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背景下勞動教育困境分析及一體化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2024-04-08 12:16常生
教書育人 2024年1期
關鍵詞:勞動技能評價

常生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高壩鎮陽春小學)

本期話題: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思”與“行”

勞動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開展勞動教育,不僅有助于學生勞動思想、勞動品質的養成,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激發學生的創造精神、靈活的動手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勞動教育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和勞動技能,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和勞動態度,通過參與各種形式的勞動活動,學生可以在實踐中學習到一定的勞動技能,培養其珍惜勞動成果,提高自我意識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一、雙減政策背景下的勞動教育

雙減政策的實施使得學生的學習壓力得到了有效緩解,同時也給學校和家長帶來了新的挑戰。在這樣的背景下,勞動教育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通過勞動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的勞動習慣,提高實踐能力,增強團隊協作精神,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然而,當前勞動教育的實施仍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有些學校存在重知識輕實踐的問題,導致勞動教育的實施效果不佳;而有些家長則可能認為勞動會耽誤孩子的學習時間,從而對勞動教育持懷疑態度。因此,我們需要加強對勞動教育的認識和理解,提高其實施效果。

二、勞動教育一體化建設的理論基礎

(一)全面發展理論

馬克思主義理論認為,人的全面發展包括身體、智力、道德、審美等多方面的發展。勞動教育是實現人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幫助學生通過實踐鍛煉提高自身素質,實現全面發展。

(二)教育公平理論

教育公平是學生的權利,而勞動教育可以促進教育公平。通過勞動教育,學生可以了解社會各個領域的知識和技能,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三)創新能力培養理論

創新能力是現代社會對人才的基本要求之一。勞動教育可以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雙減背景下勞動教育的困境分析

當前學校勞動教育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影響了學校勞動教育的質量,并對學生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一)對勞動教育的地位和價值的認知不足

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勞動教育一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常情況下,學校勞動教育分為勞動技術課和綜合實踐活動兩種形式,學生通常是在校園內從事相關清潔、整理、打掃的工作,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由于我國應試教育體系的影響,學生的課業壓力逐漸增大,日常的教育教學任務也不斷增加。而勞動教育由于不是我國小學生教學考試的必要考核科目,學校對其缺乏足夠的重視。從整體來看,近些年我國青少年勞動教育正在被淡化弱化,只注重應試教育的現象愈發強烈,導致很多小學生都沒有形成正確的勞動意識,勞動能力也一直無法提升。一些學校和家長認為勞動教育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沒有太大的幫助,更傾向于將時間和精力投到其他學科的學習上。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人們往往認為勞動只是為了獲得技能和謀生,忽視了培養學生的勞動精神和習慣。這種觀念導致勞動教育被邊緣化,被視為“副科”,缺乏足夠的重視和投入。盡管社會不斷變化,勞動教育的內涵已經超越了簡單的技能教育,需要有針對性、全面性、開放性、創新性和拓展性的教育。然而,一些學校對勞動教育理念的認知仍停留在初始階段,缺乏相關的教育制度建設,使得勞動教育的開展缺乏足夠的支持。

(二)勞動教育課程設置不合理

在一些學校,勞動教育課程設置缺乏系統性和科學性,一些學校只是簡單地將勞動教育作為一項課外活動,缺乏對課程內容的深入研究和探索。課程的設置與學生實際需求脫節,導致學生對勞動課程的興趣不高,缺乏參與熱情。此外,勞動教育缺乏生動有趣的教學內容,大多未能與未來發展方向相結合,使得學生對勞動教育缺乏學習熱情。勞動教育與其他學科之間缺乏聯動,未能形成綜合性的教育體系,導致勞動教育無法得到全面發展。

(三)勞動教育師資力量薄弱

勞動教育需要專業的教師,但目前一些學校的勞動教育師資力量相對薄弱。很多教師缺乏專業的勞動教育背景和技能,無法真正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此外,由于勞動教育不屬于主流學科,教師的專業發展也受到限制,導致教師的積極性不高。

(四)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建設不足

勞動教育實踐基地是提高學生勞動技能和實踐能力的重要場所。然而,一些學校的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的建設還存在一些問題。首先,實踐基地的數量不足。很多學校沒有專門的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導致學生無法進行必要的實踐操作。其次,實踐基地的質量不高。有些學校的實踐基地設施簡陋、條件艱苦,難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最后,實訓基地的管理不夠規范。有些學校的實踐基地缺乏科學的管理制度,導致使用效率低下或者安全隱患等問題。

(五)勞動教育評價體系不健全

由于缺乏統一的勞動教育評價標準和科學的方法,導致很多學校僅能簡單地以學生作品或成果來衡量勞動教育的效果,此種評價方式顯然不夠全面和客觀。此外,部分家長對子女的勞動教育重視不足,過分強調學業成績,而不愿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或社會實踐活動,這種觀念導致孩子在勞動技能和經驗方面存在明顯不足,不利于他們的全面成長。同時,有些學生過于關注考試成績,而忽略勞動教育的重要性,未能意識到勞動是一種社會貢獻,缺乏對勞動的尊重和理解。這種情況給勞動教育在學校中的推進帶來了很大的阻力。

我想到袁缺和我同一所小學,他拿走這把傘也是完全有可能的。我伸手拿起了那把傘,回頭看了看袁缺。他看到我選了這把傘似乎也有點不安,猶豫了一會兒,他說:“廖哥你能換一把嗎?這把也是我借的,改天要還別人?!?/p>

四、勞動教育一體化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勞動教育一體化建設是指在教育過程中,將勞動教育與實踐相結合,實現勞動與德智體美的相互促進和融合。

(一)正確認識勞動的意義和價值

我們應該正確認識到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的重要作用,并形成健全、有效、持續的勞動教育機制。以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為目標,將勞動教育視為實現這一目標的手段。

1.強化學生勞動意識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關鍵

通過課程設置、實踐操作等方式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和技能;通過課堂教育、校園文化活動等方式引導學生認識到勞動的意義和價值;鼓勵學生參與各種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活動;針對學生不同的興趣和特長開展各種技能培訓;設立獎勵機制激勵學生參與到勞動中來。通過這些措施讓學生認識到勞動的重要性,體驗到勞動的樂趣,從而形成正確的勞動意識。

2.勞動教育應該以學生為中心

關注他們的需求和興趣,尊重個性差異,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勞動教育不僅是為了讓學生掌握勞動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包括品德、智力、體魄、情感等方面的發展。例如,在筆者所在的勞動課程教育過程中,學生一起在校園內的空地開辟了一處校園農場,完成了開墾荒地種植作物,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等訓練活動,學生可以在種植期間翻土、種植、澆水、施肥、提蟲,體會一系列的勞動過程,感受勞動帶給人們的喜悅之情,體驗勞動的收獲,通過豐富的勞動實踐活動養成正確的勞動觀點。

3.勞動教育應該注重實踐性和創新性

學生通過實踐操作,在實踐中學習,以培養自身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勞動教育應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奉獻精神,使其意識到勞動的意義和價值,并學會為社會作出積極貢獻。勞動教育不僅是為了職業技能培訓,更重要的是重視學生的腦力勞動和創造性思維。在勞動過程中,學生應該被鼓勵思考、創新和團隊協作,這些能力對于他們的未來發展至關重要。同時,我們應該強調熱愛勞動作為一種價值觀,它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勞動不僅是為了滿足我們的物質需求,更是一種精神追求和道德價值的體現。通過勞動,我們可以培養堅韌不拔的精神,樹立尊重勞動、尊重他人的觀念,這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積極的影響。

4.勞動教育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創新創業能力

(二)構建多元化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

為了提高學校的勞動教育質量,要將勞動教育納入課程體系。制定相應的課程標準和教學計劃,以確保學生在校期間能夠獲得足夠的勞動教育。

一是根據學生的年齡、興趣和特點,開設多樣化的勞動課程。如手工制作、園藝、家電維修、烹飪等,以培養學生的勞動技能和興趣愛好。除了傳統的生產技能和職業培訓外,勞動教育還應包括生活技能、服務技能、環保技能和科研技能等。這些技能有助于學生在未來職業生涯中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二是結合信息化、智能化等技術手段,創新勞動教育模式,實現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學習方式,可以提高勞動教育的效果和效率。在傳統勞動技能方面,引入現代技能培訓,如編程、機器人編程、電子技術等,幫助學生掌握更多實用技能。

三是引導學生了解各種職業的特點和要求,幫助他們規劃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提高對未來就業的認知和適應能力。通過參與志愿服務、社區活動等方式,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讓他們了解自己的社會責任和義務,提高社會參與度。

四是開展創新型勞動項目,如機器人設計、編程比賽等,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力,提高他們在未來工作中的競爭力。通過案例分析、實踐操作等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鼓勵他們在未來工作中勇于創新、敢于創業。

五是通過集體勞動、團隊合作等方式,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能力,提高他們在未來工作中的協作能力。引導學生了解相關法律法規,如勞動法、知識產權法等,使他們明確自己的合法權益和義務,提高他們的法律意識和遵守法規的自覺性。

(三)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勞動教育模式

首先,勞動教育的成功實施,需要家庭和社會的支持和配合。家長可以在家庭中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社會可以提供更多的勞動實踐機會和資源,共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家庭、學校和社會應該共同參與勞動教育,形成合力, 共同推動勞動教育的發展。學校應加強與社會各界的聯系和合作,爭取更多的支持和資源,為勞動教育一體化建設提供更多的幫助和支持。

其次,勞動教育資源的整合需要教育決策、管理部門各方的參與和協作。這不僅需要教育部門的努力,也需要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家庭教育是勞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家長應認識到勞動的重要性,引導孩子積極參與家務勞動。同時,社會宣傳也應加強,提高社會對勞動的認可和尊重

最后,合理優化配置資源供給,深入挖掘各學段勞動教育的協同育人資源。政府、學校、家庭、社會等各方應建立協同機制,進行統籌規劃,合理優化資源配置,共同推進勞動教育的實施和發展,通過這種協同機制,為學生提供全方位的勞動教育支持。

(四)共建校內外教育資源聯合共同體

學??梢耘c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實習和實際操作的機會。這種合作方式可以使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相結合,從而更深入地理解和認識勞動。同時,也可以為企業提供人力資源支持,實現互利共贏。通過校企合作和校內外實踐基地的建設,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和平臺,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勞動的樂趣和價值,同時也可以促進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共享,提升教育的質量和效益。

一是建立合作機制。建立校內外教育資源聯合共同體的合作機制,明確各方職責和權益,制定合作計劃和實施方案,建立有效的溝通渠道和合作平臺。

二是共享設施資源。通過聯合共同體的形式,可以將學校和社區的設施資源共享,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例如,學??梢韵蛏鐓^開放體育設施、圖書館、實驗室等資源,社區則可以提供場所、設備等資源給學校使用。

三是整合課程資源。學??梢耘c校外機構合作,整合各種課程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多樣化的學習體驗。例如,可以引入職業體驗、社會實踐、文化交流等活動,讓學生更好地了解社會和職業,提高綜合素質。

四是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通過聯合共同體的形式,可以加強校內外師資隊伍的交流和合作,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和專業素養。同時,可以邀請校外專業人士到學校開展講座、培訓等活動,豐富學生的知識面和視野。

五是促進產學研合作。通過聯合共同體的形式,促進學校與產業、科研機構的緊密合作,實現產學研一體化。這種合作可以促進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的發展,提高學校的綜合實力和社會影響力。

(五)完善勞動教育評價機制

只有形成科學、全面、客觀的評價體系,才能有效提升勞動教育的質量和效果。因此,我們應該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全面、客觀地評價,以激勵他們積極參與勞動教學活動。同時,我們還應綜合考慮學生在勞動態度、技能掌握、團隊合作和創新思維等多方面的表現。

首先,勞動教育綜合評價應綜合考慮學生的理論知識、實踐操作能力、創新能力以及他們在勞動過程中的態度和價值觀表現。明確勞動教育的目標,例如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勞動技能和社會責任感等。在評價時,要圍繞這些目標來進行,以確保評價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只有建立科學、全面、客觀的評價體系,才能有效提升勞動教育的質量和效果。因此,我們應該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全面、客觀地評價,以激勵他們積極參與勞動教育活動。同時,我們還應綜合考慮學生在勞動態度、技能掌握、團隊合作和創新思維等多方面的表現。勞動教育綜合評價應綜合考慮學生的理論知識、實踐操作能力、創新能力以及他們在勞動過程中的態度和價值觀表現。

其次,采用多種評價方式,包括考試、作品評估、實習報告、社會實踐等。這些評價方式可以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成果和技能掌握情況,同時也能夠鼓勵學生發揮創造力和團隊合作精神。除了結果評價外,還應該重視過程評價。在勞動教育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參與度、學習態度和創新能力等。這些方面的評價可以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并及時調整學習策略。

再次,建立一套標準化的評價指標,以確保評價的公正性和客觀性。這些指標應該包括技能掌握、知識理解、創新能力、團隊合作精神等,并根據不同年級和課程的特點進行適當的調整。評價結果應該及時反饋給學生和教師,以便他們能夠根據反饋結果進行調整和改進。同時,反饋機制還應該鼓勵學生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幫助他們更好地發展自己的潛力和提高綜合素質。

最后,對勞動教育評價體系應該定期進行評估和修訂,以確保其與時代發展和教育需求相適應。評估工作可以通過教師、學生、家長和社會各方面的參與來進行,以便全面了解勞動教育的效果和不足之處,并及時進行調整和改進。

五、對于學校、學生和家長的挑戰與機遇

雙減政策和勞動教育一體化建設的實施給學校、學生和家長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對于學校而言,需要加強對勞動教育一體化建設的認識和理解,提高其教學質量和效果;同時還需要加強與社區、企業之間的聯系和合作,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和就業保障。對于學生而言,需要適應新的教育環境和要求,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同時還需要積極參與到勞動教育一體化建設中去,為自己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對于家長而言,需要正確看待雙減政策和一體化建設的作用和意義;同時還需要加強對孩子全面發展的關注和支持,鼓勵孩子積極參與各種實踐活動和課外活動。

雙減政策背景下,勞動教育一體化建設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勞動教育應該關注學生的需求、興趣和個性差異,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同時,勞動教育應該注重實踐性和創新性,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奉獻精神,提高他們的信息素養和創新創業能力。此外,勞動教育評價體系需要完善家庭、學校、社會共同參與勞動教育,形成合力,共同推動勞動教育的發展。

猜你喜歡
勞動技能評價
高級技能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快樂勞動 幸福成長
中藥治療室性早搏系統評價再評價
熱愛勞動
秣馬厲兵強技能
拼技能,享豐收
拍下自己勞動的美(續)
畫唇技能輕松
基于Moodle的學習評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