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省互助縣畜間包蟲病流行病學調查分析

2024-04-07 09:50蔡相銀馬元蓮劉寶漢解安敏王文勇
山東畜牧獸醫 2024年3期
關鍵詞:畜間互助縣包蟲病

蔡相銀,馬元蓮,劉寶漢,解安敏,王文勇

(青海省互助縣畜牧獸醫站,青海 互助 810599)

包蟲?。╤ydatid disease, HD)又稱棘球蚴病,是由細粒棘球屬絳蟲的幼蟲引起的一種動物源性重大人獸共患寄生蟲病[1]。棘球蚴通常寄生于牛、羊、駱駝等家畜和多種野生動物以及人的肝、肺及其他臟器內,是嚴重危害人畜健康和妨礙畜牧業生產發展的地方病,直接影響著人類身心健康,嚴重者常導致患者死亡[2]?;ブh是青海省東部農業區養殖大縣,是全省重要的農畜產品輸出地、家畜“西繁東育”承載地,養殖業在全縣國民經濟中的占比高,各類牲畜年飼養量達100萬頭只以上,其中牛12萬頭、羊40萬只以上。根據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青海省防治包蟲病行動計劃(2016-2020年)的通知》(青政辦〔2015〕188號)精神,互助縣是青海省畜間包蟲病的高發區,被確定為包蟲病流行二類縣。從2016年開始,互助縣根據全省統一安排部署,開展了為期5年的攻堅行動,于2020年順利通過省級專家組考核驗收,全縣防治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為鞏固防治成效,從2021年開始,根據省農業農村廳的安排部署,開展了新一輪(2021-2025年)的畜間包蟲病防治。本調查旨在了解2020年終期評估后的包蟲病感染及流行情況,分析關鍵環節和薄弱環節,為下一步開展控制工作提供針對性的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調查地點

在全縣12個鄉鎮開展,調查牛、羊主要來自本縣南門峽、林川、東和等腦山鄉鎮,威遠、東山、東溝、丹麻等半淺半腦山鄉鎮,五峰、西山等淺山鄉鎮,巴扎、加定、松多3個牧業鄉鎮養殖場戶;調查的解剖犬只以及采集的犬糞樣品也來自上述鄉鎮養殖農戶;野生動物糞便采自深處祁連山脈腹地有野生動物活動的南門峽、巴扎、加定、松多等4個鄉鎮采集。

1.2 調查形式

安排縣、鄉專業技術人員,在牛、羊屠宰季節以及傳統節日開展屠宰牛羊現場調查,養殖農戶形式是自繁自育戶或引進販運育肥戶,詳細記錄調查表,并注明牛羊來源地,所調查的引進戶牛羊均來自省內外,不定時間,全年完成;犬只解剖由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專業技術人員負責完成調查,犬糞樣品采集工作在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鄉鎮業務人員的監督下完成采樣,每季度開展一次,樣品數不少于10份;野生動物樣品由村級動物防疫員或放牧員在放牧區域收集。

1.3 調查方法

1.3.1 對屠宰牛、羊調查 通過采取眼觀、觸摸、刀切等方式檢查包囊,凡臟器有包囊寄生,均視為陽性,并記錄包囊數量,統計感染率及感染強度。

1.3.2 對犬糞、野生動物糞便調查 將采集的新鮮糞置于-80 ℃ 冰箱,凍存1周以上后取出1 g糞置于已盛有1 mL樣品處理液的10 mL離心管中,攪拌混勻、震蕩使其形成懸液,靜置20 min后3000 r/min離心10 min,取上清液進行檢測。實驗室檢測采用ELISA法,按試劑盒操作說明進行操作并進行判定。

1.3.3 對解剖犬只調查 取出小腸,剖開腸壁后,將腸內容物在塑料盆中用生理鹽水沉淀至水清后,仔細觀察盆底和腸壁上有無絳蟲,若有計數,并做好登記。

2 結果

2.1 家畜包蟲病感染情況調查

2021-2022年,共調查牛1178頭,其中自繁自養牛613頭,感染22頭,感染率為3.59%,販運育肥牛565頭,感染54頭,感染率為9.56%;共調查羊2055只,其中自繁自養羊1115只,感染66只,平均感染率為5.92%,販運育肥羊940只,感染113只,平均感染率為12.02%,見表1。

表1 2021-2022年家畜包蟲病感染調查表

2.2 家犬包蟲病感染情況調查

2021-2022年,共解剖犬20條,陽性率為0;共檢測犬糞1860份,陽性18份,陽性率為0.97%,見表2。

表2 犬包蟲病感染情況調查表

2.3 野生動物包蟲病感染情況調查

2022年4月,結合春季畜禽防疫工作,在祁連山北麓互助縣境內的南門峽鎮、丹麻鎮、巴扎鄉、加定鎮、松多鄉采集野生糞便28份,糞抗原檢測陽性4份,陽性率為14.3%。

3 討論與結論

據調查結果反映,全縣畜間包蟲病防治成效明顯,此次調查,中間宿主感染率牛3.39%、羊5.92%、終末宿主犬棘球絳蟲感染率0、犬糞抗原陽性率為0.97%,較之王文勇等[3]報道的2015年防治前的感染率牛10.5%、羊61.6%、犬78.26%、犬糞31.1%,分別下降了7.11、55.68、78.26、30.03個百分點。各片區監測結果比較,腦山片區和牧業鄉鎮片區自繁自養家畜感染率相對其他片區高,來自販運育肥戶的牛羊大多集中在淺山片區和半淺半腦山片區,存欄量大、養殖密集,感染率相對較高。另外,本次調查還增加了對販運育肥戶及野生動物專項調查,在本縣尚屬首次開展,販運育肥牛感染率為9.56%,羊感染率為12.02%,野生動物糞抗原陽性率為14.3%。

包蟲病的防治要抓住循環鏈的關鍵環節,開展有效防治[4],要嚴格控制傳染源,切斷終末宿主(犬、野生動物狼、狐貍等)與中間宿主(牛、羊)之間的循環鏈。據王虎等報道,青海不同地形區內棘球絳蟲的生活史循環鏈十分復雜,家養動物相互之間、野生動物相互之間,家養動物和野生動物之間均混合參與[5]。家養動物之間的傳染鏈條,青海省推出的“犬驅蟲、羊免疫、健康教育和無害化處理”的“四位一體”的綜合防控措施[6]已落地見效,防控成效明顯,全縣家畜包蟲病感染率下降明顯,達到了省政府規定的控制指標。但依據引進家畜感染情況調查得知,感染率相對較高,主要是家畜來源地防治措施不一,對販運育肥戶牲畜的管理和犬只的管理是下一步工作的重點。本次收集的野生動物糞便中檢測出了陽性樣品,腦山鄉鎮及牧業鄉鎮牛羊包蟲病感染率較高,該區域是否存在“野生動物相互之間,家養動物和野生動物之間混合參與”有待進一步查證。

自2020年畜間包蟲病終期評估、2021-2025年新一輪防治工作啟動后,全縣控制效果較好,從本次調查看,但仍存在上升回彈風險,需要重點加強:一是重點加強全縣販運育肥戶的管理,尤其是家畜和犬的管理,嚴防犬與家畜之間形成新的傳染鏈條。由于縣域內販運育肥戶較多,養殖量大,這部分家畜由于數量多、來源地廣,疫病防治背景不詳,大部分育肥地點在山區、溝壑地帶,管理難度較大,加之養殖戶存在病死畜私自處理,下水喂狗的情況。二是重點加強腦山片區和牧業片區鄉鎮的包蟲病防治工作。腦山及牧業鄉鎮飼養的家畜占全縣自繁自育存欄量的大部分,飼養方式主要為草場放牧,養殖較密集,存在病原污染草場的可能,做好犬只管理,定期驅蟲,定期采樣監測,嚴格自食及病死牛羊臟器管理,切斷犬與家畜間的傳播鏈。三是在重點區域增設野生動物驅蟲藥物投放點,加強野生動物源頭驅蟲控制,凈化放牧環境,嚴防污染草場,傳染家畜。四是嚴格執行“犬驅蟲、羊免疫、健康教育和無害化處理”的“四位一體”綜合防控措施,做到各方參與、協同作戰、同步推進、久久為功,盡早實現凈化。

猜你喜歡
畜間互助縣包蟲病
四川畜間布魯氏菌病流行形勢與防治策略
山西運城市農業農村局:開展畜間炭疽防控排查督導工作
畜間布魯氏桿菌病的危害與綜合防控措施
羊腦包蟲病的診治
青海畜間包蟲病防治取得顯著成效
勇做包蟲病防治工作的
藏區包蟲病防治缺長效機制
包蟲病為害一方盼“國家隊”相助
互助縣楊樹常見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
關于互助縣農村苗木基地建設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