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享經濟下物流業的配送風險問題研究

2024-04-05 17:00陸欣張子辰劉成浩
中國儲運 2024年2期
關鍵詞:物流配送物流業物流

文/陸欣 張子辰 劉成浩

隨著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共享經濟變得越來越流行,并且向多個領域不斷拓展,進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在這一背景下,物流業在不斷發展壯大,但同時也引發了一系列的風險問題。本文通過分析不同物流配送模式下的潛在風險,分別從成本、需求、效率、環境四個角度,探究共享經濟下物流配送問題的解決方案,有助于將社會資源進行整合,更好地滿足市場的發展需要,為共享物流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

1.引言

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人們的生活需求趨于多樣化,社會資源不斷豐富且種類繁多。在這個時代背景下,越來越多的經濟模式衍生出來,共享經濟作為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出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共享經濟是指通過大數據和互聯網信息技術,將社會資源和需求集中到一個平臺上,采用數字化的形式匹配和對接資源進行交易。需求方給予一定的酬勞來獲得這些資源的使用權,供應方則通過收取酬勞來創造額外價值,共享經濟有效地實現了社會資源的合理運用和有效分配。雖然受疫情影響,共享經濟的市場規模增長速度有所減緩,但是已經很好地適應了中國當前的經濟環境,特別是在生活服務市場所占的比重較大,如共享充電寶、共享單車、共享快遞柜等,這些都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在這個浪潮下,物流業也享受到了共享經濟的紅利。2015年,共享經濟一詞首次在中國共產黨五中全會公報中出現,成為黨和國家的戰略路線,共享物流的概念也隨之提出。國家政府進一步強調物流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產業,必須在共享經濟下不斷優化物流政策,鼓勵物流企業的網絡貨運發展,衍生更多的物流服務板塊,如醫藥冷鏈配送、農村生鮮配送、共享貨運等。雖然共享經濟給物流業帶來了很多好處,使得物流配送在共享經濟的背景下蓬勃發展,但其中也存在不少的問題和潛在風險,需要物流業的管理者和從業者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物流配送過程中風險問題的發生。為了使物流業在共享經濟下能夠更好地發展,本文將從共享經濟的角度入手,從基礎成本、需求問題、物流效率、市場環境四個方面,對我國物流配送過程中存在的潛在風險進行分類,并根據不同的風險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2.存在問題

2.1 成本問題。產品的物流成本通常占據總成本的一半,然而相對于產品生產成本來說,物流成本的降低更為容易,因此共享物流對物流成本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根據數據統計顯示,2019年中國社會物流的總費用為14.6萬億元,同比增長7.3%,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我國社會的物流成本還是比較高的,而較高的基礎成本將使得物流企業的利潤減少。雖然現在不少企業搭建了物流共享平臺,可以相應地減少物流的配送成本,比如在貨車運送貨物的途中盡量減少空車的現象,但是如何使用科學有效的手段來降低配送成本,始終是共享物流企業面臨的較大問題。首先,一些物流企業的管理成本方式落后。國內大多數的物流管理層習慣于運用傳統的管理模式,對于物流信息化管理的普及程度較低。在物流配送成本管理的過程中,不單單是企業內部做出個人決策,而且需要與不同地區的相關部門進行有效溝通??绲貐^和跨行業的物流服務通常會受到地域影響,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溝通和協調的效果,從而進一步增加物流成本。其次,物流的成本受到物流配送服務質量的影響。各大物流公司都想要得到更多的訂單量,于是就開發出更多吸引消費者的服務模式,如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提高物流整體的設計與運作等,這些都進一步加大了物流配送成本。

2.2 需求問題。在當前物流網絡快速發展的情況下,物流需求量在迅速增長,但是在共享經濟的背景下,物流資源配置的發展受到了限制,大而全或小而全的模式限制了物流需求的社會性發展。而且不同的行業對于物流需求量不同,導致了配送過程中基礎設施的建設不到位,共享物流發展的不均衡,比如倉儲設施的建設規模普遍較小、共享物流的整體規模需要提升、綜合運輸體系需要不斷完善。

2.3 物流效率。在共享經濟的發展下,很多物流公司都搭建了屬于自己的資源信息共享平臺,這一平臺的搭建極大地提高了物流配送效率和資源合理分配率。但是著眼于整個物流業,尚沒有一個信息平臺能將所有資源進行集中整合。物流企業之間存在著相互競爭的關系,甚至不愿將自有資源拿出來共享。即使在經過優勝劣汰之后,能力較強的共享企業之間也會存在競爭壓力,造成物流基礎設施的重復建設和投資浪費,物流資源整合力下降,物流運作效率不高。以2019年為例,雖然公路運輸在各類運輸中占比高達70%,但是貨車空載率就有40%。由此可以看出,我國共享物流業在配送過程中存在著嚴重產能過剩的情況,導致整體資源利用率偏低,運輸效率偏低。即使在搭建共享信息平臺之后,共享配送模式的轉變也需要不斷完善,以進一步提升物流配送效率。

2.4 市場環境。從市場形態來看,共享物流的市場環境可以分為兩個部分。在信息環境下,大部分物流企業信息水平低下,想要建立一個完善的信息系統所花費的成本較高,政府等相關機構缺乏對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的規范性監管,物流信息安全存在著一定的隱患。在政策環境下,物流網絡建設尚不完善,區域物流協調機制需要進一步加強,物流行業應建立統一規范的標準來維護整個市場環境。

3.對策建議

3.1 提前識別風險。在面對風險之前,共享物流企業需要考慮能否提前識別風險,從而控制風險等級。物流配送的風險識別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風險核對法是將以往的風險經歷進行展示,由經驗豐富的管理人員把潛在的風險因素羅列出來,梳理成風險核對表。失誤樹分析法是利用樹狀圖的方式將事件聯系起來,構建成一定的邏輯框架,通過推斷事物的因果關系來識別風險。環境掃描法是對外部環境進行信息分類和匯總,以發現在內外部環境的變動下所引起的風險,并立即采取各項措施。數據挖掘法是基于大量的數據,通過算法搜索出隱藏于其中的信息,從而預測物流運輸中的潛在風險,提前調整對應的策略方針。因此,在物流配送過程開始之前,可以選擇有效的方法來控制風險。相關企業可以選擇適合的物流合作商,建立合作伙伴之間的良好關系,做到有效及時的溝通交流,確保在整個物流配送流程中建立快速的聯系,避免額外的損失。共享物流企業還需要加強對物流配送保險的認知,積極投保和共同承擔建設成本可以減少突發狀況下不必要的經濟損失,這也是對企業自身利益的一種保障。

3.2 建立風險管理機構??刂乒蚕砦锪髋渌椭械娘L險可以從相關管理機構著手。針對海運、陸運和空運分別建立起動態的和完善的風險管理機構,充分發揮出相關機構的監管作用。機構人員必須具有較高的素質,較強的專業能力,具有責任心,嚴格執行規章制度。風險管理機構需實施規范化管理,只有建立統一的監管制度,才能使風險控制的實施更加規范,確保整個物流過程的安全進行,減少人為因素導致的不必要風險。

3.3 搭建物流信息共享平臺。建立信息共享平臺和提高信息分析能力可以預防風險。不同于傳統的物流行業,共享物流運輸依賴于計算機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利用信息技術可以提前得到信息反饋,將信息進行提前整合,對一些不確定因素進行預防,可以有效降低信息重復使用率,提高物流配送效率。例如,航空物流的貨物堆碼、鐵路物流的貨物捆綁、道路基礎設施的建設,這些都可以通過相關人員使用專業化的信息技術手段,在貨物配送前就建立起風險管理機制,探究出風險應對策略。計算機信息技術具有較強的預判風險能力,能夠有效地降低共享物流中的運輸風險,從而保證物流配送過程中整體利益最大化。

4.結論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共享經濟已經融入人們的生活中,但是我國目前的共享物流發展尚不成熟,從成本、需求、配送效率和市場環境上,都存在著潛在的風險問題,應當合理運用現有的信息技術資源和風險控制方法去避免和改善這一問題,為共享物流業的發展創造出更好的條件。共享物流的未來可能會衍生出更先進的物流配送方式,如搭建更先進的空運共享網絡、使用無人機來進行物流配送等,這些都將使共享物流朝著信息化、協同化、可持續化不斷發展。

猜你喜歡
物流配送物流業物流
山西將打造高效農村快遞物流配送體系
本刊重點關注的物流展會
基于Flexsim的飲品物流配送中心仿真優化研究
“智”造更長物流生態鏈
無人機物流配送路徑及布局優化設計
直企物流配送四步走
企業該怎么選擇物流
物 流 業
我國物流業的供給側改革的突破口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運輸優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