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不確定性原理(二)

2024-04-04 08:09郭荊璞
證券市場周刊 2024年11期
關鍵詞:索羅斯外匯市場偏向

郭荊璞

自我增強的過程往往開始于適度的自我毀滅。

基本趨勢通過認知函數影響參與者的認知,認知的變化通過參與函數影響情緒。市場參與者的許多的偏見都相互抵消了,剩下的就是所謂的“主流偏見”。主流偏見與基本趨勢合成為股票價格的變化趨勢。

A. 自我加強與自我毀滅/自我矯正:股票價格的變化增強基本趨勢,稱為趨勢自我加強;股票價格的變化削弱基本趨勢,稱為趨勢自我毀滅或者自我矯正。同樣,主流偏見也分為自我加強和自我毀滅。

B. 趨勢與偏見:趨勢的自我增強導致加速,自我毀滅導致減速;偏見的自我加強導致預期與未來股票價格之間的差異放大,自我毀滅則導致差異減小。

C. 股票的升降與偏見的關系:偏見推動股價上升則為積極,推動股價下降則為消極。因此上升的價格變化被積極的偏見增強,下降的價格變化被消極的偏見增強。

D. 一個完整的繁榮-蕭條序列或者反身性過程由三個階段構成:上升的價格被積極偏見增強,下降的價格被消極偏見增強,和股票價格被基本趨勢和主流偏見聯合扭轉的拐點。

在自我加強開始的階段,往往伴隨著適度的自我矯正,在矯正之后,自我加強的趨勢仍可維持,主流偏向得以加強和鞏固。進程持續當中,矯正行為會逐漸減少,直到消失而最終在頂點逆轉。

E. 蕭條不可能出現在繁榮之前,而且蕭條的規模與之前的繁榮成正比。

F. 反身性破壞了舊的范式,新的理論會建立新范式。

主流偏向與基本趨勢之間存在互動。自我矯正的發生,可能與基本趨勢受主流偏向的影響無關,這也是基本面分析的立論所在?;久娣治雠c反身性理論都試圖理解潛在價值與價格之間的差異和互動,基本面分析是靜態的,從偏離到趨向平衡態,反身性理論則是動態的,遠離平衡態的。

索羅斯說,“反身性理論長于理解并辨別具有歷史性意義的價格變化”,這呼應了他對于單調情況(可以自我修正),和歷史性事件(或者創造性謬誤)的區分。

索羅斯對REITS的研究和投資同樣成功于對反身性的把握:1970年2月,索羅斯意識到REITS是一個不斷發行新股份就會增加每股收益的游戲,在房地產熱潮當中會自我加強。

有些時候,反身性過程會自行終止,形成所謂的單調情況,思維偏離現實的狀況可以忽略不計,現實自我修正了。在上世紀60年代的國防軍工股票上沒有出現自我加強,投資者矯正了預期;技術股票在70-80年代則經歷了消極預期,部分公司因為過于保守的市場預期被迫出售了。

對此索羅斯的分析是,技術企業和風險投資的熱潮,其背后的理念與投資者的偏向性無關,REITS和集團企業并購潮只需要利用投資者的偏向和反身性理論即可,而技術股投資不行。

1. 外匯市場與繁榮-蕭條循環

股票市場上的反身性是脈沖式的,在貨幣/外匯市場上則是連續的。索羅斯認為自由浮動匯率制度有天然的脆弱性,最終累積的效果是崩潰不可避免。

外匯市場自我加強趨勢的三個特征:自我加強趨勢當中,投機交易的權重趨于增長;自我加強趨勢持續越久,主流偏向就越強;趨勢建立之后會自我保持、自我發展直到轉折點出現。

逆向運動如同雪崩,是因為不僅涉及當前的資本流動,還關乎累積的投機資本的存量。 “熱錢”的累積取決于真實利率和真實回報率,當真實利率高而實體投資回報率低時,熱錢才會累積。Wall Street vs Main Street對話語權的爭奪,體現在市場上,不僅僅是金融資產與實體產業的回報率的區別,更是熱錢的流動和匯率的變化。

美國在上世紀70-80年代經歷了失敗的“卡特循環”和良性的“里根循環”。里根循環中資本流入支持了美元堅挺,而美元堅挺又導致資本流入,代價是利息和債務負擔不斷加重。雖然這種循環一定不可能永續,但是任何對抗它的短期努力都會被碾碎。

貨幣貶值和通貨膨脹是相互加強的。反過來,堅挺的貨幣抑制國內通貨膨脹,進口商品價格穩定,出口商品持續獲利,這是德國在70年代創造的奇跡。

最終自我加強的循環總是會導致崩潰。長期趨勢力量耗竭的時候,會出現短期的反復震蕩,劇烈變動的短期走勢會動搖趨勢跟隨者的信心,直至逆轉到來。金融市場內在的不穩定性在此時表現得盡人皆知。索羅斯寫下這些分析的時候,是在廣場協議(1985.9)之前的4個月。

金融資產的高回報與實體投資低回報當中,熱錢發動了趨勢,此時貿易流向進一步加劇實體經濟的低迷,而在過高的匯率被糾正的時候,實體經濟并不會馬上從貶值貨幣中受益,實體企業家們總會持有利潤等待,熱錢反而會增加,第二波的升值隨之而來。

主流偏向與基本趨勢同樣可以用于對繁榮-蕭條循環的理解。要理解繁榮-蕭條模型,就必須理解參與者對基本因素的認知必然存在缺陷。認知缺陷產生作用的時候,主流偏見就會進入逆轉階段,自我加強的趨勢就會終結。

索羅斯總結了外匯市場的4個比率和4個數量指標:e-名義匯率、i-名義利率、p-相對于國外價格水平的國內價格水平、v-經濟活動水平、N-非投機資本流動、S-投機資本流動、T-貿易平衡、B-政府預算。

索羅斯約定對于投機和非投機資本流動,+為流出增加,-為流入增加;對于貿易平衡和政府預算,+為盈余,-為赤字。這樣索羅斯建立了一個簡單的符號體系用于外匯市場分析。(如此簡陋的模型,甚至連一行公式都沒有)

最簡單的自由浮動匯率模型認為,匯率取決于供求,而外匯的供求由貿易、非投機資本流動和投機資本流動決定:貿易赤字+非投機和投機資本流出增加導致名義匯率下降。

假設偏向只存在于投機資本流動S中。利率和匯率上升吸引投機資本流入。匯率的影響遠大于利率,而且利率的影響往往體現在對匯率和參與者認知上,而不是直接的利息支付。

索羅斯總結道:“只要價值和估值行為之間存在雙向聯系,繁榮就會應運而生?!?h3>2. 信貸-管制與非對稱周期

在股票和外匯市場上獲得成功之后,索羅斯轉而研究信貸和管制的周期。他指出信貸是建立在預期之上的,因此信貸成為偏向在歷史進程中發揮作用的主要渠道之一。

信貸與管制的周期創造出繁榮-蕭條的不對稱模式,長期、緩慢、漸進的繁榮在信貸推動下達到高潮,在突發的、災難性的蕭條當中,違約爆發并且清洗金融資產,完成非對稱的循環。與之相反的是外匯市場,匯率變化更加對稱,更類似于波浪起伏。管制周期是對稱的,而信貸周期非對稱。管制在一定的時段內推動信貸,信貸在經濟恢復和發展中起積極作用,管制持續的放松與經濟發展相適應,但是管制可能提前于經濟的頂峰,逆周期試圖收緊信貸,但信貸抵抗管制,直到信貸周期崩潰,管制反應不及。

(未完待續)

讀書介紹:

喬治· 索羅斯/ 著

要理解繁榮-蕭條模型,就必須理解參與者對基本因素的認知必然存在缺陷。認知缺陷產生作用的時候,主流偏見就會進入逆轉階段,自我加強的趨勢就會終結。

當看到危機最終會發生的時候,應當立刻買入,理性的投資者不應該放棄任何一次泡沫,因為泡沫一定會出現。

猜你喜歡
索羅斯外匯市場偏向
8~12歲兒童抑郁與認知重評的關系:悲傷面孔注意偏向的中介作用*
“偏向”不是好導向
考核偏向:錯把經過當結果
索羅斯的背痛和梅西的點球
2016年11月外匯市場主要貨幣匯率
2016年9月外匯市場主要貨幣匯率
2016年7月外匯市場主要貨幣匯率
2016年6月外匯市場主要貨幣匯率
國內研發、對外開放與偏向性技術進步:以我國工業行業為例
索羅斯梅開三度,珠寶豪宅能否換來愛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