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公園城市的城市更新策略研究
——以成都市錦江區華興街街區綜合更新項目為例

2024-04-03 00:46范凱琳
智能建筑與智慧城市 2024年2期
關鍵詞:華興舊城城市更新

范凱琳

(西南交通大學)

1 研究背景

1.1 公園城市

2018年,“公園城市”的概念被提出,并明確指出“要突出公園城市特點,把生態價值考慮進去”[1]。這一理念的提出是基于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的最好體現之一?!肮珗@城市”是指綠地共享、景觀優質、環境宜人的城市空間形態,具有布局完善的公園體系、景觀優美的花園化街區和生態安全的城市總體環境[2]。

1.2 城市更新

當前,國內城市更新倡導有機更新、城市雙修等更新理念[3]。伴隨著我國進入高質量發展的轉型期,提倡以人民為中心,強調城市環境治理以及生活品質的提升,總體呈現出以文化保護為根本的多學科、多維度交融的多元化格局。

1.3 公園城市下城市更新的必要性分析

由于我國城市設計前期沒有將城市綠地以及公園系統較好地納入戰略規劃全局,造成城市公共空間破碎、割裂等問題,不利于公園城市的建設。在此背景下,城市建設土地受到剛性約束,土地增量型發展模式已然轉化為存量品質提升型發展模式。城市更新、舊城改造為改變城市空間格局提供了可能,為公園城市建設提供了契機。因此,從增量外延式發展規劃向存量型城市更新轉化已成必然[3]。

《成都市公園城市有機更新導則》中提出了在公園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更新的目標、實現路徑?!肮珗@城市”作為成都城市建設的新導向,在建設中通常會遇到兩種境況,一種是新城建設,即城市新拓展的區域,現狀一般是以自然資源為主導,既有建設較少。規劃保護生態基底,以綠色廊道聯系城市組團,構建有機的綠色開放空間系統,以此為公園城市營建的基本思路。另一種是舊城更新,“舊城”的概念廣義上來說幾乎等同于“建成區域”,即常說的“存量土地”。隨著城市建設的推進,“存量土地”比重逐漸增大,大部分公園城市的實踐將在舊城更新語境下展開。

成都市城市更新所采用的是“片區系統化推進+點狀項目探索”相結合的方式[4]。本文主要以成都市錦江區華興街街區綜合更新項目為例,探討基于“公園城市”理念下的社區更新策略以及提供后續公園城市可行性研究思路。

2 公園城市下舊城更新面臨的問題

舊城區往往基礎設施落后、公共設施不齊全、建筑年代久遠、環境品質偏低、城市活力不足,有的甚至存在消防隱患或者公共衛生問題。加之閑置的基礎設施、老舊廠房和廢棄地等消極空間嚴重影響城市整體面貌。因此,相較于新城建設而言,舊城更新語境下營建公園城市面臨更多復雜問題[5]。

2.1 交通組織錯綜復雜

舊城區交通流線錯綜復雜,社區內外道路交叉重疊,易造成社區人流車流擁堵。同時,早期規劃院落道路居多,造成社區公共道路缺乏,社區公共空間不足。社區公共活動空間的轉化只能在存量基礎上進行空間功能的轉化,因此道路和院落空間的組織對于公共活動用地和綠地的組織起著重要作用。

2.2 生態空間網絡紊亂

在社區中較多的是建筑,部分社區在早期規劃中并沒有重視以及強調公園建設的重要性。而老社區的公園大多以開放廣場的形式存在,主要是提供一個聚會場所。以前的狹長空間已經不滿足現在社區人群的公共活動需求,且早期規劃的綠地過于隨意,公共綠地設施陳舊,規劃紊亂等。

2.3 舊城活力不足,文化底蘊丟失

部分老城區沒有系統的文化主題建設,只以一些雕塑、綠植的形式存在于公園或社區中。目前,一些社區的更新過于強調物質設施,忽視了更深層次的文化建設,舊城更新千篇一律。我們應該做的是保留住文化的傳承,而不是引入異地文化,產生沖突。生態、基礎設施、文化建設都是當代社區建設和公園城市建設需要考慮的因素[6]。

3 公園城市下城市更新策略探析

3.1 城市縫合,串山連水

沿河公園的建設體現了人與自然的結合,公園綠地的建設也有利于河流的治理。依靠自然地勢舊城更新、修筑公園,也是對公園城市的正確解讀。

在成都城市更新中,以錦江公園為核心區進行改造更新,在減少生態負擔情況下,增加綠色植被覆蓋率。設計師應當盡量避免人為改造自然環境,在最大限度上依靠原始地被與地勢,因地制宜,以獲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效果[7]?!耙簧竭B兩翼”空間新格局體現了公園城市的發展總戰略,一山指的是龍泉山,龍泉山的作用將由生態屏障轉變為中央綠地,由中心向兩翼發展。微觀上修補綠地系統,整合自然景觀資源,形成“中央公園+口袋公園+步行綠道”的網絡化城市綠色空間。

3.2 文化傳承,主題穿插

社區與公園作為居民生活的場所,是分享物質文化、交流發展文化的重要平臺。社區公園建設不僅需要適宜的自然環境,同時還需要較好的人文環境,人文精神是人們生活之后對所在地物質文化的理解,是前人智慧的結晶。成都市的交子公園,在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敖蛔印笔潜彼文觊g在四川地區出現的一種貨幣,其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紙幣。交子公園便是抓住這一文化符號進行公園建設。

3.3 設施更新,激發活力

公共空間設施配置是滿足不同年齡階段需求的一個方面,城市開放空間普遍存在設施陳舊、部分城市老舊區域設施稀缺的問題,導致城市街區缺乏活力。因此,城市公共設施的更新應該從整體性、多功能性、人文性、綠色化等方面出發,利用城市開放空間,整合零散的空間,滿足居民時空可達性的需求[8]。

4 華興街街區更新

4.1 華興街街區概況

錦江區華興街街區綜合更新項目由華興上街、華興正街、華興東街等10 條街巷圍合而成,區域位置緊鄰春熙路商圈及王府井商圈[9]。華興街建于清末,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建筑呈現出許多西方元素。憑借地理位置的優勢以及在時代浪潮中出類拔萃的表現,帶動了成都的繁榮發展。

4.2 華興街街區更新策略

4.2.1 “舊”“新”有機結合的開放式文創街區和文化創意體驗

華興街在保護老建筑原有輪廓的基礎上,進行了外立面改造和內部改造。開創社區鄰里空間,為當地居民以及外來游客展示了當地文脈與歷史文化,是一個見證時代變遷的“微型博物館”,同時也是社區居民開展文化活動、協商議事、政府與企業參與街道共建的平臺。街道的古跡酒店是在清末留下的建筑基礎之上,保留原有格局、內部裝飾所修建的。

4.2.2 著力街區產業轉型、業態重塑

作為成都中心城區的老牌商業街區,在城市更新的潮流之中,需要挖掘出新的產業結構。街區圍繞“保留傳統川劇文化,展現當地風土人情”,對街面進行統一的立面改造,在保留“蜀都味”的同時,展現出“國際范”。華興街配套多種業態,例如,當地社區結合古跡酒店引進了兒童手工工坊、中國香道體驗室、四川茶文化體驗館等業態,在保留原有街巷肌理的同時,又導入了新的產業。

4.2.3 多元主體“共建共治共享”

正是由于“政府主導、商業化邏輯、市場主體”的思路貫穿始終,華興街特色街區的改造才能有今天的成果。城市發展的起點和落腳點都是人,解決居民的對城市公共空間的文化、親自然的需求,是黨建引領各個社區發展的目標,在城市更新的過程之中,組織協調轄區企業、商家、居民多方共同參與,使街區實現共建共治共享的模式。

5 結語

公園城市所倡導的人文價值是城市歷史傳承和演變中的寶貴記憶,是社會融合的紐帶,將歷史文化的自豪感和歸屬感注入人們的靈魂,樹立特色的城市文化名片[10]。在華興街區更新中,主要以“修舊如舊,建新如舊,專做文化保護,激活資源,提升街區形象”為原則。

公園城市重要的內涵之一是為不同階層的群體提供高質量的公共空間,深刻表達了空間的包容性和空間正義的內涵[11]。華興街街區改造既對城市的歷史文脈進行了傳承,同時還能夠滿足一般人群對于美好生活的需求,激發了老城區活力。

公園城市建設是未來城市更新設計的重要方向,與未來生態文明的需求高度契合。因此,我們要將“以人為本”的概念植入公園城市建設當中。以城市微更新為動力,以城園結合為導向,形成無邊界的城市公園。在場景營造時,需依托于文化,根植于人民,在挖掘地域特色時強調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在公園城市的理念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與發展協調是未來的必然趨勢。我們要以城市更新理念為支撐,加快城市公共空間更新,實現多功能一體化,將生態綠色滲透到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通過重構和覺醒,將城市開放空間的更新改造與城市的有機增長相結合。促進城市進一步建設發展,實現“城市就是一個大公園的”目標。

猜你喜歡
華興舊城城市更新
陳華興教授
防止大拆大建!廣州正式發布城市更新5個指引
隱蔽戰線上的華興人
定調!廣州城市更新由國企主導!
城市更新,讓生活更美好
動物身上的物理學(下)
淺談舊城更新中建筑立面整治的策略與意義
TOD/城市更新
中國城市新舊城空間規劃的歷史經驗
遼寧華興集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