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農產品物流發展現狀研究

2024-04-05 17:00黃陽武
中國儲運 2024年2期
關鍵詞:物流業冷鏈江西省

文/黃陽武

江西省位于承東啟西、縱貫南北的中部地區。近幾年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中部崛起帶來的影響,抓住了蓄勢待發的良好機遇,使得物流發展迅速,但是起步較晚,與相鄰省份相比差距還是比較大,還存在著許多問題。找到合適的路線,才能實現超常規的發揮。本文在調研分析江西農產品物流現狀的基礎上,就江西物流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了與之相適應的應對措施。

1.江西省農產品物流發展現狀

1.1 物流業概況。農產品物流是指滿足農產品市場需求,農產品從生產者流通至消費者的過程,中間存在多個環節,包括生產、運輸、貯存、裝卸、搬運、包裝、配送、流通加工、信息管理等。[1]江西省物流產業與相鄰省份相比較為薄弱,缺少一家大型綜合物流企業,在全國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大多只從事簡單的運輸、倉儲、配送、包裝、裝卸搬運等業務,很少涉及高附加值的物流業務,如冷鏈物流。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省物流業的發展,物流人才的培養和引進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截至2022年3月,江西全省A級物流企業達到266家,其中5A級4家、4A級106家、3A級83家、2A級69家、1A級4家。近年來,江西省發揮省級重點商貿物流園、商貿物流骨干企業的示范帶動作用,不斷創新政策措施,商貿物流產業信息化、標準化、集約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商貿物流產業鏈長制和物流優質發展得到深入發展。到2022年1月,江西累計認定和培育了25家省級重點商貿物流園區和99家省級重點商貿物流企業。

1.2 交通運輸。交通運輸是暢通經濟循環的重要環節,是物流業發展的基礎環節和重要載體。鐵路方面,1996年通車的京九鐵路占全線近1/3的700多公里長的江西境內,大大提高了全省貨物的發送量、到達量和周轉量。截至2021年底,鐵路營業里程達到5219公里,其中高速鐵路2086公里,成為全國第四個實現高鐵“市市通”的省份。公路方面,首條高速公路昌九高速于1996年通車,現已全面實現“縣縣通”高速,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6309公里。物流業的發展與經濟的關聯度很大,GDP總量越大,物流總量越大,江西的人均GDP一直偏低,經濟規模在國內仍屬于中下游水平,這是由于江西GDP總量較小造成的。物流的發展將帶動生產要素的集聚,如勞動力、資金、技術等,使經濟增長速度進一步加快。所以,江西物流業如果不加快增長,對江西GDP的增長也會有影響。

1.3 物流業體系不完善。目前,江西還沒有建立農產品物流信息平臺,相關農產品信息不能及時全面地收集和共享,從而導致江西省許多農產品從業者不能全面掌握農產品生產流通信息,不能有效利用各種有利資源來做出最有利的決策。[2]服務內容單一,難以適應企業供應鏈一體化的要求,由于江西在物流設施設備、信息化建設、網絡建設等方面存在諸多不完善之處。主要表現在:一是網絡信息收集不完善。江西的農產品流通,很多都是以農貿批發市場展開的,但是很多農貿批發市場缺乏專門的網絡信息搜集,很多信息魚龍混雜,造成物流配送滯后,農產品的效率不高。二是信息時效性不高。許多農戶由于在一些偏僻的地區沒有普及到現代物流信息設備,很難有效率地完成采摘、加工、包裝和發布農產品市場交易等相關信息的工作。影響到了一系列的農產品交易活動,對農戶的利益造成了影響。

1.4 物流業人才的匱乏。隨著第三方物流的興起,如三志物流、眾幫物流、實順物流、盛通物流等,物流行業對人才的需求也與日俱增,但從業人員受過專業培訓和正規教育的仍然不多,同時大部分農產品經營者在農產品經營中缺乏相關方面的技能知識培訓,一些商家的理念認為只需負責保證商品在商品售出時的完好,而行業中的標準相對較低,因此一些農產品沒有及時進行低溫保鮮處理,造成質量下降,市場受到打擊。

1.5 物流體系不健全。江西氣候溫暖、雨量豐富,非常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優越的地理環境使得江西省農產品產量多、資源豐富、特色多、品質優,比如廣昌藕粉、贛南臍橙、南安板鴨、信豐蘿卜、余干辣椒等。[3]其中不乏一些生鮮農產品,然而由于冷藏保鮮技術以及包裝的問題,經常造成大量生鮮農產品的浪費,對經濟也造成了損失。生鮮農產品的運輸與冷鏈物流的服務能力和水平有關,江西的冷鏈物流企業大多還是達不到專業高效的物流服務能力和水平,從事冷鏈物流工作的大型企業非常少,由于在冷鏈物流管理體系建設上的落后以及標準沒有統一執行,因此發展還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在冷鏈物流管理體系建設中,冷鏈物流的服務能力和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2.推動農產品物流在江西的發展之路

2.1 完善農產品物流基礎設施。要持續發展,江西省農產品物流產業必須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一是要繼續加強交通運輸建設,江西一些偏遠地區交通基礎設施還比較落后,必須加大農村公路交通基礎運輸建設力度,推動解決農村地區公路網絡密度不高、二級以上公路占比不大等問題,促進全省農產品物流體系整體水平的提升。二是加強物流企業建設,加大力度培育有實力的物流企業,培育管理方式先進的物流企業,培育經營理念先進的物流企業。三是加大物流技術的研發力度,既促進農產品物流產業轉型升級,又提高配送效率和產品質量,包括運輸車輛上的儲存、溫控等技術和物流網絡信息技術。

2.2 建立信息化共享平臺。江西物流業的發展要以市場為導向,在公路和鐵路運輸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時,一是可以嘗試建設智能化的倉儲運輸系統,加強物流信息的收集,推進物流各環節更好的發展,二是可以發展智能倉儲技術,通過智慧物流實時跟進貨物物流配送進程,一起共享內部的物流信息,還要積極推動網上訂單交易和網絡系統發貨,能夠縮短時間、交易成本,三是可以構建物流樞紐,利用好大數據、智慧物流、物流云在農產品物流中的應用,推動省內各地與各大電商物流平臺的合作,使得信息可以共享,推動相關部門、農產品物流企業、零售商等通力協作,提升農產品物流信息技術,提高農產品物流的流通效率。

2.3 加大農產品物流人才的培養。向第三方物流發展所需要的關鍵要素是人才,但江西省農產品物流行業人才相對緊缺,因此一是要加強省內各高校物流專業的發展,引進優秀師資,開設專業課程,不同的課程在每個階段學年都要進行考核和分配;二是加大對農產品物流行業從業人員的培訓力度,鼓勵企業積極開展對從業人員的培訓,做到心中有數,并將培訓與工作實際相結合,開展經常性的專業崗位練兵;三是促進高校與企業合作,將物流相關專業的學生安排到物流企業實習,有利于學生聯系物流實踐的理論知識,對物流行業有更深層次的認識;四是通過采取農業中專、農廣校等對基層信息員進行培訓,加強各級干部對農業信息的掌握程度,借此提高農技人員以及廣大農民的信息技術素質。[4]

2.4 推動模式的創新。一是推動零售企業以城鎮中心開設直營店,直營店以連鎖的形式發展加盟店,吸引商戶加盟,構成以直營店為主體,各加盟店為分支的銷售網絡,使城鎮銷售與農村銷售網絡聯結在一起,信息系統共享,既降低了運輸成本,又提高了效益。二是促進市場企業與農產品加工企業簽訂協議,由農產品加工企業為市場企業供貨商,通過與市場企業的合作,進一步擴大銷量,擴大市場規模。三是市場企業與農戶合作組織的模式,通過合作的方式,將相對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在市場上銷售農產品。

2.5 完善農產品物流相關的政策和法規。農產品物流網絡體系是由許多部門、行業、地區組成的系統性網絡,所以需要各方共同參與,完善整個體系的政策、法規。當前,農產品物流行業存在著資金需求大而回報時期長的問題,對此相關部門可以整合供應鏈體系、運輸體系一起扶持農產品物流行業的發展,一方面加大對農產品物流企業資金的支持,另一方面也給予一些優秀的物流企業稅收優惠。對于一些偏遠地區存在的混亂市場行為要重點關注,加大對經常發生市場違規行為的監管力度。

2.6 推動特色農產品品牌發展。江西省要加快農業品牌化發展,在特色農產品眾多、不少還是初級加工農產品、沒有經過深加工使競爭力不足的情況下,從政策上支持發展綠色農業。在特色農產品品牌商標權保護上需要加強,市面上存在著較多的假冒偽劣產品,必須維護好品牌形象。政府應出臺更多特色農產品扶持與優惠政策以加大農產品品牌開發力度、維護及完善區域品牌相關配套措施,同時需加強區域品牌監督環節。[5]

3.結論與展望

江西作為農業大省,與相鄰省份相比仍有差距,農業發展仍是當前產業發展的重要趨勢,此時發展好農產品物流十分重要,相信伴隨著一批又一批物流企業的轉型升級,越來越多的物流企業向A、5A級物流企業邁進,再加上政策的扶持,江西省的農產品物流定會不斷進步和完善,進而推動江西省實現農村振興的目標,為全省的農業物流產業轉型升級做出更大貢獻。本文圍繞全省農產品物流展開調研分析,就全省農產品物流存在的物流基礎設施不健全、信息化平臺不到位、模式陳舊等問題進行了認真探討,并就建立信息化共享平臺、加大農產品物流人才培養力度、推進農產品物流模式創新等方面提出了意見建議。期望著通過這些途徑能夠為江西農產品物流的發展,為農村經濟的發展出一份力。

猜你喜歡
物流業冷鏈江西省
模擬成真
要不要做冷鏈物流?
《江西省志?審計志》順利通過驗收
考了個大的
物 流 業
冷鏈物流用復合蓄冷材料的研究
我國物流業的供給側改革的突破口
勁達電裝聯手開發冷鏈物流市場
物流業
首個“南菜北運”冷鏈果蔬專列開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