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感引導在人物新聞采訪報道中的作用分析

2024-03-29 07:40馮薔薇
新聞傳播 2024年4期
關鍵詞:采訪報道采訪者被采訪者

馮薔薇

(朝陽廣播電視臺 遼寧 122000)

語言交流是人與人之間獲得有效溝通的主要媒介,其中,情感的運用能夠為溝通行為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它能夠在整個溝通過程中體現出更多語言表達之外的信息,從而便于溝通雙方的互相理解。因此,對于人物新聞采訪報道而言,合理利用情感能夠提高采訪的整體效果,與此同時,新聞報道的受眾也會從采訪者與被采訪者之間獲得情感共鳴,從而獲得情感方面的沉浸體驗。

一、情感引導在人物新聞采訪中的作用

(一)控制采訪氛圍

營造良好的采訪氛圍是人物新聞采訪報道中重要的一環,采訪中的環境布置與氛圍營造不但對采訪者的提問效果造成影響,還會對被采訪者的情緒造成影響,使得人物新聞采訪的整體效果也受到影響。在采訪過程中,記者通過情感引導能夠在采訪的準備階段依照新聞事件的具體內容和采訪的現場環境來布置基本的采訪方案,之后,針對被采訪者的心理活動和具體的采訪問題來營造輕松和諧的采訪范圍,從而不但能夠保證被采訪者精神狀態,還能夠使得采訪的整體過程更加流暢,并且以這兩者為基礎,采訪者可以在采訪過程中收集到更多有價值的信息,提高采訪內容的豐富度。除此之外,在采訪過程中可能會由于被采訪者的情緒突然變化而產生突發情況,因此,通過合理的情感引導能夠搭建起采訪者和被采訪者之間的情感聯系,讓被采訪者的情緒歸于平靜,從而使得采訪氛圍處于可控狀態,并為采訪氛圍的營造起到了促進的作用[1]。

(二)消除采訪雙方之間的隔閡

人物新聞采訪報道涉及各方面信息,同時,被采訪者也具有不同的個人身份和性格,這就導致采訪者就特殊事件或特殊人物開展采訪工作時,可能會因為被采訪者的抵觸和排斥心理,不愿意配合采訪者回答問題,從而導致采訪工作無法順利開展。比如:大多數的被采訪者都是普通群眾,由于其從來沒有接受過采訪,導致他們在采訪過程中會由于采訪環境、采訪氛圍以及采訪對象等原因而產生緊張的情緒,使得采訪者在面對采訪時會產生排斥心理,使得采訪的整體效果受到影響。另外,就受訪者的性格而言,內向性格或警戒心強的性格會導致采訪者無法獲取到有效信息,從而影響采訪效果。然而,利用情感引導的方式開展人物新聞采訪工作,能夠使采訪者與被采訪者之間的交流環境更加趨于日?;c生活化,便于提高采訪者與被采訪者之間的信任,使得二者的溝通距離得以拉近,從而能夠引起被采訪者的注意力,讓他們專注于采訪的話題,進而逐漸消除了采訪雙方之間的隔閡。

(三)激發采訪雙方的溝通欲望

在傳統人物新聞采訪報道工作中,采訪者與被采訪者之間多為一問一答的互動形式,采訪者在提出問題時往往不會考慮問題是否為被采訪者愿意回答的問題,導致絕大多數的被采訪者會由于采訪中設置的問題不足以引起他們的興趣,而無法激發他們的溝通欲望,從而導致了溝通的效率變低。同時,這種采訪模式導致新聞報道的真實性不高,從而無法引起受眾的共鳴。在采訪過程中,被采訪者由于缺乏熱情,使得采訪者無法主動提出相關問題,被采訪者也無法將自身的情感展現出來,導致采訪整體內容變得呆板無趣。而在人物新聞采訪報道工作中使用情感引導的手段,能夠使得采訪者與被采訪者之間開展深入溝通,并且,采訪者能夠在溝通中逐漸了解到被采訪者的個人情況,如興趣愛好、性格等,從而讓采訪者能夠將采訪的問題與被采訪者的偏好進行融合,使得采訪雙方的溝通欲望得以提升,進而提高了采訪的整體效果[2]。

(四)保持最佳采訪效果

人物新聞采訪報道通常具有不確定性,采訪的最終效果是采訪者無法提前判斷的,往往取決于采訪者的隨機應變能力以及采訪者與被采訪者之間的配合程度。如果采訪者沒有對被采訪者的性格和情感等方面進行一定的了解,導致采訪者無法站在被采訪者的角度來思考問題,使得采訪的整個過程都處于尷尬的局面,對采訪的效果造成了很大影響。所以,采訪者在采訪過程中要適當地利用情感引入方式,站在被采訪者的角度考慮問題,避免整體的采訪環節出現尷尬的局面。在實際采訪中,采訪者需要時刻關注被采訪者的情緒變化以及肢體語言的表達,如果出現了被采訪者想避免的問題,采訪者要及時將話題轉移到被采訪者感興趣的方面上,如果出現了被采訪者樂于回答的問題,采訪者則需要為被采訪者準備更多的時間來進行表述,從而能夠保持最佳的采訪效果。

二、情感引導在人物新聞采訪中的應用策略

(一)做好采訪前的準備工作

在人物新聞采訪之前,采訪者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能夠為采訪的整體效果帶來提升。其中,在人物新聞采訪中如何進行合適的情感引導,是采訪前準備工作中最主要的問題。具體來說,在采訪的準備階段,采訪者要抱有目的性,將情感引導工作融入到整個采訪流程中,同時,采訪者也要意識到情感交流對人物新聞采訪的重要性,以情感為基礎設置展開交流的環節,從而方便后續的交流工作,進而使得整體的采訪質量得到提高。為此,采訪者要針對需要采訪的有關新聞事件、采訪的對象以及采訪的環境等要素進行詳細的了解,提煉出有利于采訪工作開展的各項信息,從而能夠精準判斷出被采訪者的問題偏好,也有助于采訪者在采訪過程中能夠避免被采訪者不感興趣的話題,避免采訪中的尷尬情況出現,并為人物新聞采訪的受眾帶來良好的視聽體驗。同時,采訪者在準備工作中還要將重點放在“引導”上,以情感為基礎,如何將各個問題進行邏輯上的連接,能夠使采訪過程整體更加完整,不但能夠使采訪順序更加清晰,還有助于調動被采訪者的想法來回答問題,同時,對于采訪節目的受眾而言,做好引導式提問工作也能夠為受眾建立合理的邏輯認知,進而使受眾在觀看節目時能夠獲得沉浸感[3]。

(二)為被采訪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采訪者的第一印象對于被采訪者而言十分重要,給被采訪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有助于被采訪者在采訪的過程中能夠對每個問題都進行合理解答。反之,如果被采訪者對采訪者沒有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則會導致在采訪工作進行時產生尷尬的氣氛,使得被采訪者無法有效地回答問題,從而降低了節目的整體效果。為此,采訪者要采取合適的措施為被采訪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具體來說,采訪者在外表方面,不但要保證穿衣得體整潔,還要保證造型也得到合理搭配。如果采訪者衣冠不整,則很有可能為被采訪者留下職業素養不強的第一印象;如果采訪者的造型過于華麗,也會導致被采訪者對采訪者產生一系列的懷疑。為此,人物新聞采訪節目的造型師需要對采訪者的個人形象進行量身定制,從而能夠在造型上為被采訪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使被采訪者對其產生信任感。同時,采訪者在內在心理與談吐方面,首先要保持高水平的文化素養,其次談吐要落落大方、娓娓道來,不要在剛開始交流就直接切入整體,要循序漸進、逐步深入地開始提問,從而能夠很大程度上減少被采訪者在采訪中的排斥感,有助于采訪工作的有序進行。

(三)細致觀察被采訪者的心理活動

人物的新聞采訪過程終究是采訪者與被采訪者之間的互動過程,因此,采訪雙方在采訪工作中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才能使得整體工作能夠有效開展。在這之中,為采訪雙方建立良好互動關系的基本,便是以采訪者為主導,對被采訪者的心理活動進行仔細觀察,從而能夠有針對性地提出被采訪者樂于回答的問題,進而使得采訪雙方能夠有效溝通與互動,保證了采訪工作能夠順利進行。在具體實踐方面,采訪者首先要及時對自身進行心理疏導,保證自身能夠始終與被采訪者之間保持良好的狀態,從而能夠使人物新聞采訪節目呈現出輕松自在的環境,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消除被采訪者的緊張感。其次,采訪者要對被采訪者的個人信息進行了解,例如被采訪者的性格、擅長的方面、個人愛好等,并將其進行綜合歸納,來對被采訪者的心理活動進行觀察,從而方便采訪者與被采訪者在互動期間,采訪者能夠拉近與被采訪者心靈的距離,為被采訪者帶來信任感,使得采訪后續的溝通能夠順利進行。例如,在《光明日報》對全國先進工作者、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張桂梅的事跡進行人物采訪報道時,記者對華坪縣以及華坪女高的實際情況進行了全面的了解,并對張桂梅老師的個人事跡以及個人的性格與愛好等進行仔細觀察,最終以其“紅色教育”的理念為基礎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從而拉近采訪雙方的情感,提升了雙方的互動性,保證了人物新聞采訪工作的質量[4]。

(四)與被采訪者保持情感層面的默契

在采訪雙方的互動性得到增強的同時,采訪者與被采訪者要保持情感層面的默契,才能進一步使得采訪工作的整體效果得到提升。由于在采訪的過程中,雙方會因為彼此不了解的原因而造成溝通出現困難,從而無法開展深入的訪談工作,因此,為了保證采訪雙方能夠保持情感層面的默契,采訪者在人物新聞采訪過程中可以收集采訪雙方的一些共同經歷,這樣才能更好地使采訪雙方能夠建立起感情基礎,使采訪節目的受眾也能明顯感受到節目效果。采訪者在開展采訪工作時,要以情感引導為目的,為采訪雙方建立共同話題,從而能夠讓采訪雙方在采訪的過程中逐漸拉近距離。在實際應用方面,首先采訪者要營造出輕松的氛圍,并將被采訪者假定為自己的真心朋友,從而為采訪雙方建立情感默契打下基礎。之后,在被采訪者表達情感時,采訪者要用心去感受,并引導被采訪者與其共鳴,使得采訪雙方能夠達成心靈方面的同步,從而使得采訪的效果得到保證。需要注意的是,采訪雙方之間的情感默契并不意味著采訪者一味地對被采訪者表達的觀點給出肯定的態度,因此,采訪者要合理地運用情感引導,使得采訪的整個過程處于可控的范圍內,確保人物新聞采訪報道能夠傳播正確的價值觀,從而能夠提高受眾的觀看體驗。

(五)認真傾聽采訪對象的心聲

采訪者在采訪過程中一定要拿出最真誠的態度,認真傾聽被采訪者的心聲,這樣才能保證采訪節目的整體效果。采訪者在進行采訪工作時會遇到形形色色的被采訪者,所以,采訪者不要對被采訪者的身份和社會地位進行挑剔,要做到一視同仁,對每一位被采訪者所表達的觀點都要認真傾聽。采訪者需要在以下幾個環節進行認真傾聽:首先,在被采訪者回答問題時,采訪者對其給出的答案認真傾聽,不但能夠從被采訪者的口中收集到有用的信息,同時還能使被采訪者感受到了尊重,從而有利于后續采訪工作的進行。其次,采訪者在對被采訪者的心聲進行傾聽時,要注重“聽”,而不是“說”,因此,采訪者不要在被采訪者回答問題的時候隨意打斷或在回答問題之后強行加入含有個人主觀情緒的評論,這樣會導致被采訪者喪失表達觀點的欲望,同時,由于采訪者的主導作用,可能會導致被采訪者受到錯誤的引導,導致最終的新聞報道失去其真實性。最后,采訪者不但要通過被采訪者回答問題的話語中獲得有用的信息,還要將被采訪者的話語與其當時的動作、神態等要素進行結合,從而能夠讓采訪者獲得更深層次的信息,進而增加人物新聞報道的豐富度,提升受眾的體驗。此外,對于被采訪者而言,自己回答的問題得到了對方認真的傾聽,可以提升采訪雙方的親切感,提升被采訪者被采訪的積極性,從而進一步提升了采訪節目的效果[5]。

(六)提升采訪者自身的職業素養與文化水平

在進行情感引導式人物新聞采訪工作中,采訪者自身職業素養與文化水平的高低,也是確保情感引導方式能夠行之有效的重要基礎。同時,這兩種因素對采訪者的新聞嗅覺和取材能力都有著決定性的影響,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信息種類十分繁雜,只有擁有更高的知識水平,才能分辨出有價值的信息,從而為人物新聞采訪工作的開展打下良好基礎。所以,采訪者在對新聞傳播學相關知識予以掌握的同時,對人文社科類、藝術體育類、語言邏輯類等其他知識進行了解和研究,使得自身的知識體系得到豐富的同時,提高自身的表達與審美能力,從而使得采訪者能夠將學到的知識與個人經驗進行有機整合,做到自我綜合與總結。當今成功的采訪者,都經常對個人的文化水平進行培養,并不斷對個人的職業素養進行提升,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保持對信息的高敏銳度,能夠隨時隨地發現有價值的新聞素材。同時,職業素養與文化水平的提升,可以讓采訪者更加自如地對自身以及被采訪者的情感進行把控,使得采訪者能夠快速且深入地對被采訪者有所了解,并能夠將人物新聞采訪報道的價值發揮到極致。

結語

總而言之,情感引導是人物新聞采訪報道工作中的重要環節,采訪雙方通過情感方面的互相傳達,形成共鳴,使得采訪的效果得到保證,進而讓受眾也感受到了新聞的真實性。通過情感的引導,能夠讓采訪者與被采訪者之間消除心靈上的隔閡,使得被采訪者能夠積極配合采訪者開展采訪工作。因此,采訪者要積極使用情感引導,從而讓采訪工作的整體質量得以保證。

猜你喜歡
采訪報道采訪者被采訪者
情感引導在人物新聞采訪報道中的作用
淺談在采訪中怎樣與被采訪者有效溝通
情感引導在人物新聞采訪報道中的作用研究
淺談新聞采訪中的提問技巧
《茁壯生長》:阿里安娜·赫芬頓的成功人生學
情感引導在人物新聞采訪報道中的作用探析
提高新聞宣傳采訪報道質量對策措施
情感引導在人物新聞采訪報道中的作用研究
信息意識在新聞采訪報道中的運用
淺析電視新聞采訪方法及原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