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新教師入職培訓問題及對策研究

2024-04-06 14:05
遼寧高職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考核院校培訓

陳 曦

盤錦職業技術學院,遼寧 盤錦 124000

高職院校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最為核心的決定因素就是教師隊伍,也是提升高職院校整體競爭力的核心基石。大部分新教師在最開始進入到高職院校,并承擔該崗位職責時,如果奠定堅實的基礎,就會對后續的職業發展有著決定性的正向作用。若在前期入職培訓的過程中,出現了問題,而且沒有科學精準定義培訓的內容,在培訓過程中,實施的方式又過于籠統,這就會影響到教師初期的教學思想,不利于高職院校的可持續發展。所以,不論是從哪個角度出發,都需要不斷完善入職培訓的體系和方式方法,不斷解決現實問題,為廣大新教師職業生涯的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一、高職院校新教師入職培訓的必要性

(一)新教師入職培訓是教師職業生涯發展的客觀需要

在每一位教師職業生涯發展的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入職階段。對于一名教師而言,若在前期教學階段擁有良好的反饋效果和實踐成效,那么對其未來的職業生涯發展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高職院校的新教師而言,即將開始自身的職業生涯,他們身份上發生了巨大轉變,從原來的高校學生進一步轉化為高職院校的教師,因此需要全面熟悉整個工作環境,更要全面了解自己所要任職的崗位,掌握自身的職責要求,然后落實到日常的教學實踐中。對于新教師而言,既要具備較強的專業素養,又要將自己所掌握的專業知識盡快地轉化為日常教學的技能。所以在新教師群體中開展全面的培訓工作,可以讓教師在短時間內實現自身角色的快速轉換,并對崗位所規定的一些教學任務和管理任務進行全方位的培養,確保教育教學技能的持續性提升,最終在循序漸進中掌握教學技能和方法,實現自身教學經驗的持續性積累[1]。與此同時,在全面培訓的背景下,還可以讓新教師進一步認識到自身的職業特點,承擔好教書育人的職責,并在后續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增強自豪感,真正為新教師后續的職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新教師入職培訓是完善高職院校教師入職培訓體系的必然要求

通過深入了解高職教育體系,我們發現青年教師群體占比越來越高,而且新教師的自身教學能力水平,更關系到了未來職業院校的發展狀況[2]。對于新入職的教師,當下最為緊要的事,就是對原本的教育理念進行全面更新,還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持續性的完善,更要從宏觀高度出發,對自身的教學組織能力進行最大化的提升。要想實現這樣的目標,就需要接受全面的培訓。與此同時,高職院校也需要緊隨時代發展步伐,對當下的培訓體系進行健全和完善,開展新教師培訓工作,解決當下培訓中存在的問題,從多個層面促進內部培訓體系的持續性完善[3]。在培訓過程中,不論是從理論層面,還是從實踐層面出發,都需要實現全面覆蓋,而且要將新教師的培訓工作作為當下教師培訓體系最為核心的內容,這才能從真正意義上促進高職教育事業的全面發展。

二、高職院校新教師入職培訓存在的問題

(一)新教師入職培訓內容形式單一

現階段,高職院校在開展新教師入職培訓工作的過程中,必須要對具體培訓內容進行全方位的統籌,確??梢远喾矫娴貪M足新入職教師的各種需求。但是從現實情況來看,高職院校只是將注意力放在了教育學和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內容上,而且在培訓過程中,運用的方式也非常單一,僅僅是將所有的教師集合在一起,開展群體性的專家講座活動,又或者是組織教師開展某方面的理論學習,側重于觀摩學習一些經驗和實踐能力豐富的教師[4]。這些培訓方式都具備一定的落后化和陳舊化的特點,無法滿足新時期的發展要求,最終的培訓效果可想而知。在這樣籠統的培訓背景下,新教師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無法得到有針對性的提升,這就會使新教師對自身的職業發展充滿了迷茫,不知道應該朝著什么方向奮斗,這對于其未來的職業發展規劃是非常不利的。

(二)對于新教師入職培訓需求調研不足

現階段,對于高職院校的新教師入職培訓而言,需要了解新教師的進入渠道。因為進入渠道不同,教學方向不同,在培訓方面就要體現出一定的差異性,而非是千篇一律地進行培訓。對于一些從高等學校引進來的應屆畢業生,就需要從不斷提高其專業教學和實踐能力的角度出發,去統籌培訓內容;一些從企業引入的一線技術類人才,就需要在培訓過程中,側重從教學角度和科研角度出發,來提高培訓的效果[5]。但是從現實情況來看,大部分高職院校在開展培訓工作之前,并沒有深入到教師的群體中開展全面的培訓需求調研工作,這就出現了對所有教師了解不足的情況。既然了解不足,在培訓安排上就會過于馬虎和大意,導致有不同教學需求的教師,接受了不適合自身的培訓內容,滿意度較低。而且大部分高職院校沒有對新教師的培訓需求進行深入的了解,也沒有對培訓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科學分析和整合,導致最終的培訓效果大打折扣。

(三)新教師入職培訓方式亟需優化

現階段,在高職院校對新教師開展培訓工作的過程中,普遍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培訓方式過于單一化,而且在多年的培訓過程中,都沒有創新和轉變,導致很多新教師在這樣陳舊的培訓方式下,無法找到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制約高職院校后續的教學工作順利開展。高職院校本身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會滲透到入職培訓之中,也就是對所有的新教師一味地開展理論層面的培訓,沒有給新教師提供實踐培訓的內容,導致新教師缺乏實踐的機會,直接進入到課堂教學,會出現準備不足,且不具備豐富經驗的情況,導致教學效果不佳。此外,高職院校對新教師只是進行短期集中性的培訓,導致新教師在接受培訓之后,自身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提升速度大幅度減緩,不利于新教師自身的專業發展。而且新教師的最前期投入教學階段是黃金的培訓時期,若錯過了這一時期,那么后續就很難再有這樣的機會[6]。

三、完善高職院校新教師入職培訓的對策

(一)明確新的培訓理念

高職院校在開展新教師入職培訓工作的過程中,相關負責人員就需要從前期規劃和設計的角度出發,明確培訓目標,還要站在新教師的角度考慮教師的個人職業和發展目標,然后突破過去的培訓內容限制,將多種形式的培訓內容設置進來,確??梢詽M足不同教師的培訓需求。與此同時,除了高職院校提供的一些硬性培訓內容以外,還需要設置選擇培訓的內容,讓每一位新教師擁有自主選擇的空間,根據自身職業發展方向的規劃,對自己所需要的培訓內容進行科學選擇,這樣就達到有了針對性培訓的效果。在對新教師培訓的時間安排方面,則需要將兩種方式相結合:一種是集中式培訓,另一種是分散式培訓。在培訓過程中需要對人性化的理念進行全面展現,還要站在高職院校的總體發展和規劃中,將這樣的全新培訓理念和體系納入進來[7],并且要將入職前的培訓和入職后的培訓有機結合在一起,時間控制在1~3 年之內,這樣就可以實現持續性的培訓,達到預期的培訓效果。

(二)合理規劃培訓內容,健全培訓課程體系

高職院校在實際開展培訓工作的過程中,必須要站在宏觀的高度上,對所有的培訓內容進行科學化和模塊化的劃分。例如,對當下的教學發展模塊進行科學化劃分的同時,還要對專業發展模塊和個人發展模塊等進行科學劃分,要站在高職院校宏觀發展規劃的高度上,明確這些新教師的需求,進行多層次的優化和組合安排,做到與時俱進,真正與國家的要求處于完全適應的狀態。在高職院校全面健全和完善培訓體系的過程中,需要將師德師風建設的內容全面設計并整合進來,而且要將其作為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核心依據,成為師資隊伍不斷完善的主要抓手。確保在教師職業生涯規劃和發展的全過程中,將師德全面深化貫徹落實進來,才能達到預期的培訓效果。所有的新教師則需要在入職之前開展入職宣誓儀式,還要將師德師風承諾書下發給每一位新教師讓他們簽字[8]。通過這樣的方式,廣大新教師才能在入職階段深化師德師風的塑造,并在后續的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全面深化落實和展現。

高職院校在制定教學發展模塊中的內容時,可以立足于自身的發展特色,從崗前角度出發進一步加大培訓力度,并對助教制度進行全面完善。與此同時,還要從旁聽和試講以及評課等多個環節出發,實現對新教師教學能力的全面培養和提升,讓廣大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大幅度提升上來。此外,還要站在學生的群體之中,對如何提升學生滿意度和提高學生心理素養等方面的內容進行全面培訓,更要側重于對學生溝通技巧方面的全面提升。

在專業發展模塊上,則需要從新教師自身的專業和具體教學的課程角度出發,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活動,或者是給新教師提供相應的進修學習機會,也可以將分散式的培訓活動有機結合起來,達到預期的培訓效果。

(三)豐富入職培訓的形式

在實際開展培訓工作的過程中,除了最具傳統特點的講座形式,還可以應用多種形式提升互動性,多層面、全方位地調動新教師的積極性。此外,還需要將統一和分散這兩種方式有機結合,不僅如此,還要將新教師的業余時間和集中培訓時間整合起來,達到預期的培訓效果。例如,對于一些新教師在短期內必須要學習和掌握的內容,可以通過講座的方式進一步開展;對于新教師必須要通過長時間實踐,才能不斷掌握和消化的內容,則需要在教師全面入職之后,開展實踐和理論相結合的培訓方式,來達到預期的培訓效果[9]。

(四)構建合理的評級體系

首先,要對新教師培訓評價中所涉及的時間段進行有針對性的和科學化的調整。對于所有的新教師而言,針對入職的培訓考核,不能僅僅停留在入職前期階段的考核層面,而是要在入職之后,對教師的表現情況進行同步的考核,例如,可以適當延長一年到三年的培訓期。

其次,對評價和考核方式進行科學調整。對于高職院校內部的新教師而言,針對崗前培訓目標多樣化的特點,單一的筆試成績考核只能對新教師的知識層面進行側重考核,而沒有考慮到新教師的教學技能方面。所以就需要從以下幾個層面統籌和考量:第一,讓新教師通過撰寫論文的方式,提交相應報告,從而代替傳統筆試考核;第二,讓新教師在全面培訓之后,選擇恰當的場地和時間,開展現場教學,并對新教師的教學能力進行全面考察,例如,對新教師PPT 的制作、教案的設計、板書的書寫等進行多層次的考核;第三,不能僅僅局限于開展單一能力或教學方面的考核,而是要開展持續性的跟蹤考察,并將這些內容有機結合在一起,制定一個更為完善的評價與考核方案從而構建一個全新的考核體系。在新教師全面入職之后,則需要側重教師的教學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方面的考核和分析。而且要從多角度出發,促進新教師能力的全面發展和進步。例如,一部分高職院校對新入職的教師往往會預留一定的試用期,只有在全面通過入職考核之后,才能指定資深教師一對一指導,實現有針對性的培訓和考核。此外,對于相應的職能部門,也要積極與相關學院配合,并針對新教師的教學情況組織定期的聽課活動,確保在教師試用期滿之后,組織人事部門共同進入現場聽課考核,確??己撕细裰?,才能轉正。

最后,實施激勵。在不斷強化考核的過程中,還要進行不同程度的激勵,確??梢圆粩噢D化為正向的強化機制。例如,在新教師全面入職之后,自身的各方面表現情況和考核情況,要有機聯合在一起,把最終的考核結果劃分不同的等級,然后給予不同程度的物質和精神獎勵。對于一些主動參與到校內培訓和相關教學競賽的新教師,無論成績好壞,都要給予相應的績效獎勵,又或者是從職稱評定或者是職務晉升的角度來給予相應的獎勵,這樣所有新教師才能積極主動地參加到各種形式的培訓活動之中,實現教育教學能力的全面提升[10]。

(五)創建業余網絡自主學習模式

在現階段,我們已經全面進入到了知識經濟時代,教育領域也在不斷朝著教育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方向發展,那么高職院校在對新教師開展培訓活動的過程中,就可以立足于時代的大背景,構建全新的業余網絡自主學習的模式,并全方位整合現有的網絡學習資源,例如超星學習通網絡課程平臺等。此外,高職院校還要立足于新教師的職業發展方向,全面構建專門的精品課程資源庫等網絡學習平臺,確保新教師可以在業余的時間內,進行自主的學習。與其他的被動培訓活動不同,新教師可以在這樣的平臺和模式下,實現自主的學習,并達到前所未有的學習效果。這一學習模式,不會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可以全面獲取和扎實掌握各種教學資源和知識。新教師在學習過程中,也能更具備主動性和個性化,可以根據自身的職業發展需求和方向,來學習相應的知識和內容,實現可持續發展,獲得更大的突破。在資源豐富的網絡體系之中,涵蓋了眾多的教學案例,新教師可以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借鑒相應經驗,實現自身專業能力和素養的全面提升,并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師職業發展之中,不斷修正自身的發展方向。

總而言之,在新時代發展背景下,各個地區的高職院校都在引入一些先進的教師力量,內部的教師規模也在不斷擴大。為了更好地滿足高職院校的發展需求,需要對這些新教師開展全面的培訓工作,突破過去的培訓限制,不斷探索新的培訓方式和方法,帶給教師不同的培訓體驗和感悟,這樣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獲得全新的突破。同時,還要構建全新的考核評價體系,將先進的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整合進來,實現對自主學習平臺的創建,這樣就可以突破教師的被動培訓模式,讓教師主動學習和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獲得更大的發展和突破。

猜你喜歡
考核院校培訓
培訓通知
CIT培訓學院2020線上培訓正式啟航
內部考核
從五方面做好引導培訓
創新完善機制 做實做優考核
公立醫院 如何考核?
家庭年終考核
院校傳真
院校傳真
院校傳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