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水市秦嶺鎮冬油菜品種篩選試驗

2024-03-28 09:52葛文靜冉艷宏李田田
種業導刊 2024年1期
關鍵詞:冬油菜角果天水市

韓 瑜,葛文靜,冉艷宏,王 云,李田田

(天水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甘肅 天水 741001)

天水市秦嶺鎮地處秦州城區西部,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山多川少,溝壑遍布,平均海拔1 800 m,屬溫帶半濕潤氣候。秦嶺鎮人均耕地0.19 hm2,以種植小麥、玉米、油菜為主,農業收入是當地農戶的重要經濟來源。甘藍型油菜具有高產、高油、宜機收的優點,在豐產性、抗逆性和抗病性方面均明顯優于當地傳統的白菜型油菜[1-5]。2020 年向天水市秦嶺鎮引進4 個甘藍型冬油菜品種,考察其產量、生育期和越冬率,篩選表現優異的品種,旨在為當地篩選出高產、多抗、越冬率高的冬油菜品種,以增加當地農戶種植效益,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加快鄉村振興的步伐。

1 材料和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及試驗材料

試驗于2020 年在天水市秦州區秦嶺鎮白集寨村(105°46′E、34°27′N)進行,該地海拔1 810 m,年平均氣溫8.5 ℃,年平均無霜期151 d,年平均日照時間1 703.2 h,年平均降水量695.7 mm,降雨集中在每年7—9 月,9 月最多。試驗地為山旱地,土壤類型為黃綿土。前茬作物為小麥。

試驗材料為4 個冬油菜品種(表1),其中甘雜1號為對照。

表1 供試冬油菜品種

1.2 試驗設計

試驗采用隨機區組排列,3 次重復,小區長5 m,寬3 m,10 行區,小區面積15 m2。7 月21 日拖拉機翻地,8 月10 日機旋一遍,8 月13 日施入農家肥89 955 kg/hm2、二銨(含P2O542%)300 kg/hm2、尿素(含N 46%)222 kg/hm2,然后機旋壓肥、平地。8 月16 日開溝條播,出苗后間苗、定苗,留苗株距10~15 cm,密度23.98 萬株/hm2。其他管理同當地田間管理。

1.3 測定項目及方法

1.3.1 農藝性狀及產量 成熟期,連續取樣10 株,使用米尺測量冬油菜株高、分枝部位、角果長度、主花序有效長度等,調查有效分枝數、主花序有效角果數、單株有效總角果數、角果粒數,稱千粒質量和單株產量,計算結角密度。全區收獲計產。

1.3.2 生育期及越冬率 調查不同冬油菜品種出苗期、五葉期、返青期、現蕾期、初花期、盛花期、終花期、成熟期和收獲期。冬前劃定試驗地10 m2的區域,調查植株數量,返青后對同一區域的植株數量進行統計,重復3 個區域,計算越冬率。

1.4 數據處理

試驗數據使用SPSS 16.0 進行方差分析、差異顯著性(LSD法)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冬油菜品種農藝性狀分析

由表2 可以看出,株高最高的冬油菜品種為天油14 號,為159 cm,最低的為天油16 號,為142 cm;分枝部位最高的品種為天油14 號,為75.9 cm,最低的為天油16 號,為51.9 cm;一次分枝數最多的品種為天油16 號,為7.3 個,一次分枝數最少的品種為天油14號,為6.1 個;二次分枝數最多的品種為對照,為3.1個,二次分枝數最少的品種為平甘1 號,為0.1 個;主花序有效長度最長的品種為平甘1 號,為63.4 cm,最短的品種為天油14 號,為50.5 cm;主花序有效角果數最多的品種為平甘1 號,為62.4 個,最少的品種為對照,為57.2 個;單株有效總角果數最多的品種為對照,為242.9 個,最少的品種為天油14 號,為184.8 個;結角密度最大的品種為對照,為1.40 個/cm,最少的品種為平甘1 號,為0.98 個/cm;角果長度最長的品種為平甘1 號,為6.4 cm,最短的品種為對照,為5.8 cm;角果粒數最多的品種為對照,為24.8 個,最少的品種為天油14 號,為18.0 個;千粒質量最大的品種為對照,為4.5 g,最小的品種為天油14 號,為4.1 g;單株產量最大的品種為對照,為21.23 g,最少的品種為天油14號,為10.32 g。

表2 不同冬油菜品種農藝性狀

2.2 不同冬油菜品種產量分析

由表3 可以看出,不同冬油菜品種產量表現為甘雜1 號>天油14 號>平甘1 號>天油16 號。對照產量最高,為5 163.4 kg/hm2;天油14 號次之,為4 232.5 kg/hm2,較對照減產18.0%;平甘1 號產量為4 145.4 kg/hm2,居第3 位,較對照減產19.7%;天油16 號產量為4 139.3 kg/hm2,較對照減產19.8%,居第4 位。因此,在大田生產上對照甘雜1 號是首選,天油14 號、平甘1 號、天油16 號均處在高產水平,在當地可以推廣種植。

表3 不同冬油菜品種產量

2.3 不同冬油菜品種生育期和越冬率分析

由表4 可以看出,4 個冬油菜品種生育期在325~327 d,其中,天油14 號生育期最短、成熟最早;其次是天油16 號,生育期是326 d;對照和平甘1 號生育期相同,均為327 d。參試冬油菜品種越冬率在75%~82%,其中,對照越冬率最高,達到82%,表現出較強的抗寒性;天油14 號次之,越冬率為80%;平甘1 號越冬率為78%;天油16 號越冬率最低,為75%。

表4 不同冬油菜品種生育期及越冬率

3 結論

天水市秦州區秦嶺鎮海拔較高,耕地以山坡丘陵為主,氣候較冷涼,年平均降雨量超過690 mm,大多數農作物病蟲害較少。冬油菜能否安全越冬和能否達到高產水平是鑒定適宜品種的重要指標[6-10]。本研究結果表明,在參加篩選試驗的4 個冬油菜品種中,甘雜1號產量最高,為5 163.4 kg/hm2,豐產性好,長勢強,越冬率高,抗凍性較強,是秦嶺鎮同類型生態區的首選冬油菜品種,建議大面積推廣種植,其次是天油14 號。

猜你喜歡
冬油菜角果天水市
冬油菜返青后這樣管
重慶擬增種冬油菜40萬畝
基于油菜角果長度圖像識別的每角粒數測試方法
精彩童年“玩”味無窮——天水市新華門小學社團活動走筆
甘肅省天水市泰安縣橋南初級中學
談“互聯網+教育”的發展現狀及思考——以天水市為例
諸葛菜角果生長特性的研究
西藏白菜型冬油菜科學施肥技術研究
甘藍型油菜抗裂角種質篩選及其相關性狀分析
走進天水市秦安縣王窯初級中學——大山上最美是堅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