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

2024-03-31 17:27王美娟
關鍵詞:獨立思考思想思維

王美娟

2022版《數學課程標準》中對于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是這樣描述的:學生的學習應是一個主動的過程,認真聽講、獨立思考、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這里,把原來課標中的“積極思考”換成了“獨立思考”,可見對于數學學習,獨立思考更顯得尤為重要。那么如何培養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呢?我主要分享以下幾個方面的做法。

一、提出要求,分類指導,強化獨立思考的意識

教師在教學中應因材施教、分類指導,對于水平較高的學生采用“放”的方式,為他們提供更為廣闊的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對于學習能力一般或者較弱的學生應采用“激”的方式為他們提供難度適中的題目,也可以采用“導”的方式為他們提供一些鼓勵和啟發,使其形成獨立思考的意識,并逐步養成其獨立思考的習慣。課堂上可結合教材適時向學生介紹一些古今中外著名學者獨立思考、刻苦鉆研、學有所成的事例,讓學生感悟獨立思考的人格魅力,同時課上讓不斷取得進步的學生介紹自己的經驗,讓學生體驗獨立思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樹立大教學觀,突出自主,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從“課前預習——課中學習——課后延伸”三個基本教學環節抓起,把獨立思考放在較為突出的位置。(一)課前預習時,精心設計預習作業,誘發學生獨立思考。(二)課中學習時,教師要讓學生經歷知識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嘗試提煉出思想方法并學會獨立思考。(三)課后延伸時,設置拓展性作業,比如數學日記、數學經驗小總結、實踐操作等作業,讓學生獨立探究,感悟深化知識的理解,開拓學生的思維。

三、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獨立思考的欲望

教學中設計具有一定坡度和差異的問題,以滿足不同能力學生獨立思考的要求。首先,教師設置的問題應接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讓學生“跳一跳,摘果子”,從而使獨立思考具有可能性。其次,教師要給學生提供思考的依據,并給學生進行獨立思考留有充足的時間。例如五年級教學《圓的面積》一課時,可按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設計不同的問題:觀察圓與拼成的近似的長方形,他們之間有何關系?你能根據操作實踐說出圓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嗎?你還可以用其他方法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嗎?這樣的問題,符合不同能力學生的學習水平,使他們能夠各有所獲。

四、及時組織有效交流,讓學生在合作中獨立思考

獨立思考并不排斥學生之間的合作互助,在獨立思考之后要及時組織議論、討論、爭論等多項交流活動,交換思考所得,品嘗獨立思考的樂趣。在交流中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得到訓練,思考能力隨之提高。

五、教給學生思考的方法,促進學生獨立思考

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意(一)理論聯系實際。在教學中,應注意加強直觀性,要把數學理論和學生熟知的實際聯系起來。例如三年級教學面積單位時,認識1平方厘米,首先讓學生觀察、觸摸課前制作的邊長為1厘米的小正方形,然后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哪些物體的表面或面積大約是1平方厘米,通過手指甲蓋、開關小按鈕、計算機鍵盤上的一個按鍵面等實物的感知進一步建立1平方厘米的表象。(二)滲透數學思想和方法。小學數學中的思想方法包括對應、假設、比較、符號化、類比、轉化、分類、集合、數形結合、統計、極限、代換、可逆等。例如教學數軸知識時,根據數軸上的點與具體的數的對應關系滲透對應思想;教學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時,可以滲透轉化思想;教學用字母表示數時,可以滲透符號化思想;推導圓面積和圓柱體積計算公式時可以滲透極限思想等。(三)教給學生一些常用的分析問題的方法。如從一般到特殊的思維方法,這種思維方法又分為三種類型:由因導果,即從條件往下演繹,逐步導向結果;執果索因,即從所求的結果,逐步向前演繹,與已知條件溝通聯系;從兩邊往中間湊,即把已知和結果,都進行適當推理、演釋,找出溝通它們聯系的途徑。

猜你喜歡
獨立思考思想思維
教育的目的是獨立思考的培養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思想之光照耀奮進之路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思想與“劍”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思想是什么”
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