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醫患溝通能力培養探究 *

2024-04-07 13:50王新星葛正行王肖霞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24年7期
關鍵詞:住院醫師醫患規范化

王新星 楊 義 葛正行 王肖霞

(1.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教務科,貴州 貴陽 550003;2.貴州中醫藥大學研究生院,貴州 貴陽 550003;3.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貴州 貴陽 550003)

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進步,人們對健康的要求不斷提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公共衛生安全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需要各國攜手應對。醫患溝通是指醫療機構的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信息、情感方面的交流。

1 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醫患溝通能力的培養目標

2008 年,根據國際醫學教育標準與我國實際,教育部、衛生部聯合頒布了《本科醫學教育標準——臨床醫學專業(試行)》,分別在思想道德與職業素質、知識目標和技能目標方面規定了醫患溝通的具體要求,并明確提出要具有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交流的意識,使他們能充分參與、積極配合治療。在2010年的全國執業醫師考試中,新增了職業素養內容,人際溝通能力作為醫生的基本素質,其要求越來越高。

以往有學者[1]提出醫患溝通的“三級化”模式,將醫患溝通的目標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要求能夠準確地將溝通內容表達出來,將專業術語轉化成患者及其家屬能夠聽懂的醫學概念及診療計劃;第二層次,要求在表達清楚的基礎上,使患者能夠對溝通內容正確理解且愿意積極配合;第三層次,要求在溝通過程中滲透人文關懷,與患者換位思考,產生同理心,增強雙方的信任度,構建和諧合作的醫患關系。

2 我國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醫患溝通能力的現狀

2.1 我國高等醫學院校醫患溝通學課程開設較晚2002年以前,我國醫學教育中幾乎沒有院校開設醫患溝通課程,僅個別院校開設了“臨床交流技巧”類相關講座,各大出版社均無相關教材出版印刷。直至下半年,南京醫科大學聯合首都醫科大學、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福建醫科大學及南京中醫藥大學五家院校,共同編寫了《醫患溝通學》(我國首部高等醫學教育專業教材),并于2003 年9 月出版發行。同年,南京醫科大學首先在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及護理學專業中開設了36學時的必修課程,填補了我國醫學高等院校醫患溝通學課程的空白。教育部2006年首次在我國醫學教育課程體系中增設了醫患溝通學課程。

2.2 實踐教學中部分帶教老師不重視醫患溝通技巧的傳授在臨床實踐過程中,帶教老師對住院醫師醫患溝通能力的培養極其有限,無法真正起到提高醫患溝通能力的效果[2]。學生在本科五年學習中,與患者直接接觸并進行溝通的時間往往僅有臨床實習的一年。在后來的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住院醫師在各個科室的輪轉時間是有限的,對非本專業的科室存在基礎知識、臨床知識的掌握與理解的不足,加上臨床經驗欠缺,往往在醫患溝通中缺乏底氣,很多臨床處置先要征求上級醫師的決定,這雖然是醫療規范的必要動作,但也對其職業威望造成了一定的影響[3]。經過有效醫患溝通學習的學生和不注重該項學習的學生,在與患者溝通中的表現截然不同。尤其考取了執業醫師資格證的住院醫師,按照要求應該進行執業醫師注冊,獨立倒班,面臨著作為管床醫生獨自與患者進行面對面溝通的情況,這對住院醫師提出了更高的有效溝通要求。

3 提高住院醫師有效醫患溝通的途徑

3.1 提高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及臨床科室對醫患溝通教學的重視度要提高住院醫師的醫患溝通能力,首先要從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以及臨床科室層面加強重視;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及科室要針對醫患溝通制定專門的政策及培訓大綱、教學內容,并安排專職人員,負責對中醫住院規培醫師醫患溝通能力進行教學、監督以及考評[4]。

3.2 開設住院醫師醫患溝通專題培訓及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將醫患溝通教學納入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章程中。在信息化時代,可以充分依托網絡工具,組織開設有關醫患溝通方面的專題講座以及加強醫患溝通實踐能力的培訓[5],不斷提高住院醫師的醫患溝通技巧。同時,可以增設醫學心理學、醫學倫理學、醫學社會學、衛生法學、語言學、人際溝通學等多維度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塊。這些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的積累,可以幫助住院醫師更好地理解服務對象的社會心理,培養其社會責任感,以及人際交往和合作能力。

3.3 注重臨床溝通實踐醫師應設身處地地為患者著想,最主要的就是尋求醫師理性認知和患者感性認知之間的平衡點,把握溝通時機,耐心傾聽患者的訴說,認同患者的感受,對患者的描述給出正向反饋;察言觀色,注意對方的反應,細致對焦,就焦點問題在醫患之間達成理解和共識;充分利用身體語言,拉近與患者的距離,也可以借用比喻、類比、舉例等方法,讓患者能夠更形象、直觀、具體地理解醫師的行為。在溝通中,不僅應注重和患者本人的溝通,也應注重和患者家屬的溝通?;颊呒覍俨灰诉^多,醫師應與能做決定的家庭代表人物進行溝通,避免和家屬之間進行反復多次的溝通。當患者家屬帶有情緒時,應以同理心舒緩其情緒,幫助家屬理性判斷、人性溝通。讓患者家屬參與必要的診療決策,用探討、商量的語氣進行溝通,避免命令式,將選擇權交到患方手里,盡量減少患方的抵觸情緒。溝通過程中,還要注意面對不同性別的患者可能溝通的風格也會不同,男性更多是針對實際問題進行探討,而女性則更傾向于通過情感交流來產生共鳴。

3.4 開展臨床帶教師資醫患溝通帶教水平測培醫患溝通能力的培養,需要無聲地滲透到日常帶教的過程中。針對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帶教老師的醫患溝通水平進行測試,根據實際測評結果,有重點、有目的地開展師資培訓。注重培養帶教老師的醫患溝通能力、帶教意識、帶教水平,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并不斷加強醫患溝通師資隊伍的建設。高素質的臨床教師能以言傳身教的方式加強對學生人文精神的滲透,師帶徒,將人文精神傳承下去。此外,還應結合目前國內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師資培訓的內容與方式,以基于崗位勝任力理念為出發點,從職業素養、臨床思維、專業能力、教學能力、人際溝通五個方面對師資培訓內容的設計進行嘗試與探索[6-10]。

3.5 各個層面突擊培養住院醫師的臨床專業知識醫學專業素質,即醫生對專業知識和診療技能的掌握能力,是醫務人員與患方溝通的核心內容。住院醫師醫患溝通效果欠佳,從某些層面來說,和自身的臨床專業水平及經驗不足有一定關系。如果醫師自己對相關醫學知識沒有獨到的見解,就很難清晰、透徹地將病情轉換成通俗易懂的語言與患者交代。醫師對疾病的治療、處置、預后等闡述不清,患者和家屬則難以信服,甚至產生懷疑、不信任。尤其臨床上某些疾病即使在診療過程中也有致患者意外死亡的可能,這就需要住院醫師對病情變化察微知著,及時采取有效的診治措施,并保持連續性溝通,充分調動患者的積極性,增強其依從性。

3.6 情景演練及引入標準化病人首先,設計情景演練,讓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醫師身處于真實臨床情境中,通過主動參與演練,發現更多醫患溝通上的細節問題,并對自身的不足之處產生思考;其次,還可以在醫患溝通培訓中引入標準化病人。每次問診結束后對標準化病人進行問卷測評,充分發揮其作為患者、教學評估者以及教學指導者多重角色的功能[11]。同時,可以開展知識競賽、臨床技能競賽、診療小品等活動;亦可圍繞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開展一系列科學研究,讓科研反哺教學。

3.7 樹立醫學和人文融通理念隨著醫學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現代醫學模式已轉變為了“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12]。我國目前的醫學教育和臨床實踐比較注重專業知識的培養,往往容易忽視人文教育[13,14]?!搬t患共同體”是醫患溝通的認識內核,即樹立人人皆患者、人人皆醫者的觀念。醫患溝通能力在實際的臨床工作中體現于多個方面,不僅包括對于病情的交代與溝通,也包括與患者、家屬精神層面的溝通?;颊邅碜圆煌纳鐣A層,他們身份各異,受教育的程度、經濟狀況、生活背景都不盡相同,醫療保險種類、報銷比例也不同,以及大多數患者存在焦慮、恐懼、抑郁、多疑等心理特點,這些因素都使患者的就醫需求、對療效的滿意度不盡相同。如住院醫師在溝通過程中態度不夠熱情、對病情解釋不清、對醫療費用尤其自費項目交代不清等看似很小的問題,若患者心理預期過高或對療效不滿意,就會成為醫患糾紛的導火索。相反,如果住院醫師根據患者的年齡、文化程度、理解能力,選擇通俗易懂的語言,充分告知患方相關疾病的知識和診療預后,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患者及家屬更容易積極配合。

3.8 針對患方的醫學與健康教育醫患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患者缺乏相關醫學和健康知識,因此應盡可能地縮小醫患雙方醫學信息的不對稱,建立一個全新的“健康俱樂部”,使他們在醫療期間更快地與醫師產生共同的認知,從而互相理解、積極合作。醫患溝通是醫-患雙循環的過程,住院醫師應積極主動地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交代清楚疾病的診療方案、診療方案的利弊風險等患者急需知道的信息,在確保其知情權的前提下,將選擇權交予患方,與其共同擬定個性化診療方案。同時患者也應該緊跟醫者的腳步,學些自己疾病的相關知識,做好心理建設,增加雙方溝通的有效性。而且很多疾病,比如呼吸系統疾病支氣管哮喘,與接觸過敏原因素相關,患方經過宣教注重避免接觸過敏源、正確使用藥物吸入裝置,將能有效預防疾病的復發與加重。如吸煙對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炎癥性腸病等消化道疾病有明確的影響,醫師應囑咐患者戒煙。

3.9 醫務志愿者與醫務社工服務要鼓勵拓展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醫師的視野,為其創造更多參與社會實踐的機會,例如參加義診活動、社區醫務志愿活動、醫院內志愿服務、敬老院義務勞動、健康知識宣傳講座等,這有利于住院醫師以各種形式廣泛接觸不同類型的患者,在社會實踐中不斷提升醫患溝通能力。

3.10 完善考評體系 建立并完善考核制度與考評體系,將住院醫師的醫患溝通能力納入輪轉期間的考核,與獎學金評定、優秀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醫師評定等掛鉤,更有利于調動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醫師參與醫患溝通的積極性,并能不斷督促其主動提高醫患溝通能力。同時可以幫助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醫師進行正確的職業生涯規劃,對其心理素質、應對方式、自我效能、責任感及個人興趣等有鞏固作用[15]。

4 小結

中醫診病重視整體觀念,強調天人合一,“醫者,意也;醫者,理也”“為醫必須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中識人事”,因人、因時、因地制宜的思想為個性化溝通提供良好條件。良好的醫患溝通能力是現代醫學模式下醫學人才培養的需要,也是提高醫療質量、減少醫患矛盾、打造健康大環境的重要途徑。培養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醫師的醫患溝通能力,不僅要培養其準確表達、解釋醫療知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其在醫患溝通過程中滲透人文關懷、取得患者信任、打造“醫患共同體”的能力,從而提高醫療質量。

猜你喜歡
住院醫師醫患規范化
麻醉科住院醫師在疼痛科輪轉期間臨床教學實踐與探索
美國住院醫師招收匹配計劃簡介與借鑒
住院醫師黨支部的建立實踐與思考
價格認定的規范化之路
基于病例學習模式查房對住院醫師培養的實踐
狂犬?、蠹壉┞兑幏痘A防處置實踐
高血壓病中醫規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滿足全科化和規范化的新要求
一句“咱媽的病”讓醫患成為一家
解開醫患千千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