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中國政治學“三大體系”建設的發展策略與創新路徑

2024-04-06 06:19王川元
中國軍轉民 2024年3期
關鍵詞:政治學黨校學術

王川元

在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國內治理需求的背景下,中國特色政治學的建設顯得更為迫切,要求立足國情實際,緊密結合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階段,創造性地探索符合國家治理體系特點的理論框架。同時,新時代全球化格局下,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日益凸顯,因此加強對外交流合作成為發展路徑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與國際政治學界深入交流,積極融入全球治理話語體系,新時代中國政治學力圖構建具有中國特色、國際影響力的獨立學科,為中國治理體系提供更為創新和適應時代需求的理論支撐。

一、中國政治學“三大體系”的發展歷程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 年5 月17 日首次提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的重要決策,為中國政治學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指導思想和發展方向。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之前,中國政治學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基礎[1]。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理論體系,構成了中國政治學的三大支柱,這些體系在長期的實踐中逐漸形成,為我國政治體制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理論支撐。然而,面對新時代的發展和變革,對政治學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2017 年5 月17 日,習近平總書記又借助中國社會科學院建院40 周年的時機,號召學界努力構建“三大體系”,強調要推動哲學社會科學更好適應中國國情、更好地服務黨和人民事業。這一重要決策標志著政治學理論建設進入了新的階段,對“三大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明確的方向??偟膩碚f,中國政治學“三大體系”的發展歷程經歷了從基礎形成到面臨新時代發展要求的不斷升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為政治學的創新和發展指明了方向,為我國政治學理論的提升和國際影響力的增強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新時代中國政治學“三大體系”建設的創新路徑

(一)發揮黨校優勢,加強政治學理論研究

在新時代中,發揮黨校優勢,加強政治學理論研究,是推動中國政治學持續發展的重要一環。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支持力量,黨校系統在理論研究方面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可以通過深入研究和創新,更好地服務國家治理現代化和黨的建設新時代偉大工程。第一,要發揮黨校在資源和人才方面的優勢。黨校系統匯聚了一大批政治學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這些專家學者對中國共產黨的性質、黨的歷史、黨的治理理論等方面有著深厚的造詣。通過建設高水平的研究機構和平臺,加強對政治學理論研究的組織和協調,可以更好地發揮這些資源的優勢[2]。第二,要結合黨的中心工作,深入研究和解決實際問題。政治學理論研究不能脫離實際,必須與國家發展、黨的建設和社會治理相結合。在黨校系統中,可以組織專家學者圍繞國家重大戰略、治理體系建設等問題展開深入研究,形成實用性強、指導性強的理論成果。黨校系統還應當注重踐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將研究成果有效地應用到實際工作中,為中央決策提供理論支持。第三,要借鑒和吸收國際政治學理論研究的先進經驗。加強與國際政治學界的交流合作,引進國際先進的理論研究方法和思想成果。通過國際比較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為中國政治學的發展提供更廣闊的視野。在政策支持方面,要結合國家戰略需求,加大對黨校系統政治學理論研究的資金和政策支持。國家可以制定相關政策文件,明確對黨校系統在政治學理論研究方面的支持政策,包括經費、獎勵機制等,鼓勵黨校系統在政治學領域進行更深入、更高水平的研究工作。

(二)立足國情實際,構建特色政治學科體系

2022 年4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中國人民大學時強調,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歸根結底是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中國特色政治學體系應彰顯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這意味著政治學的研究應緊密貼合中國國情,以中國的歷史、文化、制度為基礎,深入解析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獨特路徑和成功經驗。首先,中國特色政治學學科體系應建設起完整而獨立的學科框架。在這個框架內,不僅要有中國特色的政治學基本理論,還要有對我國實際問題的深入分析和解決方案。在學科內,可以設立一系列專業領域,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中國政治體制與治理、中國共產黨領導體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等,使各個學科之間形成有機銜接、相互促進的關系,形成全面深刻的政治學研究體系,能夠更好地服務于中國的治理實踐。其次,中國特色政治學體系的建設還需要構建獨特的學術體系,包括學術研究的方向、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的評價標準等。在方向上,要緊密圍繞國家的發展需求,結合當代中國的重大課題,明確研究的重點,推動學科的深入發展。在研究方法上,要注重實證研究,注重數據分析和實地調研,使學術研究更加貼近實際,有助于提高學術成果的可操作性[3]。評價標準上,要樹立符合中國國情的科研價值觀,推動學者走向基層、深入實踐,促進學術成果更好地為國家治理提供智力支持。最后,中國特色政治學體系的建設需要構建獨特的話語體系。政治學家們在發表學術論文、撰寫著作時,要注重運用中國文化傳統的語言表達方式,使話語更具中國氣派。在國際交流中,要旗幟鮮明地宣揚中國特色政治學的獨到見解,推動中國政治學術的國際傳播。同時,要加強國內學術交流,形成更加緊密的學術共同體,促進學術研究的深度合作,推動我國政治學研究邁向新高度。

(三)加強對外交流合作,擴大國際影響力

一方面,加強對外交流合作是深化政治學研究的必然要求。隨著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國際政治格局日新月異。中國特色政治學必須與國際政治學的發展同頻共振,以更加廣闊的視野看待世界政治。加強與國際政治學界的交流,通過國際學術會議、學術訪問、學術合作等形式,增進對國際政治學研究的了解,及時吸收和融入國際前沿研究成果,這有助于中國政治學在理論層面更好地融入全球學術共同體,為中國治理體系提供更為豐富的理論支撐[4]。另一方面,加強對外交流合作是提升中國特色政治學國際影響力的有效途徑。在國際事務中,中國日益發揮重要作用,其治理經驗和制度優勢備受矚目。通過加強與國際政治學界的交流,中國特色政治學可以更好地展示中國獨特的治理理念和實踐經驗。同時,積極參與國際合作項目、共建研究中心,推動跨國研究項目的開展,有助于形成國際性的學術合作網絡,提升中國特色政治學在全球范圍內的學術地位和影響力。在加強對外交流合作的過程中,要注意在學術交流的同時,推動政治學話語的國際傳播。通過國際期刊、學術出版物等途徑,將中國特色政治學的研究成果傳播到國際學術舞臺,讓中國聲音在國際政治學研究中占據更重要的位置。同時,倡導構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智慧的國際治理理念,為全球治理貢獻中國智慧,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案??傮w而言,加強對外交流合作、擴大國際影響力是中國特色政治學建設的必然選擇。通過與國際政治學界的深入合作,既能夠汲取國際經驗,提升中國特色政治學的研究水平,又能夠促進中國特色政治學在國際上更好地傳播,為推動全球治理體系的進步和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三、結語

中國特色政治學的發展不僅關乎國家治理的深化,更涉及國際政治學研究的多元格局。新時代中國政治學的道路,既在理論創新中凝練國家治理經驗,也在國際交流中展現中國聲音。隨著中國在全球事務中的崛起,中國政治學繼續為國際治理體系注入中國智慧,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力量。

猜你喜歡
政治學黨校學術
央企黨校黨性教育的探索與實踐
如何理解“Curator”:一個由翻譯引發的學術思考
70年中國政治學議題變遷與轉向
居住的政治學
對學術造假重拳出擊
微信中的政治學資源及其利用
中共第一所黨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黨校網站創新的實踐與探索
學術
協助黨委創辦高中學生業余黨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