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傳統文化的小學陶藝校本課程開發與教學策略研究

2024-04-02 03:37萬志偉
關鍵詞:陶藝創造力校本

摘 要: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創造力和藝術修養的重要時期,陶藝作為一門具有獨特魅力和創造性的藝術形式,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诖?,本研究旨在探討小學陶藝校本課程的開發,為學生提供實踐與展示的機會。本研究通過文獻綜述和實地調研的方法,對小學陶藝教育的內容和重要性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策略,希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學生的陶藝實踐能力。

關鍵詞:小學陶藝 校本課程 開發策略 傳統文化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4.01.048

現如今,有些地區的小學陶藝教育在實踐與展示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學生缺乏實踐機會,無法真正體驗陶藝的樂趣,同時,學生的作品往往缺乏展示的機會,無法與他人分享和交流。為解決這一問題,教師需要對小學陶藝校本課程開發與教學策略進行探討。

一、小學陶藝校本課程概述

陶藝傳統文化的歷史來源可以追溯到人類文明的早期。陶器的出現標志著人類從狩獵采集階段進入了農耕文明時代,它不僅滿足了人類的基本生活需求,還承載了人們的文化。陶器作為文化的載體,通過陶器的制作技藝、裝飾樣式、圖案象征等方式,傳遞了祖先的智慧和文化傳統,豐富了人類的文化遺產。

陶藝傳統文化的藝術價值還體現在燒制工藝的精湛技藝和創新精神上,陶器藝術作品通過形態、紋飾等表現方式,展現了中華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

小學陶藝校本課程是指在小學階段,為學生開設的陶藝課程,這門課程旨在通過教授陶藝的基本知識、技巧和方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創造力和審美能力,它包括了陶藝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如捏、拉、壓、切等,以及陶藝裝飾和表面處理等方面的內容。通過這門課程,學生可以學習陶藝的歷史、文化背景和藝術欣賞,同時也有機會自主創作和制作陶藝作品,這門課程的目標是培養學生對陶藝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讓他們在陶藝制作中獲得樂趣和成就感。

小學陶藝校本課程的內容涵蓋以下方面:介紹陶藝的歷史、文化背景和發展,讓學生了解陶藝的起源和演變過程,教授學生陶藝的基本制作技巧,如捏、拉、壓、切等,讓學生學會使用陶土進行塑造和制作;介紹不同的陶藝裝飾和表面處理技巧,如刻線、雕刻、彩繪等,讓學生學會美化和裝飾陶藝作品;介紹陶藝制作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如陶土、陶輪、刀具等,讓學生了解和熟悉使用這些材料和工具。設計多樣化的陶藝作品項目,如制作器皿、雕塑、手鼓等,讓學生有機會嘗試不同的陶藝形式和技巧,組織陶藝作品的展覽和分享活動,讓學生有機會展示自己的作品,與他人交流和學習。通過以上內容的學習和實踐,學生可以逐步掌握陶藝的基本知識,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欣賞能力。

二、小學陶藝校本課程開發的重要性

1.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

在陶藝課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欣賞和分析不同風格的陶藝作品,了解陶藝的歷史和文化背景,培養他們對藝術的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教師在陶藝課程中可以教授學生陶藝的基本知識和技巧,如陶瓷工藝、造型設計、釉彩等,讓學生了解陶藝的工藝流程和藝術原理,提升他們對陶藝的理解。

2.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陶藝是一門需要動手實踐的藝術形式,通過陶藝課程,教師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學生需要親自動手去制作陶器,在學習陶藝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學習觸摸、捏揉、切割等方式,通過反復練習和指導,學生可以逐漸掌握這些技巧,并在實踐中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

教師在陶藝課程中可以設計多樣化的作品項目,涵蓋不同的陶藝制作技巧和形式。例如,學生可以制作器皿、雕塑、手鼓等,通過不同的項目讓學生接觸不同的陶藝材料和技巧,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

陶藝課程鼓勵學生進行合作和分享,學生可以在小組或團隊中合作制作作品,通過共同努力和交流,提高彼此的動手能力,學生也可以在展覽或分享活動中展示自己的作品,與他人交流和學習,進一步提高動手能力。

3.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陶藝是一門需要創造力的藝術形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力。學生親自動手參與陶藝作品的制作過程,通過實踐的方式提高自身的藝術創造力和表達能力,學生可以自由發揮想象力,創作出屬于自己獨特風格的陶藝作品,學生需要從無到有地創造出自己的作品,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和獨立思考能力,提升他們的藝術修養水平。

陶藝課程為學生提供了一定的自由度,他們在課上可以自主選擇作品的形狀、大小和裝飾,從而鍛煉動手能力和創造力。同時,陶藝也可以培養學生的耐心和毅力,讓他們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能夠堅持不懈地去嘗試和創造。

4.促進學生情感和認知發展

陶藝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可以通過表達和傳遞情感,促進學生的情感發展。學生在學習陶藝的過程中,可以通過作品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培養自己的情感認知和表達能力,學生可以學會分析和評價陶藝作品,培養他們的批判思維和藝術鑒賞能力。

同時,陶藝也可以讓學生與自然和藝術產生聯系,與社會實踐相結合,開展與社區、學?;蛭幕瘷C構的合作項目,讓學生將陶藝作品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他們的藝術創新能力和社會責任感。

三、小學陶藝校本課程開發和教學策略

1.應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教師需要講解陶藝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向學生傳授相關知識,通過演示實際操作的過程,讓學生觀摩和模仿,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制作技巧。教師還要鼓勵學生親自動手制作陶藝作品,通過實踐來鞏固所學的知識和技巧,為學生提供適當的練習和實踐機會,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與此同時,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興趣、能力和水平,給予個性化的輔導和指導,對于技巧較為熟練的學生,可以提供更高難度的挑戰和創作任務,對于初學者或技巧較弱的學生,教師可以給予更多的細致指導和輔助。

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讓他們相互合作、互相幫助,通過小組合作完成一些較大型的陶藝作品,讓學生在合作中學習和分享經驗。除此之外,教師還要通過啟發性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提供一些創作主題或素材,讓他們表達自己的獨特創意和個性。

例如,東營區第三中學為提升教學的趣味性,結合東營地域特征,以家鄉美食、家鄉美景、快樂節日和美麗四季為制作主題,在中秋佳節,組織學生們把陶泥做成自己喜歡的月餅造型,以此表達對節日的美好祝福;冬天來了,學生則用陶泥做成雪花和手套;每到過年,學生便著手做陶瓷版的十二生肖。從而豐富小學陶藝校本課程的教學內容和形式,滿足學生的多樣化學習需求。

2.進行分步指導和個性化輔導

教師需要將陶藝制作過程分解為多個步驟,并逐步引導學生完成每個步驟,通過演示、圖示、視頻等方式清晰地展示每個步驟的具體操作方法和技巧,并提供詳細的文字說明和提示,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每個步驟的關鍵點。需要注意的是,教師需要給予學生充分的實踐機會,讓他們親自動手制作陶藝作品,在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實時監督和指導學生,及時糾正他們的錯誤并提出改進建議,鼓勵學生在實踐中反復練習,逐漸掌握陶藝制作的技巧。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興趣、能力和水平,給予學生個性化的輔導和指導。針對初學者或技巧較弱的學生,教師可以提供更多的細致指導和輔助,通過一對一輔導或小組輔導的方式,對學生的具體問題進行解答,并根據學生的興趣和創作方向,提供個性化的建議,幫助他們形成自己的風格和特色。在個性化輔導的基礎上,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創作,提供一些創作主題或素材,讓學生自由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進行自主創作,讓他們展示自己的獨特創意和個性。

例如,東營區第三中學開發了具有三中特色的校本教材《樂陶陶泥巴坊》,介紹了我國陶藝歷史發展、現實狀況,陶藝制作的基礎知識、入門操作,以及不同的風格和制作技術。在實踐教學中,我們幫助學生融入祖國偉大的傳統文化藝術中,從而逐步掌握陶藝制作的技巧和方法,同時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個性化輔導和細致指導可以幫助學生克服難點和問題,提高學習效果。

3.進行藝術欣賞和批評分析

在小學陶藝校本課程的開發中,教師可以融入藝術欣賞和批評分析的內容,幫助學生提高對陶藝作品的理解和鑒賞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感知和欣賞不同類型的陶藝作品,可以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陶藝作品,向學生介紹陶藝的歷史、風格和技巧。通過觀察和討論,教師幫助學生理解作品的主題、表現手法和情感表達,培養他們的審美意識和感知能力。之后,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對陶藝作品進行評價和解讀,幫助學生從形式、結構、色彩等方面進行分析,讓他們思考作品的構圖、比例、紋飾等元素的運用方式,同時鼓勵學生表達對作品的看法和感受,包括喜歡的地方、不喜歡的地方以及改進的建議等,通過批評分析,教師能夠幫助學生形成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

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介紹一些與陶藝相關的藝術家、流派和時代背景,通過學習藝術史知識,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陶藝作品的背景和特點,從而更深入地欣賞和理解作品,教師可以通過圖片、視頻、故事等形式,生動地向學生介紹藝術家的生平、創作風格和代表作品,并組織學生參觀藝術展覽館、陶藝工作室等地,親身體驗和接觸陶藝作品。在參觀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作品的細節、材質和制作工藝,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和藝術家的創作思路。實地參觀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他們的藝術體驗和感受,從而幫助學生提高對陶藝作品的理解和鑒賞能力,培養他們的審美意識和創造力。藝術欣賞和批評分析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思考力和表達能力,同時也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他們的藝術知識。

例如,東營區第三中學開展快樂的節日陶藝活動,教師首先簡介端午節的背景和習俗,讓學生對端午節形成基本了解,特別是要介紹粽子的由來和象征意義,再引導學生思考并設計自己的粽子陶藝作品,可以是粽子造型的花瓶、粽子造型的飯碗等。教師可以提供陶藝材料和工具,指導學生制作粽子陶藝作品。在制作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發揮創造力,讓作品更加生動有趣。在完成制作后,學生可以互相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講解作品的設計理念和制作過程。教師還可以組織一個小型的端午節手工藝品展覽,邀請其他班級或學校的學生和家長參觀和欣賞學生制作的粽子陶藝作品,并為學生準備一些小獎品,對他們的創意和努力給予認可和獎勵。在這個活動中,學生能夠通過制作粽子陶藝作品,體驗到陶藝創作的樂趣,同時也了解到端午節的傳統文化。學生們可以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表達能力。通過參與手工藝品展覽,學生還能夠感受到傳統手工藝品的價值和魅力,培養他們的傳統文化認知和欣賞能力。這個中國節日活動案例可以作為小學陶藝校本課程的一部分,為學生提供實踐和展示的機會,豐富他們的藝術體驗,促進他們的傳統文化傳承能力和創造力的發展。

4.提供實踐與展示的機會

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在課堂或學校內舉行陶藝作品展示,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最滿意的作品展示給同學、教師和家長。在展示過程中,學生可以介紹作品的構思、制作過程和表達意圖,這樣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成果的機會,也可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表達能力。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參加校內外的陶藝展覽,聯系當地的美術館、藝術中心或陶藝工作室,安排學生的作品參加展覽,這樣學生不僅可以與其他學生進行交流,還可以接觸到更多優秀的陶藝作品,豐富他們的藝術體驗。

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與社區合作,組織學生利用陶藝技能為社區服務,學生可以制作陶藝裝飾品、花盆等,送給社區的老人、兒童或殘障人士,帶給他們快樂和關愛,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團隊合作精神。教師還可以提供給學生制作紀念品的機會,設計制作學校的陶藝標志等,讓學生參與其中,這樣一來不僅能夠展示學生的陶藝成果,還可以為學校創造獨特的藝術氛圍。

例如,東營區第三中學陶藝社團的師生們,以“童心向黨,禮贊百年”為主題創作了系列作品,以造型優美、品種繁多、裝飾豐富、風格獨特的陶瓷作品向黨的生日獻禮。樂陶陶藝術實踐工作坊作為東營區校本課程優秀代表之一進行了展示,在展會現場,同學們創作的吊墜、花瓶、花盆、茶具、餐具、擺件等作品,集裝飾性與實用性為一體,吸引了各位參會領導、師生駐足欣賞,贊不絕口。通過提供實踐與展示的機會,學生能夠將所學的陶藝知識和技能運用到實際中,深化對陶藝的理解。

綜上所述,小學陶藝校本課程的開發對學生的藝術修養、動手能力、創造力培養和情感認知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通過陶藝的學習和實踐,教師可以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他們的藝術修養和創造力,為他們的全面發展和成長奠定良好基礎?;诖?,教師需要結合講授、示范、實踐和互動等多種教學方法,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將陶藝制作過程分解為多個步驟,逐步引導學生完成作品,根據學生的興趣、能力和水平,給予個性化的輔導和指導,幫助他們克服困難、提升技巧。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通過小組合作或伙伴學習的方式,提高學生的想象力。

參考文獻:

[1] 馬巧娟《小學開設陶藝校本課程的意義與實踐策略》,《寧夏教育》2023年第3期。

[2] 鄭尖《中國原始彩陶在小學美術陶藝校本課程中的開發與實踐研究》,江西師范大學2020年碩士論文。

[3] 高燕芬《小學美術陶藝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新課程研究》2019年第28期。

〔萬志偉,校本課程(陶藝)中級職稱,大學學歷,研究方向:校本課程〕

猜你喜歡
陶藝創造力校本
創造力從哪里來? “搗蛋專家”告訴你
以生成性培養創造力
高中地理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以閩江環境保護校本開發為例
激發你的創造力
激發你的創造力
《紅樓夢》(新校本)
《紅樓夢》(新校本)
點校本《史記》中的“曆”字
“瘋狂”的陶藝
學陶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