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物流》課程的思政元素分析及融入方式探討

2024-04-05 17:00劉崇獻
中國儲運 2024年2期
關鍵詞:國際物流案例物流

文/劉崇獻

國際物流活動線長、面廣、環節多、風險大、政策性強,其本身是國際貿易實務操作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國際商務活動的重要內容。從人才培養方案角度看,《國際物流》課程是培養學生國際視野、跨國實務操作能力、綜合協調能力的重要課程,對于提升學生國際物流和供應鏈管理方面的操作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秶H物流》課程是國際經濟與貿易、物流管理等專業的核心專業課之一,該課程具有較強的涉外性、實務性特點。從傳統教材和課件來看,該課程內容偏重實務操作和專業技能教學,會涉及較多的業務操作流程、國際規則慣例類案例和大量流程或單據仿真模擬訓練,但對課程思政的內容涉及較少。目前課程思政成為大學生思政教育的重要平臺和渠道,如何在《國際物流》課程配置和融入思政元素并實現和專業知識教育的有機融合,日益成為該課程建設和授課的重要目標之一?!秶H物流》課程的思政資源較為豐富,課程核心專業內容可以和我國“一帶一路”倡議、我國對外經貿戰略和“雙循環”經濟格局、我國國際物流重大工程成就(如中歐班列)、國際經貿慣例與規則以及我國在物流領域追求卓越和勇于創新精神相結合,是培養學生政治認同、引導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職業道德、培育“四個自信”和科學創新精神的載體,是適合開展思政教育的重要課程。教育部高等學校經濟與貿易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制定的《高等學校經濟與貿易類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指南》,從實現政治認同、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樹立法治觀念和創新意識、深化職業規范與職業道德等五個方面對《指南》所列課程提出了思政教學的具體目標?!秶H物流》課程的思政元素選取以實現上述五個目標為導向,同時結合《國際物流》課程各個章節知識點以及教學內容體系,有針對性選取相關思政元素,并確定合理的融入方式,所選取思政元素能夠服務于上述五個目標所構成的價值體系塑造。

一、《國際物流》課程可導入的思政元素分析

《國際物流》課程的思政資源相對豐富,但在課程建設和授課過程中,需要將分散的、零碎的思政資源進行收集,并分類整理,形成系統化的課程思政理論體系。1.在導論部分,強調物流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先導性、民生性、基礎性特征,結合國際物流線長、面廣、環節多、風險大、政策性強等特點,以案例說明操作國際物流業務需要很強的職業素養和綜合能力,進而從管理科學的角度強調國際物流運作的全局性、協同性觀念,強調國際物流操作的成本節約意識和服務意識,引導學生深化職業規范和職業道德。2.在國際物流基礎設施學習部分,可以導入我國國際物流發展規模、速度,以及我國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成就,如我國是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我國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我國高鐵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世界第一,世界前十大港口我國占據七席等,結合中國改革開放實踐,讓學生了解當前中國物流建設取得的成就、特色做法及在國際范圍內的地位,引領學生充分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推動物流高效發展的制度優勢,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理想信念。3.在國際海洋物流運輸部分,可以我國青島港為例,介紹其港口基礎設施及作業效率,強調現代管理技術和手段的應用,應重視提升自動化和信息化水平,重視各個作業環節的協作和配合,通過對比美國主要港口的信息化、自動化和作業效率,提升我國海運物流的自信心和自豪感。4.在國際鐵路物流運輸部分,可以結合“一帶一路”倡議介紹中歐班列運營模式、通道布局、典型線路和新冠疫情下運量逆勢增長等情況,向學生展示中歐班列推動互聯互通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樹立全球視野的同時,感悟到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擔當。5.在跨境電商物流發展部分,可以強調中國跨境電商物流“海外倉”建設助推跨境電商發展,分析海外倉的運作模式、成本效益以及對國外法律法規的適應性,分析不同跨境電商物流的優缺點和風險,強調我國電商平臺、快遞網絡和移動支付企業為主體的互聯網新經濟產業發展的優勢地位,總結相關創新性做法并評價其成效,增強學生創新意識和法治意識。6.在報關報檢部分,結合中國自貿試驗區制度性創新,如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和各類“降本增效”措施,介紹我國貿易便利化、物流便利化取得的成效,展示如何通過制度創新推動海關管理高效化、標準化、簡潔化。此外結合海關打擊走私、打擊“洋垃圾”進口、打擊逃稅騙稅等方面的案例,強調在國際物流業務中要樹立法治觀念,守法經營。7.在國際貨物運輸保險部分,通過相關案例分析強調國際物流活動中要樹立風險防范意識,強調操作國際物流業務,要有全局觀念、協作觀念、誠信觀念。選取部分貨物運輸的經典案例,例如CFR貿易術語下賣方業務員沒及時發送裝船通知導致買方沒及時投保被判賣方承擔貨物損失案,或我國保險業首例英國海事共損案勝訴,通過對相關案例全過程分析,增強學生的法治意識和積極維護企業主體和民族國家利益的信念。8.在國際物流管理部分,可以結合2022年初美國港口癱瘓性擁堵及由此導致的供應鏈危機,讓學生感受到同一供應鏈上各參與主體命運共同體的地位,強化對供應鏈參與主體協同發展的認識,塑造學生形成科學決策與合作共贏理念,同時也通過對比中美港口物流運作效率,分析我國不可能出現類似的港口擁堵,強調我國的制度優勢和創新意識,進而堅定“四個自信”和愛國意識。

二、《國際物流》課程思政元素融入方式分析

(一)《國際物流》課程思政元素融入路徑?!秶H物流》課程的思政資源較為豐富,課程思政元素融入路徑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層面:1.結合領導人的重要講話精神和重大國家戰略融入。將領導人的重要講話精神以相關知識點的形式具體化,比如在國際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章節,提出全球范圍內的物流與供應鏈合作,強化誠實守信、合作共贏契合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供應鏈上各合作主體之間就是命運共同體,必須通過強化相互之間的協調與協同,才能在與其他供應鏈競爭中獲取優勢。2.結合當前物流技術發展前沿融入。物流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體現了創新的重要作用,比如關于智慧物流、智慧倉儲以及綠色物流的展示,既激發同學們的創新意識,促進其創新積極性,又應和了科學發展觀和“雙碳”目標的理念。3.結合當前國際經貿熱點事件融入。以經貿熱點事件展示當前中國政治制度優勢以及物流相關領域取得的成績及特色做法,比如基于我國物流管理優勢有效助力抗擊新冠疫情和2021年美國港口擁堵事件形成強烈對比,推動學生形成以中國模式、中國特色自豪,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理想信念。4.結合國際物流管理領域經典案例融入。比如結合國際物流領域的法治案例,展示我國物流參與主體在國際爭端中如何有理有利、有禮有節維護自身利益的做法,推動學生形成法治意識,能夠依法維護企業主體和民族國家利益,以及積極參與國際經貿規則改革與建設的意識與能力。(二)《國際物流》課程思政元素融入方式。思政元素和思政內容的融入路徑確定以后,需要在教案中設計具體的融入方式,通過多樣化的課堂組織模式,結合思政元素引導學生開展專題性思考和討論,推動課堂教學模式改革。課程思政元素融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層面:1.課前視頻新聞形式融入。國際物流領域新聞眾多,諸如沉船擱淺、火災爆炸、擁堵罷工、運價波動、技術創新、設施竣工、重大數據發布等,都可以選取核心視頻片段,結合課程內容在課前用3~5分鐘引導學生思考并討論。曾經引導學生持續關注美國港口癱瘓性擁堵并推高美國通脹,讓學生分析其成因,在對比中增強了對我國物流效率和物流設施的自豪感。2.以調研性專題分組作業形式融入。本課程可以就中歐班列、跨境電商物流、通關便利化(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肺锪?、自貿區物流、出口信用保險等布置調研性專題,讓學生分組完成并在課堂匯報,要求聯系相關政策并作評價,在拓展課程廣度深度的同時,增強學生的政策意識、效率意識、創新意識、危機意識。3.課堂案例討論或辯論形式融入?!秶H物流》作為重要的實務課程,各章節都有豐富的案例,需要任課教師有意識地選擇部分能較好結合和體現前述五個課程思政教學目標的案例,開展課堂案例討論,對爭議性比較強的案例,可以組織辯論賽,教師可以通過提問或設定相關問題,融入相關思政元素,如職業道德、法治觀念、四個自信等。4.通過課堂仿真模擬形式融入。通過設定一些前置條件和場景,讓不同同學代入不同的角色,仿真操作某些業務流程,如中歐班列集裝箱貨運流程,或者保稅進口貨物流程,或跨境電商出口或進口流程等,模擬中重點提問需要知道哪些政策、需要操辦哪些業務及其順序、會遇到哪些風險和應對措施、中外作業設施及效率區別等,強化學生的職業素質和愛國意識。5.實地參觀或實習實踐等方式融入。組織學生參觀具有代表性的港口碼頭、貨運機場、物流倉庫、集裝箱場站、貨運口岸等國際物流設施,并鼓勵學生假期到相關設施實習,通過實習增強學生的職業素質、效率觀念、創新觀念,通過了解我國物流發展成就和中外對比增強四個自信和政治認同??傊?,課程思政未來將是《國際物流》課程的重要授課內容之一,將成為課程大綱、課件和教案的有機組成部分。但相對言,思政元素在課程中所占比重應適宜,不必每章或者每節課都要導入思政元素,避免顯著沖擊或過度擠占專業知識授課時間,每節課的思政內容所占時間大概3-10分鐘,最好融會在專業內容之中,發揮潛移默化的作用。

猜你喜歡
國際物流案例物流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本刊重點關注的物流展會
隨機變量分布及統計案例拔高卷
“智”造更長物流生態鏈
企業該怎么選擇物流
發生在你我身邊的那些治超案例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下珠三角地區國際物流人才培養探究
芻議國際貿易與國際物流的互動
高職國際物流人才職業素養現狀分析
一個模擬案例引發的多重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