娩相關問題,改善孕產婦的心理狀態與行為[9]。

孕產婦對于分娩的應對方式,對于其分娩方式的選擇以及妊娠結局均會產生一定影響。本研究中,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面對評分、回避與屈服評分等MCMQ 評分項目均優于對照組(P<0.05),表明本研究觀察組所進行的基于賦能理論的改良護理模式可改善孕產婦的應對方式。主要是由于基于賦能理論的改良護理模式可保障指導與護理工作的針對性,使孕產婦的多方面需求得到滿足,將其圍生期心理健康狀態改善,使其對分娩的應對更為從容[10]。有研究報道稱,負性情緒的存在以及自我保健意識低下,會導致孕產婦陷入惡性循環,由此提高剖宮產率,將產婦的產程時間延長,增加產婦產后出血的發生[11]。本研究中,觀察組自然分娩率高于對照組,產程延長率與產后出血率低于對照組,表明基于賦能理論的改良護理模式可提高產婦自然分娩率,縮短產程,降低產婦產后出血的發生率。分析原因,基于賦能理論的改良護理模式可使孕產婦在孕產期的自我保健意識得到激發,將其自主決策能力增強,為孕產婦提供相應的知識與技能指導,可使孕產婦對于分娩過程更為了解,將其分娩信心增強,有利于提升自然分娩率[12]。同時依據孕產婦的需求,為其提供分娩體位、配合等指導,有利于將產程進展加快,使總產程時間縮短,降低子宮收縮乏力的發生風險,從而使產婦產后出血的發生率得以降低[13]。

綜上所述,基于賦能理論的改良護理模式可緩解產婦負性情緒,改善其應對方式,降低產婦產后出血的發生風險。

猜你喜歡
負性孕產婦產后
孕產婦分娩準備的研究進展
孕產婦死亡24例原因分析
產后出血并發癥的輸血治療及預后
非負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產前宜涼,產后宜溫
如何避免產后大出血
個性化護理干預對子宮全切患者負性情緒的影響
探討護理干預在妊高癥孕產婦中的應用效果
愛自己從產后護理開始
大學生孤獨感、負性情緒與手機成癮的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