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藏情緣

2024-04-01 09:18汪文華
西藏文學 2024年2期
關鍵詞:卓瑪阿公吊腳樓

子熠,本名汪文華,湖北恩施人,土家族。2012年進入西藏浪卡子縣工作生活至今,系西藏山南市作家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已出版詩集《羊卓湖畔》。

題記:長期以來,藏族與各民族之間交往交流交融,越來越多的西藏大學生選擇到祖國各地求學就業,越來越多的各族兒女來到西藏工作、生活、旅游,無數像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一樣的民族團結的佳話,正在一代又一代的各族兒女中交替上演,手足相親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正在新時代的西藏大地上越鑄越牢。

湘黔交界處,酉水河緩緩流淌,河水哺育著世代居住在沿河兩岸的苗家兒女,何家便是其中之一。

墨瓦飛檐,燈籠點掛,何家那棟背靠青山、臨水而居的吊腳樓在晨霧暮煙中浮沉,那些樓內外發生的喜怒哀樂,正隨著歲月呈現流動的光彩。

如今偌大的吊腳樓只有爺爺何友福和孫女卓瑪居住在這里,關于卓瑪的奶奶和爸爸媽媽,爺爺說:“他們都永遠留在了我們的故鄉——西藏?!?/p>

清晨,湛藍而純凈的天空下,雪峰披上了朝霞的彩衣,綠色的草浪隨著微風一起涌動,卓瑪騎著棗紅色的駿馬,趕著牛羊群叫醒了寂靜的草原……當她還夢游在遙遠的高原時,一聲聲雞鳴,將她從彌漫著薄霧的吊腳樓里喚醒。

卓瑪穿著窄袖對襟短衣和百褶裙,踩著繡花鞋,推開了吊腳樓的大門。

不一會兒,晨霧帶著炊煙的味道一起走進了水墨丹青的畫卷中。

“爺爺,洗臉水給您打好了,早飯一會兒就好?!弊楷斠贿叞殉春玫男〔朔诺教梦莸陌讼勺郎?,一邊和剛起床的爺爺何友福打著招呼。

從廂房出來的爺爺何友福,頭上包著頭帕,穿著對襟短衣,一手拄著拐杖,一手拿著一個小布包,慈祥的笑意在皺紋間蕩漾開來。

“卓瑪,一會兒吃完早飯,記得去給你厚福阿公家送藥?!焙斡迅0咽掷锏男〔及鼟煸诹税灞谏虾?,一邊洗臉一邊對卓瑪提醒道。

“知道啦,爺爺,吃完早飯我就去給厚福阿公送?!?/p>

吃完早飯,卓瑪拿上爺爺掛在板壁上的小布包,穿過屋旁的竹林,踏過清香撲鼻的梯田,踩著青石板路來到了厚福阿公家,曬臺上的黃狗早早地就開始吠叫個不停。

“厚福阿公,爺爺讓我給您來送藥了?!边h在厚福阿公家的場壩坎下,卓瑪就親切地喊了起來。

“阿黃叫個不停,原來是卓瑪來了啊,快到屋里坐?!焙窀0⒐驹陔A沿上笑吟吟地迎接著卓瑪。

“卓瑪來了啊,什么時候回來的啊?!焙窀0⒐业陌⑵抛叩綀鰤卫镉楷?,接過了卓瑪遞過去的藥。

“阿婆,我回來好多天了,今年高考了,所以回來得比往年早些?!?/p>

“時間過得真快啊,卓瑪都要上大學了,難怪我們也都老了?!?/p>

“阿婆,最近身體好些了嗎,爺爺說要是藥效不好的話,他回頭再給您把個脈,換個方子?!?/p>

“好多了,替我跟你爺爺說謝謝了,你爺爺是個好人,他一輩子行醫積善,只可惜你奶奶她們沒能望到你成人的這一天?!?/p>

每次卓瑪來厚福阿公家,阿公阿婆都要和她說她爺爺何友福和奶奶央金拉姆的往事,只因他們都曾是這段佳話的見證人。

他們說,在一個晴朗的秋日,何家的吊腳樓里歡聲笑語,其樂融融,那是何友福和央金拉姆大喜的日子,十里八寨的鄉親們都來為這對新人祝福。

大門上,貼著由卓瑪的太爺爺執筆書寫的大紅對聯,上聯是:古時松贊干布娶文成公主珠聯璧合,下聯為:今朝藏族姑娘嫁苗疆兒郎鸞鳳和鳴,橫批:苗藏一家親。就連木制鏤空的窗欞上,也都貼上了大紅的喜字。

他們說,新娘央金拉姆很美很美,她腳踩繡花鞋,身穿藏式嫁衣,幾乎把所能擁有的全部瑰麗都鑲嵌在頭上,不僅是頭上,而且從頭部一直延伸到后背,蜜蠟、紅珊瑚、天珠、綠松石等層層敷添,牽連垂掛,繁復華麗之極,令人眼花繚亂,望而驚嘆。除了華麗的服飾,她還有一雙烏黑的大眼睛,高挺的鼻子,紅唇貝齒加上她豪邁的個性,使得她一顰一笑間無不流露出無限風情,驚艷了這酉水河畔的每一個人。

他們說,央金拉姆的笑容如同盛開的牡丹花一般甜美,只可惜紅顏多薄 命……

關于爺爺奶奶的婚禮,已經成為這酉水河畔的一段佳話,卓瑪從小就喜歡黏著族內的阿公阿婆講給她聽。

可她只喜歡聽美好的那一部分,每次他們開始聊那段悲傷的往事時,她就會毫不猶豫地告辭了——“阿公阿婆,時候不早啦,我先回去了,爺爺還等著我做午飯呢?!?/p>

“吃了飯再走吧,我讓你阿婆馬上去做?!焙窀0⒐炝糁?。

“今天真的不用了,我改天再來看阿公阿婆?!?/p>

“這孩子,你慢些走,幫我跟你爺爺說謝謝啦?!卑⑵庞行┼凉值卣f道。

從厚福阿公家出來,她在漫山遍野的翠綠中、高低錯落的田埂上,不斷地與扛著鋤頭或背著背簍的阿公阿婆、阿叔阿嬸打著招呼。

“卓瑪長大了,越來越漂亮了?!?/p>

“是啊,聽老一輩講,長得像她奶奶央金拉姆?!?/p>

“我聽說,以前鄭瞎子曾給友福叔算過命,說他日主旺盛,七殺星透出,且有食神貼近相制,又有財星居后相輔,定是兒孫滿堂、福祿綿綿的大富大貴命,如今看來他莫不是說的反話哦?!?/p>

“鄭瞎子要是真有那么神,那不曉得他活著的時候有沒有算到自己死后十多天都沒有人發現哦,任由這塵世的皮囊喂養了活著時他最討厭的老鼠?!?/p>

“也是也是,友福叔命苦啦,青年打仗,中年喪妻,晚年喪子……幸好現在卓瑪長大了……”

回到吊腳樓里,卓瑪看見爺爺正坐在廂房外的搖椅上打盹,她沒敢吵醒爺爺,躡手躡腳地回到了自己的屋子里,她不知道的是爺爺此刻已經陷入了深深的回憶里……

秋風徐徐,秋云燦燦,吊腳樓里縈繞著喜慶而喧鬧的嗩吶聲,“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

“央拉,你別走啊,你等等我……”友福從吊腳樓里追著央金拉姆的身影翻越山川河流、一路向西而去。

“友福,你還記得這里嗎?”央金拉姆遠遠地在一處湖濱青草地停了下來。

“記得,當然記得,這是我們相遇的地方,你悠揚婉轉的歌聲,不輸我們苗家山寨里的任何姑娘……央拉,你讓我離你近些……”友福把他們曾經說過的、沒說過的情話都說遍了,唱過的、沒唱過的情歌也唱遍了,可任由他言辭如何美麗、歌聲如何動聽,直到嘴唇干裂、聲音沙啞,央金拉姆也依舊只是遠遠地沖著他笑,她的聲音遙遠而縹緲。

友福從吊腳樓追到了藏家院兒,從森林追到了草原,從夏天追到了冬天…… 央金拉姆終于不再跑了,任由身后的雪崩如同決堤的洪流一般奔涌而來,只留下漫天飛舞的雪沫和一個人撕心裂肺地慟哭……

飯菜的香味將友福從遙遠的西藏帶回了吊腳樓里,他望著卓瑪在堂屋里忙碌的身影,蒼老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吃完午飯,友福在廂房里為前來看病的德福阿公抓著藥。廂房里放著兩排古色古香的藥柜子,方方正正的抽斗里,分類擺放著各種草藥,整個屋里都彌漫著濃濃的藥香。

德福阿公拿著藥離開后,卓瑪和爺爺坐在堂屋里閑聊著,友福交代卓瑪,別忘了日子,晚飯一定要炒幾個好菜,再打一壺好酒。

卓瑪穿過如同經絡一般的青石板小路,來到了寨子里、廣場旁的酒坊。寨子里的阿哥阿妹們,正和來自世界各地的游人一起載歌載舞,用苗家人最淳樸、最美麗的歌聲,讓游人感受到苗族同胞的質樸熱情。

從酒坊回來后,卓瑪開始在廚房里忙活起來。酸湯魚、鼓藏肉、炒蕨菜、涼拌米豆腐、香薰臘肉……每一道地地道道的苗家美食里,都凝結著她對親人的思念。

卓瑪做好了晚飯,在堂屋里的八仙桌上設好了酒席,桌上一共放了六副碗筷,爺爺旁邊是備給奶奶的,左偏席是備給張爺爺的,右偏席是備給阿爸阿媽的,這也是爺爺從小告訴她的規矩。

卓瑪小的時候,最不能理解的事便是別人家有多少人吃飯就放多少副碗筷,他們家每逢節日總是要多放四副碗筷的,別人家都只過一個年,她和爺爺卻要過兩個年(一個是春節,另一個是藏歷新年),別的孩子都只用學習漢語、英語,她回到家卻還要跟著爺爺學習藏語,而且爺爺總是說些她聽不懂的話,說她和她的莫拉(奶奶)、阿爸阿媽一樣都是喜馬拉雅的孩子,說她是那草原上最可愛的“普姆”(姑娘)。

如今她是懂得了的,可正因為懂得了,那些天真的快樂也就都躲著她了。她知道奶奶和阿爸阿媽都已永遠留在了西藏,再也回不來了,她多想能像別的女孩子一樣,在奶奶的懷里盡情地撒嬌,把少女的心事說給媽媽聽,累了便躲到父親的背后偷偷懶,可就是這般對于別的孩子唾手可得的歡樂,于她卻是求之不得的奢望。

兩個人的晚飯,六個人的酒席。卓瑪聽爺爺講述著戰火紛飛的往事,講述著張爺爺犧牲的那場戰役,友福說,卓瑪的張爺爺本名叫張安寧,有兄弟三個,因排行老二,在老家便都喊他寧二佬。友福和寧二佬不僅是戰友,更是從酉水河畔走出來的苗寨同鄉,他們曾說好等到天下太平,便一起回老家,他帶上央金拉姆,寧二佬帶上他的次仁卓嘎,他們約定在苗寨的吊腳樓里辦一場熱熱鬧鬧的婚禮。只可惜寧二佬食言了,他的次仁卓嘎也早已嫁為人婦,更多的戰友倒在了走向勝利的路上……

席間,爺爺友福從卓瑪的阿爸阿媽聊到了她的莫拉,從藏北草原聊到了藏南峽谷,從藏族起源的傳說聊到了解放西藏的過程,從雪山、草原和湖泊聊到了門巴、珞巴和夏爾巴……友福說,自打回到這棟吊腳樓里,他從沒有在這里感受到一絲落葉歸根的欣慰,反倒是多出了一些揮之不去的鄉愁。

世間沒有不散的宴席。當月亮為這酉水河兩岸青山披上白紗的時候,卓瑪已經在夢里的草原上追尋母親的背影去了很遠很遠的地方。

她不知道的是,爺爺已經在這個夜里永遠地離席了。

從此,沒有人知道他經歷過的那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戰斗,沒有人知道他在那埋葬愛人的雪山腳下撕心裂肺的悲慟,更沒有人知道他凝望兒子兒媳十指緊扣的尸身時是何等的肝腸寸斷,但他不后悔,若再給他一次選擇的機會,他還是會選擇去西藏,因為他早已把自己當作喜馬拉雅的孩子,把愛獻給了西藏,把情留給了西藏,把根扎在了西藏。

友福的葬禮既沒有請巫師念咒,也沒有殺牲畜祭奠,但依然驚動了整個苗寨。

友福安靜地躺著,身穿央金拉姆曾親手為他縫制的灰白色藏袍,黑色領邊上的太陽紋與蝴蝶紋依舊是那么的鮮艷,那是她曾經按照苗家的習俗特意給他的驚喜。他曾給央金拉姆講過苗族的神話傳說,傳說中有四工匠神造了十二個太陽,后來射掉了十一個太陽,遂有信奉太陽神的傳統遺風,蝴蝶圖騰亦是苗族崇拜的圖騰之一。他的一句閑談卻讓有心的央金拉姆牢牢地記在了心上,把那濃濃的愛化作一針一線縫制成了這世間獨一無二的藏袍,溫暖了他的一生。

料理完爺爺的后事,卓瑪告別了酉水河兩岸的蛙聲與蟲鳴,帶著爺爺何友?!凹以谖鞑?,我們回家”的遺言,回到了久違的故鄉——西藏。

編輯導語:本文以第三人的視角來寫一家由苗藏不同民族組成的家庭,初看之下似乎平淡無趣,但細讀之后,文本之下體現的中華民族一家親那最純粹的情感令人回味。

責任編輯:索朗卓嘎

猜你喜歡
卓瑪阿公吊腳樓
傍晚
卓瑪,卓瑪
倉央卓瑪
瓊英卓瑪的詩
阿公的天琴
苗族吊腳樓在民宿設計中的應用
巴渝文化——吊腳樓
吊腳樓(外三首)
美麗的卓瑪
阿公和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