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心協力奏響新時代“長江之歌”

2024-04-07 09:00
人民與權力 2024年3期
關鍵詞:林田湖人大代表山水

編者按:

從雪山走來,向東海奔去。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長江綿延后世、惠澤千秋。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赴長江沿線省市考察調研,明確提出“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掌舵領航,擘畫新時代長江經濟帶發展藍圖。江蘇因江而興、因江而盛,長江大保護,江蘇責任重大。全省各級人大代表對此提建議獻良策,共繪美麗長江新畫卷。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地質調查研究院地質科學技術部主任 龔緒龍:

近年來,圍繞貫徹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決策部署,江蘇堅決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重要戰略思想為指引,全力推動長江江蘇段生態保護修復與綠色低碳發展,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作為自然資源系統參與該項工作的一名專業技術人員,結合我參與該項工作的實踐談一談體會和感受。

堅持重點突破,長江沿岸礦山環境問題得到根本好轉。江蘇在長江干流兩岸10公里范圍內深入實施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程,共完成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213個,治理面積達1073.56公頃。通過生態治理,昔日大面積裸露的廢棄露天礦山重現綠色生機,消除了采礦滑坡崩塌等隱患,打造了一張張獨具江蘇特色的礦山生態修復“新名片”。

堅持系統治理,大幅提升長江沿線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水平。實施長江沿線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工程,按照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對受損的生態系統開展系統治理,解決重要生態功能區生態功能退化、生態源區山體破壞水土流失、生態空間碎片化、生態廊道岸線占用等問題,進一步優化生態空間格局,有效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推動生態產品價值的實現和有效轉化。

堅持綠色發展,積極探索長江經濟帶低碳轉型高質量發展新路徑。長江江蘇沿岸一直以來是能源消耗與二氧化碳排放的高地,在“3060目標”指引下,圍繞助力清潔能源替換、節能減排,近年來持續加強淺層地熱能、水熱型地熱能、深部干熱巖資源等多種類型綠色清潔地質能源勘探開發,探索開展生態系統碳匯能力提升及地質碳封存潛力調查與關鍵技術攻關,在泰州探獲溫度155.21℃干熱巖,首次證實了蘇北盆地蘊藏干熱巖資源,建成了江蘇首個二氧化碳地質封存示范項目,對我省優化能源結構、實現減排降碳目標具有重大意義。

展望未來,在不斷推動長江自然生態保護修復的背景下,建議進一步挖掘修復長江文化資源,尤其是長江地質文化資源的發掘和修復,將相關地質公園、地質遺跡進行系統整合打造長江地質文化長廊,使之成為國家長江文化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豐富長江經濟帶生態文明的內涵。

全國人大代表,金陵石化公司黨委書記 張春生:

作為一名沿江國有石化企業的全國人大代表,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國有企業要堅決扛起使命擔當,更好發揮“大國重器”的支撐作用,不斷增強企業的綠色競爭力,努力以高質量發展的實踐成效為黨和人民再立新功、再創佳績。

堅持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轉化為落實長江大保護的自覺行動,當好長江生態修復的先鋒隊。新時代新征程,國有企業必須提高站位、轉變觀念,把一切經濟活動置于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之內,以保護修復長江生態為前提,助力根除長江污染隱患。秉持“不是企業消滅污染,就是污染消滅企業”的理念,加快實施近零排放改造各類項目,堅決“不讓一滴油和一滴超標污水進入長江”。持續推進長江岸線綜合治理,高質量打造“無廢工廠”和“無異味工廠”,把綠色潔凈打造成公司的亮麗名片。

以企業的創新實踐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當好培育綠色發展新動能的領頭雁。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必須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主動力,積極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大力推動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要爭當綠色低碳轉型的引領者和排頭兵,堅定多元化、差異化、高端化發展方向不動搖,不斷增強產業發展接續性和競爭力。尤其是石油石化行業要加快“油轉化”“油轉特”步伐,推動高端石墨材料和高端綠色洗化產業鏈延伸,著力打造自主可控、綠色低碳、競爭力強的石化產業鏈。有計劃分步驟推進實施碳達峰行動,發揮好中國石化首套碳排放監控平臺的信息支撐優勢,統籌節能降耗、光伏發電、綠電采購、CCUS等各項工作,努力在實施雙碳戰略中走在央企前列。

下一步,我們將積極融入南京發展戰略,聚焦產業規劃和政策導向,主動與政府溝通協調,探索建立跨江轉型發展新路徑。強化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推進研發中心建設,積極構建校企、院企聯盟一體化創新平臺,努力實現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打造世界領先煉化企業。

省人大代表,南京財經大學黨委書記張利民: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是一個復雜復合系統,相關工程建設面臨勘察設計要求高、綜合技術難度大、協調管理較復雜等問題。江蘇制定了省級“山水工程”中長期實施計劃,這個計劃的相關科學研究亟需跨學科、多學科,甚至是多主體跨部門的支持。所以,今年省人代會期間,我提出“關于加強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智庫建設的建議”。期待在系統總結江蘇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經驗的基礎上,建立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專家智庫。

圍繞“山水工程”開展多學科交叉研究和綜合性研究,深入推進教育、科技與人才聯動,實現課堂教學、科學研究和社會實踐等環節有機融合。積極發揮江蘇省高校集聚、學科交叉、人才集中的優勢,組建由地理學、生態學、環境科學、經濟學、管理學、工程學等多學科專家組成的特色智庫,針對山水林田湖草沙工程推進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新要求,提供決策咨詢、制度設計、發展規劃和行業服務。鼓勵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強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的價值實現機制研究,開發江蘇生態產品價值核算技術體系,編制生態產品名錄;鼓勵相關政府部門立足推進“山水工程”的現實需求,發布專項課題,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聯合攻關;鼓勵發布“山水林田湖草沙工程”專報,加強高校、科研機構、項目團隊咨政建議的報送工作,建立咨政報告數據庫和定向征集、集中報送的工作機制。

建立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與系統治理的聯合實驗室。建立“政府支持、高校出智、企業出資、公眾出力”的多元主體利益協作機制,倡導科研院校、社會組織、企業、公眾等多元利益主體的廣泛參與和深度協作,協同開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技術攻關,加快技術集成與推廣應用。

省人大代表,南通市海門區人民法院院長杜開林:

長江流經江蘇7 個城市、433 公里,滋養和塑造了江蘇璀璨的地域文化和人文特征,催生和推動了江蘇發達的經濟與貿易,長江之于江蘇更像是流淌在城市之中的血脈,無法分割。作為經濟大省、文化強省,江蘇堅決扛牢長江大保護責任,不僅僅是堅定不移落實生態文明建設要求,更是自身經濟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走在前、做示范的必然要求和迫切需要。

江蘇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把握“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戰略導向。一手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圍繞水污染防治、岸線整治、流域同治,深入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取得實效,長江南通段江豚頻繁“現身”就是長江大保護工作成果最好的印證;一手依靠法治力量,嚴格懲治破壞長江生態環境行為,如江蘇高院會同13 家高級法院發布長江司法保護南京倡議,審結涉長江非法捕撈、非法采砂等案件484件,對某水務公司開出5.2億元長江大保護“最嚴罰單”,以法治“鋼牙利齒”嚴格落實長江“十年禁漁”“狠抓污染治理”要求。

實踐證明,落實長江大保護責任,需持續堅持法治思維。一方面堅持保護優先、預防為主、損害擔責,立足長江保護立法、執法、司法領域的現狀、問題與對策,推動相關立法修法,完善配套規章制度。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保障體系,依據長江保護法,建立跨區域司法協同機制,進一步凝聚長江中下游生態保護合力,形成多元共治、一體保護的大格局。

揚州市人大代表,揚州市邗江區槐泗鎮黨委副書記 吳國民:

揚州地處長江和大運河交匯處,坐擁81 公里長江岸線,全市水域面積占26.3%,南水北調東線源頭取水口、江都水利樞紐、歷史文化古鎮瓜洲均位于境內。揚州市長江岸線資源豐富,生態環境敏感,需以有序管理促沿線資源集約利用,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規劃引領生態保護。出臺《長江岸線保護利用規劃》和《長江碼頭布局規劃》,編制長江沿線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負面清單“三線一單”,劃定270個環境管控單元。需強化系統思維,規劃引領。按照一個班子、一套規劃、一體建設的思路,高水平建設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揚州段。

融合實現協同保護。深入推進實施八大工程,規劃建設江淮生態大走廊,使前瞻性、系統性、針對性措施高效落地。需立足長江,放眼全域。要做到“線”上連貫,建立健全與南京、泰州、鎮江等地事項會商、聯防聯控等協調機制,實現區域間合理分工、高效合作;要做到“面”上俱到,強化山水林田湖草沙的協同治理,增強各項舉措的關聯性和耦合性。

治理推動長久保護。全力推動長江沿線工業企業管控,壓縮化學工業園區面積,拆除沿江主岸線的小船廠、小碼頭、小企業,讓長江沿線生態環境持續向好。需監管并重,多管齊下。加強長江岸線已建各類工廠、企業、碼頭以及船舶等日常排污管理,對偷排超排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搭建數字監管平臺,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對沿江監控桿線統一規劃、統籌建設,實現監控智能化、查處快速化、監管全程化,確保巡查全天候、全覆蓋,監管無漏洞、無死角。

張家港市人大代表,張家港市南豐鎮人大主席 戴儉:

近年來,南豐鎮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在全省率先完成沿江的原東沙化工園區整建制關停,轉型成為江南智能制造產業園,相關經驗被列為全省“一城一鎮一園區”生態嬗變典型案例。作為基層人大主席,我將扛起“長江大保護”的使命擔當,共同做好東沙化工區“騰籠換鳳”后半篇文章,著力在推進長江大保護中彰顯人大作為。

向“新”而動,推動新產業在沿江集聚。圍繞重大項目關鍵節點和重要環節,鎮人大定期督進度、督質量、督管理,全速推動項目開工建設和推進。建立機關和企業代表結對聯系制度,實行“一站式”全程跟蹤協調服務,保障項目痛點難點堵點問題順利解決。加強政府投資項目招投標監管,組織人大代表現場全程監督,確保招標結果的公正性。

向“精”而進,推動新經濟在沿江壯大。連續三年組織市鎮兩級人大代表走訪企業,形成代表聯企常態長效機制。深入貫徹落實“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學習實踐活動,開展“百人聯百企”行動,大力宣傳惠企政策,全面收集企業意見建議,助推惠企文件出臺。設立人大代表工作室,探索建立“企業家人大代表聯盟”,組建經濟發展專業代表小組,組團外出學習先進經驗。加大視察調研、座談交流等活動頻次,推動“最遠”代表陣地做好“最優”企業服務。

向“綠”而行,推動新環境在沿江變美。組織人大代表實地調研走訪重點企業、建筑工地,定期開展“河長制”巡河工作,共同打造長江最美岸線。不斷發揮人大代表的示范帶動作用,利用“代表有約”小程序,及時發現人居環境整治存在問題,全力以赴辦好代表建議,助推沿江生態環境長治久美。

泰州市永安洲鎮人大代表,永安洲鎮永勝社區黨總支書記 陸露:

永勝社區位于泰州市永安洲鎮最北端,西臨長江,距國家一類深水港“泰州港”僅1 公里,地理位置優越、自然環境優良。作為一名基層社區書記,我始終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理念,共守一江綠水,共望鄰里江情。

集群智凈化長江水。社區“兩委”開展環境整治,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對福勝中溝進行生態駁岸打造,通過清淤、疏浚等方式,整治村莊水體;常態化開展長江岸線巡查管護工作,做好岸堤垃圾清理,實現長江管護常態化、長效化;圍繞省級春江花月夜濕地公園,積極綠化造景、增綠補綠,進一步加強生態濕地的保護、修復力度。

聚群力落實大保護。社區協同鎮相關部門落實長江禁漁工作,對社區轄區內3公里長江岸線及千畝江灘安排專人全天候巡查看管;組建“碧水初心”志愿服務隊與水務公司常態化開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宣傳教育活動,重點宣講長江保護法,解讀全國生態日的由來及意義,科普水資源節約及保護知識,帶動社會各界關注、參與長江大保護。

塑內涵提升生活品質。搶抓沿江發展機遇,積極構建“四區兩路三游園”發展布局,依托春江生態濕地公園、海軍誕生教育基地,進一步將生態建設、觀光苗木、民俗文化、休閑旅游有機結合,拓展休閑度假、養生養老、康體娛樂、文化教育等新興旅游方式,重點培育江灘原生態蘆葦蕩和永勝苗木花卉觀光、扶持農戶開辦農家樂,全力打造高港的“迎客廳”和“留客廳”。

猜你喜歡
林田湖人大代表山水
要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堅持正確的生態觀、發展觀
愛在一湖山水間
基于文獻計量法的山水林田湖草研究概述
山水之間
人大建設(2020年3期)2020-07-27
一處山水一首詩
人大代表選舉(三首)
給人大代表履職戴上“緊箍”
山水林田湖草保護與修復找準問題明確目標和路徑
讓“人大代表之家”在群眾中火起來、亮起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