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控自動化系統穩定運行對策分析

2024-04-02 20:12國能宿州熱電有限公司
電力設備管理 2024年1期
關鍵詞:控系統元件電廠

國能宿州熱電有限公司 黃 偉

熱控系統指熱力控制系統,主要包括設備類型為現場設備、控制和中間設備等[1]。設備在熱控系統中起著關鍵的作用?,F場設備包括執行器、各種電動裝置等??刂圃O備由編程、控制和網絡等組成。中間設備如轉換器能夠在系統中發揮中間作用。通過調試設備,可以全面檢查主機和其他設備類型,確保熱控系統的穩定運行。調試完成后,系統的安裝效果明顯提高,運行更加科學有效。此外,熱控系統的運行還須以掌握系統性能為前提,合理預判系統存在的潛在風險,便于后續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處理,保證系統的安全運行。在整個熱控系統內,主要由分散控制、輔助控制及動態監測三個系統組成[2]。

1 電廠熱控自動化系統運行穩定性的主要影響因素

1.1 DCS 系統故障

DCS 系統的構成部分主要有組態監控和中央處理器兩類。DCS 系統在自動化系統中的作用至關重要。通過組態監控,可以全面掌握操作人員的行為規范性,查詢歷史數據信息,并實時顯示系統的運行情況。借助中央處理器,可以科學地控制電源、底板等。因此,DCS 系統在整個自動化系統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如果DCS 系統發生故障問題,自動化系統的運行也無法保證更為穩定。通過研究發現,DCS 系統的故障主要表現為DPU 死機和操作站等問題。這些問題不僅直接影響了自動化系統運行的安全性,還對系統數據構成威脅,嚴重情況下可能會對系統造成不可逆的破壞。

1.2 熱控元件故障

熱控系統運行期間如果元件故障,會導致信號失真,從而影響系統設備的動作并對系統穩定性產生威脅。例如,如果熱控系統中的FSSS 設備元件出現故障,可能導致系統跳閘,停止工作并對設備造成損壞,給企業帶來經濟損失。研究表明,熱控元件故障的原因主要包括元件自身安全性、電源故障和運行環境等方面的問題。因此,在電力生產期間,為有效減少元件出現故障的概率,設備的運行與維護人員,須全面分析設備運行的環境和熱控系統的運行情況,及時對可能存在的問題做出排查和整改,盡量避免出現上述問題,保障自動化系統運行的安全性,同時也可避免出現系統容量過高的情況,保障熱控系統的有效運行。

1.3 系統邏輯故障

熱控系統出現的邏輯故障主要體現在新設備的運行方面。由于新設備的運行時間較短,因此在工序方面仍然存在部分設計的邏輯錯誤。如果技術人員無法及時發現和解決上述問題,就會導致整個系統出現邏輯性故障。在系統運行期間,如果在設計方面出現邏輯問題,會導致整個系統受到負面影響,甚至系統還會做出錯誤的判斷。

系統在出現故障期間,如果邏輯設計的合理性不足,便可能無法準確判斷故障及其原因,難以傳送正確的信號,同時還會對系統運行設置更大的障礙,影響其安全性和穩定性。因此,為避免出現上述情況,在使用新設備之前,技術及運維人員須依據具體的需求對設備的運行情況做好全面的檢查和調試工作,保證設備能夠正常發揮功能。當熱控系統出現邏輯故障后,就會導致熱控管理問題,不利于系統的穩定運行,在此過程中需要針對具體故障因素,提出有效的優化與升級方案,從而提高系統運行穩定性。

2 熱控自動化系統運行穩定運行的對策

2.1 提高采集信號的可靠性

熱控系統需要具備較強的信號干擾抵御能力,否則無法保證系統的穩定運行。輕微的信號干擾也會導致系統不穩定,測量結果不準確。如果干擾信號強度較大,會直接導致機組跳閘或設備故障。因此,電廠生產人員應正確認識和判斷信號干擾,并持續總結經驗,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法,確保機組穩定運行。干擾因素通常與設備設計和生產維護有關。

為了保證電廠設備具有較強的抗干擾能力,電廠需要根據具體生產情況總結有效的方法。這些方法包括抑制干擾源、準確排查干擾途徑以及采取有效的隔離措施等。當前,普遍應用接地技術以避免信號干擾,這種技術能有效地保證熱控系統的穩定運行。接地技術具有明顯的應用優勢,但同時也有不足之處,例如在振搗期間會形成失誤,這就會導致系統運行異常。接地技術的局限性明顯,只能對干擾因素進行削弱,無法從本質上排除干擾[3]。當前,電力行業的發展速度較快,須找到更為有效的抗干擾方法,為企業創造更大的經濟價值,提高企業的行業競爭力,為員工創造更為理想的工作環境。

2.2 加強DCS 系統管理

嚴格執行DCS 系統工程師站分級授權管理制度,對工作人員分級授權,不同的人員具有不同的管理準入級別及相應的進入口令。工程師站除點檢工作外的其他工作,必須有專業人員在場監護,尤其是熱工保護邏輯強制、保護投退應按照流程進行,應做到一人操作一人監護。在機組運行中,DCS 系統只能進行可調參數的修改,禁止在線組態和下裝??刂平M態邏輯修改、控制回路上的工作,必須制定防止三誤的技術措施,并經相關專業負責人審核批準。工作完畢后,必須進行傳動試驗,并經過測試及審核方可正式投入運行。

對于DCS 系統的修改,無論是組態軟件、系統軟件還是文件屬性等,都應設立一個專用記錄本,并做好詳細記錄。該記錄本由班組技術員負責管理,記錄修改者姓名、修改內容、修改時間等信息。任何人不得在DCS 系統中安裝與工程無關的軟件,也不得使用外來磁盤、移動存儲設備等,以防止DCS 系統感染病毒或被非法侵入。如果必須使用外部設備,應先進行病毒檢測,并取得相關授權及記錄。

2.3 優化設備工作環境

應重視電子間環境對熱控保護系統的影響,特別是遠程DPU 站往往被忽視。長期過高或過低的溫度或濕度會對熱控電子設備造成不利影響。因此,建議在原有空調系統基礎上增加備用獨立空調和除濕機,并嚴格檢查電子間盤柜的封堵情況,采取措施確保良好的設備運行環境。

室外防寒防凍應加裝防凍小室,并增加給水流量、分離器液位壓力、閉式水箱液位等測量小室。同時,應增加保溫設施,在重點保溫區域放置溫濕度計,監視環境變化。利用第三方平臺微信小程序監視各重點保溫溫度,設置伴熱電源調閘報警提示,及時維護?,F場熱風、煙氣系統取樣管應做好保溫防寒防雨和防止冷凝等措施。

在室外的減溫水電動門上加裝防雨罩,并在穿線管的最低處設置放水口。對于溫度高且振動大的閥門執行器,如高低旁軸封系統和地下潮濕環境中的循環水進出口電動門,應采用分體式設計,將控制部分和執行部分分離,以改善控制部件的工作環境。

2.4 優化系統控制及監控單元

DSC 等系統主要可對系統進行有效的監控,全面提高不同單元的智能化水平,優化處理系統信息,持續提高系統對干擾因素的抵御能力,避免熱控系統的運行出現問題,保證整個系統能夠隨時監控,提高用電的穩定性和發電作業的實施效率。從當前的情況來看,以往的監控設備所能發揮的作用相對有限,無法迎合當前行業及崗位的具體需求,在監控方面的智能化水平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行業發展的效率。因此,應用更高水平的智能化分散控制設備,迎合行業發展的要求。

DSC 等系統的智能化水平較強,同時融合應用計算機和網絡等技術手段,能夠在相對復雜的工作環境當中發揮作用,充分體現出網絡技術的應用功能,輔助電廠順利完成系統的運行監控工作,及時提示技術人員發現潛在的安全問題,提前做出應對處理,這樣就可將故障的發現和維護前置,保證系統運行的穩定性。

除了DSC 等系統之外,還須持續提高電場控制機組的要求,優化電廠的熱控系統。在自動控制設備當中有效應用行業前沿的技術手段,可推動行業革新,充分體現出行業發展的正確方向,保證電廠運行的穩定性。例如,為優化智能設備和設備的運行環境,相關工作人員須定期對監控和控制系統做出維護,保證所掌握的數據信息更為準確。主要包括柜內電源模件、功能模塊等,重點針對上電啟動等階段做出必要的維護,從根本上優化工作效率,保證系統具有更強的抗干擾能力。

2.5 優化熱控系統元件和儀表

上述方面的內容能夠明顯提高熱控系統的輔助性和控制性,從而保障電廠能夠穩定運行。但如果想從根本上提高熱控系統的運行效果,還須從熱控元件方面著手,不斷提高元件的質量和技術水平,充分發揮元件的應用價值,這樣才能穩步提高系統運行的效果。近年來,電廠的運行具有更高的數字化水平,元件設備也在持續更新。在選擇元件時,需全面考慮電廠運行的需求確定適合的設備類型,保證熱控的實施效果和發電機組的運行效率。熱控元件出現故障的概率較大,因此在保證元件質量的同時,還須對運行環境進行優化,合理調整溫濕度和電源,同時要做好實時監控。

除了熱控元件,還須重視儀表的性能。在熱控系統當中,儀表檢測相對關鍵,能夠在解決邏輯故障方面發揮有效的作用。技術人員可通過儀表設備及時捕捉數據變化,減少出現誤差的概率,因此也可保證儀表數據的準確性。技術人員需定期校對儀表,總結出有效地保證儀表數據準確性的方法,從而在后續的工作中可通過儀表數據做出準確判斷。此外,在電廠的經營過程中,也需建立有效的制度,不斷增強員工的責任意識,讓員工形成更高的應變能力,有效解決熱控元件出現了故障,降低安全事故發生概率,保證電廠能夠長遠發展。

2.6 進行運行管理制度的完善優化

電廠的日常運行囊括了多種內容,具有明顯的全面性與復雜性等特征。因此,只有形成相對完善的責任機制,所有參與作業的員工均形成較高水平的責任意識,才能保證電廠設備運行良好,促進提高設備運行的穩定性,充分發揮設備的應用性能,體現出制度管理的有效性。在對當前已經建立的制度進行完善的同時,還須認真開展下述工作。

一是電廠須結合自身的運行情況不斷優化操作制度內容。如電廠可基于維修和激勵等制度,調動員工以更為積極的熱情參與工作。此外,還可利用小標識牌對電廠中存在的特殊設備進行標記,形成更為有序的管理策略,通過開展高質量的管理工作推動企業健康經營。

二是要對熱控系統的管理體系進行優化,保證將具體內容落實到個人,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員工的個人能力,在責任意識的促進下優化工作質量,提高操作的合規性,保證系統穩定運行,全面提高管理的實施效率。

三是維修人員還需持續優化維修制度,定期針對不同設備進行維修檢查,及時和準確鎖定可能出現的安全問題,采取更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這樣才能保證及時發現事故并做出有效應對,全面提高設備的穩定性。需側重提高對制度體系搭建的重視程度,在各項工作開展期間以制度作為參照和指導,從而提高制度的落實深度,發揮出制度的規范作用。

3 結語

通過對熱控自動化系統的進一步研究,從多方面探索了熱控自動化系統穩定運行的方法。為了保證熱控自動化系統能夠在有效的技術應用下提高運行安全,需要根據企業相關工作開展實際,針對性地構建更加安全的運行體系,加強實踐管理,引入更加先進的技術手段,不斷進行系統優化,升級系統配置,全面地加強技術人員安全意識,提高系統管理與操作能力,從而為熱控自動化系統穩定運行提供有效助力。希望通過以上分析,能進一步提高實踐研究水平。

猜你喜歡
控系統元件電廠
關于DALI燈控系統的問答精選
聯調聯試中列控系統兼容性問題探討
世界上最大海上風電廠開放
智慧電廠來襲
智慧電廠來襲,你準備好了嗎?
用Citect構造電廠輔網
一種新型列控系統方案探討
QFN元件的返工指南
在新興產業看小元件如何發揮大作用
寶馬i3高電壓元件介紹(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