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主動精神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及路徑

2024-04-06 06:19劉宇薇趙越李旻澤
中國軍轉民 2024年3期
關鍵詞:主動精神歷史時代

劉宇薇 趙越 李旻澤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1]。與此同時,習近平強調,要“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的華章”[1]。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矢志不渝向前發展,離不開發揚歷史主動精神。深挖歷史主動精神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價值,有利于賡續黨的紅色歷史血脈,也有助于落實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最終切實達到培養當代大學生的時代重任。

一、把握歷史主動精神的三個維度

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是歷代中國共產黨人積攢的寶貴精神財富。要進一步實現歷史主動精神在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中的引領作用,需深入把握偉大歷史主動精神的重要內涵,從理論、歷史、實踐三層維度進行深挖,使其充分發揮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義。

(一)理論維度:基于唯物史觀的必然要求

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是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為理論基礎,在掌握科學的歷史規律基礎上,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實踐方法路徑?!吨泄仓醒腙P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是“歷史主動精神”[2]第一次正式寫入黨的歷史性文件。歷史主動精神可以分為兩個部分去理解。其一是歷史,這是從歷史的角度出發的,要圍繞新中國史、中華民族史、中國共產黨歷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其二是主動,這是要發揮主觀能動性,雖然歷史是客觀存在的,但人是主觀能動的,要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去承擔責任,直面自己應當承擔的歷史責任。

從其內在邏輯來看,歷史主動精神是唯物史觀的必然要求。唯物史觀認為,要堅持主動能動性和客觀規律性的辯證統一,因為歷史的發展是有其自身發展規律的,所以需要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學會正確認識和運用客觀規律,引導大學生承擔起時代新人肩負的歷史使命和時代責任,使新時代的大學生成為“時代的主人”,面臨風險和挑戰時不推諉、不逃避。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在亂云飛渡中奮進有為、在風險挑戰面前砥礪自我不斷前行。

(二)歷史維度:贏得百年奮斗的重要密碼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站在歷史、現實與未來相結合的大局高度,充分肯定了當代大學生的作用,他多次提到“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也是我們黨的未來和希望”[3]。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多年來,契而不舍傳承使命造就了無數的勇于擔當、矗立時代潮頭的共產主義接班人,培養接班人的關鍵就是要培育大學生堅定的歷史自信、歷史自覺、歷史擔當,充分掌握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不斷加強對黨史、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的學習,樹立堅定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理想信念。

歷史規律為我們理解偉大歷史主動精神的求變屬性提供了依據,歷史主動精神必然要將其置于人的主觀能動性和歷史活動客觀性統一的領域中,掌握其精神生成的關鍵密碼,以此說明歷史主動精神是人在順應歷史規律基礎上為推進人類社會進一步發展而表現出的主觀能動的精神狀態。習近平強調,“歷史發展有其規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極被動的。只要把握住歷史發展規律和大勢,抓住歷史變革時機,順勢而為,奮發有為,我們就能夠更好前進”[4]。放眼世界大局,中國與世界的關系不斷加強,習近平提出了共建共筑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一代,大學生情趣相近、意氣相投,最談得來,最容易結下純真的友誼,成了推動人類和平事業的強大力量,成了“人民友誼的生力軍”。無論未來發展如何,我國都應將大學生視為社會主義發展事業的后備力量和關鍵力量,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

(三)實踐維度:民族偉大復興夢的寶貴路徑

理論是行動的先導,理論自信是實踐主動的基礎。歷史主動精神形成于黨的百年實踐中,主動投身創造性的社會實踐活動,共同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偉業,引導在投身社會實踐中形成歷史思維,促進求真與致用的有效結合,確立問題意識,以歷史思維把握現實問題。正確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業對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做出的偉大貢獻,正確認識大學生應擔當的歷史使命與時代使命,正確認識遠大抱負同具體實踐的關系,增強大學生在復雜的國際關系中的堅定立場、看清歷史發展的趨勢、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擁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作為新時代大學生要做到不負青春,不負韶華,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留下無悔的奮斗足跡,要敢于拼搏,敢于為國家的發展承擔起應盡的義務和責任。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是關于黨的百年奮斗歷史和未來社會發展所做出的重要論斷,使之成為涵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養料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蓬勃發展,為今后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前進的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

二、以歷史主動精神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價值

國家領導人多次提到,“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也是我們黨的未來和希望”[5],為進一步深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實踐路徑指明前進的方向,也是新時代新征程背景下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遵循。

(一)將歷史主動精神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血液”

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新鮮“血液”,具有重要的價值導向作用,使其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基本定位,讓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貫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終。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具有獨特的教育支撐性優勢,對于開展新時代大學生歷史主動精神和歷史責任感的培養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規范和引導作用。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中,堅定賡續偉大的歷史自覺精神,要讓廣大大學生了解自身所應擔當的時代責任與歷史使命,深化對“三個務必”的精神內涵和具體實踐層面的掌握,在面對不同的機遇與挑戰時,使廣大大學生能夠樹立“大歷史觀”,充分了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擁有高度的歷史主動性,進而把握好每個階段的歷史大勢,洞悉歷史主動,錨定青春的奮斗目標,貢獻出青春力量。當代中國大學生生逢其時,大變局是大挑戰亦是大機遇,實現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前景無比璀璨。要重視培養新時代大學生歷史主動精神的關鍵性作用,同時讓其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關節點,加強大學生對偉大歷史成就的掌握,學習歷史主動精神,讓大學生精神更加積極向上,以更加奮進的精神面貌昂揚向上,使大學生奮勇拼搏在全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之路。

(二)將歷史主動精神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明燈”

面對新時代新征程,讓大學生牢記國家領導人的囑托,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大學生。高等學校肩負著培養大學生對學史明史的重要任務。堅決抵制錯誤思潮必須始終堅持立德樹人、德育為先,以偉大的歷史自覺精神不斷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適應新形勢、解決新問題、力求新實效的過程中探索新規律、創造新經驗。面對新形勢、新情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這就要求各高校開拓新思路、挖掘新資源、搶占新陣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適應新形勢,開拓新思路,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瞄準焦點、找準穴位、抓住重點、區分層次”,要從依次遞進的歷史知識、歷史經驗、歷史精神、歷史方法四個重要方面,在“認知、情感、意志、行動”四個層面著力。既要把握好中華優秀傳統教育的基因,又要把握好豐富的制度資源和先進的價值觀念,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三)將歷史主動精神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后盾”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深入開展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1]。將歷史主動精神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培養出有歷史主動性、掌握大歷史觀的新時代大學生人才,讓其為全面建設中國式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偉大事業中實現自身的發展。

面對“兩個大局”,需將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與新時代背景相結合,使新時代的大學生了解自己所承載的歷史使命,繼而賡續紅色血脈,積極投身于復興偉業。在復雜多變的國際背景之下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成為迫切的剛需后盾,在國內外的諸多現實因素影響下也形成了習近平關于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論述的重要背景。從這個角度來看,積極弘揚歷史主動精神可以成為更好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切入點。

廣大大學生掌握歷史主動精神為今后的生活、學習、工作,做好本職工作,在自己的崗位上盡職盡責,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要以實際行動踐行新時代大學生的責任和擔當,為祖國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踐行歷史主動精神助力大學生適應“新變化”通過將歷史主動精神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進而增強當代大學生的“大局觀”。歷史主動精神融入新時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能有力幫助大學生從歷史成就中汲取歷史經驗,增添民族自信與歷史自豪感,也能幫助他們從各種偉大的歷史成就中獲得“正能量”,使廣大大學生群體以更加積極的心態承擔時代之重任。

三、歷史主動精神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探析

其一,將理論課堂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打造“第二課堂”。大學生的未來就是祖國的未來。面對風云變幻的國際環境,“大思政課”當仁不讓成為引導大學生在重大風險挑戰面前增強責任意識的重要載體,發揮了關鍵性作用。運用“大思政課”不斷涵養新時代大學生歷史主動精神與責任意識。貫徹“大思政課”理念,已經成為當前教育戰線育人實踐的根本遵循?!按笏颊n”作為秉持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的重要課程,更應充分發揮其實際作用,講述“好故事”,傳播“好聲音”,宣傳“好精神”。若能在“大思政課”教育中充分發揮其社會實踐的作用,深化歷史主動精神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傳播和普及,在對各歷史事件真相學習中用偉大歷史精神鼓舞大學生強化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堅決抵制歷史虛無主義的侵入與蠶食,讓廣大大學生在學習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知識的同時,增強歷史自信,將使其受益終身。

其二,合理使用“云平臺”,開展線上深入紅色革命基地互動的教育教學,要“讓歷史說話,讓事實說話”,基于此舉辦相應具有深刻內涵的黨史教育課程,珍惜來之不易的偉大歷史成就,深入引導學生學習歷史主動精神,培養大學生的歷史底氣,增強歷史自覺和歷史使命感,最終達到對大學生進行思政教育立德樹人的目的。加強精神引領強化大學生責任擔當。時代賦予廣大大學生的歷史責任是使命也是榮光,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道路上把握歷史主動精神才能把握歷史發展的規律,抓住歷史變革的機遇,才能實現大學生真正意義上的奮發有為。

猜你喜歡
主動精神歷史時代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歷史主動精神重要論述探析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以來關于歷史主動精神的研究述評
以“三原色”為導向開展數學教學的思考
新歷史
e時代
e時代
e時代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歷史上的4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